齐家治国
本章朱本称之为“传之九章,释齐家治国”。中国古代社会是宗法社会,管理好家庭和整个家族是个大问题。家庭的管理,最好的方法是树立孝悌、仁慈、礼让等道德观念,孝悌是敬长,仁慈是爱幼,礼让则和逊不争,弘扬这种卫精神,家庭就会和谐。《论语·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后儒把它概括成“推己及人”的原则。把推己及人的恕道推广到社会,社会也会和谐安定。
所以,修身的目的,在于提升人的素质,在于普济天下苍生,在于运用道德的力量改变社会,建立起美好的道德社会,进而治理国家,造福人民。
【原文】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①,所以事长也;慈者②,所以使众也。
《康诰》曰:“如保赤子③。”心诚求之,虽不中④,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⑤,一国作乱。其机如此⑥。此谓一言偾事⑦,一人定国。
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⑧。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⑨,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译文】
所谓治理国家必须先治好自己的家庭,是说连自己家人都不能管教好而能管教好别人,这是没有的事。所以,有修养的人不出家门就能完成对整个国家的教育。孝顺父母,可以用于侍奉君主;恭敬兄长,可以用于侍奉尊长;慈爱子女,可以用于对待民众。
《康诰》说:“爱人民如同爱护婴儿一样。”内心真有这种仁爱的追求,即使达不到目标,也不会相差太远。要知道,没有谁先学会了养护孩子再去嫁人的啊!
国君一家仁爱,一国人受到感化,也会兴起仁爱;国君一家礼让,一国人也会受到感化,兴起礼让;国君一人贪婪暴戾,一国人就会受到影响,纷纷作乱。其关联就是这样紧密。这就叫做:一句话可以败坏大事,一个人可以安定国家。
尧、舜用仁政统率天下,老百姓就跟随着学仁爱;桀、纣用暴政统率天下,老百姓就跟随着学凶暴。国君的命令与自己的实际做法相反,老百姓是不会依从的。所以,品德高尚的君子,总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先不这样做,然后才要求别人不这样做。如果不采取这种推己及人的恕道,而晓谕他人按自己的意思去做,那是未曾有过的。所以说,君主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先治理好自己的家庭。
【注释】
①弟:同“悌(tì)”,指弟弟尊重兄长。
②慈:慈爱。指父母爱子女。
③如保赤子:《尚书·周书·康诰》原文作:“若保赤子。”意思是,周成王告诫康叔说,保护平民百姓如母亲爱护婴儿一样。
④中(zhòng):达到目标。
⑤贪戾:贪婪,暴戾。
⑥机:本指弩箭上的发动机关,引申为关键。
⑦偾(fèn):败,坏。
⑧诸:“之于”的合音。
⑨恕:即恕道。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也不要强加于别人。这种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的品德就是儒学所倡导的恕道。喻:晓谕。
【人物简介】
[尧]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炎黄部落联盟领袖,司马迁《五帝本纪》称为帝尧,为黄帝曾孙帝喾之子,号陶唐氏,又称伊祁氏,名放勋。即位后,国号唐。传说尧曾设官掌管天地时令,观测天象,制定历法,敬授民时,咨询“四岳”,用鲧治水,推行公平的刑法,出现了国家雏形。在位百年,有德政,对于国事,能够征求“四岳”的意见,而且设立谤木,让平民可以发表意见,任用贤人,后让位于舜。《史记》与《尚书》均称帝尧在位,能“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死后谥曰尧,史称唐尧。尧有圣德,是传说中的圣明天子,深受人们的爱戴。被后人尊为“良师帝范”“文明始祖”。
[舜]姚姓,名重华。事父至孝。据《尧典》所记:舜知人善任,选用能人,命后稷播植百谷,开渠灌溉;命禹疏通河道,治理洪水;命皋陶管理五刑,除去四凶等,开创了上古时期政通人和的局面。《史记》曰:“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史称虞舜。
[桀]夏朝最后一位君主。生卒年不详。又名癸、履癸。文武双全,赤手可以把铁钩拉直。是夏朝第十六代君主发之子,发病死后继位,在位五十二年(前1818-前1766)。荒淫无度,暴虐无道。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亡国,被商汤放逐而饿死。谥号桀(凶猛的意思)。
[纣]即殷纣王,子姓,名受(也写作纣)。商代最后一位君主。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
【历代论引】
朱子说:“孝、弟、慈,所以修身而教于家者也;然而国之所以事君、事长、使众之道,不外乎此。此所以家齐于上,而教成于下也。”
又说:“明立教之本,不假强为,在识其端而推广之耳。”又说:“有善于己,然后可以责人之善;无恶于己,然后可以正人之恶。皆推己以及人,所谓恕也。不如是,则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矣。”
【原文】
《诗》云①:“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②。之子于归,宜其家人③。”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④:“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⑤:“其仪不忒,正是四国⑥。”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译文】
《诗经·周南·桃夭》说:“桃花美艳艳,桃叶绿蓁蓁。此女嫁来了,和睦一家人。”让自家人都和睦,然后才能教育一国的人都和睦。《诗经·小雅·蓼萧》说:“兄弟和睦。”兄弟和睦了,然后才能教育一国的人都和睦。《诗经·曹风·鸤鸠》说:“仪容无差错,教正四方国。”只有当一个人无论是作为父亲、儿子,还是兄长、弟弟都值得人效法时,老百姓才会去效法他。这就是要治理国家必须先治理好自己家庭的道理。
【注释】
①《诗》云:此指《诗经·周南·桃夭》。
②夭夭(yāo):鲜嫩、美丽的样子。蓁蓁(zhēn):茂盛的样子。
③之子:这个女子。于归:指女子出嫁。宜:善。
④《诗》云:此指《诗经·小雅·蓼萧》。
⑤《诗》云:此指《诗经·曹风·鳲鸠》。
⑥仪:仪表。忒(tè):差错。正是:做正面榜样。四国:四周围的邦国。
智慧运用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
慈者,所以使众也。
【典句札记】
此句是说不能治理好一个家庭的人,是不能够治理好他的国家的,这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意思相似,这种由小及大,从简单到复杂的推理是人们在论证时经常用到的,接着推出君子不出家门就能够治理好他的国家,原因是君子具有美好的品德,孝、悌、慈。
孝、悌、慈,是处理家庭关系的基本要素,个人修养的是非得失,国家的治乱安危,皆取决于此。可以说,建立和睦的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人生是有限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有限的人生内成就宏功伟业。而作为普通人,我们可以从自己做起,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修养好自己的德行,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并治理好家庭,使自己的家庭和睦幸福,并进而影响到邻里,形成良好的风气。从而因为我们的躬行,使道德与正气得以弘扬,这就是我们人生的价值。
史例解读
颜回的五种教化
有一天,颜回跟孔夫子到北方的山野去游玩,与子路、子贡辩论着各人的志愿。
颜回说:“我愿意遇见一位贤明的君主,帮助他佐理一切政事,从而教化人们:做父亲的教训要有义方,做母亲的要慈爱,做哥哥的要友爱,做弟弟的要恭谨,做儿子的要孝顺,这五种教化。用礼乐去化导人民,叫百姓不用修理城郭,也不必挖掘深的沟池,家里的人没有离散愁恨,过了千百年也没有战争的患难。这样一来,子路的勇敢没有地方可用,子贡的口才也没有地方可施!”
孔夫子听了这一段话,便严正地说:“颜回的道德是多么美满啊!不费钱财,不害百姓,不劳口舌,颜家的儿子就具备了这些条件!”
以清廉报母恩
崔玄(wěi),博陵安平(今河北蠡县南)人。以学行称,举明经。初官天官侍郎,后历官凤阁侍郎、同平章事、中书令等。
崔玄任户部员外郎时,他的母亲卢氏告诫他说:“我听姨兄屯田郎中辛元驭说:‘儿子在外做官,如果人们说他穷得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维持,这是个好消息。要是听说他有很多钱财,生活很奢华,这可是个坏消息。’我很重视他这番话,认为这是非常正确的言论。我发现在一些当官的亲戚中,总是把很多的财物拿回家献给父母,父母亲接受后只知道高兴,根本不问这些东西来自何处。如果是自己的俸禄中节省出来的,当然是好事;如果不是通过合理的渠道取得,这同盗贼抢劫东西有什么区别?即使没有多大罪过,难道自己内心也能无愧吗?从前吴国孟宗的母亲不接受儿子的鱼鲊,大概就是出于这种原因。你如今享受国家俸禄,已经非常荣幸了,如果做不到忠诚清廉,那么还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呢?孔子说过:‘即使每天杀猪宰羊奉养父母,也不能算是孝顺。’又说‘做儿女的,最应该关心的是父母的疾病。’我也不需要你用财物来孝敬我。只要你能修身进德、为官清廉就可以了。”玄一生为官都记着母亲的教诲,始终以清廉谨慎著称。
子发母教子
楚子发母,就是楚国将军子发的母亲。子发攻打秦国的时候,军粮吃光了,子发派人向楚王求援,并叫使者顺便回家探望一下母亲。子发母亲问使者:“士兵们可安好?”使者回答说:“士兵们能分吃豆粒充饥。”母亲又问:“那么将军可安好?”使者回答说:“将军每天早晚都吃好饭好肉。”子发打败秦国归来,回到家的时候,他的母亲关上大门不让他进去,并且叫人责备他说:“你没听说越王勾践讨伐吴国的事吗?有人献上一坛美酒,越王勾践派人倒在江的上游,让士兵到下游同饮江水,其实江水中并没有多少酒的美味,但士兵作战的勇气因此而增加了五倍。又有一天,有人送来一袋干粮,越王勾践又下令赐给军士们分了吃,其实只有一点点食物,过了咽喉就没有了。但士兵作战的勇气因此而增加了十倍。现在,你身为将军,士兵们分吃豆粒充饥,唯独你早晚吃着好饭好肉,这是为什么?《诗经》上不是说了吗?‘我快乐而不荒废正事,贤人都高兴’,说的是做事不能失了分寸。你指挥士兵进入生死相争的战场,而自己却高高在上地享乐,即使能够取胜,也不能说是用兵的正道。你不是我的儿子,不要进我的门!”子发只得向他母亲谢罪认错,这才进了家门。
后来,子发变得体恤将士,也赢得了将士们的爱戴,每次出战,将士都奋勇而战,子发也成为楚国有名的大将。
俭朴的皇帝
明成祖朱棣(1360-1424),明朝第三代皇帝。当上皇帝以后,他勤于政事。朱棣认为,应当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唯恐失察。他认为小事必须谨慎,小事如果不谨慎就会招致大的祸患。
因此,朱棣在生活方面也很俭朴,有一次上朝穿的内衣破旧了,甚至衣袖外露,他也舍不得扔掉,而是让宫中的人拿去重新缝补之后再穿。他不仅自己俭朴不浪费,而且还要求子女以俭行事,坚决不能够奢侈浪费比吃比穿。侍臣们看到皇帝那件布满补丁的衣服,由衷地佩服皇帝的为人,并且大力赞颂皇帝的“圣德”。作为一国之君,他这样做,能够防止官员之间的互相攀比,以及因此而使百姓生怨,致使天下不稳。
《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典句札记】
此句的意思:一,做什么事情都要心怀真诚,和现在人们所说的“态度决定一切”有相似之处。二,做什么事情首先要怀着忠诚的态度去做,而不要问结果,很多事情都是做了以后才知道的,这是存在于事物当中的普遍的逻辑规律。
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舍本求末、本末倒置的事情,尤其表现在对人的要求上。选择配偶时,有些男子常常以美貌取人,注重的是对方的容貌是否姣好;有些女子则看重的是对方口袋里的钱财,至于学识如何、人品高下,则置之不问。
同样,在用人上,舍本求末的现象也十分普遍。尽管口头上都在说着“求贤若渴”,都有广纳天下贤才的气度,但实际上,在那些有用人决定权的人眼里,对于人才的评定,并不是注重业务能力有多高,而是该人有多高的学历、会几门外语、是否听话之类。再如评职称,谁想要高级职称,必须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不管所从事的工作是否用得上外语,即使汉语尚未学好,只要外语过关,就有了评高级职称的硬件。不管什么知识、什么技能,能在实践中派上用处是最为要紧的。学习不是目的,使用才是目的,花掉大量宝贵的时间学一些在工作中并无太多用处的东西,实在是对生命的浪费,是对人才的戕害。
史例解读
赵威后问齐使
赵威后是战国时期赵国赵惠文王的妻子,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太子丹接位为赵孝成王。由于赵孝成王还年轻,国家大事就由赵威后处理,赵威后很有才干。
《战国策·齐策》记载:齐王派使臣出访赵国,会见了赵威后。赵威后接过国书,还没拆开,就向齐使问道:“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你们齐国今年的收成好吗?百姓衣食无忧吧?国君的身体安泰吧?)”齐国的使者听了很不高兴,说:“我奉敝国国君之命,前来访问贵国,现在你先问年成和百姓,而后问国君,这岂不是先贱后贵,贵贱颠倒吗?”赵威后答道:“不然。苟无岁,何有民?苟无民,何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如果没有好年成,哪里有百姓的好日子?如果没有百姓,哪里还有国君?所以我才这样问。难道要我舍本问末、本末倒置吗?”
敢和曹操论理的大臣
和洽,字阳士。汉末魏初汝南西平(今河南省西平县)人。汉末被举为孝廉,曾投奔荆州刘表,很受刘表的优待。后事曹操,任丞相掾属、侍中等职。曹丕代汉,任和洽为光禄勋,封安成亭侯。明帝即位后转任太常,封西陵乡侯。和洽为官清贫俭约,以至卖田宅以自给,死后谥为简侯。
袁绍占据冀州,派遣使臣迎请汝南郡的知名人士。和洽认为:“冀州土地平坦,民众强悍,为英雄俊杰所利用,是古今争战用兵的地区。袁绍虽然现在强大,然而英雄豪杰正蜂拥而起,他未必可以保全。荆州地势险要,山中民众容易依赖,虽然刘表没有远大的志向,但是爱惜人才,可以投靠。”于是他带着亲戚故旧向南投靠刘表,刘表以上宾的礼节接待他们。
曹操平定荆州,征召和洽任丞相掾属。当时毛玠、崔琰以忠正清廉受到重用,他们选拔官吏只以节俭为标准。和洽说:“国家大政,在于权位与人才,不能只以选人者个人某一个方面的嗜好选用官员。注重俭约朴素,作为自己的处世原则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只以这个方面片面地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就会失掉很多有用的人才。如今朝廷以官员衣服和车辆的新旧,来评定是否清廉。致使各级官员故意穿着脏破的衣服,把车马收藏起来,看似清廉,其实虚伪。设立教令,观察风俗,贵在合度适宜。古人推行教化,务必使人情通达。凡是偏激过分的行为,必然误导视听,造成隐瞒伪善的风气。”
曹操是一位旷世英雄,重法治,明赏罚,唯才是举,用人得当,容易听取别人意见。但是他生性多疑,也同样容易轻信他人的谣言。有人告诉曹操,说大臣毛玠在背后诽谤他。曹操听后,极为愤怒。和洽知道后,当即替毛玠辩解:毛玠素行有本,信守节操,请求曹操明察。
曹操说:“毛玠不但暗地里诽谤我,而且又为崔琰的死怨怼叹息,实为国法所不容,且有损于君臣之间的恩义。先前萧何、曹参与高祖刘邦从贫贱时起事,建立了功勋。高祖每次陷入困境,二人都全力支持,充分地表现出为臣之道,所以福泽能延至后代。我之所以不听取你的意见,也是为了表明我重视臣下报告的情况。”
和洽据理力争,说:“如果真像有人说的那样,毛玠的确罪责深重,非天地所能容,臣下也不敢为他辩解而忘了君臣大义。我只是认为毛玠本是一般官员,因受到特别提拔才身居要职。多年来一直受到宠信,为人刚直,忠诚公正,为很多官员所敬畏,不应该有不良行为。然而人心难保不变,应该明确查证是否属实。毛玠如果真有其罪,就应该公告天下。如果无罪,那就是有人诬陷大臣,以误主听。”
和洽所言,合情合理,不容辩驳。曹操听了,只得以“正有军事行动”为借口,将此事敷衍了过去。
晚清功臣,一心谋国
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湖南湘阴人,号湘上农人,清朝大臣,福州船政局的建立证明了左宗棠为国着想的忠心。
为了建设清政府的海上防线,他与持购雇外国轮船的保守势力据理力争。他强调:“中国自强之策……必须仿制轮船,必夺彼族之所恃。”他正式上书总理衙门,提出要仿制外国轮船,以求“海疆长久之计。”他的理智分析得到了皇帝的赞许,清政府正式的批准了左宗棠的计划,左宗棠不遗余力的选造船厂的厂址,为筹建船厂四处奔波。
然而就在他奔波劳碌的时候,西北回民起义爆发了。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之际,召唤左宗棠出任陕甘总督,立即领军奔赴西北镇压回民起义。这正是船厂筹建的重要时刻,左宗棠左右为难。可是君命难违,战事也刻不容缓。左宗棠不得不冒险使出了缓兵之计。并且立下军令状,说:“这件事(指建造船厂)是我先提出来的,并开始施行的,如果什么地方考虑不周,以致出现疏漏,将来查出来,就把我交付礼部议处,作为对做事不谨慎的人的告诫吧!”他的坚持不懈使清政府同意左宗棠暂留福建,但要他四十天之内把所有的事情处理完,然后立即北上西北。珍贵的四十天是左宗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得到体现的时间,可是左宗棠也陷入了“不成功便成仁”的危险。西北战事若有误,清政府必然降罪于他;如果船厂不能按时建成,不但前功尽弃而且给反对他的人以口实,排挤打击会接踵而来,左宗棠把自己置于死地。他以勇往直前的勇敢精神挑战一切困难。这四十天,他夜以继日,与外商谈判、筹购机器、募雇工匠、选择得力的接班人,还要创办学校,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四十天的时间转眼到了,福州船政局神话般的成立了。心力交瘁的左宗棠离开了福州,赴任陕甘总督。望着晨雾中的福州船政局,左宗棠泪眼蒙胧。
清政府也下谕称赞“左宗棠老成某国,自当坚定,以期有效也。”
先助人,后助己
胡光墉(1823-1885),字雪岩,安徽绩溪人。清末买办资本家。
胡雪岩年轻的时候,在杭州一家钱庄里当学徒。有一天的下午,胡雪岩一个人守在店堂里,和往常一样,依旧是翻书识字,有顾客来时,他就放下书,上前去打招呼。
这天下午,钱庄里来了位名叫王有龄的客人,是一个穷困潦倒的书生。胡雪岩与他并不相熟,但一番闲聊之后,胡雪岩发现这个书生很有才华,也很有抱负,将来有了机会一定会发达的,但是现在却缺少进京的盘缠和做官的“本钱”。
胡雪岩了解了王有龄的这些情况以后,二话没说,就把钱庄的五百两银子借给了他。黄昏的时候,钱庄老板回来了。胡雪岩向老板汇报一天的生意,一说到借出去了五百两,老板不等他说完,就气得跳了起来:“这哪里是生意?这五百两银子看来是有去无回了,你也给我卷铺盖走人吧!”
老板不肯轻易地相信别人。胡雪岩则不这么想,他想的是,真诚地相信别人才能扩大自己的生意。没有办法,老板就是老板,他叫走人,你不走也不行啊!于是,胡雪岩也就只能无奈地离开了钱庄……
胡雪岩离开钱庄后,就没有了工作,没有了饭碗,只得在杭州的街头流浪。
这样,过去了很长一段时间,只到王有龄当官回到了杭州,在西子湖畔见到了胡雪岩,他街头流浪的日子才告结束。
王有龄感念胡雪岩当初对他的信任和帮助,资助胡雪岩在杭州联桥开出了自己的钱庄。胡雪岩开办钱庄后,坚持重信义,生意越做越好,越做越大。仅仅四五年时间,就赢得了“红顶商人”的称号。
1878年,胡雪岩受朝廷嘉奖,封布政使衔,赐红顶戴,赏黄马褂穿,可紫禁城骑马。作为一个商人,能够获得如此殊荣,真是不得了!
胡雪岩认为“为人不可贪,为商不可奸,经商重信义,无德不成商”。这番话显示的是诚信,诚信是胡雪岩的经商之道、经营之本,也是广大徽商安身立命、发扬光大的重要基础。相信别人才能够赢得别人的信任,同样,想要获得他人的帮助,首先得帮助他人。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
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
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典句札记】
此句用由家到国,由人到国的逻辑推理举例论证了先因后果的规律,说明了君子先要修身,才能够要求他人,想要管理好一个国家先要管理好一个家庭。另外此处还蕴含了“上梁不正下梁歪”,上行下效的道理;和“虎门无犬子”“将熊熊一窝”,这种环境榜样所带来的力量。强调了首领对于集体的重要性。
“君子之德风。”个人的行为,并不仅仅只是个人的事,因为任何人都不是孤立的,都代表了自己的时代,都担负着承上启下的义务,既是流逝的世代的继承者,又是即将到来的未来世代的中介者。“虽无所能,而苟有其德,则天下之善,皆归焉。虽有所能,而苟无其德,则天下之恶,皆归焉。”
大与小是相对的,二者相比较而存在。小是大的基础,大是小的发展。要想治理好国家,必须先治理好家庭,“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因而,正如每个人都是从小长到大的道理一样,我们只有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小事,才可以具备做大事的能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史例解读
国之重臣郭子仪
郭子仪(697-781),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他不仅得军心民心、侍奉皇上忠心勤谨。而且善于治家。德宗皇帝尊他为“尚父”。他既富贵而且长寿,后代繁衍安泰。他有八子七婿,都是朝廷重要官员。孙子有数十人之多,当孙子来问安,他都无法分辨谁是谁,只是颔首而已。有一出戏《打金枝》,反映了他家兴旺热闹的场面。戏的故事是,郭子仪70大寿,全家的人全来拜寿,只有他的六儿媳升平公主没到。儿子气愤之下打了皇帝的金枝玉叶,还斥责道:“你依仗皇父就不来拜寿,我父还不愿意当皇帝呢!”郭子仪知道儿子打了“金枝”以后,带着儿子就去向代宗皇帝请罪。代宗对郭子仪说:“儿女闺房琐事,何必计较,老大人权作耳聋,当没听见这回事算了。”郭子仪谢过皇恩,回家后把儿子痛打一顿,小两口又和好如初了。
建元二年(公元781年)六月十日,郭子仪以85岁的高龄辞世。德宗沉痛悲悼,废朝五日,下诏书高度评价和追念他。按律令规定一品官坟墓高一丈八尺,特下诏给他加高十尺,以示尊崇。君臣依次到府第吊唁,皇帝还到安福门临哭送行。生前死后,哀荣始终。
景阳救燕保楚
景阳,战国时期楚国大将。一次,齐、韩、魏联合起来攻打燕国。燕国眼看危在旦夕,便派太子到楚国求援。楚王与燕王交好,立即以景阳为将,率兵以解燕国之围。
在当时的情况下直接杀上前线,同三国联军对阵虽然可以支援燕国,但是楚国军队并不是非常强大,贸然向三国联军发动进攻,要冒极大的风险。
于是景阳没有直接发兵救燕,而是选择了三国中最强大而后防空虚的魏国作为敌手,用一支精干的骑兵偷袭魏国的雍丘,结果很轻松就取得了胜利。
景阳率军攻城不久,魏国国内的民众开始混乱,前线的将士士气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攻燕的战斗中,魏军思乡心切,作战也不如往常那样积极勇敢。这就间接地支持了燕国。攻下雍丘后,楚王很高兴,准备重赏为他开疆拓地的将领,然而景阳却坚持要将雍丘作为礼物送给宋王。楚王非常恼怒。派人前去质问。
景阳回答说:“本来我们是去救助燕国,解燕国之围,怎么可以为了区区一座小城而使亡国的危险降临呢?”
来人不解,问:“难道占据一座小城,楚国就会灭亡吗?这简直是在危言耸听。”
景阳不紧不慢地答道:“表面上,我们攻占了雍丘,一方面援助了燕国正面战场。一方面多占了一座城,可谓是一举两得,可如果这样,祸事就来临了。楚国虽然兵强马壮,国力殷实,但与齐、韩、魏三国联军比起来,还是处于下风。魏国见楚国乘机夺取了一座城池,必然会回师声讨,如果到那个时候,燕国战乱刚息,必定不能救援我们,楚国将独力和三国联军作战,难道就没有战败的危险吗?一旦战败国家还能存在吗?这难道是危言耸听吗?如果我们送给宋国,宋国国君会感谢我们,我们有难还会帮助我们,除此以外,难道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果然没有过多久,三国联军便罢军不再攻打燕国而来攻打楚国。魏国的大军驻扎在楚国的西面,齐国的军队驻扎在楚国的东面,楚军的后路被韩国阻断。景阳再次运用智谋,联齐打魏,和东打西。并派疑兵来往于韩楚之间,三国的军队都以为楚军和另外两军谈判,害怕别的军队率先撤退,与自己不利。于是齐国先撤兵,紧跟着韩国也撤兵。最后剩下魏国军队,他们看到孤掌难鸣,于是只好和楚国言和。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陈蕃,字仲举。东汉汝南平舆(今河南平舆县北)人。桓帝时任太尉,与李膺等反对宦官专权,为太学生所敬重。灵帝时,任太傅,封高阳侯。与窦武谋诛宦官,事泄,率官属及太学生八十余人冲入宫门,被杀。
陈蕃出生于官僚世家,祖父曾任河东太守。年少时,独自居处一个庭院读书。只专心于书册典籍,无暇他顾,庭院杂草丛生。一天,他父亲的一位老朋友薛勤来访,看到如同荒芜的院子,就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陈蕃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薛勤暗自惊异,知他有清世之志,非常器重,于是奉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意在激励他力争完美,从小事、从身边事做起。
陈蕃经太尉李固推荐,征为议郎,后升任乐安太守。当时,正值东汉外戚、宦官专权之时。有一次,时任大将军的梁冀派了信使来见陈蕃,让陈蕃为他办件私事。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是梁皇后的哥哥。作为一名地方官员,能攀上梁冀这样的高官无疑将官运亨通,青云直上,这是一般为官者梦寐以求的事。但陈蕃却不以为然。他看信后,觉得所托之事有违礼制规矩,因而没有照办。那个信使就借着梁大将军的威势对陈蕃进行恫吓。陈蕃一怒之下,就让手下用皮鞭将信使打死。为此,陈蕃便被贬到修武县,留下了“不畏强御陈仲举”的美誉。
灵帝时,陈蕃为太傅,录尚书事。窦太后因陈蕃在桓帝时坚决拥立她为皇后,此时又与窦武共参朝政,因此下诏封他做高阳乡侯,食邑三百户。陈蕃上疏辞让说:“皇上的使者携带高阳侯的大印封赏我,我反复自思,不知道该如何辞谢。辞让封赐,是高尚的品德。但是,我不敢盗用这一美名。我想朝廷赐封大臣,唯一的标准应该是他为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或者说有巨大的功劳。我自任职以来,自认为没有什么特殊的功勋。做好了享受国家的俸禄,做不好也享受国家的俸禄。我没有高尚廉洁的品德,但心里常常羡慕那些不以其道得之决不占有的仁人君子。如果对于您的赐封我不顾羞耻地接受,那么就会引起上天的愤怒,然后降灾给百姓。那么我有何面目立身于天地之间呢?”窦太后不批准,陈蕃坚决辞让。前后上疏达十次,最终不接受封赐。
《后汉书》的作者,南朝宋人范晔在评价陈蕃时,称赞说,陈蕃能树立风尚,不计个人荣辱;以遁世为非义,所以屡退而不去;以仁心为己任,虽道远而弥厉。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典句札记】
此句中的“宜其家人”和“齐其家”的意思相近。《诗经》的内容被称为“思无邪”,所以说以诗经中的话语作为引论的依据更加具有说服力。另外原句中还蕴含妇女对于一个家庭的重要性,在古代,妇女具有相夫教子的职责,一个家庭的好坏和一个贤良的女人是分不开的。
人们常说:任何一个成功的男人后面,都有一位伟大的女性。这是说家庭的支持是成就事业的基础。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千千万万的家庭组成了国家。没有一个个的家庭,就没有社会,也就没有国家。
我们每个人既是国家的公民,又是家庭的成员,或父母、或子女、或兄弟、或妯娌,不管是哪一个角色,都应该互尊、互敬、互爱、互助,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做一个勇于承担义务的人,做一个富有爱心的人。只有家庭和睦,社会才能安定,国家才能昌盛。
史例解读
节俭爱民,心不贪婪
宋仁宗的皇后曹氏,是曹彬的孙女儿,生性节俭,喜欢种田,在宫里面种植五谷,并且亲自养了蚕。
有一年的正月十五日,仁宗皇帝要在宫里四处悬挂华丽的灯具,被曹后劝住了。
后来,仁宗死了,英宗才四岁大,便登基做皇帝,却又生着重病,于是把曹后尊为皇太后,在殿上挂了帘子,让她坐在帘子里面办理国家大事。这时候,天下非常太平。英宗的病好了,曹太后就把政权仍然归还英宗。
英宗驾崩,神宗做了皇帝,尊她做了太皇太后。
有一次,神宗皇帝想要去攻打燕蓟(今辽宁),曹太皇太后就说道:“倘若你攻下那地方,也不过坐在南面,接受他们的朝贡与祝贺而已。万一攻打不下,那可是关系着百姓的生命,这么重大的事,那里可以轻易举动呢?况且那个地方,若是可以取得,早在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时便早已收复了,为什么会等到现在?”
于是,神宗也就打消出征的念头。
李充分家
李充,字大逊,东汉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南)人。初征为博士,后迁待中,因与大将军邓骘不和,为外戚排挤。后迁右中郎将。年八十余,为国中三老。安帝特赐几杖,卒于家。
李充年轻时,家里很穷。兄弟六人,衣服哥哥穿了弟弟穿,日子相当艰难。他的妻子悄悄对他说:“现在,家里的日子艰难到这种地步,很难长期维持的。我娘家给我一部分私房钱,也答应给予财物帮助,所以,咱们还是同他们分开过日子吧。”李充表面上答应妻子:“分家当然可以,不过得请乡亲邻里的老人出面共同商量一下,你准备酒菜,我去请乡里老人们来帮助分家。”妻子就按照他说的去置办酒菜。客人都到来了,李充忽然跪在母亲面前说:“媳妇不懂道理,暗中挑唆我和母亲以及哥哥的关系,想让我和母亲、哥哥分家,该被赶出家门。”于是,就把妻子休回娘家。妻子含着眼泪离去。
状元休妻
曾彦,江西泰和人,字士美,生于明仁宗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卒年不详。曾彦看到当时的明朝法律纰漏较多,很不完备,许多事情都不好处理,于是他就想编著一部完备的法典。
为了尽快编出一部法典,曾彦在荒郊野外搭起了一座茅屋,整天在那里写呀写呀,连家也不回,无论冬夏,一日三餐都由妻子送来。
一天,妻子又来给他送午餐。他望着日渐消瘦的妻子,心疼地说:“为了让我写好这本书,你受了不少苦!现在好了,我的书马上就写完了,很快就可以回家了。”
妻子一听很高兴,温柔地说:“那太好了,可是你一定饿了,还是先吃完饭再说吧!”
曾彦掀开盖着饭篮子的布,看见三个水灵灵的大桃子放在篮子里,就问:“我们家这么穷,你怎么还有钱买桃子给我吃。”
妻子笑着说:“不是买的,刚才我给你送饭,正好路过李家的桃园,就顺手摘了几个,想让你尝个鲜,也好补补身子。”
曾彦愣了一下,问:“李家的人在吗?”
妻子说:“不在,可能是回家吃饭去了。”
曾彦突然大声说:“你偷人家的桃子!”
妻子不以为然地说:“你说话怎么这么难听,都是熟人,摘几个桃子怎么能算偷呢?”
曾彦说:“不经别人允许拿别人的东西就是偷。按照我编的法律,女人偷东西应该被休。”
曾彦拿起笔就写了一封休书,两眼含着泪水说:“虽然我也舍不得赶你走,可是法律是我编的,我必须诚实地遵守。你就回到娘家,另嫁一个好人家吧!”于是把休书交给他妻子。
妻子原以为曾彦是和他开玩笑,也没抬头看,只顾着给曾彦补衣服。后来发现曾彦的声音不对,抬头一看曾彦已经流下两行眼泪,这才知道丈夫是认真的。妻子知道曾彦向来很讲诚信,没有特殊情况说出去的话是不会更改的。
于是妻子就拿着休书找到婆婆,哭着向婆婆讲事情的经过。婆婆听了很生气,当时就领着儿媳妇去找儿子,见到曾彦就破口大骂:“你这没心肝的畜生,你整天躲在这里又写又画的,哪一件事情不得你媳妇操心,可是她却从无怨言。这么勤快贤惠的媳妇,你打着灯笼也难找,竟然还要休她。”
曾彦红着眼睛说:“我也知道她好。可是做人一定要讲诚信,孩儿制订的法律,孩儿自己首先应该遵守。”
曾母生气地说:“你以为你是皇帝,可以颁布法律,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聪明的儿媳妇受到了婆婆的启发,说:“只有皇帝才有权颁布法律,你写的法典在没有被皇帝批准之前,只是废纸一堆,你根本没有权力休我。”
曾彦答不上来,再说他也不愿意让母亲为难,内心里他自己也不想休掉跟随他多年的妻子,休妻的事就算了。但是他让妻子必须向桃园的主人道歉,他不想让妻子做一个不诚信的人。
后来曾彦中了状元,把自己编的法典呈给皇上,皇上很高兴,还专门让他带领一批人重新修订了法律。
王吉休妻
王吉(?-484),字子阳,西汉时琅琊皋虞(今属山东省温泉镇)人,官至博士谏大夫。王吉年轻时居住在长安。邻家有大枣树,枝叶垂入王吉庭院中,枣果成熟了,王吉的媳妇就摘取了几颗红枣给王吉吃。王吉就把妻子休了。邻居听到这件事后,感到很内疚,就准备砍伐掉枣树,邻里共同劝止,并坚持劝告王吉请他让媳妇回家。
王吉赶走妻子,是因为其妻摘取邻居家的枣,玷污了自己的清白品质。邻居感到因为自家的枣树而令他人家庭不和,心里不安,所以产生了砍伐掉枣树的想法。最后在乡邻的共同劝说下,王吉接回妻子,邻居不伐枣树。邻里关系更加融洽和谐。
明事理的妻子
吕蒙正(944或946-1011),字圣功,河南洛阳(今属河南省)人。
有一部叫《状元媒》的京戏,说的是北宋新科状元吕蒙正出面做媒,将皇室成员柴郡主下嫁给武将杨延昭的故事。能为声势显赫的天波府杨家将跟大宋皇室联姻充当月老,可见吕蒙正在朝廷的地位已非一般。然而,谁能想到,吕蒙正在未及第之前却是一个一文不名仅以教书糊口的乡村秀才呢。
相传有一年除夕,大家小户都兴高采烈地忙着过年,而居住在寒窑内的吕蒙正却家徒四壁,冷冷清清。原来这一年,吕蒙正为集中精力准备来年赴京赶考而歇馆在家,中断了那份微薄的资财,穷得连饭都吃不上,哪还有钱置办年货?
晌午时分,邻居王屠看看挂在肉案旁的一个猪头还无人问津,便在心里嘀咕道:看来这猪头是没人要了,若卖不掉,过了年谁肯买这陈猪头呢?转念一想:哎,那个穷酸吕蒙正还未曾买过一两肉呢。于是他唤来妻子,如此这般地教导一番。
对丈夫的话心领神会的王屠婆娘踅进吕家寒窑,见吕蒙正手持诗书正在诵读,新婚不久的妻子则坐在一旁手摇纺车,便满脸堆笑地说:“我家当家的穷忙,脱不开身,让我过来给先生、师娘拜个早年,顺便看看还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的!”
吕蒙正夫妇一听,顿觉三春之暖,赶紧起身,笑脸相迎,答礼让座。
王屠婆娘并不坐下,两眼在室内逡巡一遍,未见到吕家桌上、灶台上没有一丁点儿的荤菜,心中暗暗得意,显出一副十分关心的模样,问吕妻:“吕师娘,年忙得怎么样?”
吕妻答道:“我家上无老,下无小,就我跟先生两个人,不讲究了!”
“哎,话岂能这样讲,一年到头的,过个大年多少总要割点肉吧,吕先生,你说是吗?”吕蒙正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书,便随口应道:“是啊,是啊!”
“这就对了!”王屠婆娘双手朝大腿一拍,对吕蒙正说,“我知道你吕先生一时有难处,特为你家留一猪头,钱嘛,待先生新春开馆后再给也不迟!”
吕蒙正深受感动,便对妻子说:“娘子,难得王老板一片好意,你就随老板娘去将猪头提回来吧,一切容蒙正日后重谢!”
吕妻见丈夫高兴,自然也很开心,便随王屠婆娘到肉铺将猪头提回来了。
吕蒙正难得地放下书本,欢天喜地地帮妻子劈柴烧水,一个操刀刮皮,一个拿镊除毛。两人花了半天工夫,方把猪头收拾干净,放进锅里,架柴烧煮。渐渐地便从锅内溢出肉香,室内热气腾腾。
傍晚时分,一个船老板急急匆匆赶到王屠肉铺要买猪头。王屠说:“你来迟了,正午才将一猪头赊欠给邻家。”
船老板着急地说:“我们船家大年五更都要用猪头敬祭船神、河神,近几日因替一油坊抢运豆子,今日才到,卸了货就跑来买猪头,不想几家肉铺皆无猪头可卖,真急死人!”王屠见他心急火燎的样子,便说:“你若愿意出三倍的现银,我就把赊出去的猪头要回给你!”船老板无奈,只得答应王屠的无理要价。
一个猪头要三个猪头的价,而且还是现银,王屠何乐而不为呢?便又如此这般地教了老婆一番。婆娘一听有大钱可赚,便三步并作两步往吕家跑。一进吕家门,便哭丧着脸对吕蒙正夫妇说:“吕先生、吕师娘,实在对不起啊,中午因我多了一句嘴,现在惹出祸来了!”
吕蒙正一听,十分惊诧,忙问是怎么回事。
王屠婆娘说:“祸事就出在那个猪头上。昨天,当家的跟人合杀一口猪,分肉时,那人说不要猪头,可现在他又上门,死活赖命地要那猪头。当家的说卖了,他就不让,三言两语蹦起来,捣当家的几拳头不算,还发狠,若不把那猪头给他,就跟当家的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说着,竟呜呜咽咽地哭起来。花言巧语的王屠婆娘将故事编得天衣无缝,无懈可击。
向来与人为善的吕蒙正夫妇听了王屠婆娘的哭诉,觉得很过意不去,是自家对不住邻居王屠,绝不能让好心的邻居为难遭殃,于是二话没说,爽快地揭开锅盖,将在沸水锅里上下翻滚的猪头捞出来放进王屠婆娘的提篮里。王屠婆娘提起竹篮,脚底板像抹上了油似的,头也不回地跑回家了。
吕蒙正夫妻二人草草吃了年夜饭,虽未吃上猪头,但心里却坦坦荡荡。二人正准备上床就寝,听有人叫门。来人自我介绍是船老板,因忙了一天脱不开身,这才上岸买全了香烛纸马,特慕名请吕先生帮忙写副敬祭船神、河神的对联。
吕蒙正写好对联交与船老板,船老板揭开篮盖,将对联放进篮中。吕蒙正夫妇无意中瞧见篮中有一个煮熟了的猪头,这猪头竟好生面熟,不免心生疑窦。船老板掏出几文钱递与吕蒙正,说:“这是先生为我写对联的钱。”吕蒙正拒绝不收,说:“随手写几个字要什么钱啊!”船老板感慨地说:“比起王屠来,吕先生真是个好人,我买王屠的这个猪头花了三倍的高价,听他讲原本已赊给邻人了。”
吕蒙正一听恍然大悟,自家竟被王屠两口子蒙在鼓里,玩弄于股掌之间。一时间他气得浑身颤栗,怒发冲冠,脸色铁青。因碍于脸面,当着船老板的面又不好发作。妻子虽忍气吞声,但心里也不是个滋味。待船老板走后,她开导丈夫说:“王屠是生意人,生意人嘛往往见利忘义;你是读书人,明事理,切莫跟这等龌龊小人一般见识。大丈夫要志不要气,圣人有言,小不忍则乱大谋,你气他恼他,又奈何不了他,分散了心思,影响了功课,误了前程,值得吗?”吕蒙正觉得妻子的话在理,便将这桩不快之事丢诸脑后。
就在那年秋天,吕蒙正金榜题名,中了头名状元。
多年之后的一个除夕,吕蒙正下朝后看到厨子在做猪头,想到当年遭受的猪头之辱,一股怨气不由升起,便狠狠地骂道:“看我该如何治你这个畜生!”夫人闻声忙问:“你在跟谁生气?”吕蒙正便说:“夫人难道忘了当年我们穷困潦倒之时的那个除夕吗?王屠将一只卖不掉的猪头主动上门赊我,待我二人将猪头弄净下锅煮得烂熟了,他却又让婆娘来索去卖高价。多少年来我心里一直窝着这口气,我要给地方官打个招呼,让他们好好整整这个可恶的王屠!”
夫人听了,略一沉吟便劝道:“君子当有容人之量,得饶人处且饶人。你一个堂堂的朝廷大臣跟一个乡野屠户计较旧事,像话吗?为国家、皇上办事的人,不能小肚鸡肠,应有肚量大如海、腹内任舟行的气度啊!”
夫人一席话,说得吕蒙正哑口无言,扪心自问,自己确实心胸狭隘,有失体统。当即挥笔“肚量大如海,腹内任舟行”,挂于书房,以作自勉。
后来,吕蒙正官居一品,北宋太宗年间曾三任宰相之职,处处以谦让为怀,美名远播。人们都说他有海纳百川之胸襟,由此渐渐地演绎出“宰相肚里能撑船”这个千古美谈。
乐羊子妻相夫
战国时期,魏国有一个叫乐羊子的人。他的妻子非常贤惠,诚实善良,知书达理,虽然家境贫寒,但是非常自爱,从不贪便宜,甚至捡来的东西也不要。
一天,乐羊子的妻子去田地里干活。只有乐羊的妹妹在家,她看见邻居家的一只老母鸡跑到自己的院子里来了,于是她想:嫂子待我像亲妹妹一样,并且为哥哥的学业整日操劳,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顿肉,她想给嫂子补补身体,就捉住这只鸡,杀了。
晚上,乐羊子的妻子回来了,看到碗中的鸡肉,就问:“妹妹,咱们家的鸡一只也没有肉,这肉哪来的啊?”乐羊子的妹妹本想撒谎,一看嫂子一本正经的样子就如实说了。乐羊的妻子听后,说:“我们家里虽然穷,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拿别人家的东西。想一想这也是别人辛辛苦苦养大的鸡,我们怎么能够白吃呢?”说完就在自家的鸡里面挑出了一只又大又肥的老母鸡,送到了邻居家并到邻居家道歉。
乐羊子的妹妹被嫂子诚实守节,不贪图小便宜的品德感动了,并向嫂子认了错,在嫂子的影响下,发誓也要做一个像嫂子一样的人。
还有一次,乐羊子在回家的路上捡到一块金子,心里很高兴。
回到家里,他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妻子,并把金子拿给妻子看。他的妻子看了看金子,又看看乐羊子,然后温和地对他说:“我从前听人说‘有志气的人不饮盗泉之水;廉洁的人不食嗟来之食’。路上捡来的金子,怎么可以拿回家来呢?”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话,很受感动,就把那块金子又扔到原来的地方。
过了一段时间,乐羊子离开家到了一个很远的地方,去拜师求学。
有一天,他的妻子正在家中织布,乐羊子突然回到家中,他的妻子很惊讶地问:“你的学业这么快就完成了?”乐羊子喃喃地说:“学业还没有完成,可是我在外面,天天想念你,所以回来看看。”他的妻子听了以后,转身拿起织机上的一把剪刀,嚓嚓几下把织布机上已经织好了的布剪成了两段,乐羊子忙上前阻挡,他的妻子就对他说:“这织布机上的布,是一丝丝地累积成尺、成丈、成匹,是长期辛劳的结果,现在我把它剪断了,就等于前功尽弃,白白浪费了时间。你读书求学,不是也和我纺线织布一个道理吗?”
乐羊子被妻子的话所感动,于是立刻离开家,继续拜师求学。再也没有中途回家。几年后,乐羊子终于学有所成,返乡归来时,他的妻子高兴地迎接满载而归的丈夫。
《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典句札记】
此句同样是借《诗经》中的话,“宜兄宜弟”就是说兄弟要和睦友爱。兄弟是骨肉相连的,兄弟和睦,一个家庭才能够和和睦睦。
古人云: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由此可见,家庭对于社会的意义是举足轻重的,对于个人而言又是不可或缺的。
家是人生旅途的港湾。和睦家庭中各成员间的感情、兴趣、爱好、谈吐等能和谐,彼此相处融洽,互谅互慰,充满温暖,是爱、尊重、责任、谅解、幸福、温暖所组成的共同体。
和谐的家庭不仅是人心灵休憩的美丽的港湾,更是人取得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家庭和睦就会激发人的创造精神,就会令人产生无穷力量,就会鼓舞人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的信心。
只要家庭成员各自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在共同的生活中,用爱和尊重,用关心和信任,用谅解和宽容,用支持和帮助化解隔阂,融汇亲情,那么每个家庭都会幸福美满。
史例解读
司马光像对待父亲一样的服侍哥哥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进士出身,北宋宰相,杰出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历经宋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五朝,是史所罕见的五朝名臣。熙宁三年,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坚辞枢密副使,以端明殿学士出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市),四年判西京(今河南洛阳东)御史台,居洛阳十五年,专意编《资治通鉴》,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书成。去世后追赠太师,封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学识渊博,史学、音律、天文、书数,无所不通。著作甚丰,有《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等。
司马光为人正直,为官清廉,居处得法,举止有礼,忠信仁孝。这些优秀的品质是与他幼年所受到的良好家教分不开的。司马光五、六岁时,有一天拿了一个青胡桃,请他姐姐帮忙剥掉胡桃的皮。他姐姐忙了半天也剥不掉,就生气地走开了。一会儿后,家里的女佣过来,用开水烫软青胡桃,很容易地把皮剥好了。他姐姐回來,看见司马光在吃胡桃,就问胡桃皮是谁剥的。司马光说:“我自己会剥。”司马光的父亲恰巧看到女佣替儿子剥胡桃皮的情形,便叱责司马光说:“小孩子怎么可以撒谎!”
对此,司马光铭记在心。多少年后,甚至做了大官后,他仍然时时告诫自己,以“诚”字作为律己待人的信条。司马光读书非常勤奋,废寝忘食。为了警诫自己不致懈怠,他请人做了一个圆木枕头,称为“警枕”,熟睡中只要木枕滚动,他就醒来,立刻起床,伏案读书。
退休后,他在洛阳居住,吩咐一老兵把他骑的马牵到市场上去卖了。老兵临走时,司马光叮咛道:“这匹马曾犯有肺病,有人买马时,要据实告诉人家。”老兵私下笑他迂腐,却不能理解他对人诚实的用心。
司马光对待父母极其孝顺,对待哥哥弟弟极其友爱,侍奉皇上极其忠心,对待朋友极其诚信。他的哥哥名叫司马旦,兄弟二人十分友爱。司马旦八十多岁了,司马光像对待父亲一样的服侍他,像对待小孩子一样的保护他。每当吃饭稍为迟了一些,就温和地问哥哥:“恐怕你已经饿了吧。”天气稍稍有所变化,就摸着哥哥的背说:“需要加(减)件衣服吧?”
苏轼和苏辙一生相携
苏轼(1037-1101),宋朝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辙,苏轼的弟弟,(1039-1112),字子由,晚年自号颍滨遗老。
苏轼和苏辙的父亲是苏洵,他们家三人以“三苏”闻名天下,其中苏轼的成就最高。苏轼和苏辙一生关系密切,就像他们的名字都取之于车上的部位一样。
苏轼才大气高,虽能登高而轼,却犯了“不外饰”的官场大忌;苏辙恬淡柔和,常常追随哥哥,也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护了哥哥,使他避免了更大的灾祸。屡屡在关键时刻充当大哥的保护人。
苏轼一生大起大落,凭借他“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的超强兼容性,在最困厄不堪的时候,他都能收获大量的友情,得到知心的朋友。但伴随他生命始终的只有一个人,弟弟苏辙。当苏轼被人构陷下了大狱,子由奔走营救,申请降低自己的官阶,为兄长赎罪;当苏轼屡遭放逐,一天天远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核心地带,奔窜在穷苦蛮荒的流放地,子由陪他走千里万里的苦旅;当苏轼狼狈不堪自顾不暇的时候,子由照顾他的家人料理他的家事;苏轼与世长辞了,苏辙抚恤他的儿孙,直到死后陪伴在东坡的旁侧。
反观苏轼苏辙两兄弟,刚柔相济,珠联璧合,性格的差异恰成互补,他们同学同戏,互相扶持,分享快乐,共度时艰。他们不单单是成就了流芳千古的文名,还有一段旷世手足情。
他们的这份情感,当时就赢得人们的赞美,宋史说:“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又有人评价:“从来兄弟埙篪之乐,未有过于二苏者”。二苏的感情基于血缘又超越血缘,他们不仅是相濡以沫的手足,更是心心相印的知音。
苏辙比苏轼小两岁,苏辙回忆小时候和哥哥在一起的时候说:“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每遇危险,这个小哥哥都是自己撩起衣裾在前边探路。等到学成出蜀迎考,兄弟又同登进士,同策科举。父亲苏洵去世后,二人更是相依为命。苏辙说:“手足之爱,平生一人。”苏轼说:“我年二十无朋俦,当时四海一子由”。苏辙对自己的这位兄长除了爱之外,还有一份尊敬。他在《东坡先生墓志铭》中说东坡是“扶我则兄,诲我则师”。
因为拥有了这份亲情友情,人生中一切的不可知和孤单寂寞都不再那么可怕。苏辙就说“自信老兄怜弱弟,岂关天下少良朋”。
从入了官门的那天起,子瞻与子由便聚少离多,他们用诗歌辞章的形式互吐心曲。或倾诉思念之情,或抒发关于宇宙人生的感慨。苏轼的诗文中与子由唱和的不胜其数,以《示子由》、《别子由》、《和子由》等为题的诗歌,就有104首。苏辙赠答、步韵、应和的诗词也多达130首。
即使他们其他的作品全部散佚,只要把彼此往来唱和的词章串联起来,兄弟二人一生的行迹心路也清晰可见。
感动了强盗的兄弟情
赵孝,西汉末年王莽时期人,表字常平。他的弟弟名叫赵礼,他们非常友爱。有一年,年成荒歉得很,一班强盗占据了宜秋山,把赵礼捉去了,并且要吃他。
赵孝就赶紧跑到了强盗那里,恳求那班强盗们说道,赵礼是有病的人,并且他的身体又很瘦,是不好吃的。我的身体生得又白又胖,我情愿来代替我的弟弟,给你们吃,请你们把我的弟弟放走了。强盗还没有开口说话,他那弟弟赵礼一定不肯答应。他说道,我被将军们捉住了,就是死了,也是我自己命里注定的,哥哥有什么罪呢。两兄弟抱着,大哭了一番。
强盗也被他们感动了,就把他们兄弟俩都释放了。这件事传到了皇帝那里,就下了诏书,让他们兄弟两个都做了官。
兄弟和睦花——茉莉花
从前,在苏州某山下有一户人家姓田。父母已亡,只剩下三兄弟,老大叫家福,老二叫家禄,老三叫家寿。一家人靠种花采茶过日子。
然而,三兄弟经常斗嘴吵架,甚至动手相打,有时相互打得头破血流,一家人难以相安。是什么原因呢?原来三兄弟中,老大贪利,老二贪财,老三贪钱,三个人都自私贪婪。
有一年,弟兄三人在北山背阴面种了茶树,在南山朝阳面栽了花。栽的是一种据说是从印度传来的花,叫摩尼花。摩尼本是印度国王给公主的帽冠上镶嵌的一颗宝珠,洁白光亮,珍贵无比。这花儿的形状就很像那颗宝珠,洁白圆润,芬芳四溢,因此就叫它“摩尼花”。
这年的春末夏初,摩尼花儿开了,茶树也长大可以采摘了。南山的花香被风儿吹到北山的茶树林。老大头一个发现今年的茶叶上有一股甜香味儿。甜得沁人心脾,香得使人陶醉。老大高兴极了,瞒着老二、老三,偷偷把茶叶抢先摘下来,拿到市场上去卖了。果然人人喜欢、争先恐后地来买,价钱也比往年高了许多,一会儿就卖完了。
这事儿给老二、老三知道了。老二说:北山的茶树是他种,南山的摩尼花是他栽,卖茶叶的钱应该全归他。老三说:种茶他出了力,栽花他吃了苦,卖的钱应该全归他。老大却说:摩尼是大家栽,茶叶是大家采。但是发现茶叶有香味的却是他老大一个人,所以卖的钱理应只归他。三兄弟吵得不可开交,就动手打了起来。俗话说“相骂无好言,相打无好拳”,这一打就打了个三败俱伤,头破血流地还不肯罢休,你揪着我,我揪着你,就闹到戴逵那儿去了。
戴逵何许人呢?原来他是当时有名的雕塑家兼琴师。据说他弹出的琴声可以把凤凰引来,可以使鸟儿跳舞。当朝宰相知道了,就派人去找他来宰相府弹琴。他却不愿为权贵弯腰,把琴砸了,就隐居到苏州的深山中来了。因此,苏州一带的百姓,人人都知道他为人正直、办事公道,都尊重他,有事都愿找他帮个忙,评个理。
这一天,田家三兄弟就找到戴逵这儿来了。三人争着把事情前后叙说了一番。戴逵听了,笑笑说:“摩尼花香茶叶贵,本是好事。但是,摩尼、摩尼,不要变成谋利,要认作末利。人不能过分求利,而更不能因利忘义。为谋利而伤了兄弟的手足情,太不值得。若是你们兄弟三人一条心,门前的黄土也会变成金。我看以后把‘摩尼’改成‘末利’吧。只要你们三人都牢记住这两个字:末利,就再也不会吵闹打架了。”兄弟三人听从了戴逵的劝导,从此,团结一心,共创幸福生活。
这件事情也教育了四方百姓。从此这一带民风淳朴,百姓和睦相处。人们都把“摩尼花”改叫作“末利花”。后人兴许末利既是花草,就都加了个草字头,叫作“茉莉花”。
兄弟和睦树
在黄骅市聚馆村的冬枣原始林中,有一棵同根三枝的枣树,树不高,但三枝似乎从一个园墩上均匀的分开,而且距离大致相当,每个枝干都健壮茂盛,比齐长着,好象是在公平的竞赛,这就是“兄弟和睦”树。
相传600年前,这里迁来一户姓刘的人家。父母已亡,只有三兄弟,一家人初来时靠熬盐为业,后因此处私盐泛滥,官府平毁了这里的灶地,哥仨就靠在荒地里开了荒,种点大田作物,栽了些枣树,每年的收成勉强维持着生计。这兄弟仨名字也挺喜性,老大叫喜财,老二叫喜富,老三叫喜金。
但自打开荒种了地,这哥仨经常斗嘴打架,全不如当灶丁(盐户)的时候,因那时家境好一些,如今刚刚开荒种枣,手头都紧,免不了个人顾个人,有时为争一棵树上的枣竟打得头破血流,一家人不得相安。
这一年,他们把树分到各自的名下,老大的树结的枣多,老二老三有气,连嚷着重新分配,但老大一点也不肯让步,因此,兄弟们斗气就更加升级。老二和老三一合计,决定毁坏老大的树,在一个漆黑的夜里,兄弟俩用些酸枣枝和些杂七杂八的树枝接在老大的十几棵枣树枝上,正巧碰上老大那些日子不舒服,没去地里,也没发现树被剪枝嫁接。过了些日子,有的树枝竟接活了,老二老三心里暗喜,甭想臭美了,你的树分家时分的偏上,你不承认,接的枣多,不想重新分配,还耍性子,这回,把你的树给你破坏了,看你哭都找不到鼻子了。
过了几天,老大病好了,到了树园子一看,枣树被人动过,有的枣枝上蔫巴巴地耷拉着好多杂树枝,知道是老二、老三使的坏,就怒气冲冲地找了去,二话不说,伸拳就打,结果哥仨打成一锅粥,幸亏有邻居赶来劝解,这才罢手,但哥仨身上都受了伤,老大鼻孔流血,老二瘸了腿,老三断了胳膊。但老二老三死不承认是他俩动了树,有的邻居想,不是你们动的,难道是我们这些邻居动的吗?因为那时这地方没几户人家。想到此,有的邻居心里不高兴,再说也把这场兄弟恶斗止住了,也就不想再说什么,便都各回各的家了,兄弟仨也没趣地回自家了。
到了深秋,小枣早已晒干入库,唯独老大有一棵枣树不同寻常,枣子圆又大,青青的下不了树,只到临近入冬时,枣子才红,老大用以往的方法打枣,一杆子打下去,群枣落地,碎裂有声,只见地上一片碎枣瓣,老大感到奇怪,为什么这枣熟得这么晚,而且这么脆呢?他奇怪的伸手摘下一颗,放在口中一尝,酥脆甘甜,十分好吃。他带着疑问摘了几颗送到家中,他妻子一尝,可高兴了,就说从来没见过这种好枣,摘下来,咱们分给邻居们吃吧,老大照办,但唯独没送给老二和老三家。
老二老三听到信,到邻居家尝了枣子,很惊诧,怎么还有这么好吃的枣啊,哥俩一合计,认为是他们嫁接的结果,本想害老大一下,却偏偏帮助了他。哥俩气不打一处来,就找老大理论,老大更是生气,分明你们是想害我,原本不承认,现在又说是你们干了好事,鬼才相信,我还没找你算账呢!说着说着,哥仨又动起手来,和往常一样,各自有伤,被邻居强行拉开。
这一奶同胞,总是这样打打闹闹,搅得各家过不安,邻居有个心肠极好的老太太,就开始在三妯娌之间撮合,极力规劝,说动了她们,然后她们各自回去劝自己的丈夫,慢慢地,弟兄们僵硬的死结儿开始松动。这年春天,兄弟们一齐去找李柳西先生,李柳西是当时这一带有名的学问家。李柳西告诉他们,“兄弟合气家不散,妯娌合气日子甜”。兄弟间要互相谦让,多替别人想,不要太自私,并建议他们合种一棵树,早晚伺弄,共同负责。哥仨回来后,照着做了,合栽了一棵枣树,哥仨比着劲的栽培它。巧得很,这棵树正是三个枝桠。邻居们看到他们兄弟的团结,心里高兴,都说这棵枣树的三根枝是三兄弟的象征。哥仨一块儿寻找嫁接那种枣子的原因,开始做嫁接实验。终于有一天,这棵树上也结出了那种酥脆香甜的枣子。后来,慢慢传下“兄弟和睦”树的名字。至今,这棵树依然以团结的姿态溶在这片原始冬枣林中,十分的精神。诉说着兄友弟恭,同胞团结兴家的道理。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
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典句札记】
此句借《诗经》中的语句,继续讲治国平天下的必要条件——修身齐家。中国古代儒家修己安人的思想是以端正己身为根本,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重在正心。只有在治理好家庭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公正地办理好国家事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与治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历史上就有很多官员因不能治理好家庭而遭到谴责,甚至降职的事例。
史例解读
无愧先祖
延笃,字叔坚,一说字叔固。东汉南阳犨(今河南省鲁山县东南)人。初仕议郎,累官京兆尹。年少时拜颍川唐溪典学习《春秋左氏传》,后又跟从马融学习百家经典,博览群书,通晓治术,能著文章,知名京师。顺帝时,举孝廉,为平阳侯相。桓帝征为博士,拜议郎,与朱穆、百边韶共同著作东观。又迁京兆尹,为政宽仁,不阿权贵。因为得罪梁冀,称病免官回家教书。死后家乡子弟将他的画像供奉在屈原庙中。
延笃升任京兆尹,正身率下,政用宽仁,擢用长者,与参政事,忧恤民黎,劝民农桑,欲食丰饶,邻郡老少归附,于是境内户口迅速增加。
当时皇子有病,皇上命令郡县进献珍贵药材。大将军梁翼派人带着书信去见延笃,借机贩卖牛黄谋利。延笃说:“大将军身为皇室外家,皇子有病,理应进呈医方珍药,怎么可能让人奔赴千里谋求私利呢?这必是不法之徒假托大将军的名威行骗。”立即把使者抓起来杀掉了。梁翼既惭愧、愤恨,却又无话可说,便恼羞成怒,命令官府追查。延笃以有病为理由辞职,回到家乡教书。
延笃免官归家后,前越巂太守李文德与延笃的关系很好。李文德当时正在京师任职,就对公卿大臣说:“延叔坚有王佐之才,为什么使这匹千里马屈居草野呢?”准备说服朝廷重新任用延笃。延笃听说后,立即给李文德写信阻止说:“我的见解和主张不被采用,这是命运。据说您在京城为我复职而奔走,虽然感念好意,但这是我担当不起的。我现在的生活很舒适,每天天亮起床,梳洗之后坐在堂屋。朝日初升开始诵读伏羲、文王的《易经》,虞、夏的《书经》。从周公旦的典籍《礼记》,读到孔子的《春秋》。夕阳西下之时,在院内悠闲地散步,在南面的长窗下依靠着栏杆吟诵著名的《诗》篇。在诵读经典之余,我也阅读玩味诸子百家的名作,那铿锵的语句,就如亲耳聆听;那多彩多姿的描绘,就像亲眼所见。使我忘记了一切,沉浸在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到的乐趣之中。这时,我神游物外,浑然不知天地之存在、人世之艰辛。况且自从我开始做官以来,作为臣子没有做不忠之事,作为人子也没有不孝的行为。与上级交往不巴结谄媚,和下属往来不盛气凌人,始终尊重别人的人格。即使我现在死去,到黄泉见到先君远祖,也是无愧的了。”
曾文正修身齐家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湖南长沙府湘乡(今湖南省双峰县)人。曾国藩先生很有治家的智慧,虽然权倾朝野,但是他要求所有的子孙,基本的生活衣服也好,一些家务也好,都要自己做。
曾国藩在北京时见到不少高官子弟奢侈腐化,挥霍无度,胸无点墨,且目中无人。因此,他不让自己的孩子住北京、长沙等繁华的城市,要他们住在老家。并告诫他们:饭菜不能过分丰盛;衣服不能过分华丽;门外不准挂“相府”、“侯府”的匾;出门要轻车简从;考试前后不能拜访考官,不能给考官写信等等。因此,他的子女因为自己的父亲是曾国藩反而更担心自己的言行不够检点、学识不够渊博而损害自己的父亲的声誉。所以他们磨砺自己,迎难而上,奋发图强。
曾国藩很重视自己的一言一行对自己的孩子的影响,凡要求孩子做到的,先要求自己做到,他生活俭朴、两袖清风。传说他在吃饭遇到饭里有谷时,从来不把它一口吐在地上,而是用牙齿把谷剥开,把谷里的米吃了,再把谷壳吐掉。他要求纪泽、纪鸿也这样。他日理万机,但只要有时间,就给小孩子写信,为他们批改诗文;还常常与他们交换学习、修身养性的心得体会。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之中,曾国藩既是父亲又是朋友,他赢得了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他的孩子们都非常钦佩、崇拜他,把他视为自己的人生偶像和坐标。
曾国藩先生曾经说过,看一个家族的兴败有三点。第一,子孙睡到几点起床,假如睡到日上三竿了才起来,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第二,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为勤劳、劳动的习惯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第三,看后代子孙有没有读圣贤经典,“人不学不知义”。正是因为曾国藩先生有这样的观念,他的子孙才能始终兴旺,不但晚清他的子孙人才辈出,就是在今天曾国藩的子孙也有不少学界名人或政坛名人。
上一篇:大学全集《第十一章·治国平天下》原文赏析与注解
下一篇:大学全集《第四章·止于至善》原文赏析与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