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的“三纲领”“八条目”
《大学》篇幅短小而其旨意深远,为后人留下了无穷的阐释和发挥的空间,被后来的大儒归纳概括成“三纲领”与“八条目”,并沿用几千年。“三纲领”就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两者有机的联系成一个整体,这是《大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理解《大学》的关键所在。
1.三纲领
《大戴礼记·保傅》中说:“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白虎通·辟雍》说:“十五成童志明,入大学,学经术”。由此可以推知,古代大学的起止年龄可能是15岁或“束发”即20岁左右,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传统的礼仪文化。《大学》主要讲的就是15岁以上即古代大学阶段,教育目的及教育程序的问题。
《大学》一开篇便开宗明义,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强调大学教育的三个目标是“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三纲领”。
“明明德”,就是把人天生的固有善性发挥出来。所谓“明德”就是善性。由于《大学》是儒家思孟学派的作品,思孟学派认为人性善,因此,他们主张大学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发扬人固有的善性。
“亲民”,就是推己及人。南宋朱熹在给《大学》做集注的时候,把“亲民”写作“新民”,释义为推己及人,使人“去其旧染之污”,重做新人。儒家向来主张修己是为了安人,因此大学教育的第二个目的就是“亲民”。
“止于至善”,就是“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是大学教育要达到的最高目标,它要求所有的人都能在道德修养上达到至善至美的境地,从而使整个社会道德趋于完善。
《大学》的“三纲领”是从“明明德”到“亲民”到“止于至善”这样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个体到群体到社会的层层递进的完整体系,它表达了儒家一贯倡导的以教化为手段达到德政礼教目的的施教主张。
2.八条目
为达到“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的目的,《大学》提出了八个具体的步骤。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格物、致知被认为是“为学入手”或“大学始教”,一般认为它是对事物的研究和获得真理的过程,在此,重点强调的是儒家传统文化典籍的学习与研究。
诚意、正心,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守信、公正、不偏不倚。
修身是指从知识到品行的全面提高,是知识修养与品德修养的和谐统一,是人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养成,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
齐家是指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它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大学》说:“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又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大学》把家教与国治自然地、顺理成章地联系到一起,充分体现了儒家政治伦理化、伦理政治化的一贯特点。
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合乎逻辑的扩大和延伸。儒家一贯提倡在家庭教育中要做到,子孝、弟悌、父慈,倘若每家都做到了孝、悌、慈,也就自然能够实现国治、天下平了。因为“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大学》所提出的“三纲领”和“八条目”具有强烈的伦理性和人文色彩,它着眼于个人道德和社会道德的完善,反映了儒家传统文化的突出特色;另外三纲领和八条目都有极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及可行性,它们对汉以后的官学和私学皆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制定教育目的、指导学生修身、治学的指南。
上一篇:曾子的典故
下一篇:曾子作品外一种——《孝经》原文译文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