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喜犒师
(僖公二十六年)
【题解】
在兵临城下的境况下,展喜用周公、太公之时的“和平友好条约”以及自己的聪慧与学识,说服齐孝公退兵,展示了其高超的外交技巧与辞令艺术。
【原文】
齐师侵我西鄙[267],讨是二盟也。夏,齐孝公伐我北鄙。卫人伐齐,洮之盟故也[268]。公使展喜犒师[269],使受命于展禽[270]。
【注释】
[267]西鄙:西部边境。
[268]洮之盟故:是履行(去年)在洮地盟约的缘故。
[269]犒师:犒劳齐军。
[270]受命:请教如何措辞。
【译文】
齐国军队进攻我国西部边境,表示对洮、向两次会盟的不满。夏季,齐孝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卫军便攻打齐国,这是卫国履行洮地的盟约。鲁僖公派遣展喜去犒劳齐国军队,让他先向展禽请教如何措辞。
【原文】
齐侯未入竟[271],展喜从之[272],曰:“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齐侯曰:“鲁人恐乎?”对曰:“小人恐矣,君子则否。”齐侯曰:“室如县罄[273],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274],大师职之[275]。桓公是以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昭旧职也。及君即位,诸侯之望曰:‘其率桓之功[276]。’我敝邑用不敢保聚[277],曰:‘岂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废职,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此以不恐。”齐侯乃还。
【注释】
[271]竟:同“境”,边境。
[272]从之:从而见齐侯。
[273]室如县罄:是说百姓贫乏,室中一无所有,虽房舍高起,两檐低垂,但内中空空。
[274]载:载书,即盟约。盟府:藏盟约处。
[275]大师职之:谓由太师执掌。
[276]率:沿着,继承。
[277]用:因此。保聚:保城聚众。
【译文】
齐孝公还没有进入鲁国国境,展喜就出境求见齐孝公,说:“我的君主听说君王亲自出动大驾,将屈尊光临敝国,特派下臣来慰劳您的左右侍从。”齐孝公说:“鲁国人害怕吗?”展喜回答说:“平民百姓害怕,君子大人不害怕。”齐孝公说:“百姓家中像挂起的磬一样空,四野里连青草都没有,你们凭什么不害怕?”展喜回答说:“凭先王的命令。从前周公、太公辅助周王朝,左右协助成王。成王慰劳他们,还赐给他们盟约,说:‘世世代代的子孙都不要互相侵犯。’这个盟约藏在盟府之中,由太史掌管着。齐桓公因此集合诸侯,商讨解决他们之间的纠纷,弥补他们的过失,救助他们的灾难,这是发扬光大齐太公的职责。等君王您即位,各国诸侯相互盼望着说:‘他会继承桓公的功业吧!’敝邑因此不敢保护城郭,纠聚民众,人们说:‘难道他即位才九年,就会背弃王命、废弃职责吗?他怎么向先君交代呢?他一定不会这样做的。’凭借这个,所以不害怕。”齐孝公就收兵回国了。
【评析】
在敌军兵临城下的危急时刻,鲁国的政治家们并没有因此胆战心惊而乱了手脚,也没有义愤填膺,而是想出了一个即使是在今天看来也依然是出人意料的高超的妙招:犒赏前来入侵的敌军,并辅之以令敌手无言以对的绝妙外交辞令,真是令人叫绝。
实际上,鲁国人之所以“有恃无恐”,不仅是他们的先君曾有过“和平友好条约”,更重要的是在于他们的自信——自信道义是站在自己这边的,自信自己对付入侵者游刃有余,也自信自己有与敌人放手一搏的实力。如果没有这些东西作后盾,那么也很难起到“一言”而让敌手退却的结果,毕竟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既然敢于来犯,那么也就意味看来者不会顾及什么先君之盟。
人们所说的大义凛然,只有在这种关键时刻才会显露无遗,英雄本色也只有在这时才能彰显其伟大。战场上的刀光剑影、浴血奋战是一回事,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巧妙应对又是一回事,并不一定非要真刀真枪地厮杀才算得上英雄。
上一篇:左传全集《卫懿公好鹤》原文赏析与注解
下一篇:左传全集《王孙满对楚子》原文赏析与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