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仲之命第十九
蔡仲之命第十九
【原文】
蔡叔既没,王命蔡仲,践诸侯位,作《蔡仲之命》。惟周公位冢宰[1160],正百工[1161],群叔流言。乃致辟管叔于商[1162];囚蔡叔于郭邻[1163],以车七乘;降霍叔于庶人,三年不齿蔡仲克庸祗德,周公以为卿土。叔卒,乃命诸王邦之蔡[1164]。王若曰:“小子胡!惟尔率德改行[1165],克慎厥猷[1166],肆予命尔侯于东土[1167]。往即乃封,敬哉!尔尚盖前人之愆,惟忠惟孝。尔乃迈迹自身[1168],克勤无怠,以垂宪乃后。率乃祖文王之彝训[1169],无若尔考之违王命!“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尔其戒哉!慎厥初,惟厥终,终以不困;不惟厥终,终以困穷。懋乃攸绩[1170],睦乃四邻,以蕃王室[1171],以和兄弟,康济小民[1172]。率自中[1173],无作聪明乱旧章;详乃视听[1174],罔以侧言改厥度[1175]。则予一人汝嘉。”王曰:“呜呼!小子胡。汝往哉!无荒弃朕命!”
【注释】
[1160]冢宰:周代官名,也叫大宰,是百官之长。
[1161]正:官长,统帅。这里用作动词。
[1162]致辟:辟,法。致辟,行法,这里指杀戮。
[1163]郭邻:地名,不详何处。
[1164]诸:之于。邦:封。
[1165]率德改行:率,遵循。改行,认识他的错误,端正自己的行为。
[1166]猷:道。
[1167]肆:故。侯:诸侯。
[1168]乃:其。迈迹:迈步前进。
[1169]彝:常。
[1170]懋:勉。乃:你的。攸:所。绩:行。
[1171]蕃:通“藩”,屏障,保卫。
[1172]康济:康,安。济,成。
[1173]中:中道,不偏不倚的正道。
[1174]详:审察。
[1175]侧言:片面的话。
【译文】
蔡叔被剿灭后,成王命蔡叔的儿子蔡仲接替蔡叔的爵位,并作《蔡仲之命》训诫他。周公位居大宰、统帅百官的时候,几个弟弟对他散布流言。周公于是到达商地,杀了管叔;囚禁了蔡叔,用车七辆把他送到郭邻;把霍叔降为庶人,三年不许录用。蔡仲能够经常重视德行,周公任用他为卿士。蔡叔死后,周公便告诉成王封蔡仲于蔡国。成王这样说:“年轻的姬胡!你遵循祖德认识你父亲的错误,端正自己的行为,能够谨守臣子之道,所以我任命你到东土去做诸侯。你前往你的封地,要敬慎呀!你当掩盖前人的罪过,思忠思孝。你要使自身迈步前进,能够勤劳不怠,用以留下模范给你的后代。你要遵循你祖父文王的常训,不要像你的父亲那样违背天命!
“皇天无亲无疏,只辅助有德的人;民心没有常主,只是怀念仁爱之主。做善事虽然各不相同,都会达到安治;做恶事虽然各不相同,都会走向动乱。你要警戒呀!“谨慎对待事物的开初,也要考虑它的终局,终局因此不会困窘;不考虑它的终局,终将困穷。勉力做你所行的事,和睦你的四邻,以保卫周王室,以和谐兄弟之邦,而使百姓安居成业。要循用中道,不要自作聪明扰乱旧章。要审慎你的视听,不要因片面之言改变法度。这样,我就会赞美你。”成王说:“啊!年轻的姬胡。你去吧!不要废弃我的教导!”
【解析】
蔡仲,名胡,蔡叔的儿子。蔡叔,周公的弟弟。这就是说,蔡仲是周公之侄。在周公摄政期间,蔡叔、管叔等宗室兄弟在京城散布流言,诽谤周公居心不良。后来,周公东征至殷商故地,诛杀了管叔,囚禁了蔡叔。然而,蔡叔的儿子蔡仲却颇有德性,完全不同于他父亲。周公信任蔡仲,先将他任命为卿士。蔡叔死后,周公又让他出任蔡国之君。《蔡仲之命》交代了这个背景之后,主要记载了成王代表朝廷对于蔡仲的训示,这番训示虽然出于成王,但很可能是周公的意思。
成王首先肯定蔡仲能够谨守臣子之道,不像他父亲那样无德,所以才任命他出任蔡国之主。接下来,成王告诫蔡仲:“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这几句话,构成了《蔡仲之命》的核心。从这个角度来看,《尚书》在思想上开启了一种可以称之为“恩惠政治”的政治传统。这种恩惠政治的核心特征是施惠与拥戴。只要当政者施惠于众人,众人就拥戴当政者。这样的恩惠政治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加以解释。
首先,它可以解释“民本”思想。表面上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似乎强调了民众的重要性。但是,民众的这种重要性是相对于君主而言的。君主处于主位,民众居于客位;君主具有主体性,民众具有工具性。只有得到民众的支持,君主的当政地位才能得到巩固。君主之所以要施惠于民,原因就在于“民为本”;反过来说,正是因为“民为本”,所以要施惠于民。
其次,恩惠政治的核心逻辑虽然是君主施惠于民众,但是,君主以德配天、君主敬畏上天,依然不容忽视。因为,君主与上天之间的这层关系,可以产生积极的政治效果,至少有助于提升君主的权威。在面对民众的时候,君主如果宣称自己得到了上天的支持,就相当于找到了一个神秘莫测、力大无穷的坚强后盾。
上一篇:尚书《舜典第二》译文与赏析
下一篇:尚书《西伯戡黎第十六》译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