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之忍第六十七
不平之忍第六十七
不平则鸣,物之常性。达人大观,与物不竞。
彼取以均石,与我以锱铢;彼自待以圣,视我以为愚。
同此一类人,厚彼而薄我。我直而彼曲,屈于乎高下。人所不能忍,争斗起大祸。我心常淡然,不怨亦不怒。彼强而我弱,强弱必有故;彼盛而我衰,盛衰自有数。
人众者胜天,天定则胜人。世态有炎燠,我心常自春。噫,可不忍欤!
【译文】
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说:“一般是事物处于不平的状态时就会发出响声。”这是事物的本性。人也是如此。因此,韩愈又说:“凡是从人口里发出声音来,总是有不平事在心里吧!”但是人如果能达人知命,采取通达乐观的态度看待一切,就总能做到与世无争、处之泰然。
如果他获取的东西很多,而给我的东西很少;他以圣人自居,而把我看成是愚蠢之人,这些都是人间不平之事。
同样都是一类人,但他们往往不能同等相待,看重这一方却轻视另一方,厚此薄彼。本来是我有理,他无理,但是由于双方地位高下的缘故,只要他觉得我不对,我就会被认为是无理取闹之徒。遇到不平之事,简直无法忍受,但是如果因此而与人争斗,那么势必会酿成大祸。如果自己的内心总能保持淡然恬静的状态,那么就能无怨无怒,处之泰然了。其实,别人强于我,我们之间的强弱之分必定有其原因;别人盛于我,我们之间的盛衰之别必定有其定数。
人多可以战胜天意,而天的意志常常也可胜人。世态自有炎凉,反复无常,只要我心始终如春,便会温和平静。啊!人间不平之事太多了,不平容易起纷争,在感到不平的时候,为何不忍一忍呢?
【评析】
一心为公的人往往容易受到别人的妒忌,由此使自己陷入矛盾之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这样的不平之遇要善于忍受,否则稍有不慎,就会受到小人的迫害和打击,自己反而会受到更大的伤害。
典例阐幽 三起三落,处之泰然
苏轼的仕途颇不太平,他经历坎坷,几次险遭杀身之祸。在他的一生中,似乎谁当权他就“反对”谁,他一生中岂止是“三起三落”,简直就是在流放与贬谪中度过的。他经历无数次的磨难,最终病逝于从海南岛北归的途中。
熙宁二年,苏轼服满还朝。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很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
元丰二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
元丰七年,神宗驾崩。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新党势力倒台,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于是年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
俗话说:“京官不好当。”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工程,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着名的“苏堤”。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祐六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外放颍州。元祐八年新党再度执政,再次被贬至惠州。后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享年六十六岁。
上一篇:忍学《三十四 未尝峻折》译文与赏析
下一篇:忍学《不满之忍第六十八》译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