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 将愤忍过片时,心便清凉
六十五 将愤忍过片时,心便清凉
彭令君曰:“一朝之愤可以亡身及亲;锥刀之利可以破家荡业。故纷争不可以不戒。大抵愤争之起,其初甚微,而其祸甚大。所谓涓涓不壅,将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人能于其初而坚忍制伏之,则便无事矣。性尤火也,方发之初,戒之甚易;既已焰炽,则焚山燎原,不可扑灭,岂不甚可畏哉!俗语有云:得忍且忍,得诫且诫,不忍不诫,小事成大。试观今人愤争致讼,以致亡身及亲,破家荡产者,其初亦岂有大故哉?被人少有触击及必愤,被人少有所侵凌则必争。不能忍也,则詈人,而人亦骂之;殴人,而人亦殴之;讼人而人亦讼之,相怨相仇,各务相胜,胜心既炽,无缘可遏,此亡身及亲,破家荡业之由也。莫若于将愤之初则便忍之,才过片时,则心必清凉矣。欲其欲争之初且忍之,果有所侵利害,徐以礼恳问之,不从而后徐讼之于官可也。若蒙官司见直,行之稍峻,亦当委曲以全邻里之义。如此则不伤财,不劳神,身心安宁,人亦信服。此人世中安乐法也。比之争斗愤竞,丧心费财,伺候公庭,俯仰胥吏,拘系囹圄,荒废本业,以事亡身及亲,破家荡产者,不亦远乎?”
【译文】
彭令君说:“一时的愤怒可以葬送自己的性命并且累及家人;锥刀的锋利可以导致家业破败,财产尽失。所以不能不避免纷争。通常情况下,在发生纷争的起初阶段,事情显得非常微小,但是纷争所引起的后果却很严重。这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如果涓涓细流不堵塞的话,就会形成江河;如果绵绵细丝不断裂的话,就会形成罗网。人如果能够在刚刚产生愤怒情绪的时候就制服它,那么就不会有什么事了。人的性情就像火一样,刚开始的时候很容易就能扑灭它;等到已经火势凶猛,它就会焚烧山林及平原,没法扑灭了,这不是非常可怕吗!俗话说:能忍让的就忍让,能戒掉的就戒掉,既不忍让又不戒掉,小事就会变成大事。试看看当今因发生纷争导致对簿公堂,最后弄得葬送自己的性命并且累及家人,家业破败,财产尽失的人们,在开始的时候哪里有大的缘故?被别人稍微冒犯了,就一定会发怒,被别人稍微占了点便宜,就一定会争辩。自己不能忍让,就骂人,而别人也反过来骂你;打人,而别人也反过来打你;状告别人,而别人也状告你,这样相互怨恨,相互仇视,双方都力求取胜,求胜的欲望一旦变得炽烈,就没有办法使它停下来,这就是葬送自己的性命并且累及家人,家业破败,财产尽失的原因。不如在即将发怒的时候就将怒气忍下去,过不了一会儿,心情必然会清凉下来。在纷争刚开始的时候就采取忍让的举动,如果别人真的侵犯到了你的利益,慢慢地用礼貌的态度询问对方,如果他还不答应,那么再逐级诉讼到官府。如果承蒙官府主持公道,但判决稍微严厉一些,也应该自己委屈一些来顾全乡亲的情义。这样的话就不会伤财,不会劳神,身心安宁,人们也都信服你。这就是人世间的安乐法。比起与别人争斗交恶,丧失心智浪费钱财,等候对簿公堂,看狱吏的脸色行事,被关进监狱,荒废了自己的事业,以致葬送自己的性命并且累及家人,家业破败,财产尽失的人来,岂不是相差很远吗?”
【评析】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当别人冒犯了自己的时候,试着原谅对方,克制自己发怒的冲动,过一会儿自己的怒气就会消散,心情就能平静下来。而且,回头再想想刚才发生的事,或许此刻你会发现,原来就是这么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啊!你就会为自己当时能忍住怒气,没有发火而感到欣慰了。
许多人能伸不能屈,觉得退让低头是比杀头还难过的事情。当然,要真是杀头的话,那倒是十有八九会立刻选择低头的。其实,有时候退让不只是表面上看来那么简单,它甚至会比进攻更有力量,更有杀伤力。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应罢手不干时,就要下定决心结束,应该退让的时候,就要痛快地退让。以退让开始,以胜利告终。
我们确实需要培养自己心平气和的为人处世的态度。遇事不慌张、不冲动、不轻易动怒,这样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理智地解决问题,并且获得别人的尊重。如果我们的内心始终处于混乱的状态中,就不能使自己对事物有清醒的认识,也不会正确地处理与别人之间的关系。
典例阐幽 懂得克制自己的情绪
有一个男孩有着很坏的脾气,于是他的父亲就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根钉子在后院的围篱上。
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了37根钉子。慢慢地每天钉下的数量减少了。
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来得容易些。
终于有一天这个男孩再也不会失去耐性乱发脾气,他告诉他的父亲这件事,父亲告诉他,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的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钉子。
一天天地过去了,最后男孩告诉他的父亲,他终于把所有钉子都拔出来了。
父亲握着他的手来到后院说: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围篱上的洞,这些围篱将永远不能回复成从前。你生气的时候说的话将像这些钉子一样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别人一刀,不管你说了多少次对不起,那个伤口将永远存在。话语的伤痛就像真实的伤痛一样令人无法承受。
上一篇:忍学《六十二 小过不怿》译文与赏析
下一篇:忍学《六十八 无疾言剧色》译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