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三 容物不校
四十三 容物不校
傅公尧俞在徐,前守侵用公使钱,公窃为偿之,未足而公罢,后守反以文移公,当偿千缗,公竭资且假贷偿之。久之,钩考得实,公盖未尝侵用也,卒不辩。其容物不校如此。
【译文】
傅尧俞在担任徐州太守的时候,他的前任太守挪用了公款,傅尧俞就暗地里替前任太守偿还这笔钱。但还没有来得及还完,他就被罢免了。继任太守反而给傅尧俞写信说应当再还一千缗。傅尧俞倾其所有,并借了外债才将这笔钱全部还清。后来,经过考核证实,傅尧俞从来没有挪用过公款,而他自己却始终不进行申辩。他能容忍而不计较别人都到了如此地步。
【评析】
傅尧俞似乎显得有点傻,前任太守肆意贪污挪用公款,他却在后面忍气吞声地替别人还债,而且还是倾其所有,并借了外债来替别人还债。幸亏最终查明了事实真相,否则,背“挪用公款”的罪名的就是他。不过,相信没有人不佩服傅尧俞的度量。但是,那个前任太守贪污挪用公款的行为更是让人痛恨。
看来,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公款、损公肥私、中饱私囊,这些为人所不齿的行为是古已有之啊!如今,这些行为还在层出不穷地出现,从来没有被彻底杜绝过。之所以会不断出现这样的行为,究其根本,还在于人们本身的贪欲。
自古以来,因贪欲而丢失性命、毁掉前程的事例不可胜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揭示了贪图眼前利益而忘记了周围风险的人的愚蠢;“人心不足蛇吞象”,则是人们对心怀贪念却不自量力的人的形象描述。守护自己应该拥有的东西,通过正当手段获取应该属于自己的东西,对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要忍住据为己有的可耻想法。
典例阐幽 坚守节操,清廉为官
广州背山面海,温暖多雨、光热充足,是个出产奇珍异宝的地方。魏晋时期,凡是担任广州刺史的人,都有过贪赃枉法的行为,因为那些奇珍异宝,只要带上一匣,就可以几世享用。但是,广州又是一个流行瘴疠疾疫的地方,一般人都不愿意到那里去做官,去那儿做官的人,基本都是些难以自立又想发财的人。
晋安帝隆安年间,朝廷决定革除此地的弊政,于是,派有清官美称的吴隐之担任广州刺史。吴隐之年轻的时候就是一个孤高独立、操守清廉的人。当时,虽然家中穷困,每天只有到傍晚的时候才能煮豆子当晚餐,但他就是再饿再穷,也决不吃不属于自己的饭菜,不拿不合乎道义的东西。后来他虽然担任了各种显要的职务,却仍能保持俭朴的优良品质。他曾经把自己得到的俸禄和赏赐,都拿出来分给亲戚和族人,以至于冬天的时候自己都没有被子盖。有时候因为缺少替换的衣服,洗衣服的时候,他就披上棉絮待在家里。
吴隐之奉命去广州走马上任。在离广州治所20里的一个叫做石门的地方,他看到了一道泉水淙淙流去。于是,有人便告诉他,这条泉水称作“贪泉”。传说,只要喝了这“贪泉”的水,无论是谁,都会产生贪婪的欲望。吴隐之听后不信,跨下马来,对随从们说:“如果不看见能够让人产生贪欲的东西,人的心境就不会慌乱。我们一路上见到了那么多的奇珍异宝,现在,我终于知道了为什么一越过五岭,人们就会丧失清白的原因了!”说完,便跑到“贪泉”边,舀起泉水,非常坦然地喝了起来,还当即吟诗一首:“古人云此水,一饮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他用此诗,清楚地表达了自己要向伯夷、叔齐一样坚守节操的决心。
到了广州任上,他果真一尘不染,而且更加清廉。他平常的食物不过是些蔬菜和干鱼,而帷帐、用具、衣服等物品全都交付外库。刚开始,许多人见他这样,都在背后议论说他是故意这样做的,以显示自己的俭朴,做个样子给别人看看。但是时间一长,人们就发现,原来他真的是一个清官,之前的一切也并不是故作姿态。他从广州回京城的时候,随身也没有带走任何东西。当他看到妻子刘氏带了一斤沉香的时候,马上把它取出来,扔到了河里。
由于他以身作则,广州地区常年以来的贪污陋习大为改观。朝廷为了嘉奖他,晋封他为前将军。贪婪者虽富亦贫,知足者虽贫亦富。为了获取财富,不择手段,贪得无厌,最终沦为财富的奴隶的话,人生也便失去了意义。吴隐之虽然生活清贫,但他精神上富有,获得了“清官”的美称。
上一篇:忍学《四十七 持烛燃鬓》译文与赏析
下一篇:忍学《四十九 骂如不闻》译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