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婢之忍第九十五
奴婢之忍第九十五
人有十等,以贱事贵,耕樵为奴,织爨为婢。父母所生,皆有血气,谴督太苛,小人怨詈。
陶公善遇,以嘱其子。阳城不瞋易酒自醉之奴,文烈不谴籴米逃奔之婢。二公之性难齐,元亮之风可继。噫,可不忍欤!
【译文】
古人认为,人有贵贱,分为十等,卑贱的人应该侍奉高贵的人。耕田砍柴的人叫做奴,织布烧饭的人叫做婢。奴婢同样也是父母所生,都是有血气,有七情六欲的人,如果对待他们过于苛刻和严厉,那么就会引起他们的怨恨和咒骂。
东晋陶潜,善待奴婢,曾经写信嘱咐儿子,要他好好对待他的家奴。唐朝阳城并没有责怪将米换成酒后喝得醉醺醺的奴仆,北魏房文烈并没有责怪借买米之机外逃好几天的婢女。阳城和房文烈的忍性和度量是常人难以匹敌的,但陶潜的敦厚之风还是可以学习继承的。唉!奴婢虽然身份卑微,但同样是父母所生,是活生生的人,对于他们的过失怎能苛刻责骂呢!
【评析】
古人认为,人分为十等,低贱的人应该侍奉高贵的人。男仆人叫奴,女仆人叫婢。地位尊贵的人有自己的尊严,地位低下的人同样也有自己的尊严。地位低下者没有权,没有势,没有钱财,剩下的也只有尊严了。所以,地位低下者是很在意这最后的尊严的。假如,你有钱有势,但是你也要记住给那些地位低下者保留那么一点自尊。当然,尊重别人的做法很多:不过分责备他人,不损害他人的自尊心,是最重要的一点。
典例阐幽 待人处事,不分尊卑
东晋陶潜,字元亮,浔阳人。他在彭泽当县令时,没有将家属都带到城中,而是将自己的一个做苦力的仆人送回家,给儿子们帮忙。同时,他又写了一封信,说:“你们的日常费用很难自给,所以派一个仆人帮助你们打柴担水,他也是人家的孩子,你们应当好好待他。”
唐朝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唐德宗时为谏议大夫。一天,他家中没有了粮食,派人去取米,仆人却将米换成酒喝掉了,醉倒在路上。阳城见他久去不回,便与弟弟一起出去迎接,这时见仆人酒醉睡在路上,还没有醒,于是将他背回来。仆人酒醒以后,责怪自己。阳城对他说:“天气太冷,饮一点酒,有什么可自责的呢?”这样以自己的心设身处地为一个仆人着想的主人,仆人怎么能不尊重他呢?人是有感情的,你对他好,他自然心存感激,你对他尊重,他也会回报你,更敬重你。
北魏房文烈,性情温和,从不发怒。他任吏部侍郎时,有一段时间,阴雨连绵,家中断了口粮。房文烈派奴婢出去买米,奴婢却乘机逃走了,过了三四天才回来。房文烈对她说:“全家都没有吃的了,你跑到哪里去了呢?”竟没有打她。
其实,陶渊明的教养可以学习,而阳城、房文烈两位性情与度量却是难以企及的。他们深知只有尊敬他人,才会为他人所尊敬的道理,并能够忍耐住自己作为主人对下人不屑一顾、趾高气扬的态度。
上一篇:忍学《失之忍第六十四》译文与赏析
下一篇:忍学《好之忍第四十二》译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