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人之志章·第三
【题解】
注曰:“志不可以妄求。”
王氏曰:“求者,访问推求;志者,人之心志。此章之内,谓明贤人必求其志,量材受职,立纲纪、法度、道理。”
【释义】
张商英注:心志是不可以随意探究的。
王氏批注:“求”就是访问推求的意思;“志”就是人的心志。这一章内,说明德才兼备的人一定推求自己的志向,衡量才能接受职务,树立法律、制度、规则。
【原典】
绝嗜禁欲,所以除累;
注曰:“人性清净,本无系累;嗜欲所牵,舍己逐物。”
王氏曰:“远声色,无患于己;纵骄奢,必伤其身。虚华所好,可以断除;贪爱生欲,可以禁绝,若不断除色欲,恐蔽塞自己。聪明人被虚名、欲色所染污,必不能正心、洁己;若除所好,心清志广;绝色欲,无污累。”
【译文】
杜绝不良的嗜好,禁止非分的欲望,这是消除为外物所累的办法。
张商英注:人的性情是清洁纯净的,本来没有什么拖累,但由于被嗜好和欲望所牵制,就会抛弃自身而去追逐外物。
王氏批注:远离歌舞女色,自身就不会有祸患;骄横奢侈,一定会伤及自身。浮华不实的喜好能够彻底消除,贪婪迷恋生就的欲望能够彻底禁止。如果不消除女色欲望,恐怕会使自己不开通。聪明人被空虚的名声、欲望、女色所污染,一定不能使心性向正,行为端正。如果舍弃那些喜好,则会心性纯净,志向高远。根除女色欲望,就不会被污染、疲乏。
【评析】
人毕竟是人,而不是神,有感情,有思想,有欲望。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欲望,孔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告子也说:“食色性也。”没有欲望,人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但对于欲望不加以节制和约束,放纵自己也是错误的,会反过来为欲望所迷惑,从而伤害了自己。对于这些欲望,完全禁止是做不到的,但不能没有止境,应该有个度。唯有如此才不会因得失荣辱而耿耿于怀;才不会执着于贪恋,而使人生面临重重的危机。
典例阐幽
张良禁欲正身
在汉初的功臣中,真正做到不居功,不自傲,不争权,不夺利的,唯有张良一人。从拒绝接受齐封地三万户开始,张良曾不止一次地向刘邦提出:“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
张良早有离开朝政,静居行气,从赤松子游的想法,他既是这样想的,也是一步一步这么做的。
汉十年时,他尚跟从刘邦率兵平叛陈豨,攻下了马邑。汉十一年,为平息反叛,张良又带病送刘邦至曲邮。并对刘邦说:“臣宜从,病甚。”言下之意是要退政隐居。他提醒汉王:“楚人剽疾,愿上无与楚人争锋。”要避敌之锋芒,乃为周旋战事。这说明,在这段时间里,张良仅有避谷之意,尚未真正隐退。
汉十二年时,刘邦因击黥,中流箭负重伤,四月病危中,吕后问刘邦:“陛下百岁后,萧相国既死,谁令代之?”刘邦谈到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等许多重臣的人事安排,但只字未提张良。刘邦死后,吕后与审食其计谋,“暂不发丧”,欲借机诛杀一批老臣宿将。郦商向审食其进言:“不能欲杀诸将”,也曾提到陈平、灌婴、樊哙等人,仍未提及张良。这说明此时,张良己不在朝中了。
吕后在惠帝登记后,曾摆好一桌酒宴,请张良来吃。然而,此时的张良甚至已经不吃饭了,他运用辟谷、导引之法来修身。张良用不食人间烟火来让自己清心寡欲、不让任何东西引诱和伤害自己,正是这种柔弱自处的境界,才使他自始至终都平安无事,这是因为他懂得生死之道。
荒淫无道,自食恶果
春秋时,晋献公在征伐骊戎时,俘获了一个骊女,封为骊姬。晋献公非常宠爱她,被她所迷惑,导致太子申生上吊自杀,公子重耳和夷吾逃亡在外,秦国大举入侵。后来晋国在重耳的重新执政下,才重新成为诸侯的霸主。可以说,晋国五世之乱,都是由骊姬蛊惑挑拨造成的。《史记》载:吴国攻破越国后,越国人将西施进献给吴王夫差,请求退兵,吴王答应了他们。此后,吴王沉溺于美色当中,朝政荒废,并且拒绝听取伍子胥的忠告;越王勾践却时时怀有复国之心,卧薪尝胆,在二十二年后,一举进攻灭掉吴国。夫差收纳了西施,因而自取灭亡。
汉成帝喜爱能歌善舞的赵飞燕,将其召入宫中,宠爱她,沉溺于这“温柔乡”中不能自拔,并愿终老于此。赵飞燕的妹妹合德也是绝世佳人,汉成帝周旋于两位美人中乐不思蜀。披香博士淖方成大骂:“此祸水,灭火必矣。”不久以后,汉成帝果然驾崩了,做了“温柔乡”中的风流鬼。
唐武后十四岁时很美,唐太宗将她召入宫中,并封为才人、后来太宗驾崩,她出家为尼。唐高宗惊其美艳,又将她召回宫中,封为昭仪,继而立皇后。高宗死后,唐武后废了中宗,自己称帝,并将国号由“唐”改为“周”,唐朝的命运差点葬送在她手中。后来武则天八十岁时死了,中宗复国,唐朝的国运才重新振兴。
唐玄宗宠爱杨贵妃,荒淫无度,并纵容她收胡人安禄山为养子,加官晋爵。后来安禄山反叛,扰乱中原,攻陷长安,皇帝出逃,贵妃在马嵬驿被赐死。这一切灾难都可以归结:为玄宗过分宠爱杨贵妃的结果。
《左传》记载:宣公九年,陈灵公与二臣孔宁、仪行父同大夫御叔的妻子夏姬私通,并将进谏的大夫泄治杀害,最终他们自己也惹下了杀身之祸。鲁桓公元年,宋太宰华父督在路上看到孔父嘉的妻子,一直目送着她,并赞叹其“美而艳”,后来把孔父嘉杀死,夺其妻子。不过最终他也逃脱不了被人杀害的命运。所以说有人败家亡国,有人自取灭亡,多数都是女色招来的祸乱。历史上像这种因好色而导致国家或个人灭亡的事例俯拾皆是。
【原典】
抑非损恶,所以禳过;
注曰:“禳,犹祈禳而去之也。非至于无,抑恶至于无,损过可以无禳尔。”
王氏曰:“心欲安静,当可戒其非为;身若无过,必以断除其恶。非理不行,非善不为;不行非理,不为恶事,自然无过。”
【译文】
抑制过错发生,减少罪恶出现,是不必祭祷鬼神就可以消除自己过失的办法。
张商英注:禳,犹如通过祈祷祭祀而除去灾邪。过错达到不用抑制的地步,罪恶达到不用减少的程度,就可以不用举行除灾消邪的祭祀了。
王氏批注:内心渴望安宁平静,可以警戒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行为如果没有过错,必定因此根除罪恶。不符合道理的事不做,不符合仁爱的事不做;不做不合道理的事,不做邪恶的事,自然没有过错。
【评析】
每天能抑制自己不正确的行为、思想,每天能减少一些自己的恶习,这样就可以减少过错,使自己达到完美。禳,是去除或者消除的意思。当错误悄悄靠近你的时候,好像你用手轻轻地推拒它,让它自动离开。
正如《中论》所说:知道错了而不改就是没心;也知道反省自己的错误但还是不改,就是失去了做人的根本。既没心,也失去了根本的人,祸患就不远了。
典例阐幽
知错能改真君子
春秋中期,晚年的秦穆公称霸心切,放弃了百里奚“东结秦晋之好,向西开疆拓土、平定西戎”的大略方针,不顾百里奚、蹇硕一再劝说,执意向中原进军。
公元前628年,秦穆公命孟明视为主将,趁晋文公发丧之际,出师伐郑。秦军在崤山遭到晋军埋伏,全军覆没。孟明视等三将领被活捉,侥幸逃回到秦国。秦穆公远远迎出郊外去迎接三名将领,懊悔地说:“都是因为我不听百里奚、蹇叔的话,让你们三位受辱了!”孟明视谢罪,秦穆公却说:“将军有何罪?都是我的过错啊。今后不忘报仇雪耻就是了。”
两年以后,秦军再次向晋军发起挑战,再次遭到失败。
又过了一年,秦穆公亲自挂帅,又一次发动对晋战争,这才收复了过去几年中因为执意破坏“秦晋之好”而被晋国占领的国土,报了崤山失败之耻。回师途中,秦穆公路过崤山,掩埋了三年前秦军丧命将士的尸骨,发丧三日而回。面对血淋淋的教训,秦穆公重新采用了百里奚的策略,与中原诸国保持友好,向西用兵,“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为后来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平原君亡羊补牢
战国时期平原君所居住的是楼房,高居在老百姓的房子上面。邻居家有个人是跛子,走路一瘸一拐的。
有一次,这个跛子一瘸一拐地出去打水,此时,平原君的美人正站在楼上,因此看到了跛子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忍不住大声嘲笑起来。跛子对此感到又羞又气,决定去找平原君讨个说法。
第二天早上,跛子来到平原君家里,请求平原君说:“平原君爱惜有才之士,有很多智者都不远千里来到这儿拜见您,就是因为您一直把士看得很珍贵,而把女子看得很低贱。这是尽人皆知的事。我早年不幸残废,成为跛子,走路的样子难看,您的美人看见我走路的样子便嘲笑我,这让我非常难堪。因此,我想得到那个笑我的美人的头。”
平原君爽快地回答跛子说:“好!”等跛子走后,平原君便用嘲笑的口气说:“哼!就这个小子,居然因为被嘲笑了一次,就想杀掉我的美人,真是太过分了,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家伙!”因此,平原君迟迟没有杀掉那个美人。
一年多过去了,平原君发现自己门下的宾客莫名其妙地渐渐离去了,因此很是不解,于是就向别人询问这其中的原因。一个人回答平原君说:“您始终没有杀那个嘲笑跛子的美人,因此人们都在说您喜爱女色胜过喜爱有才之士,所以宾客们都离开了您。”
平原君听后,感到非常惭愧,于是狠狠心,将那个嘲笑跛子的美人杀掉了,并且亲自到跛子家中谢罪。而原来离开了他的那些士人们,也都渐渐地回来了。
【原典】
贬酒阙色,所以无污;
注曰:“色败精,精耗则害神;酒败神,神伤则害精。”
王氏曰:“酒能乱性,色能败身。性乱,思虑不明;神损,行事不清。若能省酒、戒色,心神必然清爽分明,然后无昏聋之过。”
【译文】
降低酒量,远离女色,这是避免蒙受耻辱的办法。
张商英注:女色伤害人的精气,精气耗损就会伤害人的元神。饮酒伤害人的元神,元神受伤就会伤害人的精气。
王氏批注:喝酒能迷乱心性,女色会伤害身体。心性迷乱,那么思考就不清楚;元神受伤,那么做事就不明晰。如果能减少酒量、戒除女色,就必然清楚明白,辨别明了。不会犯神志不清、愚昧不明的过错了。
【评析】
自古以来,酒以乱性误事,色以败德伤身;嗜欲对人的损伤,莫过于“酒色”二字。酒喝多了伤害身体,纵欲过度,有损精神。正所谓物极必反。任何事情都存在着好坏两个方面,好与坏是相互转化的,做任何事情必须掌握一个“度”。
从古至今,因饮酒过度,因贪恋美色而误事、亡国甚至送命的人不在少数。作为有志之士,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自己的目标上,切勿玩物丧志。《吕氏春秋》说:肥肉美酒,一定都吃就是“烂肠之药”;靡靡之音,明媚皓齿,都要享受,就是“杀人的刀”。
典例阐幽
夫差自毁“长城”
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争霸的故事广为国人所知。细析起来,夫差也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在伍子胥的辅佐下,厉兵秣马,一度大败勾践。只可惜,夫差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好色。范蠡就是针对夫差这个弱点而开展一系列“乱政攻势”的。
在勾践5000残部被围会稽山,无计可施时,范蠡重贿夫差的大臣伯嚭,通过伯嚭向夫差进献了20个越国美女,从而保留住了越王勾践的性命。
此后,范蠡又费尽心力寻觅到美女西施进献给夫差。夫差视西施如天仙,宠爱有加。为了博得美人的欢心,他在灵岩山麓建起“馆娃宫”,在西湖之南湾建“消暑湾”,整天协西施游览,乐而忘返,国中之事一概不闻不问。伯嚭愈加肆无忌惮,卖官鬻爵无所不为。几年的时间,就出现了“官戏于朝,农戏于野,商戏于市,工戏于室。”的局面,他不但对伍子胥的“妲己误国”的劝谏充耳不闻,还自毁“长城”,赐死伍子胥。
吴国国力衰弱,又遭旱灾,越王勾践乘机兴兵罚吴,夫差落得身死国灭的可悲下场。
尽欢而不尽醉
陈敬仲是春秋时期陈国国君陈厉公的儿子。当时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道德异常混乱。在争权夺利的斗争中陈宣公的太子被杀,而陈敬仲跟陈宣公的太子关系很好,是他的同党,因此,为了逃避不测之祸,陈敬仲带着家人逃到了齐国。
齐桓公早就听说陈敬仲德才兼备,在陈国很有声望,心中很想与他会面,只是苦于没有机会。陈敬仲刚到齐国,齐桓公便迫不及待地接见了他。一席交谈,齐桓公顿生相见恨晚的感觉,他立即决定让陈敬仲做卿。
卿在当时是一种高官,一般是不轻易让别国的人做的,能做齐国的卿,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美事。陈敬仲恭敬地向齐桓公施了一礼,辞谢道:
“我在陈国被逼得无栖身之所,只好逃到贵国来寄居。如果承蒙您的恩典,让我有幸能在您的宽厚的政教下生活,就心满意足了。我本是个不明事理、没有什么才能的人,您不责怪我,我已感恩不尽,哪敢贪图富贵,巴望做卿那样的高官呢?况且,让我这样一个客居贵国的无能的人做官,一定会招致人们对您的非议,我又怎能给您添麻烦呢?这件事万万不可。
齐桓公见他再三推辞,情真意切,也就没有再难为他,而是让他做了“工正”,管理各种工匠。陈敬仲做了“工正”后,表现很出色,齐桓公对他的才能更加赏识。
有一天,陈敬仲请齐桓公到家中喝酒。齐桓公兴冲冲地带着随从人员来到陈敬仲家中,酒席已摆好在庭院中了。
这天,风和日丽,加上庭院中景色雅致,布置得体,桓公一见,早将那些烦人的政务抛到了脑后,忍不住开怀畅饮。
席间,桓公与陈敬仲一起评古论今,臧否人物,越说越投机。说到高兴处,情不自禁地相视哈哈大笑;谈到气愤处,不免要摩拳擦掌、扼腕长叹。
俗话说“酒逢知己干杯少”,桓公的酒量本就不小,加上遇上陈敬仲这样一个知己,更是海量了。左一杯,右一杯,一直喝到太阳落山,桓公已有几分醉意。但他仍觉得没有尽兴,吩咐左右:
“赶快点上灯火,我要与陈大夫再喝几杯。”
陈敬仲赶紧站起来,恭恭敬敬地说:
“不能再喝了!我只想白天请您喝酒,晚上就不敢奉陪了!”
桓公感到有点失望,脸上露出不高兴的神情,说:
“我与你正喝到兴头上,你怎么能扫我的兴呢?”
陈敬仲诚惶诚恐地解释道:
“酒宴是一种礼仪性的活动,只能适可而止,不能过度。如果您因为跟我喝酒而没把握住分寸,遭到别人的指责,我怎能逃脱罪责呢?所以,请您原谅,我实在不能执行您的命令。”
桓公一想也有道理,便不再坚持了。
【原典】
避嫌远疑,所以不误;
注曰:“于迹无嫌,于心无疑,事乃不误尔。”
王氏曰:“知人所嫌,远者无危,识人所疑,避者无害,韩信不远高祖而亡。若是嫌而不避,疑而不远,必招祸患,为人要省嫌疑道理。”
【译文】
避开形迹的嫌隙,远离人心的怀疑,这是保证做事不出错误的办法。
张商英注:在形迹上没有嫌忌,在人心中没有怀疑,做事就不会出现错误了。
王氏批注:知道别人嫌弃什么,躲开的人没有危险;知道别人怀疑什么,避开的人没有祸害。韩信不疏远汉高祖,所以死去。如果被人猜忌而不躲避,被人怀疑而不远离,一定招来祸害。做人要知道远离嫌疑的道理。
【评析】
有志者,在原则问题上要“见嫌而不苟免”,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但在原则以外的事情上,要千方百计避免“嫌疑”。人与人之间难免会出现摩擦,被人误解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产生往往是通过一种错误的表达方式,一次不经意的冷落,甚至一个被人误解的眼神引起的,其结果可能为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凡成大事者,都能通过身边的小事洞察一个人的喜好,如知道别人嫌弃什么、知道别人猜疑什么等等,并且在行动上避嫌。这样做一是为了不节外生枝,干扰谋事;二是为了远祸消灾,不为他人所伤害。
典例阐幽
见嫌而不苟免
春秋时期的鲁国,有一位名叫公仪休的人,因为德、才兼优而被选拔为鲁国的宰相。刚上任不久,国人都想巴结他。有消息灵通人士打听到了他的嗜好,就立刻置办了几筐鲜活的上等鱼,兴冲冲的送去。公仪休见到几筐鱼摆到院子里,就走过来,一只手捻着胡须绕着筐子踱起了步。送鱼的人凑向前,小心翼翼的说:“小人知道您爱吃,就弄来些孝敬您。”
“这样啊。”公仪休微笑着看看他,用手从筐里抓出一条凑在鼻子底下闻了闻,称赞道“好鱼,好鱼。”
送鱼者脸上立刻呈现出幸福的表情:“大人要是喜欢,以后小人就隔些日子送来些。”
“大胆!”公仪休勃然变色,把鱼掷入筐中,用那只摸了鱼的湿手指着来人的鼻子说:“本官一向两袖清风,你想用几筐鱼就腐蚀我?赶快给我抬走,迟一些就把你关起来。”片刻间,公仪休的面前只剩下了几滩散发着腥味的水和送鱼者的一只鞋。
他的弟弟走过来问他:“白送的东西,怎么不要呢?更何况以你现在的地位,吃老百姓几条鱼算什么。”
公仪休的手仍捻着胡须,来回的踱着步,看了他弟弟一眼,然后朝门口的方向沉吟了片刻,缓缓的说:“你怎么不明白,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更不能接受他的鱼!我现在做宰相,买得起鱼,自己可以买来吃,如果我因为接受了他送的鱼而被免去宰相之职,我自己从此就买不起鱼了,难道还会有人再给我送鱼吗?这样一来,我还能再吃得到鱼吗?因此,我是决不能接受他送的鱼的。”
裴楷巧解“一”字签
公元3世纪中叶前后,河南温县司马氏号称大族。从司马懿起,至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专断曹魏国政。司马昭死后,其子司马炎承袭王位,终于完全控制了魏国朝政。咸熙二年,司马炎以接受禅位的形式,和平篡夺了魏国政权,正式称帝。司马炎改朝换代后将国号改为晋,建都洛阳,开始了西晋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半个多世纪的统治。
司马炎在位二十六年,死后谥号武帝,史称晋武帝。他登基践位之际,少不了要按照礼制行皇帝登位的典礼,其中一项就是在群臣拱围之下“探策卜世”。
举行仪式的这一天,司马炎和君臣上下都是一副虔诚的样子,在庄严、低沉的乐声中开始探策典礼。司马炎一心想着探取一个吉祥的竹签,揖拜天地,祭奠山岳,烦琐的仪式行完之后,司马炎将手伸人方壶探策而出。他急忙低头一看,策上一个“一”字跃入他的眼帘。如果把这个“一”字看做王业传世之数,那么司马家族的天下就是一世而尽。司马炎双眼瞪着这不吉祥的“一”字,心中老大不快,愠怒之色顿时布满龙颜。群臣一见卜出如此结果,都惊得呆若木鸡,不知讲什么是好。
黄钟、大吕之声余音宛在,缭绕着栋梁不去,大殿内静得让人难以忍受,这隆重的探策大仪真不好收场。这时,只见吏部郎中裴楷从班中站出,面对司马炎朗声奏道:“臣下听说,天能得一则天清,地能得一则地宁,侯王能得一则天下为正。”裴楷这一番话,是依据汉魏之际王弼的《老子注》第三十九章说的,原文是:“往昔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五行得一以丰盈,天地间万物得一则能生,侯王得一则天下为王。”老庄学说在魏晋之际颇有影响,因此裴楷这番话有很大的权威性。
裴楷奏对中所说“侯王得一则天下为正”,把司马炎认为不祥之兆的“一”改成大吉之兆的“一”。所谓“正”即是不邪,不邪则不倾,天下能正而不邪,就是天下稳固,这就意味着司马氏的江山可以传于万世而不倾。这在逻辑上是移花接木,也是裴楷聪明过人之处。经过他这一解释,司马炎愠怒的脸上渐渐露出喜悦。
“探策卜世”是一种近乎巫术的政治游戏,预卜所得的结论也必定是荒诞无稽的。司马炎探策得“一”,经过机智的裴楷一番巧妙释对,虽然暂时转忧为喜,但终未能使司马氏的江山传之万世。从晋武帝司马炎到晋愍帝司马业,西晋历五十二年,四世而亡然裴楷巧对的敏智佳话却传至于今。
【原典】
博学切问,所以广知;
注曰:“有圣贤之质,而不广之以学问,弗勉故也。”
王氏曰:“欲明性理,必须广览经书;通晓疑难,当以遵师礼问。若能讲明经书,通晓疑难,自然心明智广。”
【译文】
广泛地学习,恳切地求教,这是扩充自己知识与见闻的办法。
张商英注:拥有圣人、贤人的资质却不增广自己的知识,是由于不勤勉的缘故。
王氏批注:要明白人性与天理,必须博览经典;要了解所有疑惑难解的问题,应当尊重老师以礼相问。如果能解释清楚经典书籍,掌握所有疑惑,自然心思明亮,智慧广大。
【评析】
要明白世间的大道理,必须博览群书;要解释所有的疑难,必须不耻下问。即使是孔子这样的大教育家,也深知谦虚谨慎,肯于向人求教的道理,更何况普通人呢!所以,自古以来的知名人物,要么手不释卷,刻苦读书,要么谦虚谨慎,肯于向人求教,来充实自己,完善自己。
孔子曾说过“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等传世经典语句。《易经》也说:积累学问,向人家请教,这是豪杰之士增长本领的关键。
典例阐幽
归隐学道,终成大业
张良能成为一代帝王师,自然与他的才学有关。
张良出身韩国贵族,自小就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韩国灭亡后,为了兴复韩国,他身背楚剑,只身周游列国,他曾去“淮阳”一代学礼,也就是现在河南省的东部一带。他所学的是周礼,以及与此相关的一些礼仪。身为“五世相韩”之家的公子,于礼方面,张良是懂得一些的。而通过这次有目的、系统的学习,他精研、领悟了许多东西。张良学礼的目的有三点:一是要复兴早已灭亡的韩国;二是要发扬光大业已没落的贵族世家;三是发现寻找韩国的遗民。
学礼之后,他又向东进发。最终结识了仓海君,在这里,他一方面寻找刺杀秦王的刺客,另一方面跟随仓海君学“道”,在仓海君处一呆就是十二年。这些道家修养,在张良的后半生中体会得越来越明显。
刺秦不成后,逃难下邳的张良因为“圯桥拾履”而获赠《素书》,他精研此书近十年,终于智慧大开,在秦末动荡之际,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学谋略,终成一代帝王师。
学如磨刀之石
我国晋代大诗人陶渊明辞去彭泽令退居田园后过着自耕自种,饮酒赋诗的恬淡的生活。
相传,一天,有个少年前来向他求教,说:“陶先生,我十分敬佩你渊博的学识,很想知道你少年时读书的妙法,敬请传授,晚辈不胜感激。”
陶渊明听后,大笑道:“天下哪有学习妙法?只有笨法,全靠下苦功夫,勤学则进,辍学则退!”
陶渊明见少年并不懂他的意思,便拉着他的手来到种的稻田旁,指着一根苗说:“你蹲在这儿,仔细看看,告诉我它是否在长高?”那少年尊嘱注视了很久,仍不见禾苗往上长,便站起来对陶渊明说:“没见长啊!”
陶渊明反问到:“真的没见长吗?那么,矮小的禾苗是怎样变得这么高的呢?”
陶渊明见少年低头不语,便进一步引导说:“其实,它时刻都在生长,只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罢了。读书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知识是一点一滴积累的,有时连自己也不易觉察到,但只要勤学不辍,就会积少成多。”
接着,陶渊明又指着溪边的一块磨刀石问少年:“那块磨刀石为何像马鞍一样的凹面呢?”“那是磨成这样的。”少年随口答道。
“那它究竟是哪一天磨成这样的呢?”少年摇摇头。
陶渊明说:“这是我们大家天天在上面磨刀,磨镰,日积月累,年复一年,才成为这样的,学习也是如此。如果不坚持读书,天都会有所亏欠啊。”
少年恍然大悟,忙再向陶渊明行了个大礼说:“先生指教,学生再也不去求什么妙法了。请先生为我留几句话,我当时时刻刻记在心上。”
陶渊明欣然命笔,写道:“如春起之苗,其增,有所长;学如磨刀之石,见其损,有所亏。”
【原典】
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注曰:“行欲高而不屈,言欲微而不彰。”
王氏曰:“行高以修其身,言微以守其道;若知诸事休夸说,行将出来,人自知道。若是先说却不能行,此谓言行不相顾也。聪明之人,若有涵养,简富不肯多言。言行清高,便是修身之道。”
【译文】
行为高尚,辞锋不露,这是努力提高自身品德修养的办法。
张商英注:品行要高尚而不要屈从奸邪,言论要精微而不要彰显自己。
王氏批注:品行高尚以修养自身,言辞精微以守护道德。如果明白事理,不要夸耀,做出来以后,人们自然知道。如果先说却不能做到,这就是言行不一。聪明的人,如果有修养,无论事情简单复杂,都不肯多说一句话。言语行动安静高洁,就是修养身心的法则。
【评析】
那些心怀大志的人,都是高调做事,低调为人的典范。他们说话小心谨慎,从来不说大话、空话,并且他们有深厚的涵养,注重实际的行动,而不是高谈阔论。而有些现代人呢?在他们眼中只有“名利”二字,为了争名夺利,大张其鼓,花言巧语,夸夸其谈地宣传自己。这样做就忽视了古人所倡导的从日常语言中修养心性的原则。言和行是做人的关键,关系到人的荣辱,所以必须谨慎行之。
典例阐幽
把自己的光芒遮掩起来
晋武帝时,有一个叫王湛的人。在许多人眼里,王湛是个愚笨的人,他平时不言不语,从不表现自己,别人有对不起他的地方他从不计较。因此很多人都轻视他,就连他的侄子王济也看不起他。一起吃饭的时候,桌上明明有许多好菜,王济也不让叔叔先吃,自己把好吃的都吃光了,甚至连蔬菜都不给王湛留下。但是王湛并不因此而生气。
有一次,王济偶然去王湛住处玩,看到他的床头有一本《周易》,这是一本从远古时代就流传下来的书,十分难懂。王济想,叔叔这么傻,怎么可能读得懂《周易》呢?就问:“叔叔把这本书放在床头干什么呢?”王湛回答说:“身体不好的时候,坐在床头随便看看。”
王济怀疑叔叔读《周易》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便有意请王湛说说书中的一些意思想借此取笑他。谁知道王湛分析书中深奥的道理,深入浅出,非常中肯,讲得精炼而有趣味,王济一下子就听得入了迷。于是他留在王湛身边,接连好几天都不愿回去。听王湛讲了几天的《周易》,王济才意识到自己的学识和叔叔相比,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他惭愧地叹息说:“我家里有这样一位博学的人,可我30年还不知道,这是我的一个大过错啊!”几天后,他要回家了,王湛又很客气地把他送到大门口。
王济骑来的是一匹性子很烈的马,很难驯服,他就问王湛:“叔叔喜欢骑马吗?”王湛说:“还算喜欢。”于是就骑上这匹烈马,姿态容貌悠闲轻巧,速度快慢自如,连最善骑马的人也无法比过他。王湛又告诉侄子:“你这匹马虽然跑得快,但受不得累,干不得重活。最近我看到督邮有一匹马,是一匹能吃苦的好马,只是现在还小。”王济就将那匹马买来,精心地喂养,等它与自己骑的马一样大了,就与原来的那匹烈马比试。王湛又说:“这匹马只有背着重量才能知道它的能力,在平地上走显不出优势来。”于是,王济就让两匹马在有土堆的场地上比赛。跑着跑着,王济的马果然摔倒了,而督邮的马还像平常一样,跑的又快又稳。
经过这些事情,王济从内心深处佩服叔叔的学识和才能。他回家以后,就对父亲说:“我有这样一位好叔叔,比我强多了,可我以前一点儿也不知道,还经常轻视他,太不应该了。”
晋武帝平时也认为王湛是个呆子。有一天,他见到王济,就又像往常一样开他的玩笑,说:“你屋里傻叔叔死了没有?”
要是在过去,王济会无话可答,可这一次,王济大声回答说:“我叔叔根本不傻!”接着,他就把王湛的才能学识一五一十讲出来,晋武帝也相信了。后来,王湛还当了汝南内史。
像王湛这样,平时只管发展和提高自己,而不去追求表现和虚荣,是一种深层次的人生智慧,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王湛善于忍耐,不追求虚名,才获得他人真正的敬佩与赏识。
巧妙化解别人的指责
吕蒙正在宋太宗、宋真宗时三次担任宰相,其人襟怀宽广、度量如海。
吕蒙正做了宰相还没多久,有人揭发蔡州知州张绅贪赃枉法,吕蒙正就把他免了职。朝中有人对太宗说,张绅家里富足,不会把钱看在眼里,这是吕蒙正公报私仇。因为吕蒙正贫寒时,曾向张绅要钱,张绅没给他。太宗于是恢复了张绅的官职。这样的事怎能辨清,吕蒙正对此事什么也没说。后来其他官员在审案时又得到张绅受贿的证据,又被免了职,太宗这才知道冤枉了吕蒙正,就对他说:“张绅果然是贪污受贿。”
吕蒙正只说道:“知道了。”
吕蒙正的同窗好友温仲舒,两人同年中举,在任上温仲舒因犯案被贬多年,吕蒙正当宰相后,怜惜他的才能,就向皇上举荐了他。后来温仲舒为了显示自己,竟常常在皇上面前贬低吕蒙正,甚至在吕蒙正触逆了“龙鳞”之时,他还落井下石,当时人们都非常看不起他。有一次,吕蒙正在夸赞温仲舒的才能时,太宗说:“你总是夸奖他,可他却常常把你说的一钱不值啊!”
吕蒙正笑了笑说:“陛下把我安置在这个职位上,就是深知我知道怎样欣赏别人的才能,并能让他才当其任。至于别人怎么说我,这哪里是我职权之内所管的事呢?”
太宗听后大笑不止,从此更加敬重他的为人。
【原典】
恭俭谦约,所以自守;深计远虑,所以不穷;
注曰:“管仲之计,可谓能九合诸侯矣,而穷于王道;商鞅之计,可谓能强国矣,而穷于仁义;弘羊之计,可谓能聚财矣,而穷于养民;凡有穷者,俱非计也。”
王氏曰:“恭敬先行礼义,俭用自然常足;谨身不遭祸患,必无虚谬。恭、俭、谨、约四件若能谨守、依行,可以保守终身无患。所以,智谋深广,立事成功;德高远虑,必无祸患。人若深谋远虑,所以事理皆合于道;随机应变,无有穷尽。”
【译文】
肃敬、节俭、谦逊、节制,这是保持自身品节的办法;从高处深处定计预谋,往长远方面考虑,这是在制定国家方针大计方面不会束手无策的办法。
张商英注:管仲的计谋可以称得上是够多的了,然而他尽管使齐国召开了九次诸侯会盟的盟会,但在成就王业方面却毫无办法;商鞅的计谋可以称得上是够多的了,然而他尽管使秦国强大了,但在施行仁义方面却毫无办法;桑弘羊的计谋可以称得上是够多的了,然而他尽管为汉武帝聚集了财富,但在养民方面却毫无办法。凡是有束手无策时候的计谋,都不是真正的计谋。
王氏批注:恭敬首先要遵守礼制,节俭自然永远满足,整饬自身不遭祸患,这不是虚言。肃敬、节俭、谦逊、节制这四种品质如果能谨慎守护,依此躬行,可以保存守护自己终身无患。所以,智谋深远广大,做事就能够成功。道德高尚,思虑长远,一定没有祸患。人如果深谋远虑,那么事理都会符合“道”的原则。并且随着时机和情况的变化,灵活运用,智慧就不会有穷尽。
【评析】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都不是完人,总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此类人有一个共同的优点,就是在某些品格上异常突出,而且他们会终身坚守几条原则。而那些普通的人,不见得有更多的缺点,却没有突出的品格。所以,在成功之路上行走的人,并不是缺点最少的人,而是优点最突出的人。以俭朴而言之,俭朴的生活,可以使人精神愉快,可以培养人的高尚品质。生活俭朴的人具有顽强的意志,能经受得住艰苦的磨练,胸怀开阔。
《淮南子》说:大圣人的智慧固然很多,但他所坚守的却是不多的几条原则,所以他做什么都有成就。而普通人的智慧本来就不多,而他所做的事情却很多,所以做什么都做不好。
典例阐幽
张良刺秦王全身而退
秦始皇第三次南巡的时候,张良认为他等来了刺杀秦王的机会。他已经找到了一个大力士,并为他打造了一个一百二十斤重的大铁锥,并打探到了秦始皇的巡游路线,选好了博浪沙这个地方作为袭击地点。
仓海君眼见张良心中只有“灭秦”、“复韩”,完全不计生命代价,于是劝告张良,“你得做长远的打算,最好是留有为之身,行有为之事。不一定要学荆轲,只博得个后世之名。你得考虑到,事情一旦功败垂成,你要想办法全身而退。”在仓海君的劝导下,张良又重新仔细策划了行刺的具体操作过程和逃跑路线。果然,因为认不出秦始皇乘坐的车子,行刺最终失败。但由于当初计划周详,张良二人很快就顺着黄河边的小路逃走了。
为逃避秦军搜捕,张良躲到下邳城,从此隐姓埋名(原名姬良),深居简出,开始了十年的寂寞避难生涯。
荀攸自谦避祸
荀攸是曹操的一个谋士,他自谦避祸,处处与人为善,能与人和谐相处,很善于隐蔽锋芒。他担任军师,跟随曹操征战疆场,筹划军机,克敌制胜,立下了汗马功劳。曹操非常器重他,对他的贡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后来,他又转任中军师。曹操成为魏公之后,他又被任命为尚书令。
荀攸有着超人的智慧和谋略,不仅在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中表现突出,在安身立业、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都能很明显地看出来。
他在朝20余年,处理政治旋涡中上下左右的复杂关系,从容自如;处于极其残酷的人事倾轧中,始终地位稳定,立于不败之地。曹操向来以爱才着称,但是他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铁腕人物,在铲除功高盖主和略有离心倾向的人方面,从来都不犹豫和手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一号谋臣,荀攸的族叔荀彧。荀彧力保汉室,不支持曹操做魏公,被逼迫自杀。但是荀攸就很注意将自己超人的智谋应用到防身固宠、确保个人安危方面。
曹操有一段反映荀攸具有特别谋略的话,很形象,也很精辟,是这样写的:“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可见,荀攸平时非常注意周围的环境,对内对外、对敌对己都有不同的方式。参与军机的谋划之时,他总是智慧过人,迭出妙策;迎战敌军之时,他总是奋勇当先,不屈不挠;面对曹操、同僚之时,他却注意不露锋芒、不争高下,将自己的才能、智慧、功劳谨慎地掩藏起来,显得很谦卑、文弱,甚至愚钝、怯懦。
荀攸这种大智若愚、随机应变的处世方略,虽然不免有故意装“愚”卖“傻”之嫌,但是却不能不说其效果很佳。他与曹操相处了20余年,一直深受宠信,双方关系非常融洽,而且从来没有人对他进行谗言陷害,最后善终而死。到他死后,曹操还痛哭流涕,对他的品行推崇备至,并且赞誉他为谦虚的君子和完美的贤人。
【原典】
亲仁友直,所以扶颠;
注曰:“闻誉而喜者,不可以得友直。”
王氏曰:“父母生其身,师友长其智。有仁义、德行贤人,常要亲近正直、忠诚,多行敬爱;若有差错,必然劝谏、提说此;结交必择良友,若遇患难,递相扶持。”
【译文】
亲近仁爱的人,结交正直的人,这是扶持颠仆危亡局面的办法。
张商英注:听到他人赞誉就高兴的人,不能与正直的人交朋友。
王氏批注:父母造就人的身体,老师朋友增长了人的智慧。有仁义、道德的人,长久地接近正直、忠诚的人,不断地做尊重友爱的事。如果别人做了错事,一定会规劝谏诤,说起这些错误。结交朋友必定选择有才德的人,如果遭遇祸患困难,就会互相支持照料。
【评析】
漫漫人生路,每个人都不可能独自走完全程。无论得意之时还是失意之时,你都离不开朋友。朋友是五伦之一,常常关系到一个人事业的成败,所以,古人向来强调交友要慎重。
友谊是人生最美好的感情,是最高尚的道德力量。友谊固然重要,但择友也同样重要。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真正的朋友能使你快乐,使你脱离困境走向成功;而损友则能使你放纵,在成功之中使你迷失方向。择友应选正直的,真诚大度的,博学多才的朋友,这样让你免受伤害,人生之路才能走得平稳。
典例阐幽
患难见真友
在下邳的日子里,张良做了一件对他后来影响非常大的事情,就是窝藏了一个杀人犯——项伯。
项伯世代为楚将。项伯的父亲是楚国名将项燕,秦王曾命大将王翦领着大军攻打楚国,项燕带军抵挡,被王翦打得落花流水,悲愤之下,拔剑自杀了。项伯出生在这样的世家,从小就喜欢舞刀弄剑,一不小心弄出一桩明案,逃到下邳,正好遇见张良。
实际上,他和张良二人,很早以前就已经认识了,说起来两家还是世交。只是那时,他们还没有过深的交往。
不过,项伯这次杀人,张良施展任侠仗义的本性,把他藏在身边。因为同是六国贵族的后代,又都因犯罪而隐身在下邳,很自然的,张良把项伯视为知己。而在后来项羽意欲攻击刘邦,夺取关中的前夜,项伯显示出他仁厚仗义的一面,星夜赶往张良住处,救张良于危难中。而张良也通过项伯的关系,缓解了项羽对刘邦的敌意。鸿门宴上,项伯又保护了刘邦的生命。可以说,正因为张良结识了项伯这个朋友,才保存了刘邦的生命,才有他日后的反戈一击,天下一统。
【原典】
近恕笃行,所以接人;
注曰:“极高明而道中庸,圣贤之所以接人也。高明者,圣人之所独;中庸者,众人之所同也。”
王氏曰:“亲近忠正之人,学问忠正之道;恭敬德行之士,讲明德行之理。此是接引后人,止恶行善之法。”
【译文】
接近仁爱之道,切实专心力行,这是礼贤下士的办法。
张商英注:极其崇高明睿而且行为符合中庸之道,这是圣人贤人礼贤下士的办法。崇高明睿是圣人贤人所特有的,中庸之道是普通众人所共有的。
王氏批注:接近忠诚正直的人,学习忠诚正直的道理;尊重对待有道德品行的人,讲解说明道德品行的道理。这是接近指导后辈,阻止丑恶,弘扬善行的方法。
【评析】
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强加给别人,待人接物宽厚有礼,这就是“恕”;但对自己选定的理想和目标矢志不渝,坚持不懈,这就是“笃”。有了这两种品质,就能够获得周围人的支持,从而成就事业。
宽容别人的过失,容忍别人的错误,不纠缠过去,不计较小的错误,既是一种高尚的修养,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有忠恕待人,才能息怒附众,与各种各样的人和睦共处,相安无事。
典例阐幽
宽宏大量的夏原吉
夏原吉,湖南湘阴人,是永乐、洪熙、宣德三朝的户部尚书。
有一次他巡视苏州,婉谢了地方官的招待,只在旅社中进食。厨师做菜太咸,使他无法入口,他仅吃些白饭充饥,并不说出原因,以免厨师受责。
随后巡视淮阴,在野外休息的时候,不料马突然跑了,随从追去了好久,都不见回来。夏原吉不免有点操心,适逢有人路过,便向前问道:“请问你看见前面有人在追马吗?”话刚说完,没想到那人却怒目对他答道:“谁管你追马追牛?走开!我还要赶路。我看你真象一条笨牛!”
这时随从正好追马回来,一听这话,立刻抓住那人,厉声喝斥,要他跪着向尚书赔礼。可是夏原吉阻止道:“算了吧!他也许是赶路辛苦了,所以才急不择言。”笑着把他放走。
有一天,一个老仆人弄脏了皇帝赐给他的金缕衣,吓得准备逃跑。夏原吉知道了,便对他说:“衣服弄脏了,可以清洗,怕什么?”
又有一次,侍婢不小心打破了他心爱的砚台,躲着不敢见他,他便派人安慰侍婢说:“任何东西都有损坏的时候,我并不在意这件事呀!”因此他家中不论上下,都很和睦的相处在一起。
当他告老还乡的时候,寄居途中旅馆,一只袜子湿了,命伙计去烘干。伙计不慎,袜子被火烧去,伙计却不敢报告;过了好久,才托人去请罪。他笑着说:“怎么不早告诉我呢?”就把剩下的一只袜子也丢了。
他回到家乡后,每天和农人、樵夫一起谈天说笑,显得非常亲切,不知道的人,谁也看不出他是曾经做过尚书的人。
君子莫计小人过
狄仁杰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祖父狄孝绪,任贞观朝尚书左丞,父亲狄知逊,任夔州长史。狄仁杰通过明经科考试及第,出任汴州判佐。时工部尚书阎立本为河南道黜陟使,狄仁杰被吏诬告,阎立本受理讯问,他不仅弄清了事情的真相,而且发现狄仁杰是一个德才兼备的难得人物,谓之“河曲之明珠,东南之遗宝”,推荐狄仁杰作了并州都督府法曹。
狄仁杰早年为官期间,一直有两个武艺高强的江湖义士追随左右,保驾警卫。二人在狄仁杰侦破各种案件的过程中,立下过汗马功劳。
传说,这两个义士名叫马荣和乔泰。这二人是结义兄弟,两人一直行侠仗义于江湖之上。有一次乔泰身染重病,急需用钱医治。马荣便去打劫,想劫些银两,救乔泰一命。谁知他抢的正是上任途中的狄仁杰。狄仁杰精通医术,当他知道马荣抢钱是为救义兄性命时,就主动提出前去诊治。结果,手到病除救了乔泰性命。马荣和乔泰二人,为报答相救之恩,决心追随狄仁杰左右,听凭驱使。狄仁杰见二人义气深重,就收二人为自己的贴身卫士。从此以后,这两个人就一直追随狄仁杰。
【原典】
任材使能,所以济务;
注曰:“应变之谓材,可用之谓能。材者,任之而不可使;能者,使之而不可任,此用人之术也。”
王氏曰:“量才用人,事无不办;委使贤能,功无不成;若能任用才能之人,可以济时利务。如:汉高祖用张良陈平之计,韩信英布之能,成立大汉天下。”
【译文】
任命有特殊才能的人,使用多才多艺的人,这是成就天下大事的办法。
张商英注:能够权变应付的人,叫做“材”;可以出力效劳的人,叫做“能”。材人,任命他而不能够驱使他,能人,驱使他而不能任命他。这就是用人的方法。
王氏批注:衡量才能使用人,事情没有不能办理的;委任贤能,事情没有不能成功的。如果能同时使用有“材”有“能”的人,就可以挽救时局。比如汉高祖刘邦使用张良、陈平这些“材”人的计谋,使用韩信、英布这些“能”人的能力,才使大汉一统天下。
【评析】
善于发现人才,也要善于使用人才,做到人尽其才,各安其位,才能成就大的事业。用人之道,要懂得分辨“材”与“能”。所谓“材”,是指具备领导才能的人,能够策划指挥,随机应变,这样的人不能让他做具体的事情;所谓“能”是可以执行贯彻指示的人,可以做具体的事情,但做不了领导。人之才能,各有所长,所以做领导的要善于量才录用,使用人的长处。
《淮南子》说:有什么本事就给他什么职位,有什么能力就让他做什么事情,力量足够,举什么都不重,能力足够,做什么都不难。
典例阐幽
人尽其才,各安其位
公元前202年二月二十八日,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之阳举行登极大典,定国号为汉。刘邦在一次酒宴上与群臣探讨夺取天下的原因,他问道:“各位将领,我起兵的时候,不过几百人,历经大战七十,小战四十,终于拥有了天下。项羽勇猛无敌,还有雄兵百万,可是最后却兵败身死,失掉了天下,你们说说看,这是什么原因呢?”
文武大臣开始七嘴八舌地说起来,有的说:“因为陛下您主意多,而项羽只知道蛮干,有勇无谋,所以失败。”有的说:“项羽为人残暴,他坑杀投降的士卒,又放火烧了阿房宫,失了民心。”
刘邦听了呵呵一笑,摇摇头,说了一段为后人津津乐道的话:“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论抚慰百姓供应粮草,我又不如萧何;论领兵百万,决战沙场,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可是,我能做到知人善用,发挥他们的才干,这才是我们取胜的真正原因。至于项羽,他只有范增一个人可用,但又对他猜疑,这是他最后失败的原因。”刘邦的总结确实说对了,战争的胜败,人的因素总是最重要的。
不以言废人
唐代李吉甫,借祖上的庇荫补丁个太常博士。他很熟悉典章制度,李泌、窦参非常器重他的才干,很好地对待他。当时陆贽怀疑他们结党营私,就奏请皇上让李吉甫外出任明州刺史。后陆贽受贬,发配忠州,宰相想谋害陆贽,将李吉甫升任忠州刺史,让他办理陆贽一案,好报前仇。李吉甫到忠州后,放介个人的恩怨,与陆贽结成密友。人们都看重李吉甫的度量。
唐代的狄仁杰做了宰相,本来是娄师德推荐的。狄仁杰却不晓得,瞧不起娄师德。武则天曾经问狄仁杰:“娄师德是贤才吗?”狄仁杰回答道:“作为将军能谨慎地守住边境,贤与不贤我就不知道。”武则天又问:“娄师德善于了解人吗?”回答道:“我曾经和他同过事,没听说过他能了解人。”武则天说:“我能够任用你,是娄师德推荐的,也可以说是了解人而善任啊。”狄仁杰出来后,感叹道:“娄师德的德行高尚,我受他德行上的好处已很长时间了。”
赵宋时代的唐介,字子广,荆南人。宋仁宗时任御史,上奏书弹劾平章文彦博,告他在益州做知府时,造了一只非常美观的金灯笼,巴结太监带到宫中,献给张贵妃,而得到了大权,和张贵妃的哥哥张尧佐结成帮派,固守一方。唐介的话说得很爽直,皇上生了大气,把文彦博叫来对他说:“唐介说他检举的这些事是他的责任,至于你是通过妃嫔才做上丞相的,这是如何说呢严于是唐介被贬谪为泰州别驾,再改迁到英州。免去了文彦博的相位,贬任许州知府。以后文彦博又做上了丞相,他首先推荐唐介。告诉皇上说:“唐介所说我的事,大多数击中了我的弊病,里面虽有些传说的误会,然而也是他当时对我爱之太切则责之太深。”于是把他召回京师到知谏院。那时人们都称赞文彦博是厚道的长者。
宋代王旦,字子明,魏州人。真宗时期任中书,寇准做枢密院的官。中书有事的时候,盖上印送至枢密院,中书偶尔把印盖倒了,寇准就把送文书的官员开除。有一回枢密院也把印盖倒了。中书的官就告诉王旦也要开除送文书的人。王旦问官员们:“你们说枢密院开除盖倒印的人对吗?”他们说:“不对。”王旦说:“既然不对,就不应该学他的不对。”后来王旦病了,皇上对王旦说:“你现在病了,万一有什么不测,我把天下托付给哪一个来辅助我治理呢?”王旦说:“最合适的是寇准。”皇上说:“寇准的性格刚直褊狭,再考虑一下其他的人。”王旦道:“其他的人我不知道了。”
【原典】
殚恶斥谗,所以止乱;
注曰:“谗言恶行,乱之根也。”
王氏曰:“奸邪当道,逞凶恶而强为;谗佞居官,仗势力以专权;不用忠良,其邦昏乱。仗势力专权,轻灭贤士,家国危亡;若能绝邪恶之徒,远奸谗小辈,自然灾害不生,祸乱不作。”
【译文】
憎恨恶人与恶行,痛责谗佞与谗言,这是制止发生动乱的办法。
张商英注:谗言与罪行,这是祸乱产生的根源。
王氏批注:狡诈恶毒的人把持国政,依着凶狠恶毒而胡作非为;谗佞小人做官,倚仗势力而专权独裁。不任用忠诚贤良的人,他的邦国昏庸无道。倚仗势力专权独裁,轻视迫害贤能的人,国家接近灭亡。如果能根除邪恶小人,远离奸佞臣子,那么灾难祸害就不会产生了。
【评析】
谗言自古是祸乱的根由。谗言犹如一条变色龙,它通过不断的变化颜色掩藏自己。谗言是万恶的源头,这个道理谁都懂,但是真正能够识破谗言的人又能有几人呢!谗言或是无中生有,凭空捏造;或是花言巧语,肆意夸张,只有在生活中不断修身,养性,正德,提高个人素质,才能看穿谗言,这样才使自己避免祸端,保证事业的成功。所以,明智的人善于分辨真话与谗言,并制止谗言的传播。
典例阐幽
谗言如毒当拒听
北周武帝于公元575年7月亲率大军,兵分六路讨伐北齐。为了一举消灭北齐,周武帝派了大将韦叔裕镇守通往北齐的要塞玉壁。
韦孝宽在军事上善于用间。为了摸清北齐国内的政治、军事情况,他培训了大批间谍人员,打入北齐国内的各个角落搜集各种情报。不论是他派遣到北齐的间谍,还是他从北齐收买的间谍,都能为他尽职效劳。因此,北齐朝廷内部有什么矛盾,兵力怎样部署,军队有什么动向,韦孝宽可谓是了如指掌。
然而,后来北周的用间活动被北齐的左丞相斛律光识破了。斛律光,号明月,是北齐战功卓着的大将军,能征善战,智勇双全。斛律光向齐后主报告说:“周武帝对我国虎视耽耽,派大批间谍刺探我国情报,我朝内的许多大臣也被他的间谍收买,当了内奸,请皇上您务必清查惩办这些人。”
没等齐后主说话,与斛律光素有恩怨的宰相祖孝接过话茬,说:“听丞相的意思,既然我朝内大臣都是内奸,只有你一人清白喽?”他冷笑了一下,接着说:“你这是对当朝皇上的污蔑,真不知你的用心何在?”祖孝平日总是在昏庸的齐后主面前花言巧语,大献殷勤,因此深受宠爱。齐后主闻听此言,他不辨真假,即刻把斛律光赶出朝廷。
虽然斛律光受到祖孝的奚落与皇帝的否定,心中不快,但为了国家的安危,他忍辱负重,暗中加紧防备北周的入侵。
间谍们把北齐朝廷内发生的矛盾以及斛律光私下的活动,报告给韦孝宽。韦孝宽心想要顺利的战胜北齐,必须首先除掉这个敌手,于是他找到了参军曲严,请他编几首歌谣,散发出去。歌谣写的是:“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高山不推自溃,槲树不扶自竖”等等,这里的“升”,原指旧时的容量单位,十升等于一斗,十斗即为一百升,等于一斛,歌谣中的“百升”是影射斛律光的斜字。北齐后主姓高,歌谣中的“高山”是影射并后主。这两句歌谣的意思是:斛律光想要当皇帝,北齐王朝灭亡的日子不远了。
韦孝宽令间谋们把写好的歌谣传单,散发到齐国的京城,并让孩子们在大街小巷上传唱。祖孝见了这些传单,他把情况报告给齐后主,又借机添枝加叶地大加渲染。高缔听信了谗言,怀疑斛律光要谋反,立即下令杀了斛律光。
韦孝宽听了这个消息后,认为时机已到,马上奏请周武帝兴兵伐北齐。由于外攻内应,北齐很快就被消灭了。
诸葛亮巧识谗言
三国时的诸葛亮以其对蜀汉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闻名于后。刘备病死白帝城时曾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成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这就是着名的永安托孤。实际上,当时同受托孤重任的还有李严。他们两人私交甚好,又同受刘备托孤,共为辅臣。
直到建兴四年(226年),两人关系还比较好,诸葛亮在与孟达的信中还称赞李严。但不久,李严写信给诸葛亮,建议利用掌握朝政大权的便利,像曹操那样进爵封王,接受“九锡”,这样他也能捞到若干好处。诸葛亮对此非常生气,在回信中狠狠批评了李严一通。不久,诸葛亮在即将伐魏前,调李严带他所辖的二万军队来镇守汉中。李严却讨价还价,要诸葛亮从益州东部划出五郡设立江州,让他当江州刺史,致使调动未成。诸葛亮以大局为重,也就妥协了;建兴七年,陈震在出使东吴前,专门找诸葛亮汇报李严的巧诈问题,特别谈到李严早年在家乡为官时的一些劣迹,但没引起诸葛亮的足够重视。
建兴八年(230年),曹军欲三路攻蜀,诸葛亮再次要李严带二万军队到汉中坐镇,李严又讨价还价。诸葛亮即做让步,任命其子为江州都督督军,接替李严调走后的工作,李严这才执行调动命令。
建兴九年(231年),诸葛亮第四次伐魏,命李严在汉中负责后勤供应,李严未能及时筹集到粮草,便写信给诸葛亮说皇上命令退兵。诸葛亮退军后,他又欺骗朝廷说此次退兵是为了诱敌。当诸葛亮回来后,他又故作惊问:“军粮已经够用,为何突然退兵?”于是,诸葛亮在上朝时拿出李严的书信为据,与许多将士一道签名上表,弹劾李严,将他免为庶人,流放到梓潼。
【原典】
推古验今,所以不惑;
注曰:“因古人之迹,推古人之心,以验方今之事,岂有惑哉?”
王氏曰:“始皇暴虐,行无道而丧国;高祖宽洪,施仁德以兴邦。古时圣君贤相,宜正心修身,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今时君臣,若学古人,肯正心修身,也能齐家治国平天下。若将眼前公事,比并古时之理,推求成败之由,必无惑乱。”
【译文】
推研古人的事迹,检验当今的事情,这是不致于陷入困惑的办法。
张商英注:根据古人的事迹,推求古人的思想,来验证当今的事情,哪里会有迷惑呢?
王氏批注:秦始皇残暴,做没有德政的事使得国家灭亡;汉高祖度量宽宏,施行仁义道德使得国家兴盛。古代的圣明君主贤能宰相,归正自己心性,涵养自己的德性,所以能治家治国治天下。现在的君王臣子,如果能学古人,肯归正心性,涵养德性,也能治家治国治天下。如果能用古人的事理来比较现在的事情,推测成功失败的原因,一定不会有困惑。
【评析】
俗话说:“读史可以明志。”经历千秋万代而不易的历史经验都是以无数苦难甚至生命为代价换来的。社会的生活方式尽管日新月异,但客观规律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凡是成功人士都是善于总结经验,懂得变通的,将别人用血用泪换来的经验与自身情况结合起来,融合为自己的思想,使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从而使事业走向成功。
典例阐幽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刘邦晚年,恐怕自己不久于人世,便着急安排后事,召集大臣们来商议废除太子刘盈,更立赵王如意为太子的事。文武大臣一听,全都慌了,一齐去见张良,说道:“您是太子少傅,理当匡扶太子,只有请您去劝谏皇上了。”
张良迫于无奈,于是进宫谒见刘邦,说:“废立太子是一件大事,陛下的箭伤还没有好,还是等养好伤再说吧。”刘邦却摇摇头,拒不接受地说:“太子毕竟太懦弱了,连叛乱之军也没能力平定,这样的太子有何用处?我已经考虑很长时间了,这次一定要废掉他。”
张良想了想,现在有办法说服刘邦的,只有一个老儒生叔孙通了。于是,他去找叔孙通。
叔孙通来了,果然老辣,见了刘邦,跪下就说:“过去,晋献公因为宠爱骊姬,废掉了太子,立了骊姬的儿子,结果,晋国乱了几十年,一直受到天下人嘲笑。秦始皇由于不早定长子扶苏的太子名位,结果死后被赵高假传遗诏立了胡亥,以致秦朝很快灭亡。这些事都是陛下知道的。现在太子为人仁慈、厚道,天下人都知道,吕后与陛下又是患难夫妻,陛下怎么说废就废呢?陛下一定要这么做,臣请先死在陛下面前。”说完,叔孙通摆出了一副立即要拔刀自杀的架势。
刘邦没想到叔孙通如此顶真,一时之间也无计可施,便只好把废立太子的事情搁置下来。
【原典】
先揆后度,所以应卒;
注曰:“执一尺之度,而天下之长短尽在是矣。仓卒事物之来,而应之无穷者,揆度有数也。”
王氏曰:“料事于未行之先,应机于仓卒之际,先能料量眼前时务,后有定度所行事体。凡百事务,要先筹计,料量已定,然后却行,临时必无差错。”
【译文】
首先揆度情理,然后计算利害,这是应付突然发生的事变的办法。
张商英注:执掌着一定的标准尺度,因而天下事情的长短全都在这里面了。突发事变到来时,却能对它采取多种应付策略,这是因为心中有数的缘故。
王氏批注:在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就要预测事情的走向,突发事件来临时可以随机应变。首先能猜度眼下的客观形势,然后处理所做的事。一切事物,要先谋划盘算,安排完了,再去施行,事到临头,一定不会有差错。
【评析】
世事幽暗,当事者迷。迷在何处?不能揆情度理。所以凡成大事者,必须培养洞察先机的才能,增强自身的应变能力,在事情还没有发生之时,预测事情的发展趋势,做好应急准备,这样,如果真的出现突发事件就也不至于盲目出手,手忙脚乱。“料事如神”也变得简单起来了。
《管子》说:谋划但没有主见就会遇到困难,做事情没有准备就办不好,所以,聪明的人都会早做准备。而要做到有把握,就必须知彼知己。处于现代社会中的管理者,要时时以此话来提醒自己,无论做何种事情,都应做好事先的调查工作,确实客观地认清双方的具体情况,才能获胜。
典例阐幽
张良审时度势谏刘邦
公元前202年10月,刘邦追击项羽军队到达阳夏的南面,他一边让军队驻扎下来,一边派人联络韩信、彭越,约好大家一起围歼楚军。等来等去,彭越、韩信二人始终没有派援兵来。由于楚军反抗非常激烈,汉军孤军深入,损失惨重。刘邦只能退回要塞死守,等待援军到来。
援兵久久不来,情急之下,刘邦只得来询问张良:“我已经封了韩信为齐王,拜彭越为魏相国,难道还不够吗?”
张良坦率地告诉刘邦:“汉王请设身处地想想,当初韩信虽然受封齐王,但是属私自称王,并不是您的本意,韩信自己当然不放心,害怕您失言反悔。如果汉王身为诸侯但是又没有得到封地,您愿意派兵来吗?”
刘邦听了,点了点头,表示可以理解。又问:“那么,彭越是怎么一回事呢?”
张良又告诉刘邦说:“彭越也是如此,彭越本来平定了梁地,功劳可算是不小了,当初您因为魏豹称王在先,只得任命彭越做魏国的相国,他已经有些不满了。现在,魏豹已经死了,又没有后代,彭越当然也想为王,可您却没有提早想到这一点。他能愿意前来替汉王卖命吗?”
刘邦一听,果然全是自己考虑不周的缘故,于是按照张良的建议,把睢阳以北直到谷城的所有领地都送给彭越,里面含有将来让他做真正魏王的意思。又把陈地以东一直到东部沿海的领土都割让给了韩信。刘邦又连夜派使者,带着封疆的地图,赶到齐、梁两地,向韩信、彭越二人传达了他的旨意,韩信与彭越两人听了,自然非常高兴,纷纷表示即日出兵。
韩信、彭越大军前来会合,三军合围,最终围歼项羽于垓下之地。只是通过几个简单的步骤,张良就替刘邦完成了这幅拼图。
善观行情获巨利
古代商人白圭,在经商做生意方面的确有自己的一套,就连司马迁都称其为天下善于经商的人的始祖。
魏文侯时,李悝为相,鼓励农业生产,务尽地力,魏国形成开荒种地的热潮。
白圭是个身强力壮的人,却充耳不闻,仍然待在家里。
邻里都劝他:趁着国家政策好,你身体强,多开几亩荒地,留给后人,也可保丰衣足食。他只是一笑,说:“我自有获利的好办法。”
不久,大家都在积极开荒种地时,白圭却开了一个店铺,租了好多间空房,就是不做一件买卖。人们笑他:“哪有你这样做买卖的?”白圭仍是一笑置之。
秋天,农业获得大丰收。老百姓都愁粮食无处放,国库又只能收一部分,粮价贱得前所未有。白圭这才打出收粮的招牌,比市价还高五成,多余的粮食都被收购了,百姓都夸他做了件大好事。另一些粮商则骂他是傻子,看着白圭收了那么多粮食,都希望白圭的粮食卖不掉,一下子垮下来。
第二年,出现了几十年不遇的大灾年,春秋两季的收成都坏得很,粮价一下上涨了几十倍。奸商们都看准了是发大财的好机会。这时,白圭开始卖粮了,标价又大大低于市价,人们都纷纷到他这里来买粮。不到一个月,白圭收购的几百万石粮食全卖了出去。
收购价是一石一两银子,卖出价是一石十两银子,这一进一出,白圭就赚了几千万,一下子成了巨富。
那些早先劝他去开荒种地的人都说,白圭真是一块不耕而大获的料子啊!白圭有了雄厚的资本,坐着高车四处经商,每到一地,不到几天,价格贵贱全在胸中。然后,下手买卖,从无亏本的事。
一次到某地,此地盛产生漆,恰好当年又是大丰收,漆户都愁漆卖不出去。白圭在甲地时,探听到漆价极贵,以此地的价格运到甲地,至少有几十倍的赚头,于是又大肆收购。没几天,就收购了几十车的生漆。他把收购好的生漆运到甲地,一下子又赚了好多好多的银子。
《史记》夸他能洞察市场,善观行情变化,能取人所弃,与人所取,由此而获巨利。
白圭自己常说:“我们经商,如同治国,要像伊尹、姜子牙那样;如同打仗,要有孙武、吴起的本领;如同变法,要像商鞅那样。所以,如果智慧不识权变,勇敢达不到当机立断,仁爱做不到给予,强大不能坚守,这样的话是学不到我的本事的。”
【原典】
设变致权,所以解结;
注曰:“有正、有变;有权、有经。方其正,有所不能行,则变而归之于正也;方其经,有所不能用,则权而归之于经也。”
王氏曰:“施设赏罚,在一时之权变;辨别善恶,出一时之聪明。有谋智、权变之人,必能体察善恶,别辨是非。从权行政,通机达变,便可解人所结冤仇。”
【译文】
用正常的法则不能解决问题时就用变化的法则,用常规之理不能解决问题时就用权宜之计,这是解决困难问题的办法。
张商英注:有正常的法则,也有变通的法则;有灵活多变的权宜之计,也有至当不移的常规之理。当事情用正常的法则不能解决时,就用变通的法则把它引到正常的法则所达到的至善处境中去;当事情用常规之理不能解决时,就用权宜之计把它引到常规之理所达到的至善轨道上来。
王氏批注:设置奖励惩罚,决定于临时的灵活运用。辨别善恶好坏,取决于一时的聪明机智。有智慧谋略且随机应变的人必定能体会观察善恶对错,变通行使权利,通晓事物变化并且适应,就可以解决人们之间的误解仇恨。
【评析】
古语云:“穷则思变。”无论是迷失方向,还是遭遇困境时,只有灵活变通,才能应对自如,摆脱困境。灵活变通是智慧的表现,但不是牺牲原则,恰恰相反,它是以机敏巧妙的迂回战术解开死结,以免激化矛盾。许多成功人士,也许他们没有广博的知识,但在为人处世中,他们却将灵活变通发挥得淋漓尽致。可见,“变”的重要性。
“变”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应变”则是管理者能力的表现。现代人的工作行为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情势、心理、关系等。因此,管理下属的工作行为,以及由此带来的调整工作计划等都是常见之事。这就需要管理者提高应变能力,做到头脑灵活,及时找对策。应变能力,是一种根据不断变化的主客观条件,随时调整领导行为的能力,也是确保管理者获得圆满成功的一个先决条件。
典例阐幽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公元前203年9月,在楚汉两军对峙广武长达10个月,彼此都无力吞掉对方的情势下,刘邦和项羽达成了议和协议。项羽送回了被扣押的刘太公和吕雉,刘邦和他签订了汉楚并存的合约,以鸿沟为分界线,鸿沟以西为汉,鸿沟以东为楚,两国和平共处,不再互相侵犯、互动刀兵。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鸿沟议和”。
项羽签了和议书后,没过几天,就撤离了广武,向东而去。刘邦见对峙形势已经不复存在,也决定退回关中。就在刘邦下令撤军时,张良和陈平两个人秘密来见刘邦。
张良说:“汉王,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回关中啊!”
刘邦不解地问:“我已经和项羽约定鸿沟为界,太公、夫人也都脱离虎口,为何还不能西归?”
张良说:“汉王,我们与项羽议和,不过是缓兵之计。现在,太公和夫人已经安全无恙,我们应该出奇谋的时候啊。”
刘邦听后,怔了一下,为难地说:“但是,如果进行会战,我没有把握能击败项羽!”
张良接着表示:“的确如此,我们是很难真正击败项羽,因此现在的机会才难能可贵。”
陈平也在一旁说:“子房说得对,这正是天亡项羽的时候,如果失去了这个时机,就等于养虎为患,等他缓过气来就为时已晚,请汉王快下决定!”
刘邦还是有些犹豫:“但是,我们已经达成约定了,现在墨迹未干,我们就背约,不是会遭到天下人耻笑吗?”
张良斩钉截铁地说:“做大事者不拘小节,只要击败项羽,我们便再也不需要谈判和约定了!”
刘邦听了,不再婆婆妈妈,当夜与张良、陈平制定了会合诸侯、共击楚军的战略。张良的这一举足轻重的策略,决定了楚汉战争的最后走向,属于定乾坤的谋略经典。千年以后,韩愈还在吟咏这件事:“谁劝君王回马首?真成一掷赌乾坤。”
滑伯仁智拔断针
中国元代,有位叫程铭的先生患腿病,一位姓巴的医生在为他针灸治疗时,不慎将银针折断,情势急迫,于是特请当时有名的针灸学家滑伯仁来解救。滑伯仁气喘吁吁地赶到程家。此刻,程铭疾首蹙额地在床上痛苦呻吟,右腿弓曲不敢动弹。巴医生神色不巡,焦急万分,用手紧紧捏住尚留在皮外的一点银针断头,生怕银针走入病人体内,导致生命危险。程家一家老小,此时也急得六神无主,不稳中有降所措。
滑伯仁业到病人床前,冷静地先告诫大家不要慌乱,并请围着人全部出去,然后便镇定自若地排除。他不是使用随意按摩的方法,而是沉吟片刻,采取了因热利导、声东击西的治法。因为他深深懂得,针刺治病取穴一般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头部病却取足部的穴位,左侧的病却取右侧的穴位,内脏的病却取四肢的穴位。现在,他决定采取同样的对策来排除眼前病人的险情。
考虑到断针是在程铭先生足少阴经脉穴位——陌陵泉穴,滑伯仁便沿着这条经脉循行着,在离阳陵泉穴很远风市穴扎下一根又长又粗的银针,并用力捻动起来。病人忍受不住这个强烈的刺激,痛得大咕大叫,汗流如注。这时风市穴旁的肌肉猛烈地抽搐着,而阳陵泉穴部位的肌肉却逐渐松弛下来。滑伯仁瞅见时机已到,忙向巴医生丢了一个快拔断针的眼色,巴医生心领神会,果然地将断针头十分顺利拔出,接着,滑伯仁也在病人稍缓之时,拔出粗银什。
由于滑伯仁成功地运用了非常规的对策,眼见一场关系到病人生死医疗事故,便化险为夷。大家不但心悦诚服,而且不约而同地都向滑伯仁投来了敬佩目光。
景阳攻魏巧救燕
战国时期,齐、韩、魏三国联合起来攻打燕国。燕国眼看危在旦夕,便派太子到楚国求援。楚王与燕王交好,立即以景阳为将,率兵以解燕国之围。
在当时的情况下,直接杀上前线,同三国联军对阵固然可起到支援燕国的作用,但楚国的军队并不十分强大,贸然向三国联军发起进攻,显然要冒极大的风险。
聪明的景阳没有直接发兵救燕,而是选择了三国军队中最为强大而后防最为空虚的魏国作为敌手,用一支精干的轻骑军偷袭魏国的雍丘,结果很轻松便取得了胜利。
景阳率军开始攻城后,魏国国内的民众开始混乱,前线将士的士气也受到了很大影响。在攻燕的战斗中,魏军思乡心切,作战也不如往常那样积极勇敢了。这就间接地支援了燕国。攻占后,楚王十分高兴,准备重赏他为开疆拓地的将领,然而景阳却紧持要将雍丘作为礼物送给宋王。楚王十分恼怒,派人前去质问景阳。
景阳回答说:“本来我们此次发兵的目的,是去救助燕国,解燕国之围的,怎么可以为了区区一座小城而使亡国的危险降临到楚国的头上呢?”
来人不解,问:“难道占据一座小城,楚国就会灭亡吗?这简直是在危言耸听。”景阳不急不躁地答:“表面看来,我们攻占了雍丘后,一方面援助了燕国的正面战场,一方面多占了一座城市,可谓一举两得,可如果这样做,祸事也就临头了。楚国虽然兵强马壮,国力殷实,但与齐、韩、魏三国联军相比,实力还是处于下风。魏国见楚国乘机夺去一座城市,必不甘心,肯定要回师声讨,如到那时,燕国战乱刚息,必不能有援于我,我们将独力同三国联军作战,难道就没有战败的危险吗?一旦战败,国家还能够存在吗?这怎么是危言耸听呢?如果我们把它送给宋国,宋国的国君肯定十分感激我们,因为他们早就垂涎这座城市。如果我们有难,他们还会发兵援助我们,除此之外,难道我们还有更好的方法吗?”来人心悦诚服,回去如实向楚王作了禀报,并将雍丘送给了宋国。
果然,没有多久,三国联军便罢兵不再攻打燕国,转而攻打楚国。魏国的大军驻扎在楚军的西边,齐国的军队驻扎在楚军的东边,楚军的后路也被阻断了,形势十分危急。
胸有韬略的景阳再次使用“围魏救赵”之计,他采取了联齐打魏、声东击西的战略。白天晚上,景阳不断派出使者假意前往齐军的营地进行谈判,每次去都大事张扬。白天去时驾着马车,带着丰厚的礼品,晚上去时则点燃灯笼火把,同时亦派出疑兵来往于楚、韩两军之间。
三国的军队看到后,都以为另外两国的军队在同楚军谈判,害怕盟军做出不利于自己的行动,齐军首先撤兵,紧跟着韩国撤军。最后,只剩下魏国一支军队,他们看到孤掌难鸣,而楚国又难以攻破,只好言和罢兵。就这样,不但替燕国解除了灭国之危,还机智地使三国联军不战而退。
【原典】
括囊顺会,所以无咎;
注曰:“君子语默以时,出处以道;括囊而不见其美,顺会而不发其机,所以免咎。”
王氏曰:“口是招祸之门,舌乃斩身之刀;若能藏舌缄口,必无伤身之祸患。为官长之人,不合说的却说,招惹怪责;合说不说,挫了机会。慎理而行,必无灾咎。”
【译文】
谨言慎语,不轻易表态,说话顺应时机,这是免除灾祸的办法。
张商英注:德才兼备的君子根据时机而发表言论或保持沉默,根据行动的时机而采取或行或止的措施,谨言慎语而不表现自己的优点,顺应时机而不暴露自己的聪明,这是躲避灾祸的办法。
王氏批注:嘴巴是招致祸害的门,舌头是砍掉生命的刀。如果能管住嘴巴,一定不会有伤害自己的祸事临头。做官吏的人,不该说的却说,会招惹怪罪责骂;该说的不说,会耽搁了时机,谨慎地做出反映,才会没有灾殃罪过。
【评析】
整天将志向挂在嘴上的人,一般都是坐而论道者,他们其实只是脑子一热,仅仅只是一个想法而已,并不是真正的志向。真正志向远大的人,会将志向看得像宝物一般,深深珍藏于心,暗暗激励着自己。
正所谓言多必失。如果你有一个好想法,满世界一嚷嚷,那么成就这个想法的人,一定不会是你;如果你的想法会对某一些人构成威胁,或者损害他们的利益,那么将会有一群人让你永远也看不到想法实现的那一天。
典例阐幽
一言不慎,身败名裂
刘邦即位后,宠爱戚姬,一度欲废掉吕后的儿子刘盈太子之位,改立戚姬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虽然最后放弃了这个想法,但却因此埋下了吕后对戚姬的仇怨。
刘邦晚年病重,有一天,夏侯婴来到寝宫,向刘邦禀报:“外面正在传言:奉命到燕地平定卢绾之乱的樊哙将军和皇后是同党。他们约定,一旦皇上归天,就里应外合,夺取天下,首先要杀死的就是戚姬和赵王如意。”刘邦大吃一惊:“快请张良来。”而张良深深地察觉到吕后的羽翼已经丰满,在刘邦病危的情势下,一场宫廷内乱已经不可避免了。因此,张良坚持不受刘邦召见,不再入宫出谋划策,远远地避开了刘邦家族内部的斗争。
果然,刘邦不久就撒手人寰,太子刘盈即位,吕后第一时间就毒死了赵王如意,并以异常残忍的手段杀死了戚姬。
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范雎进入秦宫,早已成竹在胸,佯装不知地径直闯进宫闱禁地“永巷”。见秦昭王从对面被人簇拥而来,他故意不趋不避。一个宦官见状,快步趋前,怒斥道:“大王已到,为何还不回避!”范雎并不惧怕,反而反唇相讥道:“秦国何时有王,独有太后和穰侯!”说罢,继续前行不顾。范雎此举,是冒一定风险的。然而,范雎这一句表面上颇似冒犯的话,恰恰击中了昭王的要害,收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昭王听出弦外之音,非但不怒,反而将他引入内宫密室,屏退左右,待之以上宾之礼,单独倾谈。
范雎颇善虚实之道,并能恰到好处地一张一弛。秦昭王越是急切地请教高见,范雎越是慢条斯理地故弄玄虚。秦昭王毕恭毕敬地问道:“先生何以教诲寡人?”范雎却一再避实就虚,“唯唯”连声,避而不答。如此者三次。最后,秦昭王深施大礼,苦苦祈求道:“先生难道终不愿赐教吗?”
范雎见昭王求教心切,态度诚恳,这才婉言作答:“臣非敢如此。当年吕尚见周文王,所以先栖身为渔父,垂钓于渭水之滨,在于自知与周王交情疏浅;及至同载而归,立为太师,才肯言及深意。其后,文王得功于吕尚,而最终得以王天下。假使文王疏于吕尚,不与之深言,那是周无天子之德,而文王、武王难与之共建王业。”范雎有意把眼前的秦昭王与古代的圣贤相连,既满足了秦昭王的虚荣心,又激励他礼贤下士。范雎还以吕尚自况,把自己置于贤相的位置。昭王却之、即等于自贬到桀、纣行列,这无疑能使对方就范,谈话自然会按着他的意思进行下去。接着,范雎谈到自己,说道:“臣为羁旅之臣,交疏于王,而所陈之词皆匡君之事。处人骨肉之间,虽然愿效愚忠,却未见大王之心,所以大王三问而不敢作答。臣非畏死而不进言,即使今日言之于前,明日伏诛于后,也在所不辞。然而,大王信臣,用臣之言,可以有补于秦国,臣死不足以为患,亡不足以为忧,漆身为癫、披发为狂不足以为耻。臣独怕天下人见臣尽忠身死,从此杜口不语,裹足不前,莫肯心向秦国。”这番慷慨悲壮之词更进一层,先是披肝沥胆,以情来感召昭王,接着说以利害,以杀贤误国震慑昭王,给自己的人身、地位争取了更大的安全系数。
经过充分的铺垫,范雎最后才接触到实质问题,点出了秦国的弊端隐患:“大王上畏太后之严,下惑奸臣之谄。居深宫之中,不离阿保之手,终身迷惑,难以明断善恶。长此以往,大者宗庙倾覆,小者自身孤危。这是臣最恐惧的。”其实,上述之弊端虽确有之,但并非治理秦国的当务之急。范雎所以要大论此事,意在用“强干弱枝”来迎合昭王。与此同时,也借以推翻范雎将来立足秦廷的政敌,从而确立自己在秦廷的地位。只要地位确定了,其它一切都可以顺理成章。谋略家们的良苦用心,由此可见一斑。
正因如此,才使范雎言必有中。秦昭王推心置腹、信任有加,并将他封为相国。
【原典】
橛橛梗梗,所以立功;孜孜淑淑,所以保终。
注曰:“橛橛者,有所恃而不可摇;梗梗者,有所立而不可挠。孜孜者,勤之又勤;淑淑者,善之又善。立功莫如有守,保终莫如无过也。”
王氏曰:“君不行仁,当要直言、苦谏;国若昏乱,以道摄正、安民。未行法度,先立纪纲;纪纲既立,法度自行。上能匡君、正国,下能恤军、爱民。心无私徇,事理分明,人若处心公正,能为敢做,便可立功成事。
诚意正心,修身之本;克己复礼,养德之先。为官掌法之时,虑国不能治,民不能安;常怀奉政谨慎之心,居安虑危,得宠思辱,便是保终无祸患。”
【译文】
依靠人民而不可动摇,有梗直气节而不可屈挠,这是忠良将相建功立业的办法。孜孜不倦,精益求精,这是忠良将相保持善终的办法。
张商英注:“橛橛”,说的是有依恃的力量从而不可被动摇。“梗梗”,说的是有立身的基础从而不可被屈挠。“孜孜”,指的是勤勉再加勤勉;“淑淑”,指的是美善再加美善。建立功业没有比拥有根基再好的办法了,保持善终没有比没有过错再好的办法了。
王氏批注:君王不行使仁政,应当说真话,竭力规劝。国君如果昏庸无道,应该用道德处理政务,使百姓安宁。实施法律准则之前,应先树立秩序。秩序树立起来,法律自然就运行了。对上能匡正国君、治理国家,对下能体恤军队,爱惜百姓。内心没有私情,事情的道理清楚明白,如果再能够用心公正,敢作敢为,一定可以建立功勋,成就事业。
态度诚恳、内心端正,是陶冶身心的根本。涵养德性首先要克制自己,恢复礼制。做官掌权的时候,忧虑国家不能治理,百姓不得安宁,时刻怀有谨慎小心从事政事的心思,处在平安的环境内能想到可能出现的困难危险,受到宠爱时能想到羞耻可能降临,这样就可以保证终身都没有祸害临头。
【评析】
真正的有智慧的人应该独立自主,梗直顽强,不随波逐流,不朝三暮四,这样才能成就丰功伟业。创业不易,守业更难,唯有勤勉奋发,精益求精,才能善始善终。只有有所遵循才能成就事业,只有谨慎才能保持基业长青。
一个真正干事业的人,不应轻易相信别人的议论,不要计较别人的毁誉,而是应该专心干自己的事,踏实走自己的路。现代社会物欲横流,无处不在的诱惑常常使我们陷入犹豫和迷失中,令我们向着目标的努力半途而废。所以,淡泊明志,不以物移,确实是成就一番远大事业的保证。
典例阐幽
勤能补拙是良训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矢志不移,报复终成
张良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半生复韩时期,后半生尽心辅佐刘邦。
张良出身于贵族世家,祖父开地,连任战国时韩国三朝的宰相。父亲平,亦继任韩国二朝的宰相。至张良时代,韩国已逐渐衰落,亡失于秦。韩国的灭亡,使张良失去了继承父亲事业的机会,丧失了显赫荣耀的地位,所以他心存亡国亡家之恨,并把这种仇恨集中于一点——反秦。
青年时代的张良,怀着这种反秦复韩的雄心,不顾弟弟的丧葬,悉散家财,访求刺客。后得一力士,制铁椎重百二十斤。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秦始皇率大队人马离京东巡。张良与力士椎击秦始皇于博浪沙,结果误中副车,逃离后隐居下邳。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举兵反秦。紧接着,各地反秦武装风起云涌。矢志抗秦的张良也聚集了100多人,扯起了反秦的大旗。后因自感身单势孤,难以立足,便辗转地投靠了刘邦。在刘邦投靠项梁后,张良建议项梁立横阳君成为韩王,收复韩地。项梁同意了张良的建议,并册封张良为司徒,给予他一千人马帮助韩王成收复韩地。自此,张良离开刘邦,全身心地投入到复韩大业中。
刘邦西进关中的时候路经韩地,邀请张良与他一起入关,出于灭秦需要,张良得到韩王的允许后便跟随刘邦一路杀进了关中。秦国灭亡,项羽分封天下,韩王成终于分得了韩地,矢志奋斗了大半生,时年已经五十五岁的张良终于实现了复韩的夙愿。
君子以自强不息
汉朝的冯异,喜欢读书,深通兵法,他跟随光武帝刘秀的时候,进退很有礼貌。将军们和刘秀一起打仗的时候,经常坐在一起讨论战事,声音喧哗。冯异却独自在大树之下静坐思考,官兵都尊敬他,称之为“大树将军。”
三国时,诸葛亮辅佐刘备从困境中崛起,勤勤恳恳,一生做事慎重。他治理蜀国的时候,安抚百姓,制定规章,约束官吏,诚心为民,办事公道。尽忠职守的,虽然和自己有仇也给予赏赐,触犯法令的,虽然是亲戚也要处罚。认罪伏法的,尽管罪重也可能释放,强词夺理为自己辩解的,尽管罪轻也可能判死罪。只要做了好事,虽然很小也要奖赏,做了坏事,虽然微不足道也要处罚。他做事精细干练,不丧失原则,要求下属实事求是,以虚伪为耻辱,终于使得蜀国境内安定繁荣,人民对他既敬畏也爱戴。因此,三国的时候,虽然蜀国相对地处偏僻,国力也较弱,仍然能够出兵对抗魏国和吴国,这都是诸葛亮的功劳。
唐朝时着名诗人白居易刚学会说话,望子成龙的父亲白季庚,于公务余暇,亲自教子读书识字。心灵性慧的白居易,在父亲的督导之下,进步飞快,五六岁时已经谙熟声韵,九岁时,写诗用韵,信手拈来即是。
白居易并不因为天分高而减少后天的努力,他少年时代学习很刻苦,即便因为躲避战祸而贫病交加,也仍然矢志不移地攻读不懈。“葛衣秋未换,书卷病仍看”,便是白居易读书生活的真实写照。
正是这样的刻苦勤奋,才使白居易在诗坛上占有一席之地。他不以自己少年的聪明为资本,小小年纪就知道忍耐清苦而勤奋好学。
宋朝的吕文靖是个以梗直闻名的官员。宋仁宗的时候,宫廷发生火灾,很多宫殿烧没了。第二天早上,早朝的官员们都来了,但一直到太阳快下山了,宫门也不开,也没人敢问皇帝是否起来了。不久,皇帝终于出来了,在门楼的帘子后面接见百官,只有吕文靖不去,皇帝派人问他什么意思,他说:“宫廷出了这么大的事情,群臣都想看看皇帝的样子。”皇上只好打开帘子,吕文靖才肯拜见皇帝。
上一篇:素书《正道章·第二》译文赏析
下一篇:素书《既用不任者疏》译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