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著无神论《论衡》
《论衡》是我国东汉时期哲学家王充所作,王充以道家的自然无为立论宗旨,以“天”为天道观的最高范畴。以“气”为核心范畴,由元气、精气、和气等自然气化构成了庞大的宇宙生成模式,与天人感应论形成对立之势。
其在主张生死自然、力倡薄葬,以及反叛神化儒学等方面彰显了道家的特质。他以事实验证言论,弥补了道家空说无着的缺陷。是汉代道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者与发展者。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无神论著作。
公元27年,在会稽上虞的一个王姓的贫苦人家中,诞生了一个男孩,父母给他取名叫王充。
王充的祖上曾经是西汉魏郡元城荣耀非凡的显达望族,王氏一门内外,上有皇后、宰相,下有列侯、将军及各级官吏。但到了东汉时期,随着政权的转移,王充祖上丢掉了爵位和封地,由燕赵之地迁居秀水江南,成为以农桑为业的普通人家,家族也从此走向衰落。
王充四五岁的时候,与他同龄的孩子都喜欢掩雀捕蝉,戏钱爬树,王充却从来不去参与,从小就表现出孤介寡和,端庄严整的气质。这引起父亲王诵的重视,于是,王诵在王充六岁时便开始教他读书写字,在王充八岁时便把他送进小学读书。
当时,跟王充一起读书的学童有一百多个人,这些学生都因过失和书法不工遭到过老师的体罚,唯有王充书法日进,又无过错,从没被老师指责。
学会写字后,王充便告别了书馆,开始了儒家经典的专经学习和儒家道德的修习。没过多久,王充的父亲就去世了,失去父亲的少年王充,不但在学习上更加地用功,而且对母亲非常地孝顺。
王充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常常想尽办法向人借书看,以增加自己的知识。有一次,他到国都洛阳,经过书坊时他看到里面有很多他没读过的书,便忘了要办的事,在书坊一本接一本翻阅起来。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书坊老板对他说:“小伙子,你已经看了一天书了,到底要买哪一部?”
王充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我没钱买书。”
书坊老板问道:“你既然没有钱,你来书坊干什么呢?”
王充说:“我来这里是想看些书。”
书坊老板讥讽他说:“你这么匆忙地一本接一本地翻阅,看得进去吗?”
王充自信地说:“当然看进去了,我不但看进去了,而且我还能背出来呢!”
书坊老板不信,说道:“如果你能背得出哪一部书的话,我就把这部书送给你;如果背不出,以后就不许再到我这里来白看书了,行吗?”
王充一口答应,接着,王充便不慌不忙地把自己刚才看过的几部书从头到尾开始背出来。
书坊老板也是个有点学问的人,惊讶之余,马上意识到这个年轻人不同凡响,于是,把王充刚才翻过的几部书全部送给他了。
东汉京师在洛阳,当时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东汉的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本是南阳的一位书生,夺得天下后,特别注重文雅,尤尚儒术。为了安抚这批饱学通经之士,汉光武帝特起太学,设博士,用他们来教授生徒,造就人才。
在当时,太学既是当时全国的最高学府,而且典籍丰富,名流革集,也是全国最权威的学术活动中心。因此四方郡县都挑选优秀青年进入太学深造,少年王充也被保送到太学兰台学习。
兰台是东汉的皇家图书馆和国家史馆,在那里读书作文,皆由公家供应纸墨,条件优越,待遇优厚,因此时人称进入兰台为登蓬莱,世以为荣。
王充在太学学习期间非常勤奋,他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读各种书,没过多久,他便把太学里收藏的书几乎都读遍了。于是,王充便常常去街市的店铺里找书来读。由于家里穷,没钱买,他便经常在店铺里借书看。
王充读书十分认真,记忆力又强,一部新书,读过一遍就能把主要内容记下来。因此,王充对各家各派的学说著作都非常熟悉。
当时,太学盛行章句之学。传经注重家法师承,先生们将先师的遗教记下,章有章旨,句有句解,称为“章句”。弟子们反复记诵,味同嚼蜡;恪守师训,不敢越雷池一步。
东汉有个著名的经学家叫桓谭,其治学的特点是“训诂举大义,不为章句”,在思想方法上颇具求实精神,喜好古文经学,常与学者刘歆、扬雄“辨析疑义”,尤其反对当时盛行的谶纬神学。他曾在汉光武皇帝面前冒着杀头的危险非议谶纬神学,对俗儒的鄙俗见解更是深恶痛绝,常常调笔讥讽,“由是多见排抵”。
王充对桓谭最为钦佩,他认为桓谭为汉世学术界断定是非,就像一个公正的执法官一样,并把桓谭称为“素丞相”,以配孔子“素王”,认为评定世间的事情,讨论世间疑难,没有一个学者比得上桓谭。受桓谭的影响,王充对神学迷信、俗说虚妄也深不以为然。
有一天,有人给王充他们讲故事,说春秋时期有个善良的楚惠王,这个楚惠王有次吃酸菜时,发现酸菜里有一只水蛭。如果他把这条水蛭挑出来的话,厨师就会因此被处死。楚惠王怜悯厨师,就不声不响地把水蛭和酸菜一起吞到肚里。到了晚上,楚惠王大便时,不但把水蛭排泄了出来,而且原来肚子疼的病也痊愈了。
王充听完这个故事,马上就批驳了这种说法,王充解释说:“因为人肚内的温度高,水蛭经受不住,热死了,所以被排泄出来。又因为楚惠王肚内有瘀血,水蛭恰好吸血,在水蛭还没热死的时候,把他肚内的血都吸走了,所以楚惠王的病自然会好了。这是巧合,而不是‘善有善报’。”
东汉时期,儒家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仍占支配地位,但与春秋战国时期所不同的是儒家学说打上了神秘主义的色彩,掺进了谶纬学说,使儒学变成了“儒术”。王充针对这种儒术和神秘主义的谶纬说进行批判,为此特写了《论衡》一书。
为了写《论衡》,王充搜集的资料装满了几间屋子,房间的窗台上、书架上都放着写作的工具。在写作过程中,他闭门谢客,拒绝应酬,用了几年的工夫才写成。
上一篇:杰出思想成就的《管子》
下一篇:老子著万经之王《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