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董丽敏王绍艳崔承枢王质和兰成春
【原诗】: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1),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2),翔鸟鸣北林。
徘徊何所见?忧思独伤心。
【原诗作者】:阮籍
【导读入境】:
阮籍身处政治极端黑暗的魏末。他自量无力反抗,逆来顺受又不甘愿,因而内心极其痛苦愤懑。八十二首“咏怀诗”是他一生思想感情的总汇,是他的主要代表作,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这是一个孤冷凄清的夜晚,诗人忧思重重,难以入梦。索性披衣起坐,弹上一曲,以排解心中的忧愤与愁闷吧!窗外的月光透过薄薄的帷幕照在静静的厅堂之上,徐徐的清风不时地撩起他单薄的衣衫,让他感到凉意透背。明月是他忠实的听众、多年的知己,他一腔的激愤可以化作奔流的江水尽情地渲泻。他似乎真切地听到孤鸿哀号在旷野,翔鸟悲鸣在北林。在这漫漫长夜,只有孤鸿、翔鸟也像自己一样在吟唱着一曲哀伤、寂寞的歌啊!他再也弹不下去了,起身徘徊在堂上,一种难言的苦痛牢牢地攫住他的心。他无奈地仰望夜空,似乎除了无边无际的黑暗什么希望的光也看不见:难道我永远得不到心灵的慰藉,只能永远陷入这无尽的忧思之中吗?
【赏析】: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在昏乱社会中“忧思独伤心”的情怀。诗中创设了一个清冷的意境,塑造出一个孤傲、悲愤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人借悲号长鸣的孤鸿、翔鸟象征自己,托物抒怀,隐蔽曲折地表达出激愤不平的情感。为什么用曲笔呢?魏晋易代之际,政局险恶,民不聊生。司马昭妄图篡权,大肆迫害文人,社会相当黑暗,诗人不敢明言心曲是可想而知了。我们由诗中所描绘的明月、清风及诗人起坐弹琴、徘徊忧伤等形象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忧生之嗟、抑郁不得志之叹。尤其是“孤鸿”和“翔鸟”,简直就是诗人的化身。那声声哀鸣萦绕在我们的耳际,回荡在我们胸中。久久挥之不去,令人心痛不已!那是诗人流血的心在倾诉……
“徘徊”二字是诗人心境的流露,明写动作,暗写心理。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诗人忧思难解、悲哀在心的沉重与压抑!“徘徊何所见,忧思独伤心”不仅是这首诗的中心所在,也可以说是这组“咏怀诗”的意境总括。
【思考题】:
试分析本诗与《枫桥夜泊》一诗在以声衬情、以声音点醒意境方面的相同之处。
上一篇:中学生《咏史(其二)》古诗词鉴赏
下一篇:中学生《咏怀类》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