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童继红崔承枢魏惠明
【原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1),报得三春晖(2)。
【原诗作者】:孟郊
【导读入境】:
孟郊,父早丧,奉母而居,家境贫寒。直到四十六岁才得及第。只作过一任县尉。这首《游子吟》,《全唐诗》在本诗题下有个小注:“自注,迎母溧上作。”当是迎母时忆及母子昔日将分别时的场景,方作此诗。
还需要了解的一点是:有这样一种民间习俗:家里有人出远门,母亲或妻子为出门人做衣服,必须做得针脚细密,要不然,出门人的归期就会延迟。在吴越乡间老辈人还知道这种习俗。
儿子又要告别母亲远走他乡了。母亲还在没日没夜地赶做活计。她飞针走线,正缝着要远走他乡的孩子身上的衣服。这是怎样的一颗慈母心啊!孩子就要远行了,她一针一线,密密匝匝地精心缝制,她是怕孩子飘泊在外边迟迟不归啊!一针一线寄托着慈母的深情。这种深情是阳光,是整个春天的阳光。这阳光,哺育万物成长,给万物带来生机,这是何等的无私和伟大?那微细小草的一点点绿意怎能报答得了整个春天的太阳光辉呢?对于三春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普通而伟大的慈母之爱。在母子即将分别的痛苦时刻,没有语言,也没有眼泪,诗人捕捉的只是一个极普通的缝衣“镜头”。“手中线”和“身上衣”是两件极平常的事,“密密”是动作,“意恐”是心理活动。通过这些描写构成了一个缝补衣服的场面。一针一线寄深情,这是母亲对儿子的深厚真挚的感情,是一片爱的纯情。最后两句用“谁言”提起反问语气,意谓:谁说那小草的一点点绿意能报答得了整个春天里太阳照临的恩惠?形象的比喻、悬殊的对比使全诗的诗意得到了升华。
全诗语言清新流畅,格调淳朴素淡,而诗意浓郁,感人至深。
【思考题】:
对“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句很普通的诗句你能做什么联想?
上一篇:中学生《游园不值》古诗词鉴赏
下一篇:中学生《游山西村》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