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诗歌
荷兰诗歌最早的杰作是12世纪后半叶,佛兰德诗人亨德里克·范·费尔德克的作品。在此之前,没有出现用荷兰语写作的诗歌,可能是由于拉丁语在封建朝廷和教会领域占据了支配地位。拉丁语的这种支配地位在荷兰文学史上是一个经常产生影响的因素。范·费尔德克用诗体形式撰写了圣·塞尔瓦提乌斯的生平以及宫廷传奇史诗《埃涅阿斯》,这部传奇和他的抒情诗歌一样,显然受到法国宫廷文学的影响。13世纪,荷兰诗歌有了第一次重大的发展。佛兰德修女哈德维希的宗教诗歌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大约在13世纪早期还出现了另一种类型的诗歌,即以兽类为主题的叙事诗。《列那狐》是这种类型诗歌中的佳作,写得优美动人,妙趣横生,体现了平民的思想观点。
上述这些早期的重要作品代表了中世纪荷兰诗歌的三种主要流派——宫廷诗派、宗教诗派和资产阶级诗派。各派诗人与不同的社会阶级相联系,对生活具有不同看法。这三种不同类型的观点都对后来的荷兰文化艺术史发生持续的重大影响,并最终导致了荷兰文化艺术史中的两极分化的趋势。荷兰诗歌后期出现的两极倾向是:一方面是资产阶级的实用主义和顺应潮流的思想,另一方面是个人主义的审美观和反叛性。宗教思想也表现为两种趋向:一种是严肃的社会教诲主义,一种是极端的神秘主义。
另一位佛兰德诗人是雅各布·范·马尔兰特(约1235—约1288),他的作品兼有宫廷、宗教和资产阶级三种诗派之特征。马尔兰特被称为“荷兰诗歌之父”,创作甚多。在其文学生涯的早期,他写了不少宫廷传奇,使用的是贵族阶级的传统主题,如圣杯探寻、特洛伊之围以及亚力山大的冒险传说等。后来,他写了《韵文圣经》,以宗教训诫作为主题。他的《历史之境》和《自然之花》等作品显示出其渊博的学识,适应了日益成长的资产阶级启蒙主义思潮。范·马尔兰特在文化上的地位高于他在艺术上的地位。
在14世纪,荷兰诗坛相对沉寂。到了15世纪,又迎来了诗歌创作的一个新时期。一些资产阶级的诗歌协会“修辞研习所”相继在佛兰德、荷兰成立。这些协会主要对戏剧文学感兴趣,把中世纪道德剧传统带进文艺复兴时期。协会艺术最著名的作品是《埃尔克里克》(约1490),这可能是英国15世纪道德剧《普通人》的前身。修辞协会成员也对语言及格律问题很感兴趣。他们虽然迂腐可笑,喜欢追求复杂的条规,但不应低估他们在为荷兰17世纪伟大文学著作奠定基础方面的作用。例如,这些协会在实践中把押韵的亚历山大双行体确立为戏剧和英雄体诗歌的主要写作手法,使之成为以后三个世纪中荷兰诗歌最主要的形式。
16世纪早期,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波及到了荷兰诗坛,表现在佛兰德诗人范德·诺尔特、范·曼德尔以及荷兰诗人范·豪特、科恩赫特等人作品之中。后来,阿姆斯特丹诗人菲瑟尔、斯皮赫尔的诗歌作品显然体现出协会传统与文艺复兴影响二者的结合。在1585年安特卫普陷落后,这种风格开始在文艺创作中占据支配地位。17世纪是荷兰诗歌最兴盛的时代,主要类型是诗剧和抒情诗,其特征是结合了民族传统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主题和技巧。彼得·科内利松·霍夫特(1581—1647)是荷兰诗剧的真正奠基人。他虽然是加尔文教派的虔诚信徒,但因为年轻时曾游历意大利,他的想象力受到南方文艺复兴精神的激励。他的戏剧作品虽然使用前辈的押韵体亚历山大格式,但在风格上却遵循文艺复兴的标准。他的田园诗剧《格拉尼达》模仿瓜里尼和塔索的风格;《赫拉德·范·韦尔森》是古罗马作家塞内加式的悲剧。他最著名的作品《韦尔纳》是根据古罗马喜剧作家普劳图斯的《奥鲁拉利亚》写成的。和霍夫特同时代但较年轻的诗人赫布兰德·阿德里安松·布雷德罗(1585—1618)在创作上更接近于乡土传统,这主要得益于他的现实主义本能和对客观现象的观察力。他的作品《西班牙的布拉邦人》是一部优秀的传奇喜剧。但是他独特的诗歌艺术是在滑稽戏剧方面达到高峰.其中主要的作品有《牛》《磨坊主人》等。在这些作品中,他以精湛的手法对标准的亚历山大双行体进行了自由的处理,使其严格的形式与所描写的粗犷行为及对现实的精细观察得到完美的结合。
约斯特·范登·冯德尔(1587—1679)既是荷兰最伟大的诗人,也是最伟大的剧作家。他才气横溢,在其最佳诗作中表现出弥尔顿的风格。冯德尔较之霍夫特与布雷德罗更多地承袭了道德剧的传统,其剧作无不表现出强烈的虔敬和道义精神。这些特点可见之于他的早期作品《帕拉米底斯》(这部政治讽喻之作抨击了加尔文教派的清规戒律)以及在他的艺术臻于成熟时完成的两部诗体悲剧《琉西发》(1654)、《耶夫塔》(1659)和《流放中的亚当》(1663)。在他创作生涯的早期和中期,他的各种形式的戏剧作品也表现了这些特点。他优秀的作品之一《海斯贝特·范·阿姆斯特尔》,是一部爱国主义的历史剧。他在剧中以同情的态度表现天主教的仪式典礼,也流露出他即将皈依该教的倾向,从而激起了阿姆斯特丹虔诚的新教徒的愤慨。同一时期的作品《少女们》是一部戏剧形式的圣徒传奇;《莱文代勒》是一部田园牧歌剧。但是冯德尔成熟剧作的感染力尤其表现在一系列圣经教义剧中。在这些剧作中,古代道德剧的精神被赋予了古希腊索福克勒斯戏剧的形式和情节。其中最值得称道的作品可能是他的杰作《琉西发》,还有《耶夫塔》。在《琉西发》一剧中,思想和意象的开阔与崇高恰好与《耶夫塔》中人物无法逃避的命运形成对照,显示了诗人写作不同主题的功力。冯德尔的大部分戏剧都采用亚历山大双行体的格式,但是《耶夫塔》却用五节拍的双行体写成,而冯德尔运用这种技巧同样十分娴熟。他所有剧作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都使用合唱,采取的形式是不同的自由体抒情诗。其中写得最成功的是《海斯贝特·范·阿姆斯特尔》《琉西发》中的合唱歌曲。冯德尔的非戏剧诗歌作品题材也非常广泛,如哀歌、喜歌、描写诗等,形式变化繁多,许多诗歌运用行中韵,以及熟练地重复荷兰语丰富的指小词尾。他还写作过政治诗、讽刺诗、应景诗等,以及史诗《施洗者约翰》。
与冯德尔同时代的阿姆斯特丹诗人霍夫特(1581—1647)与布雷德罗(1585—1618)也以写抒情诗歌闻名,两人的风格恰成明显的对照。霍夫特是一位意大利式的贵族,他精通各种音律格式。他特别喜爱运用韵脚及长短诗行的交替重叠,例如:
Amaryl, de deken sacht
Van de nacht
Met sijn blaewe wolken buijen,
Maeckt de starren sluimerblint
En de wint
Soeckt de maen in slaep te suijen.
孤挺花,在夜幕下
吐露光华,
拉开了淡蓝色的云彩锦幛,
遮上了星儿的睡眼蒙胧;
阵阵轻风
抚吻着月亮进入梦乡。
霍夫特还往往用抑抑扬格音步来代替当时在荷兰占主导地位的抑扬格音步。而布雷德罗则更加喜爱采用民歌的节奏格律,其最佳诗篇质朴淳厚,使人难以与民歌区分。
这三位伟大的阿姆斯特丹诗人共同的爱好是使用图画般的细致意象,对客观世界进行富有想象力的观察与描绘。在这一点上,他们和荷兰的伟大画师相互呼应,形成荷兰诗歌传统绵延不绝的特点之一。冯德尔在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概念富有巴罗克式的壮丽粗犷,其风格与画家卢本斯的作品尤为接近。而布雷德罗则酷似扬·斯泰恩及弗兰斯·哈尔斯等现实主义派画家的风格。
荷兰文艺复兴时期伟大诗歌的创作活动并不限于阿姆斯特丹一地。在西部的海牙附近,另外两位诗人活跃在诗坛上:雅各布·卡茨与康斯坦丁·惠更斯。卡茨是最卓越的资产阶级诗人,他注重实际的伦理问题,把许多日常生活中的嘉言美语,从家政经济到夫妇房事等,都汇集起来编成教诲诗歌。他曾是荷兰诗人中被人引用得最广泛的诗人,但现在他的名声已日渐衰落,这对于他其实也在所难免。他的朋友惠更斯则与他风格迥然不同。惠更斯崇拜约翰·多恩和伦勃朗,是荷兰玄学诗派诗人之一。他喜爱幻想,这主要表现在他的警句诗和对多恩《歌与短歌》的翻译上。他的描述性长诗《巴达瓦寺》和《霍夫威克》却更接近于约翰·德纳姆爵士的风格,而与多恩的作品并不一致。还应提到布雷德罗的追随者扬·斯塔特尔以及宗教诗人雷维阿斯、坎普赫伊森、斯塔尔帕特、杜拉尔特等。“黄金世纪”最后一位大诗人是扬·卢伊肯,他的宗教诗歌可列入荷兰诗歌的最佳篇章。
17世纪末叶,荷兰诗歌质量下降,以后的两个世纪是一个诗作相对贫瘠的时期。冯德尔的抒情诗歌传统在他最后一位门人安东尼迪斯·范·德·胡斯的作品中趋于式微;戏剧在扬·福斯追求耸人听闻手法的作品中已经衰落下去,最后则由于新古典主义的影响而归于毁灭。鼓吹这种新古典主义的是一个阿姆斯特丹的诗歌协会,它在1669—1681年间十分活跃。
18世纪荷兰诗歌的特点是受到双重束缚,既不能摆脱从国外输入的新古典主义的限制,也不能避免诗歌中陈旧用语的纠缠。当时有一位农民出身的诗人胡伯特·科内利松,由于机械地模仿霍夫特的神话布局而使自己善于观察自然的天赋受到破坏。其他一些诗人力求从英国和德国引进新的观点和模式,来重振荷兰诗歌。但是,H·范·阿尔芬主要受到莱辛、克洛卜施托克、里德尔的影响,善于批评,而不擅长作诗。赖恩菲斯·费特在其后期曾模仿扬与布莱尔的哀悼诗歌,作有《墓地》一诗,其才气显然不及原作,却更加悲哀阴郁。
1700年至1880年间,荷兰最伟大的诗人是威廉·比尔德狄克(1756—1831),但是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他都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他既崇尚理性主义,又追求浪漫主义,既属于加尔文教派,又富有奔放的热情;这些虽然没有妨碍他成为最多产的荷兰诗人之一,却给他的作品带来内在矛盾,使他未能在风格上保持一贯,创作出荷兰所需要的艺术作品。他的作品包括抒情诗、戏剧、教诲诗、长篇叙事诗(如《伊莱亚斯》)以及未完成的史诗《第一世界的没落》等。他还从英格兰及苏格兰汲取创作泉源,写了一系列歌谣.在他的诗歌中都属于上乘之作。
比尔德狄克的不足之处在其门人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达·科斯塔与托伦斯曾被人认为是19世纪初荷兰诗歌贫乏时代最著名的诗人。I·达·科斯塔冗长的教诲诗歌已经湮没无闻;H·托伦斯的《新赞姆布拉之冬》曾被誉为荷兰描写诗的顶峰,现在却被评论为肤浅的词藻与做作的伤感堆砌而成的产物。资产阶级的感情在拿破仑以后时期的荷兰达到高潮,这种感情似乎已不再具有比尔德狄克的道德勇气和冯德尔的雄辩之才,甚至也不具有雅各布·卡茨那样的坚实朴素的情怀。在这种气氛下,曾经风靡欧洲文坛的浪漫主义却无法在荷兰扎根。这一时期荷兰有两位诗人可以称为浪漫主义诗人——范·伦内普与贝茨,然而他们分别模仿司各特与拜伦,其作品只不过是两位英国前辈手笔的微弱返照而已。
荷兰艺术和知识界一些有识之士对祖国诗歌陷入这种低潮感到不满。E·G·波特希特和他的朋友批评家库恩拉德·巴斯肯于1837年创办了一份刊物《向导》,致力于振兴文学和知识界的活力。作为一名诗人,波特希特的性情过分忸怩、过分挑剔,其作品学究气太重,用典太多,因而佳作不多。但是这却为他的后继者提供了借鉴,使他们的作品趋于简洁明快。
19世纪80年代的十年是荷兰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时期之一。当时一群富有才华、敢于创新、精力充沛的年轻诗人登上文坛,为振兴祖国的诗歌而创作,再一次使荷兰诗歌跻身于欧洲诗歌之林。在这场“80年代文学运动”中的伟大诗人有:威廉·克洛斯(1859—1938)、弗雷德里克·范·霭覃(1860—1932)、阿尔贝特·弗尔韦(1865—1937)以及赫尔曼·戈尔特(1864—1927)等。其中前三位诗人创办了《新向导》,这个文学月刊的题目本身就提倡走出新的道路,不是满足于不久以前的创新,而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当然,80年代诗人的作品也并非完全没有先例。19世纪70年代的诗人雅克·佩克(1859—1881)很有天赋,他发表了《马蒂尔德》十四行诗组,给予荷兰诗歌极大的推动,把自霍夫特时代以来受到忽视的这一诗歌格式重新引入荷兰诗坛。佩克对十四行诗的娴熟掌握只是他高超的音律技巧的表现之一。他的《虹的女神》一诗说明了他运用音律得心应手,而这正是荷兰诗歌自18世纪和19世纪以来痛感缺乏的成分。诗中有这样几句:
我降生于晨光之溪,
伴随着大海波涛之叹息;
乘风雨之翼而腾空,
随泪水与沮丧而涨起。
读者马上可以辨认出这首诗歌是按照雪莱《云》的音律写成的,他对英国浪漫主义作家的热爱也预示了克洛斯、戈尔特日后为荷兰诗歌指引的发展方向。克洛斯既是著名诗人,又是重要批评家。他于1894和1895两年中先后发表了《诗集》,其中的十四行诗属于最优秀的荷兰语诗歌之列;他的名言——“用最具个人特色的方式表达最具个人特色的感情”——概括了这群“80年代诗人”的艺术目标:审美主义、现实主义和个性至上。戈尔特的《五月》(1889)一诗是欧洲19世纪最负盛名的诗作之一。这是一首叙事性的长诗,篇幅和长篇小说相仿,具有史诗的色调,不乏抒情之美的章节。在运用神话魅力及音律特色方面,它显然使人联想起济慈的《恩底弥翁》。但它不是机械的模仿,而基本上是一首有独创性的诗歌。全诗使北欧的神话和在四季变迁中对大自然的精细描绘融为一体。
围绕着《新向导》月刊进行活动的诗人们,在赞扬个性至上、主张热情奔放、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实践中,确实恢复了荷兰文化中两个经久不衰的因素,即尊重个性与热爱精确而生动的表达方式。但是,他们“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却没有顾及荷兰文化传统的第三个因素——关心社会、关心整体;在19世纪末期荷兰自由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中,无论从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体现了这一因素。在关于个性至上与为艺术而艺术问题的争论中,《新向导》小组终于在1890年左右宣告解散。克洛斯坚持个性至上的主张,毫不妥协,但是他的影响不断降低,终于消失。弗尔韦在经过一般时期的沉默以后,于1896年发表了诗歌《地球》。这是一篇表达内心生活多于外界现实的思考性诗歌。范·霭覃是《新向导》小组中最为多才多艺的诗人。他既是小说家、剧作家,又是诗人。在精神境界上,他经过长途跋涉,从乌托邦社会主义转向了罗马天主教,在其长诗《表象与实在之歌》中曾描述了这一思想历程。这是一首意大利三韵句形式的哲理诗歌,与他的诗剧《兄弟们》同属“80年代运动”的重要作品。戈尔特在发表《五月》之后,决心献身于无产阶级的事业。他在1906年发表的《小型史诗》中,充分表达了他的共产主义思想。他力求通过传统的英雄诗歌形式,表现一位象征性的工人阶级英雄,但这一尝试并不成功。但是戈尔特的无产阶级思想基本上是一种知识分子的观念;他在本质上仍属于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的范畴,他在实验性诗作(如《敏感诗篇》)中所表现出的是个人主义思想。英国浪漫主义对“80年代运动”影响最大,其次是法国和德国的影响。其中斯蒂芬·乔治对其密友弗尔韦的影响尤为显著。
在不长的时间内,“80年代运动”的诗人们完成了他们的任务。在他们创立的基础上,20世纪的诗人们继续有所建树。弗尔韦通过他的重要刊物《运动》(创办于1905年)对年轻一代产生了巨大影响。活跃在80年代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三位重要诗人是J·H·利奥波德(1865—1925)、亨里特·罗兰—霍尔斯特(1869—1952)和彼得·科内利松·布腾斯(1870—1943)。许多批评家认为,利奥波德是自冯德尔以来最伟大的荷兰抒情诗人。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80年代运动”美学观点和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但是他的《啊!心旷神怡的禁锢之夜》等抒情诗歌,结构精致,显示出古典文学对其创作的陶冶。布腾斯在古典文学造诣和偏重内省方面与利奥波德极其相似,但是他的柏拉图式的内省修养却伴有对外部自然界热情奔放的敏感。他和戈尔特被并列为荷兰在描写自然景色方面最杰出的诗人。他的作品为这片低平、多雾、景色变化无穷的美丽国土绘制了一幅幅图画,其惟妙惟肖是他同代人的诗作难以比拟的。亨·里特·范·罗兰·霍尔斯特是一位女诗人,其作品最初描写自然风光,后来转向对社会不公的抗争。在为无产阶级事业奋斗中,她与戈尔特以及深得人心的社会主义诗人阿达马·范·斯赫尔德玛(1877—1927)都有联系。
20世纪的荷兰诗歌从整体上说具有现代诗歌各方面的特色,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文艺界和知识界各种运动的影响。里尔克、乔治、魏尔兰、叶芝等对弗尔韦的后继者马蒂纳斯·奈霍夫、阿德里安·罗兰·霍尔斯特等,都有过重大影响。中国诗歌对J·J·斯劳沃霍夫产生很大影响。印度诗歌对比斯劳沃霍夫年长的同代诗人J·A·德·慕也有过类似的影响。20世纪20年代荷兰诗坛的主流是表现主义运动,其领袖是富有才华的亨德里克·马尔斯曼(1899—1940)。但不久以后,以《论坛》杂志为中心的一些诗人就转向创作反映社会问题的诗歌,其最重要的成员有批评家门诺·特尔·布拉克和诗人及小说家西蒙·费斯特代克(1898—1971)。费斯特代克可以说是荷兰现代最有影响的作家。近年的荷兰诗歌则受到“稳健的超现实主义”作家赫里特·阿赫特尔伯格、埃德·霍尔尼克(1910—1970)以及天主教作家贝尔特斯·阿菲耶斯的重大影响。当代的荷兰诗人,包括卢塞勃特、赫里特·考文纳尔、雷穆科·坎伯特,都是充满活力、富有前途的作家。
20世纪的荷兰诗歌风格多样,视野广阔,内容健康,但就其实质而言,还是从19世纪80年代复兴的浪漫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20世纪的荷兰诗歌虽然构成国际艺术界及思想界的一部分,但是仍然坚持着荷兰的历史传统——忠实生动地表达诗人所观察到的客观现实,坚持不懈地探索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微妙关系。
上一篇:苏格兰诗歌
下一篇:诗学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