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颖士风节
萧颖士风节
【原文】
萧颖士为唐名人,后之学者但称其才华而已,至以笞楚[1]童奴为之过。予反复考之,盖有风节识量[2]之士也。为集贤校理,宰相李林甫欲见之,颖士不诣,林甫怒其不下己。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3],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安禄山宠恣,颖士阴语柳幷曰:“胡人负宠而骄,乱不久矣。东京其先陷乎!”即托疾去。禄山反,往见河南采访使郭纳,言御守计,纳不用。叹曰:“肉食者以儿戏御剧贼,难矣哉!”闻封常清陈兵东京,往观之,不宿而还[4],身走山南。节度使源洧欲退保江陵,颖士说曰:“襄阳乃天下喉襟[5],一日不守,则大事去矣。公何遽轻土地,取天下笑乎?”洧乃按甲不出[6]。洧卒,往客金陵,永王璘召之,不见。刘展反,围雍丘,副大使李承式遣兵往救,大宴宾客,陈女乐。颖士曰:“天子暴露[7],岂臣下尽欢时邪!夫投兵不测,乃使观听华丽,谁致其死哉?”弗纳。颖士之言论操持如此,今所称之者浅矣。李太白,天下士也,特以堕永王乱中,为终身累[8]。颖士,永王召而不见,则过之焉。
【注释】
[1]笞楚:鞭笞。[2]有风节识量:高风亮节,有胆识,有肚量。[3]愈见疾:越发遭到李林甫的嫉恨。[4]不宿而还:连夜返回。[5]喉襟:咽喉要冲,兵家重地。[6]按甲不出:按兵不动。[7]天子暴露:天子逃离京师,风餐露宿。[8]为终身累:一辈子都受累。
【译文】
萧颖士是唐代的名人,后代的学者只称颂他的才华罢了,以至把他曾经鞭打书童家奴之事做为他的过错。我也反复考证,萧颖士应该是一个有高风亮节和远见卓识的人。他做集贤校理的时候,宰相李林甫想要见见他,但他执意不去,李林甫很生气,责怪他狂妄,不屈从于己。后来,又召他到史馆任职,他还是不屈从,这就更加遭李林甫嫉恨了,以致后来被免官调往河南任参军之职。这时安禄山受皇上恩宠,肆无忌惮。萧颖士私下对柳并说:“胡人(安禄山)倚仗受宠骄横跋扈,不久国家会大乱。到那时,洛阳会首先被攻陷的!”就借口有病离开了。后来,安禄山果然谋反,萧颖士就前往拜见河南采访使郭纳,向他献言防御驻守的计策,但是没有被郭纳采用。就叹息道:“掌权的人视抵御强寇如儿戏,要想取胜难啊!”后来,他听说封常清在洛阳驻守,就前往探视,没有过夜就回来了,只身一人逃往山南。
这时候,节度使源洧想要撤退保卫江陵,萧颖士就劝他说:“襄阳是天下最险要的地方,如果一天不能镇守,那么国家就会大势已去。您干吗这么轻视土地,被天下人取笑呢?”源洧于是按兵不动。源洧死后,萧颖士客居金陵,永王李璘召见他,他不肯相见。后来,刘展谋反,兵围雍丘,副大使李承式派兵前往救护,在军营里大摆筵宴,招待宾客,还招来美女演奏音乐。萧颖士说:“时下皇上逃难于乡野,哪里是臣子们尽情享乐的时候呢!此后将士出兵打仗,战况不可预料,现在反而让他们观赏美女演奏音乐,以至于消磨斗志,战场上谁还会为国效死呢?”可是,这个意见还是没有被采纳。萧颖士的言论操守由此可见一斑,现在人们对他的评价可以说是很浅陋的。李太白,应该是名扬天下的名士吧,可是他还曾经身陷永王之乱,为此终身受累。萧颖士,永王也曾召见过他,但他能够自持高风亮节,不去相见,在这一点上,恐怕还是超过李白的。
【评析】
一场安史之乱,成就了无数英雄豪杰,也颠覆了无数英雄豪杰。有如张巡杀妻飨士死战不降的;有如颜真卿铮铮铁骨视死如归的,有如哥舒翰剽悍一世晚节不保的,自然有像萧颖士一样,身处卑位,而高瞻远瞩的。可惜,萧颖士的许多富有远见的建议终不被采纳,作者也在无意中道出了安史之乱发生的缘由。
上一篇:《容斋随笔·萧何先见》译文与赏析
下一篇:《容斋随笔·西太一宫六言》译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