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原文】
昔有愚人,养育七子,一子先死。时此愚人,见子既死,便欲停置于家中,自欲弃去。傍人见已[1],而语之言:“生死道异,当速庄严[2],致于远处而殡葬之。云何得留,自欲弃去?”尔时愚人,闻此语已,即自思念:“若不得留,要当葬者,须更杀一子,停[3]担两头,乃可胜致[4]。”于是便更杀其一子而担负之,远葬林野。时人见之,深生嗤笑,怪未曾有。
譬如比丘,私犯一戒,情惮改悔[5],默然覆藏,自说清净[6]。或有知者,即语之言:“出家之人,守持禁戒,如护明珠,不使缺落。汝今云何,违犯所受,欲不忏悔?”犯戒者言:“苟须忏者,更就犯之,然后当出。”遂便破戒,多作不善,尔乃顿出。如彼愚人,一子既死,又杀一子。今此比丘,亦复如是。
【注释】
[1] 已:语气词,相当于“矣”。
[2] 庄严:这里指按葬礼装殓整齐。
[3] 停:停放,放置。
[4] 胜致:达到平衡,胜利到达。
[5] 情惮改悔:指内心害怕改正悔过。惮,害怕。
[6] 清净:佛教用语,指修行之后,脱离种种染恶行为和烦恼的状态。
【译文】
从前有个愚昧的人,养育了七个孩子,其中一个孩子死掉了。当时这个愚人看到孩子已经死了,便想把他的尸体停放在家中,自己带着家眷离家到别的地方去。别人看到这种情况就对他说:“生与死是两种不同的境界,应当赶快把他的尸体装殓整齐,送到远处去下葬。你怎么能够把尸体停留在家里,自己却要离开呢?”当时,愚人听了这些话,心里思量道:“如果不能把孩子的尸体放在家里,而一定要安葬,那就要再杀一个孩子,安放在担子的两头,以保持担子的平衡,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到达墓地。”于是,那个愚人便杀了自己的另一个孩子,一并挑在担子的两头,将他们送到远处林野安葬。当时人们看到这种行为,纷纷耻笑他,认为这样的怪事从来没有发生过。
这就如同修行的人,自己犯了一条戒律,内心害怕承认错误,便将错误偷偷的隐藏起来不肯忏悔,只说自己持戒清净。有智慧知情的人就对他说:“出家修行的人,遵守清规,守持戒律要像守护明珠一样,不能使它缺失、受损。你现在犯了戒律,怎么能不忏悔呢?”犯戒者说:“如果需要忏悔,等我下次犯戒之后,再一起忏悔改过。”于是犯戒的人便破戒犯错,做了很多不好的事情,这时才顿悟思悔,要求改过。这正像上面讲到的那个蠢人,一个儿子死了,又去杀另一个儿子。
【评析】
文中的愚人为了掩盖子死欲停置家中的错误,而杀害另一个孩子以凑成一担,这种荒诞愚昧的行为怎能不让人嗤之以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圣人在几千年前就对此作出了精辟的阐释。然而时至今日,抱有这样荒谬想法的人仍然很多。自己犯错之后,不仅不去改正,还妄想掩盖错误,甚至一而再,再而三地犯着同样的错误,以致毁掉自己的一生。所以,我们不能像那个愚人一样被人耻笑,我们要学会正确对待错误。对待错误就要不卑、不藏,要勇于承担责任。只有这样,才不会一错再错,才能回归自信,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
故事征引
罪责是别人担当不了的
求那跋摩是刹帝利武士贵族,在古印度国家是世俗的统治阶级。他的家族世代为王。他的父亲迦阿难,潜身销迹,隐居于山泽。而跋摩从小就很懂事,更可贵的是他有一副慈善心肠,仁义待人,乐善好施。
有一次,他母亲想吃野味,就让他上山打猎。他心里十分为难:遵从了吧,他不忍心杀生,不遵从吧,又违背了母亲的命令。于是他鼓起勇气对母亲说:“这世间有生命的东西,都想享受生命的快乐,您为满足一时的口腹之欲而杀死那些小生命,这是罪过啊,这也不是仁慈人所做的事情啊。”
他母亲一听,以为他是在故意托词,觉得小孩子家还说这些没头没脑的话,于是就斥责他说:“你小小年纪就跟我这样贫嘴。你赶快去!如果真招来什么罪过,我替你承担!”母亲看儿子这样不听话,气得脸色发白。
但是,求那跋摩磨磨蹭蹭,最终也没去。为此,他心里总是念念不忘,总想找个机会说服母亲。
有一天,跋摩的手指不小心被热油烫伤了,他咧着嘴、举着手对母亲说:“我的手好痛啊,请母亲替儿子受痛。”母亲看见儿子的手被热油烫得起了泡,心疼得一时不知该怎么办!跋摩看到母亲满脸无助的样子,又继续央求母亲说:“妈妈,你快救救我吧!你快替我减少一点痛苦吧!”
母亲说:“孩子啊,别说傻话了,我很心疼你,可是我怎能代替你受疼呀!”
跋摩一看机会来了,于是开导母亲说:“妈妈,您连这点小事都不能替我承受,那如果有一天我真的打死猎物了,杀生的罪过您怎么能替我承担啊?”
这时候,母亲被儿子说得哑口无言,默默地望着儿子,若有所悟了。
跋摩接着说:“妈妈,您想过没有,我上山去打猎,万一被虎狼撕咬,丢了性命,您会不会心痛呢?”
母亲抚摸着跋摩的肩膀,爱惜地说:“我当然非常心痛,我心疼你都来不及,更何况我只有你一个儿子啊,!”
跋摩说:“妈妈,那您要我打的野物,它们一个个也都是有父母子女的呀,杀了一个,活着的也会痛不欲生啊!”
听完跋摩的这一番话,母亲彻底被说服了。从此以后,她再也没叫儿子上山打猎。
再后来,求那跋摩因为道行很深,最终成了一位得道高僧,并到世界各地弘扬佛法。
上一篇:百喻经全集《婆罗门杀子喻》译文赏析
下一篇:百喻经全集《宝箧镜喻》译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