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一
人生苦短匆匆而过,面对美酒应该高歌。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所剩时光已是不多。
歌声不平慷慨激昂,心中忧伤对谁诉说。
用什么来排解忧愁?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思慕贤才不得亲近,时时把你惦记在心。
只是为了你的缘故,徘徊沉吟直到如今。
原野小鹿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青苹。
一旦远方贤才来归,好酒好饭款待殷勤。
天上明月光亮皎洁,周遭运转永不停歇。
内心深处忧虑不绝,实在没有办法排解。
远方贤才长途跋涉,屈驾前来献计献策。
相聚宴饮畅叙旧情,争着诉说别后行踪。
明月当空星儿稀少,乌鹊栖遑向南纷飞。
绕着大树飞来飞去,哪一枝柯可以栖息。
高山高冈不辞垒土,大河大海不弃小溪。
愿学周公礼待贤才,期待天下人心来归。
二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曾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达辽东,纵横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二十四年之久。曹操死后,儿子曹丕称帝,国号“魏”,追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刘备、孙权也相继在江南、西南建国称号,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足而立的局面。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平定北方割据势力,亲率八十三万大军,直达长江北岸,准备消灭孙权和刘备,进而统一中国。冬十一月十五日,曹操在大江之上置酒设乐,欢宴诸将。精音律、善诗歌的曹操当众作了这首铿锵有力的《短歌行》。
三国时期,群雄逐鹿,“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天下三分,士不北走,则南驰耳。分奔吴蜀,栖皇未定。若非吐哺折节,何以来之。”
西蜀刘备礼贤下士,求得“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的诸葛亮和庞统,手下又有关张赵马黄等一干大将。五虎大将之一赵云说:“云奔走四方,择主而事,未有如使君者。今得相随,大称平生。虽肝脑涂地,无恨矣。”特别是刘备与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君臣之间美好遇合的典范。刘备对诸葛亮三顾茅庐,言听计从;诸葛亮对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东吴孙权手下也是群英荟萃。
曹操早年就倡导“唯才是举”,发布过“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选拔出身低微的寒族人士参加政权。此时,面对着刘备、孙权各自聚集大批人才、足以抗衡的局面,曹操渴求贤才的心情更加急迫,希望人才能为自己所用,特别是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越陌度阡”,早日来归。
这首诗主题非常明确,实际上就是“求贤”。“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贤才像鸟一样举止不定,绕着树飞了一圈又一圈,但是有哪一棵树是可以托身的所在?这是贤才在三国鼎立、群雄逐鹿的局面下无所依托的彷徨心情。
年岁的流逝本不足过于伤心,令人担忧的是天下不太平。通过对时光易逝、贤才难得的再三咏叹,细致曲折地抒发了自己求贤若渴的感情,表现出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三
“人生几何”,语出《左传》:“俟河之清,人生几何?”黄河一千年才清一次,黄河的澄清代表着天下的太平,可是一个人的寿命有多长久?庄子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曹操自己也说:“神龟虽寿,犹有竟时。”此时曹操已经五十四岁,戎马半生,还没有建立统一大业,因而生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但是这个感叹不是消沉颓废,而是积极进取。
“杜康”,人名,相传是古代最早造酒的人,这里作为酒的代称。
“青青子衿”,语出《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学士或情人)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萦回在我的心。纵然我没有去你那里,难道你就不能给我个回音?表达了对情人或贤才的渴望,对心中追求的向往。
“呦呦鹿鸣”,语出《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只要贤才来到这里,我一定会盛情款待。这是国君设宴招待群臣或者宾客时演奏的诗。曹操当时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也符合这个身份。《红楼梦》里,贾政想知道宝玉的学业情况,就问跟随宝玉读书的仆人李贵。李贵回答说:“哥儿已念到第三本《诗经》,什么‘呦呦鹿鸣,荷叶浮萍’,小的不敢撒谎。”说得满座哄然大笑起来。这“第三本《诗经》”,就是“风”、“大雅”之后的“小雅”。
“契阔宴谈”,语出《诗经·邶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生而言,是“契”,契合;于死而言,是“阔”,阔别。“枉用相存”,以屈尊的方式来探望问候。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语出《管仲》:“山不厌土,故能成其高;海不厌水,故能成其深;王者不厌士,故天下归心。”比喻人才越多越好。
“周公吐哺”,语出《史记》:“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周公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周成王的叔父。辅佐周成王之时,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要中断数次,来接待天下的贤才。孔子称赞周公“载己行化而天下顺之,其诚至矣”。曹操在此以周公自许,也是与他的身份相符。
四
曹操在历史上的地位和评价经历了完全不同的变化。在南宋之前,曹操诗受到尊崇。唐朝尊崇曹操,唐太宗李世民专门作文祭奠他,唐玄宗甚至自称“阿瞒”(曹操小名)。杜甫曾作诗称赞曹操后人:“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青门。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这与唐朝崛起于西北,一统中国相合。
从北宋末年开始,曹操作为弑后盗国、想夺皇位的野心家的形象逐渐树立起来。尤其是南宋,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南宋王朝类似偏安江左的东晋,尊汉抑曹的思想风行起来。金王朝每年给漳河岸上“曹操疑冢”扫墓,而南宋岳飞、陆游、朱熹等把曹魏比作金。元末明初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时,曹操已成为被封建正统思想所歪曲的历史人物深入人心。
建安,汉献帝的年号(196—219)。建安文学一般是指建安时代的北方文学,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及围绕在他们周围的“建安七子”开创的“建安风骨”,慷慨雄健,以“风骨”著称于世,对后世影响很大。从初唐的陈子昂,到盛唐的李白、杜甫,到中唐的元稹、白居易无一例外。李白说:“蓬莱文章建安骨。”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曹操观沧海而胸罗万象。曹操是真有性情的人,他的感情和唐代诗人、五代词人的感情,都有一些暗合之处。曹操这首诗古朴、直白、激昂,也有文人诗的频频用典的特点,是古诗向建安诗风转变的较早的一个层次。
上一篇:《四愁诗》赏析解读
下一篇:陶渊明《归园田居》赏析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