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浪淘尽
苏轼被贬的黄州城西北是长江,江边有座“赤鼻矶”,崖石峻奇,江面开阔,风景壮丽。
1082年7月16日晚上,苏轼和朋友在赤壁下的江面上泛舟。清风在江面上缓缓拂过,水面平静无波,宾主在船上喝酒赋诗。不一会儿,一轮明月从东山上升起,徘徊在南斗星和牵牛星之间,白茫茫的水汽笼罩在江面,江水和天空似乎连成一片,只觉得船好像凌空乘飞,人在船上也感到飘飘欲仙。
有个客人吹起箫来,箫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苏轼觉得箫声悲哀,就向宾客说:“你这是什么呀?”
宾客指着天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操在赤壁赋的诗吗?西面是夏口,东面是武昌,这不是曹操被周郎打败的地方吗?当他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时,临江饮酒,横槊赋诗,真是一世英雄,现在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们这种只是在江边捕鱼打柴的人,好像蜉蝣在天地间寄托短暂的人生,渺小得像大海里的一粒粟,要像长江一样无穷,明月一样永存,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把这种感慨寄托在曲调之中罢了。”
苏轼说:“您了解江水和月亮吗?江水不断地在流,但始终不会流尽;月亮有圆有缺,但终没有消损和增长。如果从变的一面去看,那么天地也不过是一眨眼时间;如果从不变的一面去看,那万物和我们都是无穷尽的。再说,天地之间的万物各有主,如果不是我的东西,丝毫也不能取用。只有江上的明月和山间的清风,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才是大自然赐予我们共享的宝藏。”
宾客听了,也转悲为笑,重新斟酒再唱,一直吃到杯盘狼藉。大家在船上互相靠着入睡,直到东方发白。
苏轼把这次泛舟夜游经过写成了《前赤壁赋》;三个月后,他和友人重游赤壁,又写了《后赤壁赋》。这时,苏轼面对赤壁古迹,为了表达贬官生涯中的政治苦闷,也为了抒发江山永恒、人生短暂、人生如梦的感慨,情不自禁地吟出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为: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
此词的意思是说:长江向东流去,波浪滚滚,千古的英雄人物都随着长江水逝去。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时候周瑜作战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直刺天空,大浪拍击着江岸,激起一堆堆雪白的浪花。江山像一幅奇丽的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此词上阕,先即地写景,为英雄人物出场铺垫。开篇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随即用“浪淘尽”,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它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想见风流人物的卓荦气概。
下阕由“遥想”领起五句,集中腕力塑造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作者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挑选足以表现人物个性的素材,经过艺术集中、提炼和加工,从几个方面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
此词从总的方面来看,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通篇大笔挥洒,却也衬以谐婉之句,英俊将军与妙龄美人相映生辉,昂奋豪情与感慨超旷的思绪迭相递转,做到了庄中含谐,直中有曲。特别是它第一次以空前的气魄和艺术力量塑造了一个英气勃发的人物形象,透露了作者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为用词体表达重大的社会题材,开拓了新的道路,产生了重大影响。
上一篇:多情谁似南山月
下一篇:客去车尘漠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