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道德
环境与道德,有密切的关系。什么环境,产生什么道德。何为环境?何为道德?
环境就是我们所居之地,所居之时——就是我们的现在。道德就是我们要做之事,不做之事——就是我们的品行。我们的现在,倘然是恶劣的,那末我们的品行也一定恶劣;我们的现在,倘然是善良的,那末我们的品行也一定善良。换句话说,好道德产生于善良的环境中;不道德产生于恶劣的环境中。
我依照这个题旨,把它们(环境与道德)的相互关系,在下文中约略说明。
先说家庭。大户人家的子女,总比低微人家的子女文静些。大户人家的子女,虽然也有愚笨的,也有贪懒的,但总不像低微人家子女那样扰闹,那样相打相骂。大户人家的子女,总知道念书,总知道习字……总知道规规矩矩地称呼尊长。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所见的,所闻的,都是好榜样,没有恶榜样,所以他们的天性即使不良,他们的品行决不坏至极点。低微人家的子女,每天所见的,全是粗人,所闻的又是粗话,家中没有一张纸、一管笔,他们当然不知道念书习字——不知道上学,只知道争闹。
再言地方。倘然全村人口中的百分之六十,都是赌棍,或者都是酒徒,或者都是盗贼,那么其他的男男女女(百分之四十)渐渐的也会变成赌棍,或者酒徒,或者盗贼。倘然百分之四十中的一人独自“清高”,而对百分之六十中任何人说道:“你们赌,我不赌。我非独自己不赌,并且劝你们也不赌。赌钱不是好事情——是伤身财德的事情。”或者说道:“不要狂饮!当此大乱之时,当此米珠薪桂之时,你们还不知道节约,还要这样荒唐。”或者说道:“强抢暗窃,不是君子之行为,并且触犯国法。哪一个拿过别人的东西的?赶快送归原主!否则我要去报官了。”听他话的人,一定向他微微的笑,一定暗骂他“笨汉”。倘然听话的人,不是赌棍、酒徒,而是小窃大盗,那么他非独不能维持他的道德,并且不能保全他的性命。
据此,我们知道在大乱之时,在大乱之世,不道德的人,一定比较好道德的人为多。在大乱中求道德,求富于道德的人,好比“缘木求鱼”。古时罗马诗人裘维纳(Javenal)有短诗四行道:
正直且无过失的人,倘然出现于人群中,
要比一个四手四足的男孩更加稀奇,
要比农夫在稻田中捉到大鱼更加稀奇,
要比雌鸡产鸭更加稀奇。
裘维纳生于公元(约)六十年,卒于(约)一百四十年。让我把他的诗译成我们的韵文罢,如下:
稻田不产鱼,
鸡腹何来鸭;
乱世求高人,
确然是戏狎。
最末,我敢说,一个时代的道德,一处地方的道德,必有限止,必有标准,不论男女老幼,总离不开这个标准。所谓道德全者,不是真全,不过比较好些罢了。天下最易同流合污,最难众浊我清。
原载一九四四年十一月十日《光化》第一年第二期
上一篇:激情
下一篇: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