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
“理性”就是“见解”。我们碰到“进退维谷”的时候,居然找到一条羊肠小道,虽不能走马,开汽车,也可以慢慢地跑,脱离“虎口”。
我的话讲得太抽象了,让我来说几个譬喻,以见处事之道,首重理性。
第一譬喻:我每日进出,惯走前门。一晚归家,我按了电铃之后,里面无论怎样拉,外面无论怎样推,大门总是不动,我高声喊叫:“好了,好了!我走后门。”
第二譬喻:近十五年来,我常常穿袍褂,不愿意穿西装。去年因为被派为东亚文学者第二回大会的代表,不得不往日本。到外国去旅行而穿中国衣服,小孩子们见了,一定会叫喊嘲笑——甚不方便,所以我又重服西服。
第三譬喻:我家虽穷,我家虽然不能每天吃“山珍海味”,但是饭总是热的,菜总是鲜的。有一天,我在龙华以西某小站待慢车回申,横等不来,竖等不到——肚子饿极了,“叫”得可怕。但是左近只有江北人出卖的冷大饼,冷油条,臭盐蛋。我自己对自己说道:“怎样?没有办法!管它脏不脏,买些充饥罢。”
第四譬喻:下午四时,一定要到南华去做证婚人。三时一刻动身——还不迟,黄包车讲不好价钱,只得轧电车,开了四五丈路——丁零,丁零,丁零,封锁了,绳子拦住,车辆不得通行。我马上跑出电车,拿职官证给他们看,三时五十九分居然赶到!
上面的譬喻,都含这个意思:我们做人,不可一味呆板板地死守成法。除了死法有活法,有时我们应该“权宜行事”。
权宜行事者,一定长于见解,富于理性。不知权宜,非痴即愚。让我再来一个譬喻罢:
高君做事总用左手,连摆筷也不以右手为顺。一天,他拿了四个鸡蛋——当然是左手——向厨房行,同时他想带些冷水下楼。他身旁有一把双环的小壶,满盛洁水,他拿右手碰了一碰,放了;再碰一碰,又放了。他似乎想了半天(?)心思,他竟不用右手带那一把水壶下去。他空了右手,用左手送鸡蛋到厨房,然后回上楼来,再用左手提了水壶送入厨房。
像高君这样的一个人,可谓全无理性,真的没有见解,真的不能通权达变。诗曰:
处置合理,
是名权宜。
一味呆板,
非笨必痴。
原载一九四四年六月二十八日《新中国报》
上一篇:环境与道德
下一篇:畏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