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60】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
(郭建龙著,鹭江出版社,43.5万字,2019年9月第1版,78元)
5部:[1]关中时代(公元前771—公元189年,秦到东汉):得关中者得天下,西楚霸王:不懂地图之困,汉武帝的塞上曲,光武帝:中原反击关中;[2]分裂时代(公元189—公元589年,三国到南朝):《隆中对》:开创分裂时代的大战略,“隆中对”战略的失败:武侯伐岐山的是是非非,西晋:北方反击战,东晋时期的南北争霸,南朝:长江混沌战;[3]失衡时代(公元384—公元907年,隋到唐):北朝:从黄河到长江,唐代建国:关中的最后辉煌,安史之乱:缺乏制高点的叛乱,藩镇的群狼谋略,黄巢:最漫长的长征;[4]中原时代(公元907—1279年,五代到宋):后周世宗:新王朝的奠基人,十六州忧思,西北争夺战,变换的北方防线;[5]帝国时代(公元1179—1911年,元到清):成吉思汗眼中的世界;清帝国的新疆域。
这本书从山川地理出发,具体到古代历史上重大的战争和历史古迹,分析每一次中国古代战争背后的军事逻辑,以及它对各朝代的兴衰和中国历史的走向产生的影响。了解军事家们每一场战争的目的,最终理解历代战争中的战略问题。
“帝国密码三部曲”:《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
在乱世时期,战争促进了统一,统一又结束了战争;但是,随着战争的结束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变得富裕,大国崛起的幻象会让很多和平时期的人再次渴望战争;这种战争就带有巨大的破坏性,即便是得胜了,也会造成社会不可磨灭的伤痕。
与人们强调人心所向不同,乱世时期的战争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反而是地理。
蒙古人最大的贡献,就是使云南从此彻底并入了中国版图。
秦国为何成功:[1]关中地区的封闭环境,有利于秦国统一关中,又有利于秦国守卫边境,防止六国攻入家园;[2]同时获得关中和四川后,有足够的后方生产粮食,保证了军事供应;[3]秦国由于后起,国内的行政较为简单,便于商鞅通过变法将国家打造成一台战争机器,从民间压榨出最大的能量用于战争;[4]关中、汉中、四川地区的上游位置,便于秦国包抄进攻楚国,击溃这个最大的敌人;[5]中原地区碎片化,让秦国可以从容不迫地进行连横,各个击破。
秦末起义:制度之失。一切都以战争为标杆来衡量。统一之后,这架战争机器由于惯性却停不下来,对于人民的严苛统治仍在继续。
王莽改革,树立了一个高高的标准,却没有提供可行的路径。
历史上的名将,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只管行军打仗,在战术上百战不殆的将才;另一类是运筹帷幄,从全局上筹划战争的帅才。前者只管打仗,后者除了对于兵法的精通之外,还需要对政治、经济、地理有一个通盘的了解。
作为首善之地,首都必须更靠近经济中心,而长安已经不再适合这个角色。
在中国,完全帝国模式的王朝只有两个,除了元朝之外就是清朝。
战争和税,是人类社会无法避免的两种事物。和平时期,决定人类社会演化的最根本力量是经济和财政;到了混乱时期,决定演化的则是战争。
在天时、地利、人和诸因素中,地理是讨论战争的基础。
所有战争都是典型的零和游戏,一方的所得,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所失。由于战争的损耗,即便所得的一方,也要遭受巨大损失。在整体上,战争对整个人类造成的是破坏和伤痛。人类不得不通过战争重新分配利益。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剧的博弈。
上一篇:东陆问道
下一篇: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