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50】档案:一部个人史
(〔英〕蒂莫西·加顿艾什著,汪仲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万字,2019年4月第1版,65元)
15章:序言报告、驰赴柏林、跨越围墙、IM“指导教授”?IMV“米夏拉”、IM“舒尔特”、IMB“史密斯”、IM“R太太”、波澜壮阔在波兰、禁止入境黑名单、浮士德群像、冷战终结、档案效应、英伦谍影、档案封存。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年轻的蒂莫西·加顿艾什为了研究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分别在东、西柏林停留数年搜集资料,但没想到,他在东德的行踪被认为是间谍活动,并被秘密警察和线民盯梢,留下了厚达325页的秘密档案。两德统一后,东德的秘密警察档案开放,作者重访德国,根据东德国安部为他建立的档案和自己的日记,一一寻访当年那些监视的人,重建青年时期的一段记忆。他惊讶地发现,彼此立场不同的人,往往对相同的经验持有截然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回忆;于是,穿越各种回忆的迷雾,探寻自身作为其中一部分的历史的真相,就成了这本书写作的动力,最终促成了这本书的形成。这是一部将个人回忆与历史探索恰到好处地融为一体的纪实作品。
污点还是先需要被指认、暴露出来,才算污点。
有人说:“过去就好像陌生的外国一样”,事实上,过去是另外一个宇宙。
历史,就好像一件用许多不同质材拼贴而成的美术作品一般,这里一块硬邦邦的金属片,那里一张旧报纸,又覆加上一块布料。
历史学家一面在做研究,一面也创造了历史,自己成了这个历史的一小部分。
这个国家如何操控了纳粹所建立起的心理习惯、社会纪律和文化特质,以及与纳粹同样的致命“次要美德”——责任感、忠诚、准时、清洁、勤奋。
有人说,每个间谍的内心,都存在着一位作家。很显然,每位作家的内心,都存在着一个间谍。
这本书生动地还原许多恶劣的人形怪兽,他们的目光总是紧紧盯着每一只小麻雀折翅坠地的时候。
上一篇:权力与制度
下一篇:死屋:沙皇统治时期的西伯利亚流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