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4】中国人的人文精神
(张岱年著,贵州人民出版社,20万字,2018年1月第1版,58元)
△共5篇:①传统与文明;②哲学与精神;③道德与理想;④修养与性情;⑤人格与生活。
○张岱年:“古代思想家对道德自觉性的高度宣扬,在今天仍应加以提倡。在变革的时代,应有一系列的观念转变,但是人应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仍然是确定不移的。”“中华精神的核心内容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哲学基础是重视人格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厚德载物的哲学基础是重视整体的以和为贵的理论”。
○墨家提出人的特点是“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可谓卓识。
○民族精神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方可以成为民族精神。一是具有广远的影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二是能促进社会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力量。
○中国文化有三大特点:悠久性;独立性;坚韧性。
○孔子“好古敏求”“多学而识”。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
○既反对全盘西化论,也反对儒学复兴论。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为指导,会通古今中外的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而发挥创造性的思维,建立新的中国文化。
○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有三种态度:①士为知己者用。看重我、利用我,我就帮你的忙。这是多数知识分子的态度。②以天下为己任。把天下的事情作为自己的责任,移风易俗,改变社会,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自觉性,根据自己的原则来发挥作用。这种态度可以说是独立人格的表现。以天下为己任者是少数,但在历史上起作用的就是这种人;③苟合取安,不顾廉耻。没有原则,没有独立人格,为一碗饭甘为奴婢。这是一种最下贱的态度。
○所谓自我实现,就是把人的潜能发挥、发展出来。
○“尽心、知性、践形”。
○儒家哲学是教育家的哲学。
○墨子提出十大纲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乐非命、节用节葬。
○宋代理学家程明道《秋日偶成》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这是认为万物都有“自得”之趣。
○生活理想之四原则:①理生合一;②与群为一;③义命合一;④动的天人合一。
○“公共生活原则”即是基本的道德规范。
○古往今来的价值观有三大类:一是宗教的价值观,二是庸俗的是价值观,三是哲学的价值观。
○“真”的价值即是正确的认识的价值;“善”是道德的价值;“美”是艺术的价值。
○晚清学者魏源有四不朽之说,即立德、立功、立言、立节。
○记忆中的第一次:发表的第一篇短文,出版的第一本专著,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等。
上一篇:中华文化的底气
下一篇:中国制度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