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59】大宋之变,1063—1086
(赵冬梅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40万字,2020年6月第1版,88元)
△5部分:①父子君臣,1063—1067;②旧邦新命,1067—1069;③风云初变,1069—1071;④长安不见使人愁,1071—1085;⑤黄叶在烈风中,1085—1086。
〇从来没有哪个朝代像宋朝这样饱受争议,有人说它积贫积弱,有人说它文明辉煌。作者认为,从1063年英宗即位,到1086年哲宗初司马光离世,二十四年间,宋朝政治由盛转衰,堪称“大宋之变”。
〇这本书以司马光的后半生为线索,推演英宗、神宗、哲宗三朝政坛风云,深入濮议之争、王安石变法、司马相业等历史细节,以人物为经、事件为纬,充分展现韩琦、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文人政治家在历史大变局中的抗争与博弈,再现共治时代末期知识分子的荣光与屈辱。以剥茧抽丝的分析推理,典雅流畅的语言风格,聚焦华夏政治文明的历史转向,探究大宋之变的错综因果,揭示帝国兴衰的深层根源。
〇从仁宗养子英宗委屈纠结的即位开始,一直讲到哲宗初年司马光含恨离世。
〇王安石变法改变了北宋朝廷国家的政策倾向;王安石破坏了宽容政治共识、釜底抽薪,撤掉了纠错机制得以发挥作用的思想基础;以逐利为目的政策倾向,斤斤计较的赏格罚条,过度依靠法度、忽略道德、抹杀官员个人能动性的用人方针,培养出工具性极其突出的“新官僚”,他们服从、高效、无心肝,只关心上之所欲,不关心下之所苦。
〇人间最是宽容难。
〇司马光把历史上的国家治理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礼义政治,一种是强权政治。在礼义政治中,上下尊卑,等级分明,各守其本分,所以长治久安。强权政治的基础是武力,你争我夺、成王败寇,“不复论尊卑之序,是非之理”,无复长治久安可言。
〇官员丧失操守、社会风气衰坏、礼义秩序面临土崩瓦解,便是让司马光感到不安的第三件事。
〇自古圣贤皆迂阔。
〇人都是会死的,哪怕权势赫赫。
〇作为一个有“道德洁癖”的理想主义者,司马光欣赏王安石的才华与操守。
〇道德越是高尚,信仰越是坚定,便越是如此。
〇王“才高八斗,学问宏富,为官难进易退,不贪图富贵”。“三十年来声名赫赫;道德文章,天下独步。”
〇违背了人性与常识的所谓无私,正是法家的严酷。
〇“如一黄叶在烈风中,几何其不危坠也?”
〇“道”是意义是情怀,“术”是方法是道路;“道”可以凌空架虚、天马行空,“术”必须脚踏实地、切实可行。
(2020年7月28日晨阅毕)
上一篇:大国战略
下一篇:安天下: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新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