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34】西南联大行思录
(张曼菱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35.3万字,2019年6月第1版,55元)
△8章:①南迁;②山城;③弦诵:教授“立”校;④弦诵:“无为而治”;⑤从军;⑥学潮;⑦北归;⑧两岸。
〇张曼菱,云南人,汉族,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近十余年来,致力于“国立西南联大”历史资源的抢救与整理、传播。
〇大学的本质是启蒙,而不是愚昧;大学的灵魂是思想,而不是驯服。
〇中国有这样的传统意识:国家有“国脉”,学校有“学脉”。精神的力量与思想的火花,不会一挫而止,还会不断地再生于新的时代。那些最富于生命力和进步性的东西,都是一定要东山再起的。
〇“人生就是选择”。
〇三位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就是后来的联大“三常委”,人称“都是君子”。大战临头之时,各有风范。他们对学校踏上南迁之路,在战火中几经辗转,定夺于昆明,均有贡献。
〇南开大学,中国第一所私立大学,创办于1919年五四运动后,张伯苓和严修为创办人。
〇民气,是自古以来中国人用来衡量一个时代、一个政权和一件事情的标准。
〇乡绅,对中国社会有直接的贡献和功绩,他们是几乎现代史上所有杰出人物的父亲。仕宦到乡绅,乡绅到仕宦,在中国封建社会是互通的。数千年来,凡汉民族,历代的知识肱股,莫不出自这一阶层。
〇学术就是学者的生命。
〇“老师本身就像一本教科书”。
〇中国人的信条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教育家蔡元培说:“学生如不爱国,是教育的最大失败”。
〇当史学家陈寅恪随学校撤离北平,来到滇南蒙自时,他写下了“南渡自应思往事,北归端恐待来生”这悲哀的诗句。
〇普朝柱说过:“如果没有西南联大,云南的发展要推迟二十年”。
〇教育是灵性和理性的产物,而不是生产车间式的流程。
〇教育是一个广泛的普遍于社会各个角落的任务。
〇郑天挺:“读书以养志,交友以励志”。
〇“对应现实,直达人心”,历史才重新产生力量。
(2020年7月12日夜阅毕)
上一篇:茶道九章
下一篇:让人心想事成的性格能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