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许桂良
周朗
神话里说,这是仙人遗落在大草原上的一块明镜……
跨马跑过草原,远处,天边的青海湖,湖水高出草地,象一个巨大的宝蓝色的凸镜。
我往天边驰骋,近了,宝蓝的湖,盈盈欲溢的湖水,快要从天边流下来了。
宝蓝的湖,流下来吧!浇灌这万顷草原……
你看那垦荒队员的炊烟,
你听那拖拉机马达的轰鸣,
你看这青青的草原,又翻了一次身,黑色的新垦的土地,在阳光下水气蒸腾……
流下来吧,宝蓝的湖,浇灌这万顷草原,浇灌这草原里的新垦田。
你看,修渠大军红旗千面,银锄万柄,你听呼唤你的歌声响彻云天。
流下来吧,宝蓝的湖,我骑马来到你的身边,就是为你勘测一条流进草原的路线……
青海湖,古称西海,蒙古语称“库库诺尔”,意为“青色的湖”。在青海省东北部大通山、日月山、青海南山间,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面积4583平方公里,绕湖一周约360公里。湖面海拔3195米。湖中有海心山、海西山、三块石、沙岛、蛋岛(即鸟岛)等,每年春季有十万多支斑头雁、天鹅、棕头鸥、鸬鹚等来此,使这里成了鸟的世界。
青海湖,迷人的湖,它本身就是一首深邃的诗,不同人去读它,在心灵深处就会发出不同的迥响。
作者没有描绘青海湖那些令人心驰神往的实在境界,而是以审美的目光把它诗化了,升华了:意象,它是仙人遗落的明镜,一个“宝蓝色的凸镜”;时间,多么漫长,它已延伸到远古,流传于神话之中;空间,何其寥廓,它竟与天相接,看似要从天边流溢!这种意境就更加令人迷醉,神思飞扬!青海湖是美丽的、迷人的,但也是遥远的(在天边)、神秘的(仙人所遗),与她相亲,是难的。
作者笔下的人民,英勇、坚毅、睿智、乐观。他们怀着必胜的信心,顽强地奔向目标:天边是好远好远的,但生命的水就在那里,于是,他“往天边驰骋”;他们已经揭开了那蓝湖的面纱,掌握了它那神秘的性格,为它规划了造福人类的“路线”;他们挥汗如雨,在草原上开出了黑色、肥沃的处女地,并且继续进军,万柄银锄挥舞,“歌声响彻云天”!
作者眼中的人与自然(青海湖)的关系是遥远而临近,矛盾而和谐的。青海湖既不是顶礼膜拜的崇高对象,也不是沉溺把玩的优美物事,更不是消融自我、天人合一的境界。他象一个英俊的王子,骑着白马,奔向她,不卑不亢,与她亲切对话:“流下来吧……灌溉这万顷草原,灌溉这草原里的新垦田”,人间万千众生多么爱你、敬你、需要你啊!你听:他们正在用嘹亮的歌声向你呼唤。这里,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与功利关系多么和谐地交织在一起!它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兴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遐思,也激发人们改造自然以及创造性劳动的实践意志。
上一篇:《青春》鉴赏
下一篇:《静寂的夜》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