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宋生贵
王中才
一个旅人,牵着一峰高大的骆驼,向我的帐篷走来。旅人低垂着头,,张着干裂的嘴,一口接一口地呼喘着,眼看要倒下了;骆驼仍昂着头,驮着沉重的行囊,从容不迫地跨着大步……
我急忙把旅人接进帐篷,递给他一杯清水。
我问他:为什么骆驼能经受住干渴的折磨?
旅人说:骆驼把水象血一样地珍存在它的驼峰里;而我们,却把血象水一样地煎熬掉。
散文诗《驼峰》有地点、人物、对话,宛若一小戏之格局。朴实自然,平易好懂。这个“小戏”中出场的,除“我”之外,另有两个对比鲜明的形象,即,骆驼和它的主人。“旅人低垂着头,张着干裂的嘴,一口接一口地呼喘着,眼看要倒下了;骆驼仍昂着头,驮着沉重的行囊,从容不迫地跨着大步……”这显示出的是力的对比。在这对比中,骆驼作为沙海中艰韧跋涉者的形象自然地突出了出来。力量和坚韧是令人信服的。诗人写下这对比中的形,本身即于不动神色之中表达了对骆驼——这沙漠之舟的礼赞。
不过,诗人的创作用心绝不是在对人与骆驼间的褒贬上,却是要表达他在那浩瀚荒野中所发现的一个道理。这道理是旅人和骆驼经过大漠中漫漫旅途跋涉而充分证明了的:“旅人说:骆驼把水象血一样地珍存在它的驼峰里;而我们,却把血象水一样地煎熬掉。”因此,“骆驼能经受住干渴的折磨”,而人却难能。道理就在其中。它告诉我们,要想经受住漫漫长路艰苦跋涉的考验,就必须要有丰厚的能量积蓄,要有高强度的可转化为力的潜势。骆驼凭靠它的驼峰显示着独特的优势,似乎是人难以比拟的。但,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毕竟可以从那高高耸起,象征着力量和韧性的驼峰上获得启示。
《驼峰》是一篇哲理性散文诗——若依小戏的格局看,恰也是一个小品,于对比间道出理趣。诗文着意说理,通常容易导致呆气和乏味。要避免这一点,就需要做到情理意趣的自然贯通,让人于入情入境的濡染中而领受个中道理。《骀峰》是寓理于动态的形象之中的,因此,在感受到那一人一驼间的情形时,“理”即自然悟出。它的小戏般的格局的妙处也正在于此。
上一篇:《驯海人》鉴赏
下一篇:《驼铃》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