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黄宝生
【作品简介】《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并称为印度两大史诗。它们在古代印度,以口头吟诵方式创作和流传,经历了漫长的成书过程。《摩诃婆罗多》(意思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的成书年代约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4世纪之间,现存抄本约有10万颂(一颂一般为4个音步,32个音节)。根据现代学者考证,它最初是8800颂的《胜利之歌》,讲述婆罗多族大战的核心故事,后来充实故事内容,演变成2.4万颂的《婆罗多》,最后汇入各种插话,扩充为10万颂的《摩诃婆罗多》。1919年至1966年,印度一批梵文学者依据现存各种抄本,校勘出版了《摩诃婆罗多》精校本,共有8万多颂。
关于这部史诗的作者毗耶娑,我们目前所知道的都是传说,很难断定他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他既是这部史诗的作者,又是这部史诗中的人物。按照史诗本身的故事,毗耶娑是渔家女贞信在嫁给福身王之前的私生子,名叫黑岛生。贞信和福身王的儿子奇武婚后不久死去,留下两个遗孀,面临断绝后嗣的危险。于是,贞信找来在森林中修炼苦行的黑岛生,让他代替奇武,生下三个儿子——持国、般度和维杜罗。此后,毗耶娑仍然隐居森林,但他目睹和参与了持国百子(俱卢族)和般度五子(般度族)两族斗争的全过程。在般度族五兄弟升天后,他用了三年时间创作了这部史诗。如果史诗中的这些内容不是后人杜撰添加的,那么可以认为毗耶娑是这部史诗的原始作者。
而按照印度传统,毗耶娑不仅被说成是《摩诃婆罗多》的作者,还被说成是四吠陀的编订者、往世书的编写者、吠檀多哲学经典《梵经》的作者,等等。将相距数百乃至上千年的著作归诸同一作者,显然是荒谬的。不过,我们应该注意到,毗耶娑这个名字本身具有“划分”、“扩大”、“编排”等含义。因此,将毗耶娑看作一个公用名字或专称,泛指包括《摩诃婆罗多》在内的、古代印度在漫长历史时期中累积而成的一些庞大作品的编订者,也未尝不可。
【内容提要】《摩诃婆罗多》全书共分18篇,以列国纷争时代的印度社会为背景,叙述了婆罗多族两支后裔俱卢族和般度族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斗争。
象城的持国和般度是两兄弟。持国天生眼瞎,因而由般度继承王位。持国生有百子,长子难敌。般度生有五子,长子坚战。这便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两支后裔,前者被称作俱卢族,后者被称作般度族。不久,般度死去,由持国执政。坚战成年后,持国指定他为王位继承人。但难敌不答应,企图霸占王位,纠纷从此开始。
难敌设计了一座易燃的紫胶宫,让般度族五兄弟去住,准备纵火烧死他们。般度族五兄弟幸免于难,流亡森林。其间,般遮罗国王的女儿黑公主举行选婿大典,般度族五兄弟乔装婆罗门前往应试。五兄弟之一阿周那按照选婿要求,挽开大铁弓,射箭命中目标,赢得了黑公主。从此,黑公主成为般度族五兄弟的共同妻子。而般度族五兄弟也在这次事件中暴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于是,持国召回他们,分给他们一半国土。
般度族在分给他们的国土上建都天帝城,政绩辉煌。难敌心生妒忌,又设计掷骰子赌博的骗局。坚战并不愿参加赌博,但出于礼节,还是接受了难敌的邀请。在掷骰子中,坚战输掉一切财产和王国,又输掉四个弟弟和他自己,最后输掉他们五兄弟的共同妻子黑公主。于是,难敌命令自己的弟弟难降将黑公主强行拽来,在赌博大厅当众横加羞辱。般度族五兄弟之一怖军怒不可遏,发誓要报仇雪恨。持国预感恶兆,不得不出面干预,答应黑公主的要求,释放般度族五兄弟。但难敌不死心,找回般度族五兄弟,要求再赌一次,讲定输者一方流放森林12年,还要在第13年过隐匿的生活,如被发现,就要再次流放12年。这次赌博的结果自然又是坚战输掉。这样,般度族五兄弟被迫交出国土,流亡森林12年,并在第13年里隐姓埋名,在摩差国毗罗吒王宫廷里充当仆役。
13年期满后,般度族五兄弟要求归回失去的国土,难敌坚决不允。于是,双方各自争取盟友,准备战争。般度族获得多门城黑天(大神毗湿奴的化身)的支持。般度族和俱卢族双方使者来回谈判。难敌一意孤行,拒绝讲和。坚战为了避免流血战争,作出最大让步,提出只要归回五个村庄就行,而难敌宣称连针尖大的地方也不给。最后,双方在俱卢之野开战。
大战进行了18天,经过反复的激烈较量,俱卢族全军覆灭。眼看般度族大功告成,没有料到俱卢族剩下的三个战士竟在夜间偷袭酣睡的般度族军营,杀死般度族全部将士。黑天和般度族五兄弟因不在军营而幸免。面对如此悲惨的结局,坚战精神沮丧,但在众人的劝说下,终于登基为王。坚战统治了36年后,得知黑天逝世升天。于是,他指定般度族的唯一后嗣——阿周那的孙子为王位继承人,然后与自己的四个弟弟和黑公主一起远行登山升天。
以上是《摩诃婆罗多》的主线故事,至多只占全诗篇幅的一半。围绕这个主线故事,穿插进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其中,有关古代国王和武士的英雄传说插话,与史诗的基本精神最一致,与主线故事的关系也最紧密。例如,《那罗传》和《莎维德丽传》这两个著名插话,是般度族流亡森林12年期间,修道仙人为安慰和鼓励他们而讲述的。《那罗传》描写古代国王那罗受到恶神捉弄,在掷骰子赌博中输掉国土,被迫与妻子达摩衍蒂流亡森林。在森林中,夫妻两人不幸失散。最后,双方历尽艰难困苦,重新团圆,并收回国土。《莎维德丽传》描写古代一个国王的独生女儿莎维德丽,自愿选择遭到侵略而流亡森林的一个瞎子国王的儿子作丈夫。一年后,丈夫死去。死神阎摩前来拴走她丈夫的灵魂,而她紧追阎摩不放。最后,凭她的忠贞和智慧,赢得阎摩的恩惠,使丈夫死而复生,也使公公双眼复明,后来终于收复国土。
史诗中插入的各种寓言故事大多是史诗人物用来引证自己的观点或阐明某种道德教训的。例如,俱卢族和般度族大战结束后,持国悲痛欲绝。持国的顾问维杜罗劝慰他,讲了一个寄寓人生哲理的故事:有个婆罗门进入一座充满野兽的大森林。他东奔西跑寻找庇身之处,结果掉入一口覆盖着蔓草和树藤的井。他缠在树藤和树枝中,头朝下倒挂着。井底有蟒蛇,井边有六嘴十二足的大象,还有许多黑鼠和白鼠在啃啮他所依附的那棵树。即使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中,这个婆罗门依然贪恋生活。树枝中有许多蜜蜂在享用蜂蜜,他也不知餍足地一次又一次舔吮流下的蜜汁。维杜罗向持国指出,大森林意味世俗生活,各种野兽意味疾病,那口井意味生物的肉体,蟒蛇意味毁灭一切生物的时间,缠住婆罗门的树藤意味求生欲望,六嘴十二足的大象意味六季十二月,黑鼠和白鼠意味黑夜和白天,蜜蜂意味情欲,流下的蜜汁意味感官快乐。最后,维杜罗说道:
智者们早就知道:
生活之轮如此运转,
因而他们能够
斩断生活之轮羁绊。(11.6.12)
除了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这些文学性插话外,史诗中还有大量宗教、哲学、政治和伦理等等理论性插入部分。其中最突出的是俱卢族老长辈毗湿摩临终前对坚战的长篇教诲——第12篇《和平篇》和第13篇《训诫篇》。这两篇的篇幅总和约占全诗的四分之一。在《和平篇》中,毗湿摩的教诲分为三部分:“王法”、“非常法”和“解脱法”。“王法”是指国王在正常时期的职责。毗湿摩讲述了国家的起源,国家的日常事务,四种姓的职责,国王与臣民的关系,惩治方式,人生目的法、利和欲及其相互关系。“非常法”是指国王在危急时期的职责,即国王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曲折的或狡诈的应变策略。但采取这种策略带有一定危险性,并且常常会偏离原先的正当目的。因而,毗湿摩也同时强调自我克制、苦行和诚实这些美德的重要性。“解脱法”是指达到人生最高目的——解脱的方法。毗湿摩阐述了世界的起源和发展、生与死、灵魂、命运和瑜伽等等一系列问题,而根本的一条是摒除一切欲念,弃绝生活。
史诗中的这类说教成分还散见于其他各篇。而在所有说教成分中,最著名的还是第6篇《毗湿摩篇》中的《薄伽梵歌》,因为它后来成了印度教的重要圣典。《薄伽梵歌》共有18章,700颂。这部宗教哲学诗的中心内容是黑天向般度族五兄弟之一阿周那阐明达到人生最高理想——解脱的三条道路:业瑜伽、智瑜伽和信瑜伽。业瑜伽是指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履行个人的社会义务和职责,不抱有个人的欲望和利益,不计较行动的成败得失。黑天认为行动是人类的本质;停止行动,世界就会走向毁灭。行动本身不构成束缚,执著行动成果才构成束缚。因此,只要以超然的态度从事行动,就能获得解脱。智瑜伽是指透过一切现象,认识宇宙的最高存在——梵,达到个人灵魂与梵同一。这样,既能无私无畏地从事行动,又能保持个人灵魂的纯洁。信瑜伽是指虔信黑天,崇拜黑天。黑天自称是世界的创造者和毁灭者。只要将一切行动作为对黑天的献祭,就能摆脱善恶之果,获得解脱。这三种瑜伽是相辅相成的。由于阿周那当时处在是否投身大战的心理危机时刻,黑天着重向他解释业瑜伽。
【作品鉴赏】综观《摩诃婆罗多》,由于其中夹杂大量非文学性成分,确实不能把它当作一部纯文学作品来读。印度传统称《罗摩衍那》为“最初的诗”,而称《摩诃婆罗多》为“历史传说”,是有道理的。因此,对于《摩诃婆罗多》的内容,我们必须兼顾两个方面:它既是一部英雄史诗,即如书名所表示的那样,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又是一部“百科全书”,即如史诗结尾部分所宣称的那样,囊括了人生“四大目的”(法、利、欲和解脱)的全部内容:
正法和利益,
爱欲和解脱,
这里有,别处有,
这里无,别处无。(18.5.38)
而且,从实际效果看,其中许多宗教、哲学、政治和伦理教诲,特别是《薄伽梵歌》,与史诗中心故事一样,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就《摩诃婆罗多》的中心故事而言,这部英雄史诗的基调是颂扬以坚战为代表的正义力量,谴责以难敌为代表的邪恶势力。在史诗中,坚战公正、谦恭、仁慈。而难敌则相反,贪婪、傲慢、残忍。他的倒行逆施不得人心,连俱卢族内的一些长辈也同情和袒护般度族。在列国纷争时代,广大臣民如果对交战双方有所选择的话,自然希望由比较贤明的君主而不希望由暴虐的君主统一天下。《摩诃婆罗多》正是这种希望的形象化表达。
然而,史诗作者立场高远,对现实的认识是清醒的,并没有将代表正义一方的般度族理想化。在史诗描写的18天大战中,每逢关键时刻,般度族都是采用诡计取胜的,正义的光彩渐渐减却。而难敌遵守武士战斗规则,在战死时,天神们为他撒下鲜花。史诗作者显然面对着人类生存方式的困境。坚战为了谋求般度族的和平生存,作出最大限度让步,也未能阻止战争。而难敌遵循刹帝利武士征服世界、追求财富的使命,也始终坚信自己的事业是正义的。人世间的利害冲突无法避免。冲突的结果是两败俱伤,人类自身遭受毁灭性打击。坚战登上了王位,而对战争的悲惨后果,内心充满痛苦,精神创伤难以愈合。史诗作者最后安排般度族兄弟和俱卢族兄弟在天国相遇。现在,大家都已成为天神,摆脱了人类的卑微生活和自私心理,泯灭了忿怒和仇恨之情,个个仪态安详,享受着真正的和平和安宁。
与口头创作和传诵的方式相适应,《摩诃婆罗多》的语言通俗易懂,诗律绝大多数采用一种简单易记的阿奴湿图朴体。修辞方式也很多,包括谐音、比喻、夸张、对偶、双关、呼告、设问和警句等等。整部史诗采用对话形式的框架,叙述中套叙述,故事中套故事。
《摩诃婆罗多》主线故事情节完整,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而且每一阶段都不乏扣人心弦的戏剧性冲突和紧张场面,如黑公主在赌博大厅当众受辱,般度族在森林和摩差国历险,18天大战中毗湿摩、德罗纳、迦尔纳和难敌之死,持国和甘陀利吊丧俱卢之野。只是由于整部史诗夹杂大量插话和插叙,主线故事的推进时时受到阻碍,延宕拖沓,显得很不紧凑。不过,我们可以这么说,《摩诃婆罗多》犹如印度的榕树,多而下垂的气根长入地中,贴近看似独立的树干,站远看却是榕树的组成部分。既然这是榕树的生态特点,就应该允许它有繁多的气根。
《摩诃婆罗多》的最大艺术成就表现在塑造人物性格方面。这部史诗人物众多,但主要人物都有鲜明的个性,互不雷同。
坚战是般度族的领袖。他遵循婆罗门教的道德法则,俨然是公正贤明的君主形象。在少年时代与持国百子相处时,就善于忍让。难敌先后两次邀请他掷骰子,他为了遵守传统礼节,明知是陷阱也往里跳。大战前夕与俱卢族谈判,也曾作出最大让步。大战中迫不得已采用狡诈手段,但大战胜利后总是追悔不已。
黑天是般度族的主脑。他的性格与坚战完全不同,俨然是个精强干的政治家形象。他与般度族联姻结盟,利用般度族消灭本族的仇敌。大战前夕,他明知不存在和平解决争端的希望,仍然作为般度族的使者前往俱卢族谈判,目的在于争取舆论。大战开始,阿周那临阵动摇。他能说出一大套哲理(即《薄伽梵歌》),消除阿周那的疑虑,激发他的斗志。大战中,他为了取胜而不择手段,是种种阴谋诡计的教唆者。他在战前曾当着难敌和阿周那的面,许下不亲自参战的诺言。但当阿周那不忍下手杀害毗湿摩时,他却按捺不住,先后两次跳下阿周那的战车,想要亲自动手。直至战后,面对甘陀利(持国的妻子)的指责,他仍然确信自己支持的事业是正义的,罪责在包括甘陀利在内的俱卢族一方,因而决不认错。
阿周那和怖军是般度族的两员主将。阿周那在五兄弟中武艺最高强,怖军也为般度族屡建战功,但两人性格迥然有别。阿周那善于思索,遇事冷静。黑公主在赌博大厅当众受辱,怖军怒不可遏,指责坚战不该将黑公主押注,要取火焚烧坚战掷骰子的手。阿周那当即劝说怖军要维护本族的名誉,不要帮倒忙。在争取盟友的备战期间,黑天将他本人和他的军队分作两份,让阿周那和难敌挑选,阿周那理智地挑选黑天本人。大战中,他也时时考虑到道义,不愿鲁莽行事。而怖军虎头虎脑,嫉恶如仇。面对黑公主受辱,他不仅想要焚烧坚战的手,而且发誓要撕开难降的胸膛,打断难敌的大腿。这两个誓言后来在大战中果真兑现。他一向对坚战宽容仇敌的态度不满。直至大战胜利,坚战称帝后,他仍然不肯宽宥和体谅失去百子的瞎眼老王持国。
难敌显然是个暴君形象。他虚荣心强,妒嫉心重,刚愎自用,为所欲为。他的这种性格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从小依仗父亲持国在位,目空一切,无法无天。长大成年后,又一心想霸占王位。助他作恶的两个主要帮手是阴险毒辣的沙恭尼和粗野蛮横的难降。持国是出于溺爱儿子的私心,才支持难敌。他心里明白难敌的行为不合道义,也预感后果不妙。但他双目失明,生性软弱,一旦劝阻无效,也就听天由命。毗湿摩是老族长,德罗纳是教师爷,他们两位是出于恪守职责,才站在俱卢族一边。但他们利用自己德高望重的地位,一有机会就从中调和,为般度族说好话。
迦尔纳站在俱卢族一边的原因尤其特殊。他是贡蒂(般度的妻子)婚前私生子,被收养在一个车夫家里。长大后,练就一身好武艺。由于他的身份是“车夫的儿子”,在一次比武大会上,遭到般度族羞辱,而难敌趁此机会拉拢他,封他为盎伽王。从此,他成为难敌的忠实朋友。大战前夕,贡蒂向他透露了他的出身秘密,恳求他站在自己的兄弟们一边。但他不能原谅贡蒂的遗弃行为,因为长期以来,他已经被剥夺作为一个刹帝利应有的名誉地位,现在加以补救,为时已晚。况且他已经蒙受难敌的恩惠,在这决战的关键时刻忘恩负义,背弃朋友,必将招致天下英雄耻笑。因此,他断然拒绝母亲的恳求,决心为俱卢族尽忠效劳。不过,他也没有彻底断绝母子之情,最后向贡蒂许诺:他在战斗中只与阿周那决一生死,让她依然保留有五个儿子。迦尔纳出身“低微”而武艺出众,因而他的性格中既有自卑的一面,又有自负的一面。毗湿摩瞧不起他,他便拒绝在毗湿摩担任俱卢族统帅期间参战。在毗湿摩和德罗纳相继倒下后,他才出任统帅,结果战死在自己的异父兄弟阿周那的箭下。
《摩诃婆罗多》中三位主要妇女形象——甘陀利、贡蒂和黑公主也塑造得十分成功。她们有各自的不幸遭遇和各自的坚强个性。
甘陀利遵从父母之命,嫁给瞎子持国。而且,为了表示忠于丈夫,她自愿终生用围巾蒙住自己的双眼。她同持国一样,对任性的难敌无可奈何。但她毕竟疼爱自己的孩子。因此,大战结束后,她满怀忿怒,想要诅咒坚战,只是由于毗耶娑的劝阻才作罢。尽管如此,当坚战向她请罪时,从她蒙眼的围巾里漏出的忿怒眼光仍然伤害了坚战的脚指甲。她虽然宽恕了坚战,却不能宽恕黑天,向黑天发出严厉的诅咒。她的诅咒如期兑现,黑天的雅度族最终在自相残杀中覆灭。
贡蒂在少女时,父亲将她过继给没有后嗣的姑丈。她在姑丈家的职责是侍奉婆罗门客人。一位婆罗门大仙对她的侍奉表示满意,赐给她一个得子咒语。她出于好奇,试了试这个咒语,结果生下了迦尔纳(如果我们拨开神话迷雾,可以说,迦尔纳是贡蒂“侍奉”婆罗门大仙的产物)。少女未婚生子是不光彩的。贡蒂慑于道德舆论,遗弃了迦尔纳。后来,她嫁给般度。由于般度短命,她未能真正享受到王后的荣华富贵,相反,与般度五子一道落难流亡,备尝艰辛。大战前夕,她表现出一个刹帝利妇女的本色,委托黑天向坚战五兄弟转述古代英雄母亲维杜拉的故事,激励儿子们忠于刹帝利职责,勇敢战斗。大战结束后,她也向坚战公开了迦尔纳的出身秘密。尽管受到坚战的严厉责备,但对她来说,长期积压在内心的苦恼总算得到部分宣泄。贡蒂这一生,生活对她真是够严酷的。如今般度族胜利了,她又有多少精神快乐可言。因此,最后她执意跟随持国和甘陀利遁世隐居,并在森林大火中了此一生。
黑公主是《摩诃婆罗多》中最富有反抗性的妇女形象。当坚战将她押作赌注输掉后,难敌派听差召唤她到赌博大厅,她不服从。于是,难敌派难降强行将她拽到赌博大厅。在赌博大厅上,坚战五兄弟束手无策,而她不畏强暴,奋力抗辩。直至无耻的难降强剥她的衣裳,矛盾激化,持国不得不出面干预,放回坚战五兄弟和黑公主。般度族被迫流亡森林时,坚战五兄弟的其他妻子都回娘家避难,唯独她与坚战五兄弟共患难。她念念不忘般度族和她本人蒙受的奇耻大辱,经常提醒坚战要报仇雪恨。大战前夕,她看到坚战一心想争取和平解决,便向出使俱卢族的黑天表达自己主战的强烈愿望。大战结束后,坚战内疚于心,精神不振,而她坚持认为俱卢族罪有应得,勉励坚战担负起国王的责任。尽管黑公主性格刚烈,在家庭生活中依然是个贤妻良母。坚战登位后,她照样侍奉贡蒂和甘陀利。
除了以上这些主要人物外,其他某些次要人物以及某些插话里的主人公也塑造得十分成功。究其成功原因,主要在于史诗作者不是按照统一的模子,而是严格忠于现实,依据人物的出身、经历、地位、修养和气质等多方面因素塑造性格。这一成功经验是值得后人仔细研究和借鉴的。
上一篇:张增坤《拉达兰妮》东方文学名著鉴赏
下一篇:浦漫汀《摩诃摩耶》东方文学名著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