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意大利著名诗人、翻译家、意大利隐逸派*诗歌的重要作家,195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夸西莫多生于西西里岛锡腊库扎城。父亲是火车站的职工。他在艰难困苦的岁月中度过了童年。夸西莫多从小喜欢诗歌,他读了不少意大利古典诗歌。15岁时就开始写诗。1921年他进入罗马工学院工程系学习,对工艺技术和几何学有过深入的研究。两年后改读文学。后由于家庭生活困难,不得不中途辍学,一边流浪,一边谋生。这时期,他当过建筑公司绘图员,五金店店员,百货总店会计。后来才在一家国立的建筑公司找到固定的职业。1928年正式开始诗歌创作。1929年在佛罗伦萨认识了著名的隐逸派诗人蒙塔莱*,从此参加隐逸派,并为进步的杂志《索拉里亚》写稿。1930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水与土》,从此蜚声文坛。1938-1940年任《时报》编辑。1939年又应米兰威尔第音乐学院之聘,任该学院意大利文学教授。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他投身于反法西斯主义的斗争,曾被捕入狱。这时他逐渐脱离隐逸派,开始创作“社会诗歌”,反映法西斯强盗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讴歌反法西斯斗争中英勇的战士,诗中洋溢着炽热的爱国主义激情。后期诗风也变得较为明快、开朗。1959年,“由于他的抒情诗以高贵的热情表现了我们时代生活中的悲剧”而获得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夸西莫多前期诗歌,具有鲜明的隐逸派诗歌的特征。他的诗反映故乡、亲人和自己童年时代的生活,表现对现时生活的失望、悲哀、别离与痛苦,是蒙塔莱“生活之恶”*诗歌的姊妹篇,他的名作《大地》和《重归》表现大地的痛苦,表现现实的忧伤,是挖掘“生活之恶”、“不可捉摸的痛苦”的典型篇章;他的诗很少抽象的观念,多运用反复、象征与联想,表现内心不可逆转的悲哀的诗绪;画面凄清、明净;音韵铿锵优美,是隐逸派诗歌中的佳品。
他的作品除《水与土》外,尚有诗集《消逝的笛音》(1932)、《诗钞》(1938)、《瞬息间的夜晚》(1942)、《日复一日》(1947)、《生活不是梦》(1949)、《给与有》(1966),评论集《诗人与政治家》等。此外,他还从事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的研究工作,先后翻译过荷马、维吉尔、索福克勒斯、莎士比亚、莫里哀、裴多斐等人的诗歌与剧本。
上一篇:太宰治作品分析
下一篇:奈瓦尔,格拉拉·得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