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瑞士著名戏剧家、小说家,荒诞派戏剧*在瑞士的代表作家。生于苏黎世一个建筑师家庭。1931至1933年在苏黎世大学攻读德语文学,后以父亲去世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给瑞士和德国报纸撰写通讯报道。在东、南欧游历时创作他第一部小说《于尔格·莱茵哈特》(1934)。1936年入苏黎世的瑞士联邦工学院攻读建筑专业。二次战爆发后他被征为炮兵,一度戍边。这时他把服役期间的所见所感记录下来,成《从军散记》(1940)。1941年他在工学院毕业后开始从事建筑业务的工作,并继续创作。二次战后,他多次游历欧洲、美国、日本、阿拉伯等地,1955年成为专业作家。1958年获得毕希纳奖金。1960至1965年住在意大利罗马,后定居瑞士提契诺州。1962年,西德马尔堡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1975年曾来我国访问。
弗里施的文学创作是从小说开始起步的,初时的作品主要有:《于尔格·莱茵哈特》(1934)、《我喜欢折磨我的东西,又名难处》(1943)、《宾,又名北京之行》(1945)等,影响不大。后来又有小说《施蒂勒》(1954)、《认为技术决定一切的人》(1957)、《我就用甘腾拜因这个名字吧》(1964)、《蒙陶克》(1975)、《人类出现在新生世》(1979)等。小说给作家带来了一定的声誉。他戏剧创作的成就要更高一些。《圣·克鲁兹》(1944)是作者在导演希尔菲茨尔德的鼓励下开始戏剧创作的第一部作品。之后写的《他们又在唱了》(1945)在上演时获得很大成功。闹剧《万里长城》(1946)是代表作。此外还有:《战争结束的时候》(1949)、《唐璜,又名对几何学的爱好》(1953)、《比德曼和纵火犯》(1958)、《安多拉》(1961)、《传记·一出戏》(1967)、《写给学校用的威廉·退尔》(1971)等。弗里施的剧作受布莱希特的影响很大,采用陌生化的效果,常常揭示事物另一种发展的可能性,以使得观众出乎意料之外,迫使其思考。
上一篇:弗莱契,约翰·各尔特作品分析
下一篇:弱的天才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