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美国女作家、意识流*文学的理论家。她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富裕家庭。早年在国外就读。1893年入拉德克利夫学院攻读心理学,1897年毕业。后进入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脑解剖学。1902年辍学赴欧洲,此后大部分时间住在巴黎。在巴黎时,对先锋派*艺术与文学发生浓厚兴趣。20年代,不少新起的诗人、小说家、画家、音乐家、戏剧家常出入于她在巴黎的文艺沙龙。她还是“迷惘的一代”*这一词语的首创者。
斯坦因对意识流文学的理论做出了贡献。她在《如何写作》(一译《怎样写文章》,1931)、《阿丽斯·B·托克拉斯自传》(1931)中认为支配人的行为的不是理性和思想而是直觉和本能;作家的任务是“洞悉直觉联系的本质”,把自己闭锁在个人感受的天地中,表现出“不断延续的当前”的时间感;她称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是“事件文学”*,认为这种文学已经过时,现在应提倡“状态小说”*,亦即排斥情节和事件,摆脱传统的结构模式而着重表现所谓“内在的现实”,挖掘人物潜意识活动的小说。她的这些观点,实际是意识流文学运动的总结和概括,对后来的意识流小说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她的创作成绩不大。她是文学改革的试验者,提倡一种简朴、单调、重复而又重视声音和节律的稚拙的文体;她的作品注意吸收电影的特点,用重复的,但又有些微差别的文字来表现一种流动的,连续不断的景象;不大使用标点,特别是不用问号、冒号和分号,认为这些是累赘。她的这些创作上的特色,对海明威*、司各特、菲茨杰拉尔德*、舍·安德森影响甚大。作品除上述外,还有《三个女人的一生》(1909),包括3个短篇《安娜》、《莲娜》、《梅兰克塔》,这是她的文艺实验之作;《美国人的成长》(1925),是她较为难懂的作品,写一家3代人的经历。论著有《作为解释的作文》(1926)、《记叙文体》(1935)、《美国讲演集》(1935)等。
上一篇:放射派作品分析
下一篇:斯奈德,加里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