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俄国象征主义*诗人、小说家和剧作家。原姓切切尔尼科夫,“梭罗古勃”是他的笔名。他生于彼得堡一个裁缝匠家庭。四岁丧父,母亲给别人当女佣。1882年他在彼得堡师范学院毕业。毕业后,当了25年教师。先是在外地,1892年回到彼得堡执教。从1907年起专事创作。梭罗古勃热烈欢迎俄国二月革命,但对十月革命不甚理解。尽管如此,在十月革命后一些作家纷纷逃离俄国时,他仍未离开俄国。1927年10月病逝。
梭罗古勃从1884年起开始发表作品,写有大量的诗歌、小说和剧本等。1892年开始创作,1902年才完成,并于1905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小鬼》是他的代表作。在这部长篇中,他塑造了一个十分卑劣、怯懦的凡夫俗子的形象彼列多诺夫。这一形象,在俄国几乎成了卑劣、怯懦和庸俗的代名词,形成了一个流行很广的词语——“彼列多诺夫性格”。这件事本身证明了《小鬼》的成功。梭罗古勃的创作特色是象征主义、厌世主义、歌颂死亡、怪诞和现实主义的奇特的混杂,但象征主义是他作品的基调。《小鬼》表现了以发狂为幸福的厌世思想,典型地体现了梭罗古勃作品神秘和厌世的特征。《创造中的传说》(1914)描绘了一个想象中的世界,这个世界中充满了幻想、怪诞、神秘和色情气氛,也是他的象征主义的一部力作。他的作品有时也表现人民的痛苦、觉醒与挣扎。在诗作《织布女工》(1905)、《复活之火在燃烧》(1906)中,诗人表现了对底层人民痛苦不幸与反抗的怜悯与同情。除上面提到的作品,他还写有长篇小说《苦恼的梦幻》(1896)、《政治神话》(1906)、《死人的魔力》(1909)、《老屋》,诗集《火环》(1909),剧本《死亡的胜利》(1907)、《生命的人质》(1912)、《深渊上的爱情》。他最后的一部作品是长篇小说《弄蛇女人》(1921)。此外,他还翻译过伏尔泰、莫泊桑、波德莱尔*、魏尔兰*等人的作品。
鲁迅先生在《〈奔流〉编校后记(八)》中说梭罗古勃“是出名的‘死的赞美者’”。
上一篇:梦幻诗人作品分析
下一篇:椎名麟三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