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爱尔兰著名戏剧家、小说家,“荒诞派”*戏剧的重要奠基人。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
1906年4月13日,贝克特生于都柏林一犹太中产者家庭,父亲是个测量暨核查员,母亲是个虔诚的新教徒。贝克特在学生时代曾去巴黎游历,并结识了侨居巴黎的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1927年,贝克特以优异成绩在都柏林三一学院毕业。翌年,贝克特应聘为巴黎乌尔姆师范学院英文教师,直至1930年。1931年回都柏林,在三一学院教授法文,同时研究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哲学思想,获得硕士学位。从1932年起,贝克特漫游欧洲,并给先锋派杂志撰稿。因厌恶爱尔兰的“神权政体、书报检查”制度,三八年起定居巴黎。二次大战中,贝克特参加了反纳粹的秘密抵抗运动。因受盖世太保追捕,逃到沃克吕斯的鲁西荣村,并创作长篇小说《瓦特》(1944)。二次战后,贝克特回到爱尔兰为红十字会工作。1945年秋,贝克特到法国圣洛的一个军队医院中做盟军翻译。冬,到巴黎专门从事创作和翻译工作。
贝克特在20年代末从事文学创作与翻译活动。他写过诗歌,如《婊子镜》(1930),评论,如《论普鲁斯特》(1931);小说,如《刺少踢多》(1933),《莫菲》(1938),同他人合作,把乔伊斯的一些作品译成法文。以上可以说是贝克特创作的初期阶段。从1945年开始,贝克特改用法文写作,并进入他创作的第二个时期。作品主要有三部曲小说:《摩洛伊》(1951)、《马洛纳之死》(1951)、《无名的人》(1953)。其中,有的评论家把《摩洛伊》称作是20世纪杰作之一。这些小说,表现出作者否定情节这一小说基本结构的反传统性。贝克特此期的戏剧创作取得了突出成就。《等待戈多》*(1953)是其成名作。1956年以后,贝克特的戏剧创作取得了更大收获。主要有《剧终》(又译作《最后一局》,1957)、《哑剧·Ⅰ》(1957)、《倒下的人们》(广播剧,1957)、《论被废弃的工作》(1957)、《最后一盘磁带》(1958)、《尸骸》(1959)、《哑剧·Ⅱ》(1959)、《炭火》(广播剧,1959)、《啊,美好的日子》*(1961)、《歌词和乐谱》(1962)、《卡斯康多》(1963)、《喜剧》(1964)、《薄膜》(电视剧本,1965)、《迪斯·乔》(电视剧,1968),等等。其中,《炭火》在1959年意大利广播剧汇演中得第二名;《倒下的人们》获1963年阿尔贝·奥利维埃电视片最佳奖。《薄膜》在1965年威尼斯联欢节演出时得青年评论奖,并同《哑剧·Ⅰ》一起获1966年国际短片评奖委员会特别奖。贝克特以“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贫困中得到振奋”,并且他的戏剧“具有希腊悲剧的净化作用”,而获得196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贝克特的作品多表现在荒诞虚无、凄凉残酷的世界上,人生是荒诞短暂、无聊空虚和毫无意义的主题。《等待戈多》中两个流浪汉在乡间土路上百无聊赖地等待戈多,表现了人生的荒诞虚无、凄凉残酷、没有价值和不可思议,就连上吊与否的权利也得要看戈多的。《啊,美好的日子》中,一对老夫妇仅仅是以他们的习惯和本能,麻木不仁地维持他们的凄惨悲苦的生活,表现人生的空虚无聊、孤独死亡。人物的赞美声和嘻笑声,表露出来的恰恰是浓烈的绝望,毫无价值可言。这正好迎合了二次战后西方世界观众们深刻的精神危机。
贝克特的创作形成了强烈鲜明的独特风格,他们取得的艺术成就已经得到举世的公认。贝克特常常是制造充满悲凉恐怖的舞台背景,也总是选取极其简单的布景、道具。一派末日的景象,埋人的土丘、枯黄的荒原、闭塞的斗室、昏暗的光线、腐臭熏天,与作品的主题融为一体。贝克特不看重传统的情节和动作,他认为,“只有没有情节、没有动作的艺术才算得上是纯正的艺术”。所以,剧中几乎无情节可言,只有一些毫无意义的动作序列与前言不搭后语的对话以及絮絮不休的自言自语。贝克特主要是抓住小动作来表现人物内心空虚、窘困的状况。把人物安排进口袋、坛子、垃圾箱中,或用土堆埋起来,来渲染悲剧气氛。人物的语言往往言语支离,废话连篇,荒谬悖理,形成一种幽默感,使悲剧中颇富于喜剧气氛,这就是他用来表现人的孤独感和人生的荒诞性的“悲喜剧”手法。
上一篇:象征主义作品分析
下一篇:贝希尔,约翰尼斯·罗伯特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