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的一个文学流派。20世纪40-50年代拉美文坛上一个刚刚形成的文学流派——魔幻现实主义迅速发展了起来。
“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提法,最早见于1925年。德国文艺批评家弗朗茨·罗在他的《魔幻现实主义·后期表现派·当前欧洲绘画的若干问题》这一专著中,首先提出了这个名词。“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流派的形成,虽说只是近20-30年的事情;但“魔幻现实主义”这个名词,很符合今天衡量这个流派作品的标准。“魔幻”只是创作的手法,目的是反映现实。它是在继承印第安古典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兼收并蓄东西方古典神话的某些创作方法,取材于拉美各国的现实,借助于欧、美现代主义的异化、荒诞、神奇、幻象、巫术等手法,把现实与幻想溶为一体。用以反映或影射拉丁美洲的现实,达到对社会黑暗现实、军事独裁统治和资本家及庄园主的残暴的揶揄、谴责、揭露、讽刺和抨击的目的。
这一流派作品的基本特征主要是:用谈鬼说神的方式,打破主客观世界的界限,用复杂多变的结构,编织富于虚幻色彩的情节,打破了时空的限制。用现代主义的各种手法,追求神奇的艺术效果。
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上的特征,与拉美地区独特的社会生活,有着极密切的关系。拉美地区除了土著印第安人外,还有许多欧洲各国的移民和被贩运到这里的非洲黑人。同一个民族可以由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血统的种族构成。这个种族混杂的地区,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宗教信仰、道德风貌都有着原始的和现代的差别。对比十分强烈;但又都共存于一体。这就给拉美社会生活笼上了一层奇异、神秘的色彩;加之拉美地区自然现象千变万化,这一切都使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产生强烈的感受。古巴作家卡彭铁尔*把这种现实称为“现实的神奇”;认为这种“神奇”是艺术认识现实的基本途径。同时,欧洲现代主义思潮,特别是超现实主义*在拉美的传播,也推动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发展。拉美一些评论家认为:危地马拉诗人兼小说家拉雯尔·阿雷瓦洛·马丁内斯在1915年创作的成名之作《似马之人》和委内瑞拉作家乌斯拉尔·彼特里*在1928年发表的短篇小说《雨》是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雏型。这二位作家可以说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先驱。
继乌斯拉尔之后,古巴作家阿莱霍·卡彭铁尔*(1904-1980)、阿根廷作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1899- )、危地马拉作家米盖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1899-1974)等对魔幻现实主义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创作经验及文学主张,从不同方面对60-70年代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高潮产生了重大影响。阿斯图里亚斯是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中,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金的作家。他于196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他的代表性名著《总统先生》*(1933年写成,1946年发表)是有意识突出印第安文学传统风格,开始有魔幻色彩的作品。1955年墨西哥作家胡安·鲁尔福*(1918- )的代表作,中篇小说《佩德罗·帕拉莫》*出版,标志着“魔幻现实主义”流派正式形成。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成功地把欧美现代派的一些手法与印第安神话的传统风格结合在一起,使这部作品成为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典型。除了鲁尔福以外,阿根廷当代小说家胡利奥·柯塔萨尔*(1914- )、墨西哥作家卡洛斯·富恩特斯*(1928- )、乌拉圭作家胡安·卡洛斯·奥内蒂*(1909- )、委内瑞拉作家阿图罗·乌斯拉尔·彼特里*(1906- )、巴拉圭作家罗亚·巴斯托斯*(1917- )等都以自己的创作为魔幻现实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1967年哥伦比亚著名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发表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使其成为最负盛名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在拉美文坛上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他的许多作品都被称为“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他标志着魔幻现实主义创作达到了高峰。
魔幻现实主义在拉美的产生是具有其进步意义的,它反映了文学界对拉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反抗心理。
上一篇:魏斯,彼得作品分析
下一篇:鲁尔福,胡安·约瑟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