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墨池记
简介
本篇选自《元丰类稿》。作者曾巩(1019—1083),字子固,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县)人,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是欧阳修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支持者,文风温醇典重、雍容平易,文字简明、委曲周详。著有《元丰类稿》(编于宋神宗元丰年间)五十卷,凡诗八卷,文四十二卷,另附录一卷。本篇是作者应抚州州学教授王君之请而作,由记墨池遗迹而阐明王羲之书法的卓越成就是后天努力而非天成,并进一步强调深造道德的重要性,文章题小意宏,言近旨远,委婉有致。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①,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②?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③,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⑤。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⑥,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馀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⑦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注释
①洼(wā)然:低洼深陷的样子;方以长:方而长。 ②信:真;邪:同“耶”。 ③方:当;强:勉强;极:穷尽,作动词用。④徜徉(chánɡyánɡ):徘徊流连;肆恣:通常作“恣肆”,放任纵情。 ⑤教授:官名,宋朝路、府、州学中主管教育的官员;章:彰明、显著;楹(yínɡ):门前大柱;揭:昭示。 ⑥爱人之善:重视别人的长处;虽一能不以废:虽然只有一技之长,也不能让它埋没。 ⑦庄士:行为端庄的人;遗风馀思:遗留后世的风范和思想。
译文
在临川城东,有块地隐隐约约高起,它临近抚河,名叫新城。新城的上面,有一低洼而呈长方形的池子,相传为王羲之写字洗笔的水池,荀伯子《临川记》上这样说。王羲之曾经仰慕张芝,临池学写字,池水都被染成黑色,这是墨池的旧迹,难道真是如此吗?
当王羲之决心不再做官之后,曾经尽历东方诸郡,乘船浮海,以舒展快意于山水之间;难道他在纵情放任、流连忘返之时,还曾在此停留休息?王羲之的书法晚年才趋于精妙,他所具有的书法才能,也是靠专心致力才达到,非是天生的。而后世没有能及王羲之的,莫非是学习的功夫不如他?那么学习都不可以少下功夫,更何况还想在道德方面有更深的造诣呢?
墨池之上,现是抚州州学的校舍。教授王君唯恐墨池不为人所知,写了“晋王右军墨池”六个字悬挂在门柱上以昭示世人。他又告诉我曾巩说:“希望能有一篇记。”推测王君的心思,是注重别人的长处,即使只有一技之长也不让它埋没,因而及于王羲之的遗迹呢?还是想借推广王羲之的精神来勉励莘莘学子呢?一个人的一技之长,竟使后人如此崇尚,更何况道德高尚、德行庄重的人遗留下来的风范和思想,影响到后世又该如何呢!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上一篇:后赤壁赋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下一篇:岳阳楼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