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翱:题峡山寺
李翱
翱为儿童时,闻山游者说峡山寺,难为俦远地,尝以为无因能来。及兹获游,周历五峰,然后知峡山之名,有以然也。
于灵鹫寺时,述诸山居之所长,而未言其所不足。如虎丘之剑池不流;天竺之石桥下无泉;台山之力,不副天奇,灵鹫拥前山,不可远视。峡山亦少平地,泉出山,无所潭。
乃知物之全能,难也。况交友择人,而欲责全耶!去其所阙,用其所长,则大小之材无遗,致天下于治平也,弗难矣。
元和四年,李翱应广州刺史、岭南节度使杨于陵征聘,从长安由广济渠入黄河,转汴河,经淮河、长江、富春江、鄱阳湖、漳江、浈江至广州。在赴职途中,六月初五宿峡山,写下这篇题记。峡山,在今广东清远县南,又名观亭山、观峡、中宿峡。
从开篇至“有以然也”为第一段。追述作者早已听说峡山这一名胜,但因相去遥远,故难以结伴远游此地。幸有这次征聘之行,在遍游许多江南名山之后,得以目睹峡山风采,始信传闻不虚。说明从闻名到目睹的经过。“周历五峰”(虎丘、天竺、台山、灵鹫、峡山)句则为下段对诸名山优劣的评论作揭示。
从“于灵鹫寺时”至“无所潭”为第二段。历数诸名山“所不足”:苏州虎丘山上的剑池是一潭死水;杭州天竺山的灵隐石桥则无涓涓流泉;台山(大庚岭)太险峻,亦无与之相匹配的天然奇观;广东曲江的灵鹫山则前耸高峰,使游人视野无法开阔;而峡山则极峻峭,无一席平地,泉水也只是单调的狭窄湍流,而无潭水点缀其间。作者用诸名山之所短来纠正他在《题灵鹫寺》一篇中,只“述诸山居之所长”的偏颇。这段对山水的评论,引出了下面物固难全的议论。
从“乃知物之全能”至篇末为第三段。作者从诸名山均各有“所不足”出发,得出“物之全能,难也”的结论。又从这一对万事万物的高度概括,说到交友用人,不应求全责备,而应“去其所阙,用其所长”。如果真能做到这点,作者认为,即使治理好国家这样的复杂事务,也“弗难矣!”从而把议论推向更加深化阶段。
这是一篇山水评议文章,不同于一般的写景的游记作品。作者遍游江南名山之后,在这篇题记中,用简洁扼要的文笔,恰当中肯地评述诸山之不足,很有见地。并从山水之难全,引出议论;从“交友择人”,进而深入到治理国家的道理。引伸转圜,契合天然,毫无榫隙。全文仅一百五十余字,但有叙述,有评说,有议论。文章层次清晰,结构紧凑,文字质朴,主题集中。无论就鉴赏山水,还是治理人事,都能给人以教益和启发。
上一篇:刘禹锡《陋室铭》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下一篇:马说(杂说四)原文,注释,译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