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渤:南溪诗序
李渤
桂水过漓山,右汇阳江,又里余,得南溪口。溪左屏列崖巘,斗丽争高,其孕翠曳烟,逦迤如画;右连幽墅,园田鸡犬,疑非人间。溯流数百步至玄岩,岩下有湾壤沮洳,因导为新泉。
山有二洞九室。西南曰白龙洞,横透巽维,脱骨如玉。西北曰玄岩洞,曲通坎隅,睛眺漓水。玄岩之上曰丹室,白龙之右曰夕室,巽维北梯险至仙窟,仙窟北又有六室,参差呀豁,延景宿云。其洞室并乳溜凝化,诡势奇状。仰而察之,如伞如軬,如栾栌支撑,如莲蔓藻井;左睨右瞰,似帘似帏,似松偃竹袅,似海荡云惊。其玉池玄井,岚窗飚户,回还交错,迷不可纪。
从夕室梁溪向郭,四里而近,去松衢二百步而遥。余获之自贺,若获荆璆与蛇珠焉,亦疑夫大舜游此而忘归矣。遂命发潜敞深,磴危宅胜,既翼之以亭榭,又韵之以松竹,似宴方丈,如升瑶台,丽如也,畅如也。以溪在郡南;因目为南溪,兼赋诗十韵以志之。
宝历二年三月七日叙。
“桂林山水甲天下”,而南溪山为桂林重要景区之一,而最早将南溪山开辟为游览区的,便是唐代诗人李渤。他的《南溪诗》是一首五言排律,描绘南溪山的独特景色,并抒发了留恋向往之情。这篇《南溪诗序》则用散文笔调,描述南溪山水清丽奇险、岩洞勾连曲畅的特色,同时也寄寓着流连归隐之情。为宝历二年(826)三月七日所作。
勾勒山水贯用移步换形之法,这篇序记也不例外。对南溪山主要景点,依次展现,着意宣染,逼真传神。
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南溪口的优美风景。桂水(漓江)经过漓山指雉山),右与阳江(桃花江)相汇,又流一里多,即到南溪河口。河左岸,大小成两截的山峰,似屏而耸立,形如马鞍。在阳光的映耀下,“斗丽争高”,山上草木青翠如染,又飘忽着云丝雾缕,曲折连绵。文中对斗、争、孕、曳等词运用极妙,点染出一幅浓墨淡彩的山水画。同时映入眼帘的是,右岸村舍相连,景色深幽,唯闻鸡犬之声,而无人间尘嚣,仿佛是世外仙境,所以明人邝露曾惊叹说:“南溪之阴,枕新泉,连幽野,田园鸡犬,疑非人世。”(《赤雅》)所谓“疑非人间”、“疑非人世”都是运用“似与非似”的审美观念描述人间美景。接着逆流而上至玄岩,在低凹湿润之处,疏浚新泉。说明作者来南溪山不仅在观赏风景,而且进行着景观的开拓。但他并没有多作渲染,只是淡淡一笔,说到为止,表现出恬淡的情怀。这和那些自矜其事,竭力夸张的文人墨客,全然是两种情调。
文章第二段,重笔勾划的是“二洞九室”。描述洞室之美,言简意赅,语浅情深。如写白龙洞,仅只“横透巽维,脱骨如玉”一句,但其中蕴含无限情趣,前四字写岩洞横透东南,天光一片;后四字写钟乳石之美,光洁如玉。宋人祝穆说:“四壁悉是乳液所凝,玉鳞雪花,灿若宝所”(《方舆胜览》),以此印证,可见用“脱骨如玉”描写岩洞钟乳石的玉润莹洁,是极为生动形象的。对玄岩洞的总体描写,也只用“曲通坎隅,睛眺漓水”一句,而将其中细景悉皆略去,可谓惜墨如金。在九室的描写中,只点出“丹室”、“夕室”、“仙窟”,其余六室则只用“参差呀豁,延景宿云”勾勒。但从这八个字中,已足可见出洞景参差,洞口豁张,引景其中,云雾飘浮之美。二洞九室勾连幽曲,钟乳石诡异罕见,奇绝无比,令人惊叹造化之功,因而紧接着从不同的视角,用一系列比喻加以细致描绘。“仰而察之”,如雨伞、车篷,如曲木斗拱、莲饰藻井;而“左睨右瞰”,则似帘、似帐,似松卧竹摇、海荡云惊。如果前者侧重在静态比喻,那么后者侧重在动态比喻,动静相映,巧言切状,良多趣味。在那千姿百态的岩洞里,竟然还有水碧如玉的池塘和颜色青黑的深井。至于那些飘着山中雾气的窗口、吹有劲风的门洞,更是回环交错,处处都有,迷不可记,置身于这恍如仙境的岩洞之中,所感受的是大自然天造地设的神奇之美。
行文至此,洞中之景已经游尽写透,于是走出洞府,游赏南溪山周围景色,抒发归隐情怀。作者先运用两个比喻抒写发现南溪山美景,有如获荆山之玉、随侯之珠,喜不自胜,并且以推想的语气说:“亦疑夫大舜游此而忘归矣。”这样就把自己留恋眷爱之情喻写得更为生动形象。为使这片奇美的景区在人间现出新的光彩和情韵,于是“遂命发潜敝深,磴危宅胜,既翼之以亭榭,又韵之以松竹”,刻意经营。待建成之日,这里将是清泉长流,屋擅胜境,亭榭翼回,松竹成韵,来此宴游,如登神山方丈,如升仙境瑶台,想望之中,不禁神情俱爽,故而欢快地说:“丽如也,畅如也!”
这篇诗序,虽为其《南溪诗》序言,却是一篇情景俱佳的山水旅游散文。通篇写景,即景抒情,文辞清美,描绘生动,有如摇笔散珠,光彩四溢。更为可贵的是,南溪山经过李渤的开辟经营,始成为游览胜地。后代游客游南溪山,观赏美景,遥想李渤筚路蓝缕之功,朗读这篇韵味隽永的散文和《南溪诗》,玩味诗中所写的“南眺苍梧云,北望洞庭客。萧条风烟外,爽朗形神寂,”将会有一种悠长的兴味。
上一篇:王思任《剡溪》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下一篇:钱良择《塞外纪略(节选)》原文,注释,译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