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元796年,成都府,剑南西川节度使府的乐营里多了一名刚过及笄之年的官妓。
“薛涛!”
乐营使平淡的声音却碰得她一晃,她身体里的脏腑都跟着摇晃了一小下。她像一只猫一样跟在乐营使的身后。像猫一样轻,像猫一样警惕且容易被惊吓。但她最希望的是像猫一样悄无声息且迅疾地进入乐营而不被人注意。这个“人”,在此刻,是对她的生活不起作用的人,是无法跟她一样使用诗歌的语言来说话的人,是这些马上跟她朝夕相处的人。
于是看起来轻盈的她,鹅蛋脸上却结着一层薄冰。这层冰的厚度和温度,如愿地为她起了阻止和拒绝的作用。
垂帘帷幌彩绣瑰丽,乐营花木葳蕤繁盛,这扑面而来的一切,最主要的是那些热情的眼睛,都被她脸上的寒冰回绝了。
因此她在那些眼睛里看来,是高傲而不好亲近的。她绷紧的脸和紧抿的嘴,她目不斜视的眼睛,她端得很正的肩膀,她挺得很直的后背,她只有一握的腰,她水波一样静静流动的脚步,她的外貌与行止都被人看出了抵触和漠然。而这抵触和漠然又似乎隐隐约约和令人看不见的自信连接着。可是那自信究竟是什么?连她自己也尚未捉到手。
她看到了自己的房间。每一个官妓在乐营里都有一间自己的房间。打量了一圈室内陈设,她坐在了床沿。窗户正对着她,灰尘和小虫子,构成具体的光束。她把头轻轻搁在枕头上,把身体轻轻放在床上。在这间已经属于她的屋子里,她像个客人一样轻手轻脚小心翼翼。
疲倦犹如一张棉被盖上来。她闭了眼就睡过去。她一放下所有的抵抗,今天之前所有的焦灼和疲惫终于淹没了她。
2
“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父亲指着井边的梧桐树笑吟吟地望着她。父亲又在考试她了。她张口接到:“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父亲笑意隆盛。“枝”对“叶”,“南北”对“往来”,“鸟”对“风”,工整。他心里在点头。他把自己的首句和女儿的续句连起来一念,有一对词烫了他一下,他的歡喜被烫掉了。“迎”。“送”。“迎送”。薛郧的脸阴了下来,心像被绳子勒了一下。
他本是小心翼翼求生存的男子,生活里每一点波澜都可能让他心惊肉跳。女儿续诗中出现的这对词,使这个敏感的父亲陷入怀疑与担心。
薛郧宠爱这个早慧的女儿。也许因为薛涛早慧,他就有隐隐的担心,现在又多了这样一对意味复杂的词。他担忧了。他害怕女儿走上那样的道路。非良家妇女的道路。给女儿做父亲的男人们,明显比给儿子做父亲的男人们要提心吊胆得多。虽然这“提心吊胆”之事,都是由他们的同性干出来的。
3
她在父亲突然出现的不快中醒过来。仿佛一种解释,她已经明白了当年父亲的脸色及心情从晴朗转至阴沉的原因。
原来是早就注定的命运。这个命运的注定,仅仅一个人完不成。它的起头应该从薛郧离开京城长安到蜀地任职开始。甚至,从公元755年安禄山起兵反唐起。
公元775年,一个叫薛郧的青年男子,从长安风尘仆仆地来到蜀地。未知他的官职,大概小。作为女诗人薛涛的父亲,他的生平简介仅有“因官寓蜀”四个字。
离开繁华的政治中心京城长安是为何呢?这个长安早已不是当初的长安。持续八年的叛乱,崩坏了唐朝的社会秩序。叛兵会烧杀掳掠,朝廷借来平叛的回纥兵也会,唐朝自己的平叛大军也会。八年兵乱,人心失衡,社会失序。而薛郧离开长安的时间节点上,既遇旱情,粮食欠收,又遇到宰相元载调整长安官吏的工资,厚外官而薄京官,官员都纷纷请求外调。也就是说,离开长安,是薛郧基于生存的本能选择。
蜀地,成为当时长安人离乡后的首选。这是唐玄宗开的头。后来唐代宗也往蜀逃生。兵荒马乱之中,皇帝们都先后前往蜀地安身,庶民岂不效仿?
4
公元781年,未知是四季里的哪一个季节,亦未知是一天当中的哪一个段落,薛郧的女儿出生了。他给这个女儿取名为“涛”,字“洪度”。
眉州城挨着岷江。岷江在眉州这一段,是在平原蜿蜒,若要现江水滔滔之势,仅在夏季水量充沛刚猛之际。小城生活无波澜,水涨水落亦是一件大事。夏季发大水,去岷江堤坝看涨水,也是新鲜事儿一件。
也许薛郧,刚随人潮去看了大水回来,妻子就临产了。而岷江潮涨的壮阔声势还在薛郧的脑子里猎猎作响,他把这个印象这种感觉留了下来,替他降生在夏季明亮黄昏的女儿取了个浩渺的名字。
涛,大的波浪。洪度,是要度过这大波浪。这位父亲也许在取“涛”字后就后悔了,可是又舍不得那种壮阔,于是再取“洪度”,做父亲的对自己女儿,到底是希望她顺遂一生的。两种希望间,站着一个矛盾的父亲。
如名字所示,薛涛一生,有被浪头抛到天空的刺激和炫目,也有被浪头卷灭的黑暗,可是,还不错,她都镇住了。
5
薛涛在床上恍惚了一下,拢了拢心神,那些在她闭眼前被谢绝进入她脑子里的各种人、各种事、各种情绪纷纷拥挤进来,鞋履不整地拥挤进来,或者眼巴巴,或者虎视眈眈地盯着她。
她起身,收拾屋子。先把这个屋子变成自己的再说。她只能收拾屋子和自己。未知的人和事,她能提前做些什么呢?她只有准备好自己,去打仗。
她此时是轻松的。卸下生存的压力,远离寡母的哀叹。虽然她只是一个人站在这乐营里,但却因为只有她一个人,她倒生出一腔的孤勇来。
她是口快的人。此次离开眉州到成都府,入籍为官妓,寡母的担忧排列在其它情绪的第一位。寡母怕她一张锋利的嘴给自己招祸。寡母怕她活得艰难。寡母深知她是倔强而要强的人。成都府,官妓,无法探知深浅的世界,只停留在道听途说中,都给这位无法维持自己和女儿生活的寡妇在带来生的希望的同时,也带来无法解决的焦虑。
6
薛郧当年掩藏了他的担心,郁郁而终。失去父亲的家庭便失去了经济基础。生活渐渐困窘,事事都捉襟见肘。寡居的母亲,除了更简朴地操持生活,再无所能。
唐朝行的是均田制,表面上免了女性的徭役赋税,实际上是女性自己无法获得生产生活资料。一旦一个家庭没有了男性,生活就成了最大的问题。也就是,唐的社会,一个单独的女子几乎没有多少养活自己的机会和可能。她们必须随时保持与男子的关系,才能活得下去。
寡母的半生都围绕着“生活”而屈就。当年和丈夫从惊弓之鸟一样的长安来到蜀地,是为了可能会安稳一点的生活,如今女儿入籍做官妓,竟然完全是为了生活。这样看来,寡母的人生,是每况愈下的。寡母最无能为力的,不是这种每况愈下,而是她根本就拿不出什么东西来阻止这种每况愈下。她只能眼睁睁地束手就擒,任随命运把自己刮到哪里就是哪里。
而文采敏捷的少女薛涛,在诗歌的世界里,自信而活泼。
她写一株鸳鸯草:“绿英满香砌,两两鸳鸯小。但娱春日长,不管秋风早。”
有一种朝气勃勃的快乐和初生之犊倔强无畏的霸道。
情窦已开的少女,写起诗来也毫无忌讳和掩饰,爱情之词当仁不让地成为少女写作的主题和主体。此期最有名的,是她的《春望词四首》。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
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
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
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少女薛涛是没有受到约束和限制的。她鲜亮的生命和明亮的情感在诗词里一览无遗。《井梧吟》之后,薛郧并没有对女儿写诗有过干涉。他害怕的是女儿成为某个行当的女人,而不是害怕女儿写诗。
7
在读书风气甚浓的眉州,薛涛的才名已经随着她的诗词慢慢传开。
送郑眉州
雨暗眉山江水流,离人掩袂立高楼。
双旌千骑駢东陌,独有罗敷望上头。
这一首相送郑姓父母官升职离任的诗,表明薛涛已经跻身于眉州上层文化人物的唱和之中。也许正是这位父母官的离任,转折了薛涛的命运。
眉州到成都府,峨嵋阴到浣花溪,约150里路,谁替薛涛的才名延伸了这一段距离?最可能的人,便是这位升职的眉州父母官。
过程已经淹没在历史的时间中。
入籍的决定,在薛涛眼里,不过是一项选择而已。她未曾想得深想得远想得准确,未曾全部领会入籍对她人生的意味。
她少年成名,以诗入籍为妓,“入籍”二字,此时于她是荣耀大过耻辱。
薛涛欣然走在眉州到成都府的150里路上。
注释:
薛涛生年,尚未有定论,笔者取“公元781年”,是依据四川薛涛研究会会长刘天文先生1992年载于《社会科学研究》第6期的《薛涛生年考辨》一文。
上一篇:王韵《人间事》散文鉴赏
下一篇:宋梅花《古堡寻幽》散文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