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道清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薛涛
《月》这首五言绝句,玲珑睿智,隽永深长。首句用“钩”摹状新月和残月的形态。次句活用汉代班婕好《怨歌行》中“裁成合欢扇,团团似明月”之典,状写十五(农历)的圆月。这里的“魄”和“团扇”两个意象,构成了形体上的鲜明对比。三、四句说“初月”(细影)与“满月”(圆质)这对审美客体对于亲人、友人或恋人来说,不能同地、同时观赏,暗蕴别离、相思之苦。明代诗人、评论家钟惺称之“细语幽响,故故向人,而含吐不欲自尽”。(《名媛诗归》)“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的深层意思是说,同样的“细影”,同样的“圆质”,由于审美主体——观赏者所处的地域不同,而得到的观赏客体意象会迥然不同:若在大地的东面看到的是“细影”(初月),那么,在大地的西面看到的则是“圆质”(满月)了。反之,亦然。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名句,莫非从中得到了某种启迪?用“相对”的观点审视世界,这正是女诗人薛涛的思想豁达、超脱的可贵之处。
这首五绝中的“月”是“客体”,“诗人”、“亲人”、“友人”或“恋人”是审美“主体”。这里的诗人、亲人、友人或恋人因为不在同一时空中观赏月的圆缺,自然每每产生出某种离情别绪,欲说还止,正所谓“含吐不欲自尽”。这种“以吞为吐”,含而不露的抒情方式,其艺术效果较之直白的抒情,其意绪显得更蕴藉,更深长。
上一篇:昨天,象黑色的蛇
下一篇: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