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长华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日夕宿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曹植
此诗与作者的另一作品《美女篇》相类,都是以美女佳人为寄托,间接地、象征式地抒写其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的悲哀。关于诗中的“佳人”,曾有人以为是指作者弟曹彪,倘如此那么《杂诗其三》“西北有织妇”中的“织妇”又是指谁呢?所以,我们应当避开这种比附,回到具体的作品之中,去领略它朦胧迷离的情致和意韵!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诗一开篇,作者就给我们描绘出一幅佳人图。这“佳人”生于“南国”,艳若桃花,光彩照人,倾国倾城。这两句描写给读者展现了一个静止的纯美的形象。接下来,“朝游江北岸,日夕宿湘沚”,写“佳人”的活动范围,以展示她的动态。从静态的南国佳人,到动态的“朝游”“夕宿”,很容易使我们想起屈原笔下“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品格高洁的橘,同时又自然而然地让人联想到“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的湘夫人。由屈原作品中的意象来反观本诗,“南国有佳人”,这“南国”,恐怕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方位标志,而主要在于它用隐喻手段向人们展示着“佳人”的高洁品质。当诗人在“佳人”之前冠以“南国”,从而使其具有了这样的暗示意义之后,那么“佳人”朝游江北、夕宿湘沚就不会再象某些论者所说的,是比喻曹彪(或作者自己)的屡次迁徙,而具有了更为深厚的寓意,即表明“佳人”这种“朝游”“夕宿”恰恰象屈原笔下的湘夫人一样,这一切都是为了追寻自己所钟爱的恋人,这恋人也可以说就是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希望所在。高洁的品质,如花似月的容貌,为寻求理想而无休止奔波的志向并不能感动和改变世俗的偏见,“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尤其是被“佳人”视为第一生命的“朱颜”在遭到“时俗”的鄙薄之后,“佳人”的所有理想、追求和抱负倾刻之间都显得异常苍白、异常脆弱,“谁为发皓齿”透示出一种异常沉重的悲哀,一种无以名状的巨大孤独。一方面是有美好的容貌、高洁的品质,一方面又时时希望把这一切献给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寄托,当这种愿望经过现实的验证表明其完全没有可能性之后,“佳人”的时间紧迫感就显得越来越严峻,“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人生若白驹过隙,有限的青春年华怎敌得住那悠悠不尽的时间?这使“佳人”陷入更大的悲哀、更深的忧思之中,同时也使诗人处于左右维谷、进退失据的二难之中。
这首五言短诗尽管只有四十个字,但这个有限的形式却向我们直观显示了无限的内容。由此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作者此时的现实处境,也可以将诗中传达出的思绪、情感推而广之,提升为一种人对生命的共同感受。这一切无一不应归诸于作者在这首诗中成功地运用了象征。广义象征的运用,使作品半透明式地反映着永恒,这是此诗的魅力所在,也是此诗艺术上一个最大的特点。
上一篇:有感
下一篇:欲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