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孔稚珪
【原文】:
钟山之英(2),草堂之灵(3),驰烟驿路,勒移山庭(4)。
夫以耿介拔俗之标(5),潇洒出尘之想,度白雪以方洁(6),干青云而直上(7),吾方知之矣。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眄(8),屣万乘其如脱(9)。闻凤吹于洛浦(10),值薪歌于延濑(11),固亦有焉。岂期终始参差(12),苍黄反复,泪翟子之悲(13),恸朱公之哭(14)。乍回迹以心染(15),或先贞而后黩(16),何其谬哉。呜呼,尚生不存(17),仲氏既往(18)。山阿寂寥,千载谁赏。
世有周子(19),俊俗之士,既文既博,亦玄亦史(20)。然而,学遁东鲁(21),习隐南郭(22);偶吹草堂(23),滥巾北岳(24)。诱我松桂,欺我云壑。虽假容于江皋,乃缨请于好爵(25)。
其始至也,将欲排巢父(26),拉许由(27),傲百氏(28),蔑王侯。风情张日(29),霜气横秋。或叹幽人长往,或怨王孙不游。谈空空于释部(30),核玄玄于道流。务光何足比(31),涓子不能俦(32)。
及其鸣驺入谷(33),鹤书赴陇(34)。形驰魄散,志变神动。尔乃眉轩席次(35),袂耸筵上(36),焚芰制而裂荷衣(37),抗尘容而走俗状(38)。风云凄其带愤,石泉咽而下怆。望林峦而有失,顾草木而如丧。
至其纽金章(39),绾墨绶(40),跨属城之雄(41),冠百里之首。张英风于海甸,驰妙誉于浙右。道帙长摈(42),法筵久埋(43)。敲扑喧嚣犯其虑(44),牒诉倥偬装其怀(45)。琴歌既断,酒赋无续。常绸缪于结课(46),每纷纶于折狱(47)。笼张赵于往图(48),架卓鲁于前录(49)。希踪三辅豪(50),驰声九州牧。使其高霞孤映,明月独举,青松落荫,白云谁侣。涧户摧绝无与归,石径荒凉徒延伫(51)。至于还飙入幕,写雾出楹(52),蕙帐空兮夜鹤怨,山人去兮晓猿惊。昔闻投簪逸海岸(53),今见解兰缚尘缨(54)。
于是,南岳献嘲,北陇腾笑,列壑争讥,攒峰竦诮(55)。慨游子之我欺,悲无人以赴吊(56)。故其林惭无尽,涧愧不歇,秋桂遣风,春萝摆月,骋西山之逸议(57),驰东皋之素谒(58)。
今又促装下邑,浪上京(59)。虽情投于魏阙(60),或假步于山扃(61)。岂可使芳杜厚颜(62),薜荔蒙耻(63),碧岭再辱,丹崖重滓。尘游躅于蕙路(64),汙渌池以洗耳(65)。宜扃岫幌(66),掩云关,敛轻雾,藏鸣湍,截来辕于谷口,杜妄辔于郊端(67)。于是丛条瞋胆(68),叠颖怒魄(69)。或飞柯以折轮,乍低枝而扫迹。请回俗士驾,为君谢逋客(70)。
【作者简介】:
孔稚珪(447——501),字德璋,会稽山阴人,南朝齐文学家,少以博学闻名,曾做过刘宋王朝的方薄、记室参军,齐时官至太子詹事,加散骑常侍。他为人不乐世务,爱游山水,善诗文。有《孔詹事集》。
【鉴赏】:
移文是一种与檄文相似的文体,多用于晓喻或责备。
隐逸文化渊源悠久,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价值取向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隐逸或为避世全生;或为修身养性;或是韬光养晦;或是沽名自重,南北朝时期隐逸之风盛行,以隐逸沽名以求官禄也成为一种进身之阶,表现出隐逸文化没落和虚伪的另一面。
《北山移文》以南北朝时期抒情性小赋的形式写成,特点是讲究对仗;讲究音韵;讲究用典等,音乐性强,感情丰富。
在文中,作者假托钟山山神之意,揭露了假隐士的虚伪丑态,义正辞严地加以痛斥,全文感情充沛,节奏明快,一气呵成,“其始至也”一段,全用排比,极写假隐士装模作样的虚伪,“及其鸣驺入谷”一段写假隐士在名利诱惑之前急不可耐的丑态,入木三分的刻画间嘲讽之意跃然纸上,直如抵面直斥,堪称畅快淋漓。“今又促装下邑”一段的描写,表现出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文章巧妙地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一时间山水草木灵气横溢,声色俱厉,十分生动,遣责之声,刹那间仿佛山鸣谷应,草木踊跃,似乎要群起而攻之,最后在一片“或飞柯以折轮,乍低枝而扫迹”的强烈嘲讽之间将假隐士痛快地扫地出门。
上一篇:朱自清《匆匆》抒情散文鉴赏
下一篇:边烽《十万佛塔记》抒情散文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