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散记
教六年级国文的张先生(当时的学校里不叫老师叫先生),本人是因抗战辍学回乡的大学生,家里是平江县的世家大族,故能自己掏钱石印一些文章给我们做“补充阅读教材”。第一篇是叶绍钧的《伊和他》。第二篇是郭沫若的,题目已经忘记了,只记得开头一句是:
楼外的川上江中的溪水不断地奔流。
我被指定站起来朗诵时,读成:
楼外的川上,江中的溪水,不断地奔流。
先生马上说错了,因为“川上江”不能断开,那乃是日本的一条河,在看惯了长江大河的中国人眼里不过是条小溪,所以才说“川上江中的溪水”。先生的这番教诲,至今仍未能忘。
还有篇丰子恺的《忆儿时》,是写他母亲在家里养蚕的,读来很是有味。文末引《西青散记》里一联诗,“自织藕丝衫子嫩,可怜辛苦赦春蚕”,给我的印象很是新鲜,大异于本家长辈教读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下子便记在心里了,同时也就记住了《西青散记》这个书名。
六十年前的往事,正如川上江中的溪水,不断地奔流过去了。先生教我的好文章,却一辈子也没能学得做出一句半句来。老来幸得离休,薪水不愁,可又不会钓鱼不会打麻将,更不会偷闲学少年去跳交谊舞,于是只好找点本子薄些(厚了卧读时手酸)文字浅些(深了自己看不懂)的旧书,大半是通称为笔记一类的,装装读书的样子。几年来胡乱翻过的,大概也有好几十上百种,早在心里挂了号的《西青散记》却几次拿起又放下了。因为早已对写才子佳人、仙凡遇合、奇闻异事的书失去了兴趣,想知道的只是一点普通人们生活和思想的状况,连文词佳妙与否也并不特别在意。正如老年人的舌头,早被酸咸苦辣弄得麻木,对于儿时垂涎的糖果便不会再如何思念,而宁愿噙一枚青果,或者啜一口涩茶了。
《西青散记》里的诗词,有些的确写得不坏,但一开头就说是女仙的“乩笔”,又都那么脉脉含情,我就不禁要想,难道女仙们都是李冶、鱼玄机修成的么?从卷二出现的“双卿”,据说是个农家女,嫁给了仅能“看时宪书,强记月大小”的粗笨男人。还只有一十八岁,却能在芍药和玉兰的叶片上(!)用水粉(!)写出《浣溪纱》“暖雨无情漏几丝……”和《望江南》“人不见,寻过野桥西……”送给《散记》的作者。说什么:“妾生长山家,自分此生无福见书生,幸于《散记》中得识才子,每夜持线香望空稽首,若笼鸟之企翔凤也。”这就不仅使我肉麻,也不禁怀疑起来,难道这会是真的么?
《散记》中的佳人一出场就庆幸“于《散记》中得识才子”,这便泄露了才子的心理,也泄露了这位“双卿”和纷纷临坛的众女仙一样,很可能是才子心中想象出来的。可笑古今中外不少文人,却偏要讨论“双卿”是何方人氏,真实姓名云何,史悟冈地下有知,岂不会笑脱牙齿?我之所以提不起对《西青散记》的兴趣,除了厌见女仙和准女仙外,对于这类“研究”觉得心烦也是原因之一。其实此与《散记》本身无关,而是自己太容易迁怒了。
转念一想,自己的阅读兴趣也太偏。如果不把《西青散记》作笔记看,干脆当成一部小说,那么杜撰亦即是创作。女仙和“双卿”既是白日梦中的形象,用笔把她们写出来,而又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寄托了自己的感情,便可视为十八世纪前期出现的一部个性化作品,甚至可以说是中国早期的“意识流”小说,这倒真有文学研究的价值了。可惜我于此道全未入门,不能冒充里手说什么话。
《西青散记》的文字本来没得说的,若要欣赏古典美文,其中颇有好材料,如卷一“饮饯于城南之折柳亭”一节:
负濠面野,市声已远,兼葭杨柳,新翠蓊然,渔村田舍意也。竹兰外方池为密萍所漫,鱼唼喋呴萍隙,不得见。漉沙者步水中如鹭,亭上人衔杯望之,彼则自顾其业耳。……各道客况,离家几何时,道路几何里,旅游相识几何人,老亲与稚子别至今又益几何齿;身无岁不为客,梦无夜不还家,囊中钱赠何人,笥中衣典何处;发某年白,病某年滋,视某年昏;地所历孰多,游所至孰远,名利心孰淡,倦游欲归意孰深。相告太息,酒寒忘饮。
又如写“先生之自娱也奚为最”:
迩者幼儿学步,见小鸟行啄,鸣声啁啾。引手潜近,欲执其尾。鸟欺其幼也,前跃数武,复鸣啄如故焉。凝睇久立,仍潜行执之,则扈然而飞。鸟去,则仰面囒哰而呕呢,鸟下复然。观此以自娱也。
此种文字传统的古文中绝不可得见,晚明笔记小品中稍有之,亦无此细致,而落拓文人寂寞萧散的心情描写如画,甚难得也。
卷二写段玉函客行中听姑恶鸟:
自横山唤渡过樊川,闻姑恶声。入破庵,无僧,累砖坐佛龛前,俯首枕双膝听之。天且晚,题诗龛壁而去。姑恶者,野鸟也,似鸦而小,长颈短尾,足高,巢水旁密筿间,三月末始鸣,鸣自呼,凄急。俗言此鸟不孝妇所化,天使乏食,哀鸣见血,乃得曲蟮水虫食之。鸣常彻夜,烟雨中声尤惨也。
写人物从细小动作中具见性情,写鸣禽出自目击的印象,又特别注意鸟声在人心中引起的感受,这些都值得佩服。
又如记叙自己在田野中的经历:
八九岁,独负筐采棉,怀煨饼。邻有儿名中哥,长一岁。呼中哥为伴,坐棉下分煨饼共食之。棉内种芝麻,生绿虫,似蚕而大。拈之相恐吓,中哥作骇态,蹙额缩颈以为笑。后虽长,常采棉也。采棉日宜阴,日炙败叶,屑然而碎,粘于花。天晴,每承露采之,日中乃已。……前岁自西山归湖上,携稚儿采棉于村北。秋末阴凉,黍稷黄茂,早禾既获,晚菜始生。循田四望,远峰一青,碎云千白,蜻蜓交飞,野虫振响,平畴长阜,独树破巢,农者锄镰异业,进退俯仰,望之皆从容自得。稚儿渴,寻得馀瓜于虫叶断蔓之中,大如拳,食之生涩。土蝶飞掷,翅有声激激然,儿捕其一,旋令放去。晚归,稚儿在前,自负棉徐步随之,任意问答。遥见桑枣下夕阳满扉,老母倚门而望矣。
此种描写不知比陶渊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何如,我看至少要更曲折生动一些,因而也能使人觉得更为亲切。此不仅是散文与诗的区别,时间相去一千三百多年,后来者毕竟也该有些进步罢。
看来看去,觉得上面抄的这几节,即使放在上品的笔记当中,亦堪称佳构,因为它们正是人们生活实相的若干侧面,自具情趣。而写来文情并茂,更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即张岱《陶庵梦忆》、龚炜《巢林笔谈》亦无以过之,可惜的只是太少了。但少而佳总比多而不佳好,就凭这一点,这次读《西青散记》也是值得的。
书中游览名胜的记述亦可读,虽然我觉得反不如写普通“平畴长阜”的好。至于关于女仙和“双卿”的部分,自己不能欣赏,不去欣赏也就是了。古人云,开卷有益。各取所需,不亦宜乎。
我的这个态度,在许多《西青散记》读者看来,也许正是所谓买椟还珠也不一定。但我对于这个椟确实是喜欢的,珠则让识货的人去买也好。百年心事归平淡,对人对事皆当力求宽容,于古人亦何必苛求。《西青散记》能给我这些好文章,也就很值得感激,因此又忆及六十年前先生的恩惠,真不能忘。
(二零零一年十一月)
上一篇:钟叔河《西关古仔》随笔
下一篇:钟叔河《角先生及其他》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