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蛟龙”科考开门红
经过几天几夜的连续航行,“向九”船乘风破浪向前进发,7月15日凌晨到达预定海域:北纬15度32.627`N, 东经155度18.852`E,西北太平洋麦哲伦海山附近。现场指挥部之前召开例会,听取了气象预报员向勇的天气、海况和各部门准备情况汇报,综合分析,决定16日早7点各就各位,实施“蛟龙”号本航次的首次下潜,也就是从走出水池试验之后,历年来的总第75潜次。
现场总指挥刘峰说:“成绩已经过去,一切从零开始。这是‘蛟龙’号今年第一潜,一定要发扬严谨求实的载人深潜精神,力争首战必胜。”
精心筹备了大半年,又在海上漂泊了20多天,终于可以下潜了,全体科考队员十分兴奋,绷紧了战斗的弦。全天各部门都在抓紧时间检查、备料,做好战前的一切准备。特别是负责潜器本体的工作人员安装压载铁,是一场精细严谨的工作。“蛟龙”号设计为无动力下潜上浮。为了适应不同深度不同海域,将根据潜航员体重和潜器自重,精确计算安装压载体的配重。
晚饭后,我来到后甲板上,看到灯火通明,许多身穿蓝色工装、头戴安全帽的年轻人正在忙碌着配重。只见他们将“蛟龙”号沿轨道车后移,来到装载的位置,用专用铲车把一块块紫红色的铸铁块推过来,按照指挥者的要求,一点一点地升高,推进,慢慢地把压载铁装进“蛟龙”号的下腹两侧。
首次任务是工程下潜,即检验、试验潜器性能、状况等等。这是通常做法――每年的首次下潜,都是以检验熟悉性能为主,而后才是科学下潜,即海洋科考工作。此次下潜人员由叶聪、傅文韬、何震组成。小傅为主驾驶,叶聪总负责,何震是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技术人员,负责试验新近研制的一台小型ROV,也就是无人潜水器,取名“龙珠”,搭载“蛟龙”号坐底后施放出去,探测狭窄空间,也可对“蛟龙”号拍照,等于延长的机械手。这还是为日后开发利用海洋提供的深海装备。
这一时刻终于到来了——16日早晨7点钟,总指挥一声令下:准备下潜的人员各就各位。我也连忙穿戴好工作服、安全帽,拿着相机来到后甲板上。按照布放程序和指挥部简洁而清晰的命令:各部门工作人员正在“蛟龙”号身旁忙碌着。
傅文韬、叶聪、何震沿着扶梯走到舱口旁,笑着向大家挥挥手,依次走下小梯子,进入“蛟龙”号舱内。两名助手赶紧撤通风管、撤小梯,盖好舱口盖。同时,另有人按动控制器开关,“蛟龙”号从轨道车上缓缓向后移去,在高大门状的橘黄色A形架下停住,挂主吊缆,四个类似吸盘样的止荡器紧紧扣住。而后,一阵隆隆的机器轰鸣声响起,A型架向船艉外面摆去。整个场面在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与此同时,左舷一侧的“蛙人”小分队整装待发。其实他们是帮助科考实验的水手,因需下水工作,俗称“蛙人”,与某国用于水下作战的蛙人部队是两回事。他们早早穿好橘黄色的救生衣——这种颜色在蓝海上十分显眼,便于发现,放下一只同样颜色的橡皮摩托艇,四个人沿着晃晃悠悠的软梯下到小艇上,发动了机器,轰一声,摩托艇箭一样驶离母船,绕了一个圈子,在船艉数十米远处停下待命。今天海上浪高近两米,约是四级海况,属于“蛟龙”号布放下水的上限了。小艇在波浪中忽上忽下,像一片树叶随波逐流。
随着A形架摆动到位,约有45度角的样子,“蛟龙”号上的止荡器脱离,只留一根吊在腰部的主缆,绞车开动,慢慢地将其布放入海。这时,等候一旁的“蛙人”小艇立即靠了上去,一人操作机器稳住小艇,两人伸手抓住“蛟龙”号上方的把手,另一人巧妙地利用涌浪一跃,爬到蛟龙身上,敏捷地摘去主吊缆和前面两根龙头缆(即拖曳缆),迅速回到艇上,远远驰去。此时母船与“蛟龙”号完全脱离了,在船长指挥下迅速移开,避免碰撞。我们无关人员一般不允许到现场去,站在二层甲板上观看整个下潜过程。
此时,只见一片碧蓝碧蓝的海面上,上红下白两色的“蛟龙”号在沉沉浮浮,风浪打来,溅起一团团白色的浪花,如同鲸鱼下水时不断喷出的水柱。在水面上对它做最后的检查,建立水声通讯。“蛙人”小艇不远不近地跟随着,按规定必须等待蛟龙顺利下潜后才回归母船。终于,一切就绪:“蛟龙”号2014—2015年航次的首次下潜开始了。它最后“喷吐”出一丝白浪,隐隐约约,转眼不见了,蓝色海水又覆盖了一切……
这个潜次从布放到回收十个小时,指挥部里大屏幕在随时监控着。“蛟龙”号在水下的状态——包括下潜速度、深度、方位以及母船围绕着“蛟龙”号行进的航迹、速度、航向等信息,清清楚楚,一目了然。这一切来自后甲板上的工作室,里边安装着两台柜式计算机,担任着收集和发送信息的任务,大家习惯地称其为“炮楼”。我觉得十分形象:整个海试和科考不就是如同打仗一样嘛!这里就是前沿指挥所,而指挥部会议室则是大本营司令部。
整整一天,我一会儿待在指挥部里观看,一会儿跑去“炮楼”里感受,就如同自己下到深海一样,祈祷着“蛟龙”号好好表现,可别出一丁点儿问题。刘峰总指挥看出我想了解又不愿打扰大家的心态,便主动邀我来到“蛟龙”号水面显控系统大屏幕前,指点着不断变化着的种种数据和图表,向我细致而全面地介绍“蛟龙”号下潜情况。总之一句话,目前一切正常,“蛟龙”号按计划潜到了2500多米的海底在工作,而后沿着“采薇”海山斜坡向上升。搭载的小型ROV也进行了三次试验,放出去又平安收回了,还拍了视频。
这样我心里才稍稍平静了一些。
“蛟龙”号按部就班地在水下作业……
下午两点来钟,我又来到“炮楼”里与值班的技术人员攀谈。沈自所的副研究员、项目组长祝普强是个热情聪慧的年轻人,也是跟随着“蛟龙”号成长起来的科技人员,受到过国家的表彰。这套“蛟龙号水面显控系统”就是以他为主研发成功的,给指挥部和各个研发单位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他耐心细致地向我讲解了许多有关“蛟龙”号的知识,使我如获至宝。
蓦然,我注意到隔一会儿就听到一阵“嗡嗡”的声音,像是机器里的噪音,可值班员似乎习以为常,都不去管它,便诧异地问:“这是什么声音?不要紧吧?”
小祝笑了:“没事,许老师,要是不响,我们可就顾不上说话了。”
原来,这是水声通讯机传来的数据声,大屏幕上显示的高度、深度和舱内氧气、温度等等信息都是在“嗡嗡”声中传来的。每隔64秒钟响一次,说明潜器正常工作。“这么说,它是幸福的噪音了。”
“呵呵,差不离吧。我们听到它就感到幸福、踏实。”
时间刚过了三点钟,分管潜航联络的唐嘉陵用对讲机与水下通话:“‘蛟龙蛟龙’,我是‘向九’,请注意时间,按时抛载上浮。”对了,按计划,“蛟龙”号要在三点四十五分结束工作,返回海面。
不一会儿,传来了海水下叶聪的声音:“蛟龙收到,蛟龙收到。”我看看表,说马上到甲板去迎接蛟龙回家。
一位值班员说:“来得及,现在开始抛载,需要一个多小时才能上浮到海面。”是啊,我这才沉下心来,继续观察“蛟龙”号在海里的动静。
五点半左右,在海底奋战一天的“蛟龙”号首潜成功,安全上浮了!如同早晨出征时的回放一样——海面上露出它那红色的头背部,早已等候的“蛙人”小艇驶过去,力压涌浪,依次挂上龙头缆、主吊缆,由A形架平安地回收到甲板上,安放轨道车移动就位。工作人员立即上前,先用淡水冲洗一下潜器,再细心地帮助打开舱盖,放下小梯子。外边,等候欢迎的人们和随船记者摆开了“长枪短炮”般的照相机、摄像机,对准了凯旋的潜航员们。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摆出了四大桶海水——按照国际深潜界的传统,第一次从海底回来的人要接受泼海水的迎接。此次的叶聪、傅文韬都是获得深潜英雄称号的老“深潜”了,也早就品尝过海水的滋味,唯一的目标就是初次下海的何震。
哈!或许是为了让他享受这样的待遇,他俩特意让何震第一个出舱。当他笑着挥手面向大家,兴奋地走下扶梯时,迎面而来的是一桶桶欢笑的海水。刹那间,小何的全身都湿透了,只得不停地抹着满脸水珠儿,企图抽身而逃。年轻的同事们不依不饶地追着他浇,如同过了一个快乐的泼水节。
时间已是晚上六点多了,指挥部成员都顾不上吃晚饭,立即召开潜次汇报总结会。各部门依次汇报,尤其是听取三位下潜人员在水下的情况。我与几位记者也列席了会议。总体上看,总指挥刘峰、临时党委书记刘心成和几位副总指挥们对首潜是满意的,“蛟龙”号经过一年的休整,稳定可靠,首战必胜的目标达到了,打了一个开门红!尤其对小ROV的表现,大家给予了鼓励和期待。虽说它初次深潜有些不足,但未来具有广阔的前景,与“蛟龙”号相辅相成,征战深海。就像大导演卡梅隆拍摄《泰坦尼克号》一样,载人潜器到达不了的地方,可以施放无人潜水器进去完成。
很快,中国大洋协会和国家深海基地相继发来贺电:欣闻2014-2015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首次下潜圆满成功,特向全体参试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在航次指挥部和临时党委的精心组织下,你们克服恶劣天气海况等不利条件,团结协作,精益求精,达到了首战必胜的既定目标,为第一航段和全航次奠定了坚实基础。望你们继续发扬“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中国载人深潜精神,再接再厉,确保安全,不断取得佳绩。
刘峰总指挥在会议室宣读完贺电,一片欢呼。虽说“蛟龙”号已经多次成功下潜了,但每年的第一次还是牵动着人们的心弦。如今我是作为一名科考队员亲临现场的,感受与过去看电视新闻和听事迹介绍大不一样。“蛟龙”号在海底的一举一动、一声一响,都令我几乎屏住了呼吸。看到总指挥、临时党委书记和工作人员们坦然自若、沉着镇定的面容,才会长长地舒一口气。
我知道:正是他们付出无数辛勤的心血和汗水,从海试50米起步,直至今天,为“蛟龙”号的茁壮成长、走向成功铺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第七章 从50米到1109米
一、深海大洋的呼唤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
在古老而美丽的华夏大地上,千百年来流传着多少描绘时间迅疾的词语啊!不过,似乎都不能完全形容当今深化改革开放、祖国日新月异的巨变。短短数年过去了,“神舟”遨游太空、“嫦娥一号”登月、“辽宁”号航母服役,当然还有我们的“7000米载人潜水器”,已经从纸上谈兵、设想计划,陆续完成了国家立项、方案设计以及加工合成、总装联调、水池试验和长江载人下潜演练等等程序步骤,完全达到了登船远航的海试状态。
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终于降临了——
公元2009年8月6日上午,江苏省江阴市长江北岸的苏南国际码头,彩旗招展、鼓乐喧天,一片隆重热烈的景象。主席台背景布上以大海和蓝天为衬底,“1000米载人潜水器海试起航仪式”大幅字样光彩夺目。人们怀着激动兴奋的心情,簇拥在那艘印着“向阳红09”、节日一般挂满旗的科学考察船前。四个硕大无朋的气球将四条横幅高高地带向空中,上面写着“衷心感谢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支持”“牢记祖国和人民重托 坚决完成海试任务”……
此时此刻,由国家海洋局和中国大洋协会主办的“7000米载人潜水器”第一次海试——1000米海上试验的起航仪式,正在这里举行。破天荒、开先河的第一次,既让人对它充满了期待与祝福,又不可避免地怀着一丝忐忑和担心。高楼万丈平地起,万里长征第一步。我们有必要浓墨重彩地记录下这个平常而又不平常的日子。
9时整,全体参试人员身着统一海试服装整齐地列队在试验母船左舷甲板上,现场指挥部和临时党委成员、潜航员、科研人员代表等15人,则在码头主席台正面列队。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主任金建才主持仪式。说来有缘,这位金主任早年在海洋局第二研究所工作,调到国家海洋局之后,是最早接触深海大洋以及促进研发载人潜水器的人员之一。2002年,他奉命出任我国驻国际海底局常驻团副代表,依然关注着深潜器的研制,不断传回有价值的资料来。当潜水器基本成型之际,他重又回到国内任大洋办主任,为组织协调海试东奔西走。
国家海洋局副局长、中国大洋协会理事长、载人潜水器海试领导小组组长王飞首先致辞。他代表国家海洋局、海试领导小组向参加海试的全体队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祝福,而后说道:“7000米载人潜水器”重大专项工作启动以来,在科技部的高度重视支持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八年不懈努力,国内50多家科研机构密切配合,联合攻关,严谨求实,知难而上,战胜了国外技术封锁,经历多种艰难曲折,完成了潜水器本体和水面支持系统的研制,完成了工作母船的改造……
“海试是整个载人潜水器研制工作的关键阶段,是我们走向成功迈出的重要一步,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海试工作会遇到很多想象不到的困难和问题,我希望广大参试人员继续发扬‘团结协作、严谨求实’的载人深潜精神,本着‘由浅到深、安全第一’的原则,按照海试大纲的要求,精心组织,科学安排,顺利完成各项试验工作。我相信,在临时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海试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你们一定能够不负众望,不辱使命,圆满完成此次海试任务。”
王飞局长声音洪亮、底气十足,不愧为“山东大汉”和海洋儿女。30多年以来,他与这片“蓝色国土”结下了不解之缘,亲身投入并见证了我国海洋事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他兼任7000米载人潜水器重大专项领导小组组长之后,犹如前线司令官,果敢担负了具体领导的责任。如今看到海试在即,说实话,心情既高兴又捏着一把汗。不过,他知道指挥员的坚强信念十分重要,他更相信这些经过风风雨雨的科学家,必定能战胜困难夺取胜利。
接下来,科技部社会发展司副巡视员(副司长级)闫金代表科技部讲话。这位戴着一副白框眼镜、身材略微发福却要求严格的行政官员,是一位个性鲜明的人物,为载人潜水器真正走向海试功不可没。他说:“载人深潜器是一个国家海洋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是我国实践向更深、更远的海洋进军战略的重要措施。今天起航载人深潜试验是我国进军深海的第一步,是一次创纪录的载入历史的伟大壮举,更是梦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敢下五洋捉鳖’的光辉时刻。我期待着同志们的凯旋。我坚信,我们的事业一定会成功,光荣属于敢于下海的勇士们,胜利属于第一代深潜科技工作者!”
海试现场总指挥刘峰和临时党委书记刘心成分别做了表态发言。
从最初的立项,成为7000米载人潜水器重大专项总体组长,到今天深潜器走向大海,刘峰经历了每一步的风雨坎坷,同时也十分清醒未来的征程肯定不会一帆风顺。他说:“我们盼望已久并为之奋斗多年的时刻终于到来了!载人潜水器海上试验就要起航了!为了这一天,我们奋斗和拼搏了8个春秋!我们白手起家,艰苦创业,集智攻关,突破了一道又一道技术封锁,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借此机会,我谨代表研发团队和全体参试人员,向关心支持我国深潜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
“载人潜水器1000米海上试验不仅是我国海洋界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国人民关注的大事,任务艰巨而光荣,我作为海上试验的总指挥,深感责任重大。我将在临时党委的领导下,尊重科学、依靠专家,以坚定的信念、旺盛的斗志、拼搏的精神、科学的决策,沉着冷静、坚毅果敢,去迎接一切挑战。请领导和同志们放心,我们全体参试人员将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科技部、海洋局和海试领导小组的决策意图……坚决完成这次海上试验任务,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
临时党委书记刘心成,中等个头,宽厚肩膀,一副朴实坚毅的四方脸庞,镶着一双不大却明亮的眼睛,有一种不怒自威且临危不惧的大将风度。他说:“临时党委将组织、带领共产党员和全体参试人员,把奉献祖国深海事业的巨大热情,转化为高标准做好具体工作的巨大动力,培树严谨的工作作风,保持高昂的队伍士气,打造和谐的团队精神。在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服从命令,精心操作,同舟共济,顽强拼搏,战胜一切困难,确保海试圆满成功。
“我们就要出征了,去实现中华民族‘下五洋捉鳖’的夙愿。请祖国放心,请人民放心,请领导和同志们放心,我们将以实际行动为中华民族探索深海大洋的史册谱写新的篇章,以出色的成绩庆祝国庆60周年!”
一片热烈的掌声中,主持人金建才走到话筒前,庄严宣布:“下面请海试现场总指挥刘峰带领参试队员代表宣誓。”
刘峰(现场总指挥)、刘心成(临时党委书记)、于杭(科研人员)、徐芑南(潜水器总设计师)、吴崇建(701所副所长)、崔维成(702所副所长)、张艾群(总体组成员)、李志强(国家海洋预报中心预报员)、陆会胜(总指挥顾问)、窦永林(‘向九’船船长)、杨联春(‘向九’船政委)、刘军(‘向九’船轮机长)、叶聪(潜水器主驾驶员)、傅文韬、唐嘉陵(潜航员)等15人昂首肃立。两名武警战士手托红旗,“啪啪”地迈着正步走到队列正面,分立、展旗,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人们面前。
刘峰总指挥一声口令,全体队员代表举起右手,按照他的领诵齐声跟读:“我们宣誓:一定服从命令,精心操作,同舟共济,不辱使命,战胜一切困难,确保海试成功!请祖国放心!请人民放心!……”语音铿锵,掷地有声,如同洪钟大吕、春雷激荡,传向会场四周,传向高天远洋。
15名少先队员手捧鲜花跑来,向15名参试人员代表行礼、献花。大家在总指挥和临时党委书记的带领下,依次登上试验母船,与早已做好准备的其他海试队员汇合。王飞副局长高声宣布:“‘向阳红09’船执行载人潜水器1000米海试任务,现在起航!”
广播喇叭里立时响起雄壮的《歌唱祖国》乐曲,船上和岸上的人们纷纷招手告别,“向九”船一声长鸣:“呜——”,缓缓离开江阴码头,驶出长江口,奔赴大海……
1、初次命名“和谐”号
实际上,这是一次迟到的海试。
两年前——2007年8月底,“7000米载人潜水器”经过五年的技术攻关,完成了陆上总装调试,准备实施水池试验。9月1日上午,它被滑轨拖出总装车间大门,这是精心“打扮”的新娘,第一次走出闺阁见世面。因某些技术方面的要求,头部还戴着蓝色的头罩,如同新娘蒙着的“盖头”,带着娇羞与忐忑,吸引了众人欣喜而兴奋的目光。
按计划,吊装工人开来了大平板货车,小心翼翼地将潜水器吊装上车,而后在三辆警车的护送下,缓缓运往数公里之外的水池实验场。同时,时任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主任张利民、副主任总体组长刘峰在702所组织召开了情况汇报会。总设计师徐芑南、副所长副总设计师崔维成、水下实验室党总支书记侯德永和北海分局潜航员管理办公室主任吉国等人出席会议……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在座的科技人员、行政领导回顾以往的历程,都非常兴奋,展望未来的宏图,充满信心和向往。最后,有人提出:“咱们的孩子出世了,总不能老叫7000米潜水器吧,那只是个项目代号。应该起个名字,朗朗上口,又有意义。”
“说得对!名正才能言顺嘛!”大家的目光集中在张利民、刘峰主任和徐芑南总师身上。
“潜水器是该有个名了,不妨就议一议。”
片刻安静后,会场上活跃起来,人们经过思索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我国登月工程命名‘嫦娥’,与其相对应,潜海工程可以叫‘精卫’嘛!嫦娥奔月,精卫填海,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神话传说,一个上天,一个入海。”
“哎,我看叫精卫不太好,那是说恨海淹死了人,要填海。咱们的潜水器是探海、爱海、利用海,两回事嘛!”
“是啊,我国极地考察船叫‘雪龙’,大洋船上的无人潜器叫‘海龙’,都挺有气魄的。要不咱就叫‘潜龙’?都是龙字辈,也有传统文化的色彩。”
主持会议的张主任说:“潜龙不错,但只是初步讨论,还需要上级把关审批。不过潜水器已经出世了,总得有个名称,我看就先取个小名叫‘潜龙一号’吧。如果各方都认可,以后再正式报批命名。”
后来报到上级主管部门,经过研究讨论。有关领导认为目前正在提倡建设和谐社会,既然是和平开发利用海洋,不如直抒胸臆,就叫“和谐”号吧。由此,在正式进行第一次海试时,潜水器的身躯上赫然印着“和谐”两个大字。
2007年9月20日,中国大洋协会“7000米载人潜水器总体组第十六次会议”召开了。大洋办主任张利民、总体组组长刘峰、成员徐芑南、崔维成、吴崇建、张艾群、朱维庆等人,以及各子课题组、项目监理人员悉数参加。会议听取了载人潜水器本体、水面支持系统、潜器命名和重大专项宣传方案等情况的汇报。
会议明确了有关技术问题——比如纵倾调节、可调压载、测深侧扫声呐、传感器连接等的解决方案和时限,对项目监理提出了具体要求。会议决定由702所牵头负责提出海试技术方案和综合试航大纲;由北海分局负责海试母船的相关准备工作,并确定了上述工作的时间节点。
2008年3月2日,国家海洋局在无锡组织召开了“7000米载人潜水器总体与集成子课题”出所检测确认会议。确定潜水器本体达到了海试大纲规定的技术状态,具备出海试验的技术的条件。计划在2008年春夏之际进行海试。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就是决心和经费。
此项目是科技部高新技术司管理的“863计划”重大专项,研发经费1.8个亿完成了制造、总装联调,但没有包括海上试验经费。而海洋局已经专为海试拿出1亿元增改装“向阳红09”母船,无力再承担。海试经费到底该从哪里出?需要协商一个渠道。再说,毕竟是第一次走向大海载人深潜,试验有失败的可能,人命关天,风险太大,有关领导一时难以拍板、定下决策。
然而,研发潜水器的科技人员、承担配合试验的北海分局期盼着早日进行海试,拿出成果,都在积极准备着。702所本体组一遍又一遍检测着潜器各个系统,三位潜航员不停地操练、熟悉驾驶程序。北海分局“向九”船的船员们检查保养船舶、加油充电、采买主副食品,紧张备航……
时间一天天过去,出海命令迟迟没有下达。正当大家疑惑之时,3月18日,根据国家海洋局局长办公会议精神,考虑目前实际情况,为稳步扎实推进7000米载人潜水器海上试验工作和解决海试经费问题,大洋协会办公室不得不决定暂缓执行海试任务!
犹如一列正在疾奔的汽车,突然踩了一脚刹车,相关各方既惋惜又无奈,只得做好善后工作。潜水器又被推进了车间,暂时封存定期保养;潜航员继续学习培训;最感到措手不及的是“向九”船的窦船长,已经上满了油料、采办了近两个月的粮油和蔬菜肉蛋,短时间用不上,可就造成浪费了。
北海分局领导体谅他们的困难,发动各兄弟船舶来购买”向九“船上的存货,分忧解难。那几天里,“向九”船停靠的青岛团岛码头上,车来人往,买肉的、卸菜的、抽油的,简直成了一个小市场。
多难兴邦的2008年啊,汶川大地震震惊世界;荣耀中华的2008年啊,北京奥运会美轮美奂。神州大地上的大事太多了,海试受到影响在所难免。然而,载人潜水器究竟行不行?最终必须经过海上试验,这是不可回避的。
2008年9月28日,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大洋协会理事长王飞,带领大洋办主任金建才、副主任兼潜水器总体组长刘峰以及海洋局科技司、中船重工702所一行六人驱车来到了海淀区复兴路乙15号。这里是中国科技部所在地。在会议室里拜访了预先联系好了的副部长曹健林、杜占元,高新技术司冯记春司长等人。一个小型的专题汇报会开始了。
首先由刘峰汇报了潜水器项目进展情况以及海试遇到的困难。继而,王飞代表海洋局党组谈了有关意见,最后笑着说:“二十四拜都拜了,就差这一哆嗦了。两位老兄再设法支持一下,咱这个大事就成了。”
科技部几位领导都非常关切这个重大专项,听完汇报连连点头:“是啊,好不容易研发出来了,不试验还算不得成果。我们再研究一下,争取尽快落实。”
由于种种原因,双方对后续事宜还需商榷,当天没有形成会议纪要,但引起了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后来,载人潜水器项目由科技部高新技术司转到了社会发展科技司管理。社发司负责海洋科技的工作,特别是那位副巡视员闫金,勇于担当,对于启动海试给予了积极的支持。
时光转入了2009年,“和谐”号出海试验再次进入了程序。
4月24日,时任国家海洋局局长的孙志辉,主持召开了载人潜水器1000米海上试验专题会议。他与新中国同龄,山东广饶人,1974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分配到国家海洋局工作,实干苦干三十年,从一名普通干部成长为主要领导者。他深知载人潜水器对于我国海洋事业的重要性,一直挂在心上。与会的有副局长、分管大洋工作的陈连增、王飞,以及办公室、科技司、大洋办的同志们。会议明确了2009年夏季进行载人潜水器1000米海上试验,具体工作由大洋协会办公室负责,财务司、科技司、北海分局、中国海监总队等单位全力配合。
6月9日,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正式发函:启动载人潜水器1000米海上试验,并拨付一定海试经费。出航准备工作立即全面展开了。
6月24日上午,国家海洋局在北京举行了“载人潜水器1000米海上试验领导小组成立暨海上试验启动仪式”。会议传达了科技部 “关于启动载人潜水器1000米海试工作的函”,孙志辉局长和科技部社会发展司杨哲副司长作了动员讲话。为了加强组织领导、有条不紊地完成海试任务,会议做出如下决定:
一、成立海试领导小组。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中国大洋协会理事长王飞任海试领导小组组长,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主任金建才、中船重工集团总工程师方书甲为副组长,中科院高技术局局长田静,交通部海事局副局长曹德胜、国家海洋局办公室主任李海清、科技司副司长丘志高、中国海监总队副政委米国中、北海分局副局长刘心成、南海分局于斌、大洋办副主任兼海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峰等为成员。
二、成立海试技术咨询专家组,特聘海洋地质科学家于杭教授为组长,清华大学教授贾培发、海洋局第二研究所研究员吕文正、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杨胜雄、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任平、海军某部参谋张贵海、浙江大学教授徐文等6名专家为成员。专家组对重大技术问题提供决策咨询。
三、成立现场指挥部,由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副主任、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项目总体组组长刘峰任海试现场总指挥,总体组成员、中船重工702所潜水器本体总设计师徐芑南,总体组成员、701所副所长、水面支持系统总设计师吴崇建,“向阳红09”船长窦永林为副总指挥,总体组成员702所副所长、潜水器本体第一副总师崔维成,总体组成员、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研究员张艾群,总体组成员、声学所研究员朱维庆,气象与海情预报负责人李志强等为成员。
四、确定了“精心组织,安全第一,层层把关,责任到人”的海试原则。
五、明确了各参试单位的具体任务和主要时间节点。“向阳红09”试验母船定于2009年7月27日从青岛起航赴江阴苏南码头,接载“和谐”号载人潜水器和参试人员。
会后,国家海洋局正式下发《关于执行载人潜水器1000米海上试验任务的通知》,大洋协会办公室同时印制传达了《载人潜水器1000米海上试验协调会会议纪要》。犹如一场大战前的军事部署,运筹帷幄,调兵遣将。此次会议标志着我国第一台载人潜水器的海试启动了。
2、不穿军装的“司令员”
此时,海试期间的另一位重要人物走上了前沿阵地。他就是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副局长、海试领导小组成员刘心成。
就在上次会议会间休息时,王飞副局长特意找到参会的刘心成,紧紧握住他的手说:“心成,党组研究了,决定成立海试临时党委,由你担任党委书记。随后将下达正式文件,你要立即进入海试工作状态啊!”
“是!感谢海洋局党组的信任,我一定努力工作,与总指挥一起带好海试团队,圆满完成任务,绝不辜负上级领导和同志们的期望!”刘心成胸脯一挺,就像当年在部队接受军事任务一样,充满了激情与责任感。
刘心成转入北海分局工作还不到两年,但却是一位“老海洋”了。他1954年出生在豫南的一个农村,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那些年农民家里十分贫穷。小心成从小便懂得为父母分忧,每当雨天上学时,都是手拎着鞋子赤脚走路,舍不得让泥泞弄脏了踩坏了鞋。他的兄弟姐妹都未成年,劳动力少,常常是干一年活,年底分红时还欠队上的钱。学校里要交五角钱的学杂费,他家都拿不出来,只得拿鸡蛋去顶。
1969年春天,刘心成应征入伍当兵,这是当时农村子弟最好的出路,可以到外面吃上饱饭了。离开家乡的前夜,姥姥把他叫到一边,小心翼翼地从棉袄大襟里拿出一个布包,里边有6块钱。天啊!这是怎样的6块钱呀!有壹分、贰分、伍分、壹角纸币和硬币,花花绿绿一堆,不知道有多少张多少枚,也不知道积攒了多少年了。姥姥说:“小成要出远门了,我拿点盘缠。”“哦,姥姥……”刘心成鼻子一酸,流下了眼泪,心里暗暗发誓:到了部队上,一定要好好干!
艰辛的生活磨砺了刘心成的性格和意志。自打来到海军南海舰队后,从小没见过大海的他,很快克服了晕船晕浪的感觉,吃苦耐劳,好学上进,在新兵连里就被上级看好了:是个好兵苗子。分到部队,从当舰艇轮机兵开始,摸爬滚打几十年,历任班长、机电长、科长、海军快艇某支队司令部机电业务长、装备部长等职,参与执行了海军舰艇编队首次环球航行等多次重大任务,并且通过了海军工程大学和国防大学培训,获得了研究生学历,正师级大校军衔。
海风大浪的拍打与考验,使他具备了坚毅沉着、敢打必胜,泰山崩于前而不形于色的大将风度。戎马生涯,军旅情怀,刘心成与战友们一起为维护国家领土领海主权,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是在他熟悉的海军装备方面,以过硬的技术和组织协调能力,保证了所负责的战舰劈波斩浪,巡航海疆。进入新世纪,由于工作出色,刘心成升任海军青岛保障基地司令员,来到风景如画的岛城,更是把全部精力放在部队建设上。一次下基层调研,他听到一位士官谈体会说:“我的想法是,只要人人做到我的工作无差错,我的岗位请放心,我们的设备就永远保持在最佳状态。”
“说得好!”刘心成眼睛一亮,朴实的话语传递着强烈的责任心:“你再详细谈谈,你们是怎样做的?”
随后,舰队推广了他们的装备管理经验,极大提升了部队舰艇装备管理水平。“蛟龙”号海试伊始,他就在海试团队中大力提倡这一先进理念,并制作成标语张贴在母船上——“我的工作无差错,我的岗位请放心”,成为每一位参试人员的座右铭,为海试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刘心成已经过了知天命之年,即将达到本级别服役的最高年限。按规定,他可以退休到北京干休所颐养天年了。然而,39年的海军生涯使他深深爱上了祖国的海洋,他不想这么早就休闲养老,主动提出转业到地方继续工作。一些朋友听说了,纷纷劝慰:“老刘啊,干了一辈子了,歇歇吧。干脆趁这个机会回北京,过了这个村可没这个店了。”
“谢谢老兄关心,我要是闲下来,可能真会闲出毛病来……”
北海舰队和海军领导深知刘心成的性格,也为他不愿吃闲饭还想干事业的精神所感动,专门派人去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联系推荐,根据他的从军资历、业务水平和职务军衔,最后确定他转业至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任副局长(部委正司级),兼任中国海监北海总队总队长,继续效力于国家的海洋事业。
当他办完手续准备去地方报道时,部队首长特意设宴为这位老兵送别。从军近四十个春秋,即将脱下军装了,刘心成感慨万千,知心的酒啊千杯不醉,来者不拒一饮而尽。一位中将举杯站起来,动情地说道:“心成,我来敬你一杯!你是我们部队的优秀干部,相信到了地方也会相当出色。我给你总结三句话:你是离开了海军,但没离开海洋;离开了北海舰队,但没离开北海;离开了青岛基地,但没离开青岛。无论什么时候,海军永远是你的家,有什么要求碰到什么困难就对我们说。干了!”
刘心成立即举杯站立,眼眶热了:“感谢首长鼓励!心成不管走到哪里,永远都是一个兵!我一定不辜负海军这么多年的培养教诲,坚决不吃老本,争取再立新功!”
2007年9月21日,刘心成来到北京,走进国家海洋局办公大楼报到。时任局长的孙志辉专门接见谈了话,称赞他是部队培养的海洋专家,勉励他到北海分局后尽快熟悉情况,积极工作。几天后,他来到青岛北海分局机关所在地,王志远局长和分局全体领导热情接待了他,并让他负责海监维权、大洋调查等工作。上任不久,就赶上了深海载人潜水器即将海试。
机缘巧合,也是历史的选择,这使刘心成大有用武之地,而潜水器海试更是迎来了一位“帅才”、如虎添翼。一天,刘心成带领装备处的同志到北京汇报母船准备情况,见到了国家海洋局王飞副局长,攀谈起来。王飞说:“心成局长,这次海试有那么多单位参加,没有一个核心不行。我们考虑成立一个临时党委,你看呢?”
“我觉得应该。这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党委有凝聚力,向心力。”
“对,刘峰总指挥技术方面的工作很多,也很专业。我想你在部队上当过司令员,带队伍是强项,你来当这个书记吧!”
刘心成没有思想准备,停顿了一下,继而表态说:“王局长,让我干就一定要干好。不过我刚来,局党组能同意吗?”
“那不是你的事了,我要的就是你这个态度。”王飞满意地笑了。
过了几天,王飞副局长向国家海洋局长、党组书记孙志辉汇报临时党委的事情,刚说到北海分局有一个人很合适担任海试的书记。孙局长就接上说:“我知道你说的是谁,刘心成,对吧!”
王飞一愣,忙问:“对啊,你怎么知道?”
“这个同志转业到海洋局,海军首长专门做了介绍,我也与他谈了话,印象很好,是个能带兵、打硬仗的干部。”
真是英雄所见略同。经过局党组研究讨论,此事就这样确定下来。7月28日,国家海洋局党组正式下发《关于同意成立载人潜水器海上试验任务临时党委的批复》文件,批准成立了载人潜水器1000米海上试验临时党委,刘心成、刘峰、崔维成、吴崇建、窦永林等5名同志组成,刘心成为临时党委书记,刘峰为副书记。文件明确指出:
“载人潜水器1000米海上试验工作,实行临时党委领导下的现场总指挥负责制。临时党委的主要职责是领导、监督、协调,为海上试验任务的实施提供思想和组织保证,全力支持现场总指挥工作,保证海上试验任务的顺利开展。”
这是国家海洋局在实施国家重大项目科研试验任务中,体现和加强党的领导的重大决策,以及组织方式的新探索。在全国“863”高科技计划中,也是一种党建工作的新模式。实践证明:它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
文件下达,刘心成却睡不着觉了:海洋局党组第一次明确赋予他这一艰巨而光荣的任务,深感责任重大。7000米载人潜水器研制了这么些年,凝聚着多少人的心血,虽然还没有公开宣传,但国内有关部门和国际深潜界都高度关注。既然是试验,就有不确定性,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更令人牵肠挂肚的是,一条母船90多名队员,来自全国十几家不同的单位,互不隶属,如何既保证安全,又能拧成一股绳,尽善尽美完成任务,这是个新课题。
从军39年的历程,海上迎风斗浪的磨砺,使刘心成很快进入了临战状态,认真谋划,精心组织,与刘峰总指挥一起,准备带领整个海试团队,充满豪情地去迎击新的征战。后来,整个海试期间,刘心成提出“没有单位,只有岗位”的理念把大家紧紧凝聚在一起。海试队员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司令”,这可不是名义上的尊称,而是发自肺腑的心声。因为刘心成不仅当过真正的司令员,并且确实带出了一群能征善战的探海科技勇士。
3、长长的救生绳
然而,在刚刚接受这一庄严使命时,还有一位同样睡不着觉的海试队员,他就是从立项到研发陪伴潜水器成长的总体组组长、大洋办副主任刘峰。
国家海洋局党组任命他为海试现场总指挥,这是水到渠成、责无旁贷的事情,也体现了上级领导对他工作的肯定和信任。海洋科技人奋斗了多少年,奔走呼号,克服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终于将载人潜水器打造成型、走向海洋了,他也是异常兴奋和激动。可愿望成为现实之后,刘峰冷静下来,心中还是充满了不安与矛盾:
“如此神圣而艰巨的任务,我能挑起这个重担吗?按说组织研发就行了,值得自己去指挥海试、承担那不确定的巨大风险吗?万一失败,有可能就是器毁人亡啊,自己不但会丢掉副司级的官帽子,说不定还会有牢狱之灾!怎样向父老、妻儿交待?更重要的是海洋界多年的努力也将毁于一旦!我岂不成了历史的罪人!”
英雄也是寻常人。这是真实的心理活动,于公于私都是非常真诚的,丝毫无损于一名党员干部的形象。开完海试协调会的晚上,刘峰回到家,与妻子刘琳做了一次彻夜长谈,和盘托出了自己的想法。
刘琳是位文静的女士,可性格坚强、深明大义,自从丈夫投入载人潜水器“战役”之后,便全力配合支持,分忧解难。如今,她更是紧紧握着刘峰的手,给予了充分的理解与勉励:“这可是你为之奋斗了10年的项目啊!一生能有几个10年?没有谁比你更了解‘蛟龙’号的全面工作了,只要精心部署,集成大家的智慧,你们一定会成功的!再说,国家为海试提供了那么强大的支撑,这么多优秀的科学家做保障,并且你有这个能力和水平,值得为理想去拼搏。家里的事你尽管放心,我和孩子等待你平安归来。要是真出了问题,我们娘俩去给你送饭……”
“好好。”刘峰眼睛热了:“其实我比谁都渴望见证载人潜水器茁壮成长,有了你这些话,我心里就更踏实了,一定好好去做,争取最好的结果!我们不会让亲人们、更不会让国家失望的。”
亲人的理解如同一根连心绳,给予他时刻向上的牵引力。是啊,海试有国家海洋局、科技部的关怀,有海试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有技术咨询专家组的帮助,这就是取得成功的坚强保障。面对国内深潜事业的落后局面,我们这一代不来担当,谁担当?。
其实,从国家有关部门到具体实施人员,都有一个可能失利的考虑:载人深潜与无人潜水器不同,三名试航科研人员下潜到深深的海底,如果发生事故浮不上来,那将葬送三条有血有肉的生命啊!人们最担心的就是这件事!
“必须确保有补救措施,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潜水器都能安全上浮。否则不能下潜!”这是海试领导小组给现场指挥部下达的死命令。
尽管最初在设计方案时,已经设想了种种脱险措施——比如抛弃压载铁后,还可以依次抛弃机械手、电池箱、取样篮等等,减轻重量安全上浮,但是万一发生陷进泥潭之后全抛完了,潜水器还是升不上来,怎么办?经过种种研讨,指挥部决定请国外载人潜水器前来提供保障,一旦遇到特殊情况,可以下潜去帮助我们的试验潜器上浮。刘峰立即与相关国家联系,首先给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院打电话,说明意图。不料,人家一听,回复道:“那个时间不行,我们的‘阿尔文’正在东太平洋考察呢!没有档期。能不能等一等?”
可是我们不能等。在南海海试,6、7月份是最好的季节。可因准备工作未完,现已拖到8月出航,再晚台风就更猖狂了。刘峰放下电话,又抓紧与俄罗斯的“和平1号”和日本的“深海6500”潜水器联系。他们倒是有时间,但报的价格太高,甚至超过了海试的经费。“这哪行啊,把钱都给他们,咱还怎么海试。算了!”
几乎所有的路都被堵死了,刘峰、刘心成、徐芑南、于杭、崔维成、吴崇建等人绞尽脑汁,苦思冥想。苍天不负有心人,还是中国人有智慧,专家们想出一个解决办法:在潜水器顶部安装一盘长长的救生缆绳,上设一个浮标,如果发生了全部抛载还上不来的事故,可由潜航员一按电钮,释放应急浮标到海面,母船就可以采取措施拉上来。
方案通过,立即着手准备。首先是合格的救生绳——长度在9000米,直径5mm,具备30吨拉力的纤维绳,耐海水腐蚀耐水下高压,强度大,重量轻。简言之,又细又长还要有韧劲有力量,便于在有限的空间里存贮施放,关键时能够提起22吨的载人潜水器。它是载人潜水器最后的救命绳。这么高的要求,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哪家工厂能够提供呢?
踏破铁鞋无觅处。正在指挥部紧急向全国有关部门求援时,北海分局的潜航员办公室主任吉国想到了一家工厂:青岛海丽雅集团。这是一家始建于1922年的专业织带、特种绳缆、安防自救产品生产厂家。新时期以来,在优秀女企业家、董事长张旭明带领下,与时俱进,坚持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依靠产品创新带动企业转型,由传统微利绳带,向更高更深更精的功能性特种绳缆延伸,研发生产了军事特种绳缆、工业安全绳缆、海洋特种绳缆等高附加值产品。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专利申请50强等荣誉称号,是中国六大制绳企业之一。
多年来,国内某些工程需用特殊绳缆,都是到国外去购买。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不敢用国产的绳缆,担心质量不过关。其中发生过这样的笑话,千方百计从欧美进口来的专用绳索,竟贴着“中国海丽雅”的商标。有一年,青岛海丽雅集团搞了一次展销会,集中展示了自己研发的特种产品,有些畅销中东、东南亚。时任北海分局大洋技术保障中心的吉国主任前去参观,大开眼界:“想不到咱们青岛还有这样好的制绳企业,我得去看看。”
不久,他专程考察了海丽雅集团,一一参观了产品展室、车间生产线,技术研发中心,要求先给“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研制一根勘探绳,耐海水腐蚀,具有高强度拉力。等到产品加工出来后,吉国拿来一根进口缆,一同做拉力试验,结果完全一样,且成本更低。吉主任十分高兴,当即定购了一批。此时,“7000米载人潜水”器需要特种绳缆,已是潜航员办公室主任的吉国,自然推荐了青岛海丽雅。
事实上,此前海丽雅人已经为潜水器做过贡献了,水声通讯系统、长基线定位装置的绳索,还有水面支持系统的布施回收绳缆,都是他们研发提供的。如今这条特殊的救生绳,标准更严,质量要求更高,吉国主任说:“这是潜水器最后的保障,希望永远用不上,但必须有。怎么样,你们能做吗?”
精明强干的“女老总”张旭明认真倾听了订货要求,当即毫不犹豫地表态:“这是国家的需要,我们一定千方百计保质保量做好它!吉主任,你说什么时候要吧!”
“三到五天,越快越好,海试急需。”
“好,你三天后来取产品。我们就是不吃不喝不睡觉,也给你做出来。”
张总马上找来总工程师黄涛,布置任务,要求他带领技术人员连夜攻关。黄涛毕业于青岛大学纺织学院,作风朴实,技术过硬,深受张总器重,是海丽雅技术研发总负责人。经过研究,他们使用进口纤维自己加工,关键是水下打结连接到仪器上,会损失一倍的强力,绳缆“吃”不上劲儿。海丽雅人专利发明的环眼插接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了连接问题,强力一点儿不受影响。
随着机声隆隆,9000米专用绳缆很快生产出来了,怎样把它安装在潜水器上,又成了一个难关:既不占用过大空间,又能很快施放出来,且不能缠绕在一起。黄涛带着技术员、工人们蹲在机器旁,一遍一遍地研究排列方法。天黑了,挑灯夜战。张旭明开完了全厂会议,也穿着工作服来到车间,跟他们一起研究。
开始,他们设想在救生缆盒内安一个圆轴,把绳子绕上去,旋转释放,试验发现不行,容易被卡住转不动;接着又考虑类似毛线团方式,但长度太长,发生打结就麻烦了。最后通过反复摸索,采用了分层方法,铺一层绳缆,加一层网隔,一排一排地紧紧盘了五层,上升时互不干扰。
交货时间到了,黄涛等厂家人员随同吉国主任前去安装调试。经过种种试验,应急浮标完全达到了预期目的,为我们的国宝——载人潜水器加上了可靠的保障。后来,这根青岛海丽雅集团自主研发的应急浮标命名为“国家运载科学专用绳缆”,跟着“蛟龙”号深入到1000米、3000米,直至7000米的海底,书写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篇章,被评为中国海洋工程科技二等奖。
在研发中国载人深潜器的历程里,各地有许多家与海丽雅集团一样的企事业单位,一声令下,全力以赴。这仅仅是一根特殊的绳缆吗?不,它是全国人民连着“蛟龙”号的一条生命脐带!
4、不去“奔丧”的船员
利箭在弦,一触即发。
2009年8月4日上午,江阴苏南国际码头上马达隆隆,吊机起落,人来车往,一派繁忙景象。“向阳红09”船的备航工作在紧张有序地进行。载人潜水器以及各种装备均已装船就位,所有参试队员也已陆续到齐,再过一天,这艘试验母船就将承载着“和谐”号奔赴南海某海域,进行7000米的载人潜水器首次海试了。
突然,正在忙碌的船员李永玉的手机响了,是家里哥哥打来的:“永玉啊,咱老妈突然肚子疼得厉害,已经送医院了。医生说需要做手术,你快回来看看吧!”
“啊!”李永玉惊得手一抖:“我们马上就要出航了,实在走不开。你们多费费心吧,甭管花多少钱,请医生好好治疗。”
放下电话,他心神不宁。老母亲已经82岁了,在老家随哥嫂一起生活,身体一直不是很好,这一回不知能不能挺过去?
李永玉是辽宁省大连人,1978年3月入伍来到隶属北海舰队的北海分局,1982年4月随集体“兵改工”转业留在了青岛。如今他在海监一支队所辖的“向九”船甲板部担任服务员,负责全船的接待服务、会议室保障、公用设施和餐厅保洁等工作,平时话语不多,勤劳朴实,一天到晚几乎没有多少休息时间。此次随船去海试,初次出海的外单位技术人员多,有些还是年长体弱的老科学家,而管服务的船员只有他一人,十分忙碌。
无论怎样,不能影响了工作,李永玉转身下了大舱。就在这时,衣袋里的手机再次急促地响起来,可他正忙着为大家分发劳保用品,一时没顾上接。这个电话是他的妻子打来的,见没打通,便直接打给了船长窦永林说:李家老母亲确诊为肠癌晚期,大肠90%已经坏死,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家人希望他马上回来看望。
啊!窦船长丝毫不敢怠慢,立即向临时党委书记,也是北海分局的副局长刘心成汇报请示。刘心成闻言先是一惊,继而感到棘手为难:因为备航就绪,人员保险也都办理完毕,就等一声开船号令了。如果让李永玉下船回家看望,肯定无法返回了,再换人来不及,只能减少一人。他的工作表面看平凡简单,实际上很繁琐很重要。可那毕竟是生他养他的娘呀!老人病危,万一不治,连最后一面也见不上了……
刘心成沉思片刻,拿定主意:“窦船长,咱们还是要以人为本哪!你和政委正式与他谈一次话,一是代表领导表示慰问,二是征求他个人意见,如果他要回去,我们就放;如果他不回去,就派人代表组织去看望。”
“好,我这就去跟他谈。”
窦永林扭头找到船政委杨联春,把李永玉约到船长室,向他通报了电话内容和分局领导的意见,关切地问道:“老李,你的想法呢?”
李永玉心里十分清楚:母亲这么大年岁,又是癌症晚期肠坏死,全家人让他回去,就说明很可能不行了。自己是她的三儿子,男孩里边最小的,从小母亲疼爱有加,假如见不上最后一面,那可是终生遗憾的不孝之举啊!他的眼眶湿润了,可是,手头的工作,即将到来的海试……种种纠结,一下子集中在他身上了!刹那间,李永玉抬起头,擦擦眼睛,说:“我给家里打电话,船上离不开,就不回去了,让妻子代我回老家……”
“好兄弟啊……”窦永林拍拍他的肩膀,自己眼圈也红了:“刘局长决定安排一支队领导,陪同你爱人去看望老人家。”
“谢谢、谢谢……”李永玉没想到领导考虑得如此周到,声音哽咽了。
得到窦船长报告,刘心成心里也受到震撼,为自己队伍中有如此舍小家为国家的好同志而感动和自豪,马上给海监一支队陈福支队长打电话,要求他派人去大连看望并送去慰问金。陈支队长答应立即落实。
当时,李永玉的妻子和孩子已经来到烟台,准备从那里乘船去大连。陈支队长打电话让他们在烟台码头稍等,海监一支队副政委刘跃鸿、干事刘光明二人受领导委托赶去会合。船到大连,早已接到通知的海监二支队连夜派车将他们送回李永玉老家。
不幸的是,他们还没有赶到家——8月5日凌晨,老母亲最终没有摆脱可恶的病魔。家人的第三次电话打给了李永玉,只有一句话:“老妈去世了,回来奔丧吧……”
“啊,妈妈……”噩耗传来,他不由得大放悲声,眼泪夺眶而出,可当定了定神后,却说道:“明天就要出海去海试了,这个时候我怎么能去奔丧呢?你们就代我给妈妈送终吧……”
奔丧,简简单单的名词,埋藏着多么沉痛的含义啊!
这是汉族丧礼仪式之一,即居他处闻父母长辈逝世,不管多远立即归家服丧。一个“奔”字,道出了其中的人伦大礼。周化礼仪规定:子女在外,如父母死,闻丧即应以哭答使者,然后详问父母死因,哭毕即着深衣戴素冠急归故乡,途中素食,凡过一处皆哀哭过境,到家则自门外号哭于堂上。在封建社会,不奔父母丧,是属于大不孝的行为。
可是,在举国上下艰苦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拼搏奉献的今天,有多少戍边巡防的将士、多少抢险救灾的英雄,多少背井离乡的游子,因为在外执行各种任务和使命,面对父母长辈撒手人寰,期盼看上儿女最后一眼的临终愿望,却无法或者不能回家奔丧啊!虽说表面上不能尽人子之孝,但却更令人尊敬和钦佩。忠孝不能两全。这句从古代流传下来的话语,涵盖了多么浓厚多么深重的责任与大义啊!此时此刻,我们的李师傅就是这样的人!
当天晚上,李永玉躲在自己的舱室里,拿出与母亲的合影,摆在小桌上,找了两个苹果作为供品放在前面,长跪不起,泪流满面:“娘啊、娘!原谅儿子不孝吧……”
这只是所有海试队员精神的一个缩影。在接连四年的“蛟龙”号海试中,还有许多类似亲人病重病逝、妻子生育、孩子考学等家庭事务,他们都像李永玉一样咬紧牙关挺了过来,从未影响一丝一毫的海试进程。
5、《海试快报》的诞生
“向阳红09”工作母船载着“和谐”号潜水器长鸣一声,出征了……
严格来讲,这是一支临时集结起来的队伍,来自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2人、北海分局49人、中船重工702所20人、701所8人、中科院声学所6人,自动化所4人,还有南海分局、海洋报社、国家海洋中心等共计10个单位95人。其中中共党员48人,20至40岁的年轻人33人,41到60岁的中年人57人,还有5位61岁以上的老同志。许多科学技术人员都是第一次登船出海,如何把他们凝聚成一只攥得紧紧的拳头、锻造成一支真正的作战部队,就看现场指挥部和临时党委的工作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指挥部重点放在科研海试上面,临时党委负责凝神聚力。
“支部建在连上”“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这些耳熟能详的基本原则在我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经历过39年军旅生涯的北海分局副局长、临时党委书记刘心成,对此深有体会。8月1日——出航前几天,在他居住的103舱室里,召集总指挥顾问、曾是“大洋一号”船长的陆会胜,现任“向九”船船长窦永林,《中国海洋报》驻青岛记者站站长李明春和北海航空摄像员孙乃清等人,研究海试期间的具体事宜。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热烈交谈,突然,刘心成想到了航天员翟志刚首次太空行走时,出舱展示五星红旗的镜头,给全世界留下了中国人上九天揽月的豪迈,激动地说:“哎,我们也可以像航天员那样,在第一次下潜50、300、1000、直到7000米各个深度时,让潜航员带一面国旗下去,成功返航时展示,然后签上名,既有意义也具有收藏价值。将来建立我国深潜博物馆,这一面国旗就是镇馆之宝啊”!
“对呀!这个主意好,怎么早没想到呢!现在还没开船,还来得及,赶快派人去买吧。”
“为了长期收藏,最好要麻质材料的国旗。”刘心成又说:“我们是当事人,如果现在想不到,不准备,到海上就后悔了,不能留下遗憾。”
这项提议得到一致赞同。会后,陆会胜立即安排人去江阴市商店购买,不料这里没有小号的国旗。他又打电话给本单位海监一支队,让人在青岛买到了20面五号国旗,送到江阴码头船上。后来,全国人民在中央电视台报道“蛟龙”号潜航员下潜归来出舱时的场面,往往会看到展示国旗这激动人心的一幕。
与此同时,刘心成还提出以临时党委和现场指挥部名义编发《海试快报》,宣传上级有关载人深潜海试指示,宣扬海试队员为祖国载人深潜事业鏖战大洋的风采,激励大家拼搏奉献、为海试成功贡献力量。
这一念头来源于2002年他随海军首次环球航行舰艇编队的实践经历。那年,北海舰队丁一平司令员率领海军哈尔滨号导弹驱逐舰、洪泽湖号补给舰和506名官兵先后访问了新加坡的樟宜、埃及的亚历山大、土耳其的马尔马利斯、乌克兰的塞瓦斯托波尔等十国十港。为了鼓舞士气,记录历史,政工组编发了《出访快报》,内容活泼,版面新颖,记述了环球航行访问的全部过程和出访官兵的精神风貌。他说:“我国载人潜水器海试是中华民族挺进深海大洋的壮举,海试过程将充满艰辛,也必将涌现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人和事,以《海试快报》的形式保存下来,很有必要。”
“好,我也深有同感。当年我们大洋一号环球科考时,就缺乏系统的记录,很是遗憾。这次可要高度重视了。”陆会胜首先表示赞同。
李明春是一位业务过硬的老记者了,深知此举的重要性:“我举双手同意。还是刘局考虑周到,这不仅鼓舞士气,还可以留下宝贵的资料呢!”
“是啊,这是你的老本行,如果你要跟随去海试,正好让你来办这份快报。”
“唉,我倒是想去,可不是没批准嘛!刘局长,你再给我争取一下吧!”
“不行了,人员都定好了。这样吧,会胜就辛苦点,当这个总编辑,我和总指挥给你当顾问和总策划。报头设计要漂亮,要体现载人深潜特点,能得到大家的喜爱。”
当下研究商定,陆会胜具体担任组稿编辑、版面设计等工作,由北海分局大洋技术保障中心随船技术人员马训辉负责彩色印刷。此后,刘心成、陆会胜等人又向总指挥刘峰、专家组长还有海洋报社的随船记者等人征求意见,编出清样之后,又几经修改,最终成形。就在母船起航前夕,中国载人深潜试验《海试快报》创刊号问世了。
二、海试第一潜:“下不去”与“联不上”
哦,南海! 蓝水晶一样的南海啊!
她全名为中国南海,周边被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岛、菲律宾群岛、大巽他群岛及中南半岛所环绕,因位于中国大陆南边而得名,也称南中国海。这里是中国最深、最大、最纯净的海,面积356万平方公里,约等于我国渤海、黄海和东海总面积的3倍,仅次于南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印度洋的阿拉伯海,是世界第三大陆缘海。
其中属于中国管辖范围:九段线之内的有210万平方公里左右,平均水深1212米,最深处达5567米。南海有四个群岛,分别是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分布在一望无际的深蓝色海面上。如果从空中俯瞰,宛如一朵朵睡莲盛开怒放,又如一串串珍珠晶莹璀璨……
中国第一台深海载人潜水器的海试场就选在这里。2009年8月初,试验母船“向阳红09”船载着海试团队和精心打造的“和谐”号,出长江,入东海,在绿华山锚地避让“莫拉克”台风,同时做好海试文件宣贯、组织制度建设,机械设备检查、操作规程演练和队员抢险救生等各种准备工作,一路乘风破浪,驶到了南海三亚以南某海域。
按照预先确定的试验原则:由浅入深,逐步推进。载人潜水器海试划分为1000米、3000米、5000米和7000米级深度四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又包括50米、300米和1000米等三个小阶段。每一步都有详细的试验计划,阶段试验结束后召开专家会议,对试验结果进行评估,海试领导小组再根据专家意见集体研究决定下一阶段的任务。
经过严密的分析研究,他们把南海试验海域分为A1、A2、B1、B2等几个海区。50米级海试主要在A1区,这里也就作为中国载人深潜器的摇篮,走进了流芳百世的当代科技史。
8月15日——一个特殊的日子, 1945年8月15日,正是日本鬼子宣布投降的时刻。现场指挥部决定在这一天,在三亚锚地南25海里处,实施水面布放调试试验,也是整个海试的第一潜。意义非同寻常。
试验目标是:复核潜水器与母船布放回收系统之间的工作匹配和协调性,完善潜水器从甲板到水面布放和从水面回收至甲板操作规程,积累操作经验;水声通信机和定位声呐的调试;潜水器各系统和设备在海上的功能复核。潜航员初步得到海上操控潜水器的实践,锻炼各部门、岗位的协同配合能力,通过实践修订完善作业规程,提高现场指挥部指挥控制能力等。
天蒙蒙亮,水天线刚刚分开,“向九”船的后甲板上就忙碌起来。水面支持系统、担负解挂缆的“蛙人”小分队和各个保障岗位的海试队员们,按照各自的分工和平时的演练,各负其责有条不紊地工作着。上午8点30分,两位年轻人——潜航员唐嘉陵、声学所的技术人员张东升先后进舱。
紧接着,载人潜水器第一副总设计师、702研究所副所长崔维成沿着小梯下到舱内。他兼任现场指挥部成员,负责潜水器本体组织领导,从一开始研制就明确表态:作为设计者,我们有信心先下潜。徐总师年纪大了,这就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他胸有成竹,一点儿也不紧张。早上船医傅晋领按惯例给他测量血压:80/120,十分正常。
8点55分,主驾驶唐嘉陵熟练地检查完各种设备,一切正常,向指挥部作了报告。随着一声“布放”的口令。机声隆隆,轨道车后移、A架前摆、主吊缆下放并与潜器对接、起吊、副钩接上、A架向后摆动。突然,A架摆到位了,潜水器吊离船体,却发现副钩无法脱开,反复操作几次仍不能脱钩。负责操作A形架的701所大个子工程师余建勋脸上冒汗了,本来就白晳的面庞更显灰白。
潜水器舱内,三名试航人员被吊在空中,迟迟下不了海,满腹狐疑,尤其两位年轻人,面面相觑。还是崔所长沉着冷静,安慰说:“你们不要紧张,紧张也没用,就把紧张留给外面的同志吧。你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小唐和小张脸色缓和了,相互讨论起潜器操作规程来。这时,现场指挥部命令“收回潜水器”。A架把他们放到轨道车上带回甲板。技术人员迅速检查:发现是在起吊时主缆收得不到位,两只副钩只挂上一只,由于作用在一只副钩上的力过大,从而使受力的副钩不能解脱。
故障排除,潜水器再一次起吊并顺利入水,试航员开始进行水面检查。张东升启动声学系统调试,结果与水面联系不上。承担母船与潜水器无线电通信的甚高频(VHF)一片嘈杂声,根本听不清楚。急得主驾驶小唐和声学技术员小张抓耳挠腮,一筹莫展。事情报告给声学负责人朱敏研究员,同样忙得满头大汗,却始终解决不了问题,后来无线电信号干脆中断了。
按照海试规范,水面与水下通信建立不起来,潜水器是不能下潜的。总指挥刘峰不得不再次下令:回收潜水器。接连两次布放入海、水面调试都出现了一定问题,出师不利。但检验了组织指挥系统的通畅性、融合性,提高了各岗位操作的配合程度,保证了首次海试的安全,探索了实施海试的特点和规律,也算是一个收获。
当晚,指挥部深入分析,认为水声通信不畅是主要问题,必须立即解决。否则海试将无法进行下去:潜水器入海如果没有建立通信联系,等于“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相当危险。潜水器声学组人员真是“压力山大”,特别是中科院声学所的研究员朱敏。他是7000米载人潜水器通信系统总设计师朱维庆教授的学生,也是副总设计师,代表朱教授带领一批年龄多在30来岁的年轻人:张东升、杨波、徐立军、刘烨瑶等,冲上了调试水声通信的第一线。
当然,他们不是单打独斗。“老总”朱维庆教授最初也来到了船上,只是因身体原因没有出海,坐镇三亚基地远程提供指导。而整个中科院声学所,更是他们的强大后盾,热线电话随时保持联系。潜器本体总设计师徐芑南,也与大家一起攻关。“向九”船大副李玉波曾当过无线电师,主动帮助查找问题。经过连夜的故障排查、紧急抢修,终于有了好的结果。
8月17日,“向九”船奔赴A1海区50米等深线,“和谐”号将在这里进行50米深度第一次下潜。清晨,东方海面上刚露出一片鱼肚白,隔海相望的三亚城灯光,还像调皮的孩子眼睛一闪一闪地眨着,“向九”船装有潜水器的后甲板上已经热闹起来了。为了对相关设备进行维护检测,以及调整压载块的重量,需要拆除相对部位的轻外壳和浮力块。
一大早,702所的张桂宝、顾秋亮、张建平等人就穿好防滑鞋、戴上安全帽聚集到潜器身旁。在船侧灯的光照下,踏着摇晃的脚手架,登上披着露水的潜器,一丝不苟地精细操作,很快便在试验前拆除了轻外壳,安装好了压载铁,做好了下潜的准备工作。大家擦着脸上的汗水,望着东方涌出的一轮红日,露出了欣慰而愉悦的笑容。
试验开始了,“和谐”号顺利布放入水,主要内容为调节潜水器均衡。然而,就在蛙人顺利解开龙头缆和拖曳缆,水面检查正常,刘峰总指挥发出“下潜”指令后,意外发生了:压载水箱注水系统启动,直至注满,按说应该自由落体逐步下潜了。可是似乎很留恋和它一起成长起来的工程师们,潜水器仍然浮在水面上,就是不往下潜!
指挥部里一片茫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刘峰手拿着话筒,一遍遍呼叫着:“和谐、和谐,检查水箱!”
“注水正常,已经全部注满。”
“使用自身推力器。”
“是。”试航员一边应着,一边操作下潜装置。不料还是不行,潜水器好似与大家开玩笑似的,在水面上漂浮着,就是不潜下去。好家伙,潜水器成了不敢扎猛子的旱鸭子?
后甲板上,总设计师徐芑南一直站在那儿默默观察着,心里完全明白毛病出在哪儿了,自言自语地说:“太保守了,太保守了……”原来,“和谐”号采取的是配重和抛载的无动力下潜上浮,毕竟是第一次来到大海上试验,原则是“安全第一”“下得去,上得来”,确保潜水器和试航员的安全。因而在配重压载铁时过于求稳,计算过轻了,以至于注满了水箱,潜水器还是轻于海水比重。下潜失败。
总结会上,徐芑南心情沉重地说:“不应该犯这样的低级错误,丢人哪!”
“徐总言重了,你和方老师这么大年纪跟我们出海,这就很不容易了!”临时党委书记刘心成劝慰道。
总指挥刘峰接上说:“是啊!徐总,试验嘛,就是这样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一步步前进的,下回就好了!”
2009年,海洋局下达海试任务时,7000米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徐芑南已经74岁了,妻子方之芬也已68岁,按说不能再赴大海参加海试了。可为了能够亲眼看到自己多年的努力变为现实,徐芑南坚决要求上船:“作为总设计师,如果不参加试验,那是不完整的,也是不能交工的!”
“你在现场那当然好了,可是你的身体……”
“没问题。不让我去倒可能牵肠挂肚、会出事的。呵呵……”
海试领导小组破例批准,徐芑南夫妇成为此次海试中年龄最大的队员,而且是带着一大堆药品和氧气袋上船的。他们与年轻人一样开会学习、探讨技术细节、穿上救生衣参加逃生演练。在锚地躲避“莫拉克”台风之际,方之芬老师克服晕船和生活上的不便,一边照顾着徐总的身体,一边担负着试验日志和文件管理工作,还经常写文章投稿给《海试快报》,鼓舞大家的斗志。
此外,海试团队中还有三位年过60岁的老科学家,702研究所的68岁研究员许广清,62岁的张桂宝和61岁的华怡益。他们与徐总夫妇一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多年来为我国载人潜水器的研制辛勤劳作,面临海试又不顾年老体弱主动请战,把年轻人扶上马送一程。登船以来,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准备操作,赢得了大家的尊敬。
海试现场指挥部和临时党委格外关心这些老科学家:如此年高还亲临海试前线,既体现了他们有极强的事业心,又说明试验还需要他们的经验和知识。船上专门安排船医随时掌握老同志们的身体状况,服务员和炊事班则照顾好其生活。一有空,刘心成书记、刘峰总指挥、技术咨询组组长于教授、船长政委等人便去看望,征求意见,使他们生活工作得愉快舒心。
为此,方之芬老师专门在2009年8月16日《海试快报》上写了一篇文章,述说自己的感受和心情:
“向九”船——我们老两口温暖的家
登船已有半个月了,这些天来我们时刻感受到来自“向九”船的关心和照顾,走路有人提醒当心地滑,吃饭厨师会问合不合口味,只要碰到生活上的事情,船上以政委为首的一套班子很快会帮你解决,借此机会感谢这些直接、间接地帮助我们的人。其中特别是李永玉和傅晋领医生。
小李是船上的服务员,他的工作既繁琐又复杂,我们住的舱室不属于他的职责范围,可是每天他总是主动替我们打两次开水,并帮我们打扫房间,清倒垃圾,似乎这已成为他工作的一个部分,下水道堵了他也帮忙疏通,这种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是“向九”船的精髓,也是“向九”船具有战斗力的保证。
傅医生要照顾船上这么多人的健康,还要负责船上公用设施、通道、会议室、餐厅的消毒灭菌工作,常能看到他背着瓶药水一路在浇洒,他还利用早晚时间,替我们量血压、搭脉搏、测心跳、查体温,每天早饭前他会准时来。晚上由于老徐要开会,他几乎都空跑,傅医生这种认真负责、关心他人的工作作风是“向九”船的船风,使“向九”船成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当初上船之前,心中尚有余悸,怕船上将我们当作包袱。登上“向九”船后,我们就感受到像家一样的温馨,到处都伸出了友好、关切的手,使我们备受感动。虽然我们已达古稀之年,这次还能发挥点余热,参加我国载人潜器首次深海试验,感到万分荣幸。这次海试有现场指挥部的直接领导,全体参试人员的共同努力,“向九”船作为坚强的后盾,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
是的,海试团队就在这样的情感氛围和必胜信念的支撑下,不断迈步向前。
吃一堑,长一智。接受了失败的教训,总师组在徐芑南率领下,连夜修改配重方案,配重增加至140公斤,同时水声通信系统也进行了改进,指挥部决定趁热打铁,再次海试。
第二天,8月18日,一个晴好的天气。东南风3-4级,浪高0.6-1.4米,流速0.7节,气温29.1℃。海试团队在A1区继续进行50米载人潜水。潜器本体主任设计师之一的叶聪担任主驾驶、唐嘉陵担任左试航员,而右试航员座位上则是于杭教授。这位著名的深海科学家,担任此次海试的技术专家组组长,本不需要亲自下潜海试,可他有过多次在海外乘坐深潜器的体会和经验,特别是对祖国深潜事业的一颗赤子之心,使他毫不犹豫地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给年轻的潜航员巨大的信心和勇气。
“各部门准备!”随着刘总指挥的一声令下,又一次海试,也是总第8次下潜开始了,内容还是以潜水器均衡调节为主。
10时35分进入部署,10时48分试航员进舱,潜水器布放入水。而后在水面注水10分钟,叶聪操作推力器下潜,在28.5米深时停下,进行各项调节试验。于教授和唐嘉陵在一旁协助,分别对避碰声呐、测深侧扫声呐等5种声呐进行了测试,工作良好。进而,“和谐”号下潜到38米,稍作停留开始上浮,距海面10米时进行抛载试验,随后迅速返回,当它红色的脊背露出蓝色的海面时,“向九”船甲板上的人们一片欢呼。
虽然仅仅是下潜38米,与7000米设计目标相差甚远,但毕竟是海试团队通过努力,迈出了走向大海深处的第一步,也是中国载人深潜的第一步。当“和谐”号被吊装回母船,三名试航员依次出舱时,拿出携带至水下的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并肩携手展示在大家面前。“哗——”迎来一片热烈的掌声。
指挥部成员与三名试航员一起振臂高呼,合影留念,然后一起在国旗上签名留念。《海试快报》则以《热烈祝贺我国载人潜水器首次潜水成功》为题发表特刊。
高楼万丈平地起,万里长征第一步。相比之后的一次次百米、千米的巨大成功,这个小小的38米在深度上微不足道,但意义却十分重大。这说明我们的自主设计、集成创新的潜水器可以安全下潜和上浮了!
三、声学设计师的不眠夜
夜深了,烟波浩渺的南海平静下来,在星光下随着微风缓缓波动着,海试队员们悄悄进入了梦乡。
正在A1海区连日海试的“和谐”号载人潜水器,终于走出了满意的第一步,回收到了母船后甲板上,安详地俯卧在轨道架上。
然而,有一间舱室里却灯火通明,五六个脑袋凑在一起,时而在纸上默默地画着草图,时而你言我语地讨论着什么,谁都没有一丝睡意。这是担负水声通信系统重任的中科院声学所小组。中间那位戴着一副近视眼镜,个子不高,说话慢条斯理的人,就是他们的负责人——声学所研究员、载人潜水器水声通信系统副总设计师朱敏。
虽说通信系统经过不断排除故障,勉强可以使用,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时好时坏。VHF通信距离偏短,而原先设计安装就位的水声通信则一直无法正常建立起来,以至于每次下潜试验,都让人提心吊胆。指挥部不得不精心测算:何时到达目标地,何时抛载上浮,将潜水器下潜后的每一个动作精确到分钟。第10次下潜时,“和谐”号比预定返回时间晚了10分钟,而联系又中断了,整个甲板上的人们心急如焚,却束手无策,只能看着波浪翻涌的大海,一遍遍焦急地搜寻着潜水器的影子,直到发现它的红项子冒出海面的那一刻,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水面与水下的通信问题,成了制约海试的最大挑战。如果不彻底攻克这个难关,载人潜水器试验将无法继续进行下去。每当指挥部召开各部门负责人例会时,声学设计师朱敏就成了大家“炮轰”的对象:“这套系统到底行不行啊?说个准话!在家里试验不是好好的吗,怎么一到海上就不行了呢?”
“是啊,通信联不上,啥也试不成。”
“这套水声通信系统是可靠的,水池和湖泊试验都正常啊!我们分析可能是船舶噪音影响通信质量,目前正在积极想办法……”
生于1971年6月的朱敏,浙江青田人,中等个头,整齐的短发,鼻梁上架着一副无框眼镜,温文尔雅,平常就说话声不大,这时被问得急了,更是像被什么堵在嗓子眼里,声音低低的听不清楚。他和他的声学团队肩负着巨大的压力。
如同多数优秀者一样,朱敏经历过成绩卓越的学生时代,小学升初中时,他考了县里前三名;高考时,他是县里的理科冠军。1989年,他进入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发现这不似中小学那般“照本宣科”式的教育,于是开始独立思考寻找自己的学习方法。1994年7月毕业,恰逢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前来招生,朱敏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朱敏从无懈怠,而是真正地沉下心去做研究。他明白学生时代多半是些基础功,而工作中是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这就需要不断地实践和学习。从朱维庆等前辈老师身上,朱敏学到了很多东西,取得了不菲的成绩。2000年10月,朱敏被评为副研究员,两年后,破格晋升为研究员。
这时,为推动中国深海运载技术发展,中国科技部启动了7000米载人深潜器的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工作。凭借着出色的表现,朱敏协助他的老师朱维庆,投身到打造这项国家重器的光荣任务中去,主要负责载人潜水器声学系统的总体设计和装备使用。
初次参加海试,这支由朱敏负责的声学系统团队还很青涩,多是毕业没几年的“70”后、“80”后硕士生、本科生,被称为“娃娃兵”。当时很多条件不具备,一切都是靠他们自己摸索;加上试验的季节正值台风多发季节,海况很差,试验母船又是一艘30多年船龄的老船,船体噪声大,50米海区的海洋背景噪声也大,所以母船与潜水器的通信就成了大难题。
面对大家焦急的目光,年轻的朱敏心情十分沉重。这是自从参加工作以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啊!个人名誉事小,影响了海试那可是不容原谅。他成宿成宿地睡不着觉,眼睛里布满了血丝。恰在此时,怀孕的爱人产期也快到了,可他一点儿也顾不上,一门心思扑在攻坚克难上面了。
好在他并没有惊慌失措,也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沉下心仔细剖析检查了整个系统,并随时与朱维庆老师、声学所领导联系请教。一连十几天,他带领队员白天顶着烈日参加海试,废寝忘食;晚上则挑灯苦战,查问题、改软件、编程序,几乎没有在凌晨1点前休息过。
通信,指人与人或人与自然之间,通过某种行为及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与传递。在各种各样的通信方式中,利用“电”来传递消息的通信方法称为电信。这种通信具有迅速、准确、可靠等特点,且几乎不受时间、地点、空间、距离的限制,因而得到了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比如无线电、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等等。
陆地、天空通信主要靠电磁波,但由于海水是电的导体,电磁波在海水中衰减得很快,这一利器到了水中特别是深海中却没了用武之地。另一种水中通信的宠儿——声波,可以在海水中传播很远,因此水声通信技术应运而生。它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将文字、语音、图像等信息经过编码、调制处理后,将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通过水这一介质,将信息传递到远方的接收换能器,再转换为电信号,还原成声音、文字及图片。
打个形象的比喻,有了水声通信技术,浩瀚无垠深不可测的海洋立即就变得“透明”起来,大洋的各种观测数据可以实时地呈现在面前,这是人类认识深海、研究海洋技术手段的一次重大突破。正因如此,水声通信技术是当今海洋高技术领域最前沿的技术之一。由于它的敏感性以及巨大应用价值,国外长期将之列为禁止向中国出口的高技术产品。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科技部“863计划”访问团去法国考察,中科院声学所研究员朱维庆随同前往。一次洽谈会上,他向法方提出想了解一下水声通信技术,那位热情有加的法国人突然变了脸色,生硬地拒绝了:“对不起,其他什么都可以谈,就是水声通信不能谈!”
这句话严重地伤害了中方科学家的自尊心。
20多年过去了,朱维庆等水声研究人员仍难以忘怀,经常在耳边回响。从那时起,他们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把中国的水声通信技术搞上去!
机会总是会垂青有准备的人。中科院声学所和朱维庆终于等到了机会。2002年6月,7000米载人潜水器正式成为“863计划”重大专项。搞了大半辈子水声技术的朱维庆,意识到了深海载人潜水器对于水声通信技术的迫切需求。经过层层申请和筛选,朱维庆和他的弟子朱敏带领团队,承担起了水声通信系统的研制重任。
这个项目应该走什么样的技术路线?朱维庆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高速数字水声通信技术”。这是当今一项代表大深度水声通信的前沿技术,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日本等国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它在语音通信的基础上,还可以在大洋深处实现对数据、文字、图像的高速即时传输。
从“七五”时期开始,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声学所一直持续不断地进行着水声通信核心技术的研发,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在“八五”和“九五”期间,他们与沈阳自动化所、702所合作研发,针对6000米无人潜水器等设备,开展了基于多相移键控技术的相干水声通信机关键技术研究,并研制了通信机样机。
在朱维庆教授的指导下,由他的得意弟子朱敏带领张东升、杨波、刘烨瑶等一批年轻人奋力攻关了。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他们设计制造出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水声通信机,能够在不同的水声环境下实现图像、文字、指令等数据的即时传输。安装在7000米载人潜水器上,经过了陆地、水池以及太湖、千岛湖等地试验,证明完全可以胜任水下联系。
然而,水声通信系统试验无法完全模拟海上的各种噪声环境,比如海浪噪声、潜水器噪声、母船噪声等等。虽然在它与整个系统装配到一起前,开展了各种环境的试验,但还是无法确保万无一失。现在,这套精心研制的通信系统出师不利,遭遇了海上滑铁卢。
经过几天的反复调试,水声通信功能仍然不能实现,已经成为制约海试的主要矛盾。8月22日上午,“和谐”号再一次下潜,在44.2米水深处成功坐底。至此,50米水深试验计划除声学通信外全部完成,达到了试验大纲的要求。海试团队返回三亚基地。领导小组将召开技术咨询专家组会议,总结分析评估海试成果。
这天傍晚,“向九”船在三亚锚地锚泊。现场指挥部和临时党委认识到:水声通信问题没有一个说法,很难通过专家评审,一个个都非常着急。晚饭后,总指挥刘峰、专家组长于教授、船长窦永林等相约来到刘心成房间,商量对策。
水声通信系统就像是潜水器的嘴巴和耳朵,它是维系这个在黑暗海底摸索前行的孩子与母亲之间的纽带。如果不能建好这条纽带,那么试验就很危险。50米还好说,万一到了300米、1000米出现问题,上浮困难又不知发生何事,甚至找不到其所在方位,三位试航员的生命就危在旦夕了!
“这个问题要是解决不了,领导小组是不会同意海试继续下去的。只能打道回府,这等于宣布载人潜水器海试失败。今后能不能再重新启动,就很难说了……”深知载人潜水器来龙去脉的刘峰忧心如焚。
“是啊!我们一定要在评审会前拿出个措施来。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这是整个海试阶段遭遇的一次重大危机!
半晌,在场的人们都不说话了,陷入了沉思:倘若试验中止,50多个单位及众多科学家付出巨大心血为之奋斗了8年、国家投入巨资的7000米载人潜水器项目就会付诸东流,更重要的是我国所有载人深潜项目在若干年内难以再立项,正处在国家审批阶段的深潜基地项目也会夭折,中华民族“下五洋捉鳖”的梦想将还只能是梦想。
“绝对不能回去!”刘心成不愧是带过兵的司令员,又是临时党委书记,关键时刻意志十分坚定:“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就撤了,那就是前功尽弃,半途而废,我们这些人就是历史的罪人。我看只要坚定信心,办法总是能找到的。”
于教授从科学家的角度分析说:“声学所走了一条新路,难免发生问题,闯过去就会海阔天空的。他们认为:50米水深海区的有效作用距离仅240米,可能不在母船声学吊阵覆盖扇面范围,因而无法建立水声通信。这是有道理的。”
“不管多么难,也要攻克它!我建议发动全体队员,各部门,都为水声通信动脑筋。一定要打掉这个拦路虎!”总指挥刘峰豪气倍增。
他们决定:由窦永林船长和朱敏研究员以降低母船噪声为主线,立即制订一个1000米水深海区的试验方案,进行船舶主机不同工作状态下的母船噪声和通信拉距试验。同时,要求中船重工长城有限公司(6971工厂)尽快提供一部水声电话,在无法实现高速数字通信的情况下,先保证语音通信的畅通。
其实,此前一段时间,全船人员的心已经牵挂在声学系统上面了,纷纷想办法出点子。“向九”船的大副李玉波曾经当过无线电师,有一定电信方面的技能。在VHF通信效果不畅时,他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测试方案,并且冒着南国的炎炎烈日,帮助技术人员爬到脚手架上调试安装改良的天线,极大改善了通信功能,以致科研人员们赞许说:“没想到船上藏龙卧虎啊!”
702所的工程师杨申申,长了一副瘦高个子,每当海试时,人们总看到他举着一根钢制圆柱,时而左舷时而右舷地奔跑。原来,由于船体较高,容易阻挡无线信号,形成潜水器与母船的通信死角。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杨申申主动请战,迎烈日战海风,高举着接收天线,随着潜水器位置的改变到处转。人们戏称他是“向九”船上的“中国移动”。
这次轮到窦永林船长显身手了。
凌晨2时,母船从三亚锚地起航,向西沙群岛方向航渡,到达1000米试验海区后立即开展试验:前甲板左舷布放着水声电话吊阵,传感器布入水下30米左右;前甲板右舷布放着单波束测深仪吊阵,传感器布入水中两米左右;船尾拖曳着声学通信主缆,声学吊阵布入水中300米左右;为了降低船舶自噪声,关闭右主机,左主机单车微速航行,航速不超过2.5节。
内行人清楚,这种做法是要冒风险的。“向九”船是1978年建造的远洋科学考察船,那时没有控制船舶噪声的要求,2007年选择载人潜水器母船时也没有采取降噪措施,现在只有通过采取特殊的船舶操纵措施来弥补噪声大的缺陷了。窦永林感觉就像一名赛跑运动员,先捆住他两只胳膊,再别住他一条腿,叫他匀速跑直线,还要争取好成绩,太难了。
在6个多小时试验中,这位爱写诗的窦船长一直站在驾驶台上,精心指挥船舶各种情况下的机动,积极配合声学部门获得大量测试数据。他深知责任重大,稍有闪失就会损害水下设备,甚至影响船舶航行安全,小心翼翼。作为他的直接领导、又是老大哥的刘心成局长走来看望,担心地问:“这样干有把握吗?”
窦永林坚定地回答:“试试吧,不试会后悔的!”
终于,他以敢于担当的拼搏精神和无比精湛的航行技术,与声学工程师们精诚合作,准确地测量了“向九”船各种情况下的噪音水平,为声学系统的后续改进指明了方向,并最终形成了基于“向九”船模式的声学通信保障方案,为我国载人潜水器海试蹚出一条本来没有路的路。后来,现场指挥部将上述船舶操纵方法纳入海试操作规程之一,为进一步海试打通了道路。
与此同时,朱敏和他的团队在于教授帮助下,针对“向九”船噪音大的实际情况,提出建立莫尔斯(英文Morse code)电码通信方式的设想。这是一种时通时断的信号代码,通过不同的排列顺序来表达不同的英文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以及其中不同的含义。它由美国人艾尔菲德·维尔于1837年发明。不是什么新技术,但很实用。
按照约定,潜水器在水下每间隔一段时间发出一个信号,通过母船声学吊阵接收,在声学控制室和指挥部显示声音信号,就知道水下情况。为了验证莫尔斯电码通信方式的可行性,现场指挥部决定,在完成50米海区试验后,“向九”船到1000米试验区专门进行试验,结果证明这种通信方式可达到2000米通信距离。
在指挥部和声学控制室内,每当听到潜器发回的三短声莫尔斯电码信号——说明一切正常,大家感觉是那么的悦耳动听,这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了!
此外,另一种方案也在紧锣密鼓实施。8月21日,就在朱敏带领声学组与全船配合尽力攻关时,现场指挥部要求紧急提供水声电话的呼吁也发到了北京。科技部海洋处、中科院声学所立即派人到中船集团北京长城无线电厂(6971厂)调研;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一时间下达指令:“不惜一切代价,确保如期完成。”立时,整个工厂热火朝天地行动起来。
就这样,潜水器的通信系统得到了极大改善。莫尔斯电码、水声电话(人们习惯称为“6971”)一举成功,高速数字通信也取得进展,遇到问题可以互相转换,等于加了双重保险。朱敏和他的声学组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同时,一直令朱敏牵肠挂肚的另一大事也传来了好消息! 8月31日,朱敏的妻子在北京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女孩,体重5斤6两。而朱敏正随着母船在海上攻关,直到9月2日回到三亚凤凰港时才得知。“向九”船政委杨联春在大喇叭里广播了这一喜讯,这是海试期间增添的第一个宝宝啊,大家纷纷向朱敏表示祝贺。刘心成书记指示厨房煮了一锅红鸡蛋,交给朱敏。当晚,他高兴地带领声学组助手,给每个队员分发了两个喜蛋,全船洋溢着浓浓的喜气……
后来,在四年的海试期间,许多年轻的科研人员陆续增添了可爱的孩子。他们为了祖国的“深海蛟龙”成长,没有机会陪伴在妻子身边,心中不免有些愧疚,然而家人却给予了极大的理解和支持。于是,大家亲切地称这些孩子为“海试宝宝”。
四、忽闻水下爆裂声
“‘向九’、‘向九’,我是‘和谐’。水面检测一切正常,请求下潜!”
潜水器水声电话里传来试航员叶聪的声音。
“‘向九’明白,同意下潜!”
试验母船——“向九”船上的指挥部里,刘峰总指挥手拿话筒下达了开始试验的指令。
自从A1海区进行50米深度试验结束之后,海试团队在三亚凤凰港休整总结,大洋办、科技部“863计划”海洋办和海试技术专家组研究会商,认为第一阶段海试达到了预期效果,取得了圆满成功,完全可以转入300米深度试验。海试领导小组副组长、大洋办金建才主任和科技部“863计划”海洋领域办公室孙清处长专程赶到三亚,参加会议并代表国家海洋局、科技部社发司领导前来看望祝贺。同时,鼓舞和激励大家一鼓作气,再攀高峰。
8月28日下午6时,“向九”船起锚,载着海试团队和“和谐”号连夜奔赴B1海区,实施下潜300米深度的各项试验。不料,南海进入了台风多发季节,接连三次风暴潮严重影响了海况,使海试步履维艰。潜水器和声学吊阵的布放回收、母船机动操作都不太顺利,试航员体力消耗也很大,警戒编队船体摇摆达到20多度,生活工作困难重重……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临时党委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刘心成书记、刘峰副书记和几位党委成员,分头深入到各个部门、岗位之间,谈心,交流,稳定军心,鼓舞士气。并于9月12日,及时发布了海试临时党委第4号文件,提出了“抓住机遇,夺取300米海试决战的胜利,向建国60周年献礼”的响亮口号。
犹如一阵及时的东风,吹散了海天的阴云,鼓荡起前进的征帆。各党支部、各参试单位纷纷传达学习贯彻临时党委4号文件,认定这是进军的号角、冲锋的战鼓,面对恶劣的海况和存在的困难,以高昂的斗志饱满的激情,全力以赴打好300米深度这一仗。指挥部决定在9月13日实施第16次载人潜水器下潜作业,争取实现深度超过300米的目标。
这次下潜的主驾驶是702所的主任设计师叶聪,右舷试航员是经验丰富、沉着冷静的于教授,左舷试航员则是声学所年轻的工程师杨波。说起来,这位小杨年纪不大,身体也不错,可就是不适应海上的“晃悠”,一上船就晕得厉害,曾经躺在床上三天起不来,吃什么吐什么,每次下潜试验,他更是脸色煞白,被人扶着进出舱室。可是声学系统需要人下潜调试,他再难受,也总是毫不犹豫地爬起来钻进潜水器……
本次试验内容为:冲击300米深度、液压系统调试,航行性能测试和自动驾驶功能调试等等,计划在水下停留160分钟,是海试以来时间最长的一次。经过近半个月的曲折和调整,又有临时党委4号文件精神的鼓舞,全体参试人员精心准备,试航员们决心甩开膀子大干一场。
潜水器入水不到3分钟,水声电话连通了,接到总指挥同意下潜的命令后,压载水箱开始注水下潜,7分钟后,到达50米水深,接着又到达100米深度。于教授看着仪表,提醒叶聪:“接地检测升高到0.7了。”“明白,时间紧迫。”叶聪向可调压舱注水,加快下潜速度,急切去亲近300米深度,保证这次试验最主要最关键的指标。等到200米深度时,接地检测值降低,潜在的报警消除了,几位试航员松了一口气儿。看到深度表指针指向了326米,主驾驶一个漂亮的点刹。胜利拿下一城!
叶聪后来说:“接下来的试验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爽!移水银、调纵倾、前进后退,左转右转,试完定深定向,第一次在300米深度驾驶潜器以每秒1米的高速‘漂移’,要知道,咱们潜器最快就是2.5节啊!全部预订的内容提前完成了。这时候,于老师觉得可以上浮了,我意犹未尽,估计他也一样。杨波摘下耳麦,抬头看了看我们,可能他已经在享受这次下潜的过程中了。我说:要不下去看一看海底吧!心里早已蠢蠢欲动了,其实潜台词是‘去坐底’。得到水面允许后,我们打开所有灯光,三个人紧贴观察窗,‘看到没有?’‘离底4米’‘我看见了!’白光一闪,一片银白色的沙滩展现在面前。没有想象的滚滚浓烟,看来底质比较硬,是一个坐底的好地方。潜水器在沙滩低速前行,整个过程被摄像机记录得很清楚。航速较慢,我轻轻一打下潜,潜器稳稳坐在了海底。当时真是兴奋,仿佛看多少眼都不够似的……”
对于后来叶聪他们深潜到1000米、5000米、甚而7000米海底来说,这一次300米的坐底简直就是“小儿科”了。可毕竟是第一次中国载人潜水器安全成功潜到海底啊,其意义是非常重大而深远的。所以,试航员们才表现出如此的振奋和欢欣!
然而,祸福相依。就在他们沉浸在巨大的喜悦里返航时,一个危险的隐患正在一步步逼近潜水器和试航员。那是他们完成所有试验任务,按指挥部指令,抛载上浮。当升到距离海面不足20米时,一直密切观察窗外的于教授听到“咚”的一声响,像是一个爆竹炸响,又像是一瓶香槟酒碎裂,一股白烟从潜水器前边飘过……
“啊?怎么啦,什么爆炸了?”
三名试航员立时瞪圆了眼睛,面面相觑,不知下一刻会出现什么状况。如果真的在水下发生了爆炸事故,那将是灭顶之灾!
对于舱内的人来说,此刻一点儿也使不上劲儿,只能静候观察,听天由命。从这个角度来说,潜航员确实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好在故障没有进一步扩大,潜水器还是继续平稳地上升、上升。
终于,他们被安全回收到母船甲板上,出舱时,尽管杨波晕得不行,可毕竟是首次成功下潜300米,并且超额完成试验任务,他强打着精神,跟于教授、叶聪伸展开鲜红的国旗,与大家一起庆贺新的深潜纪录诞生了!
成绩不能掩盖问题。祝贺仪式结束了,于教授立即向指挥部汇报:一声爆炸似的异响,一股可疑的白烟。潜航部门负责人崔维成、胡震等人马上组织有关人员检测、排查。
当他们一层层打开主蓄电池箱时,发现保护罩爆裂,内部全是气体,单向阀已经开启,一只电池发生了爆炸!大家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幸亏是在完成任务上浮时出现的,如果是在深海里,后果不堪设想。究其原因,还是缺乏经费、侥幸心理作怪所致。
载人潜水器配电系统主蓄电池箱,可以说是整台机器的心脏,是唯一的动力供应站。它源源不断将电能输给各执行机构:推进器、海水泵、水下灯、液压泵及所带动的机械手,使其能够按照潜航员的指令做动作。由于受到潜水器体积和重量的约束,选用了能量大、抗压力强的银锌电池。但它的寿命短,一旦启动只有一年使用期限。2008年春天,潜水器准备出海试验,702所技术人员启动了银锌电池。不料,临出发前突然叫停,直到一年后才真正出航。按说,应该更换新的电池。可配电专家们经过测试检查,发现这组电池各项功能正常,而买新的银锌电池需要花费几百万元,实在于心不忍,便设想用它顶过第一阶段海试。
在江阴码头登船时,702所考虑到中途有可能出现电池失效,已经派人与新乡公司签订了银锌电池供货合同,但制造安装还是需要一定时日。以老专家许广清为首的配供电组,小心翼翼地维护着,期待这组旧电池发挥到极致。然而,科学来不得半点儿侥幸,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试航员听到的那一声震响,就是过期电池爆裂保护罩的声音。如不及时修复,将影响到下面的海试。
随着蓄电池告急,天气也跟着告急了!据随船的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的预报员李志强、苏博预报:第二天——9月14日下午大风将至,海况会变得很差。现场指挥部分析后决定:明天上午抢在大风之前再进行一次下潜试验,而后开赴锚地避风。这样,就要求潜器准备部门连夜拆掉旧银锌电池组,更换上备用的铅酸电池组。这在陆地厂房里,也需要一两天的工作量,更不用说在晃动的船舶甲板上了。困难重重。
“没有什么可说的,执行命令!”部门长胡震有力地一挥手,带领全体同志忙碌开了。
在702研究所和7000米载人潜水器项目里,这个胡震功不可没。他是水下工程研究室主任,7000米载人潜器本体副总设计师,总装联调负责人,海试潜水器部门长。可以说,是潜水器准备与维护的大总管。人称“后甲板司令”。他知识全面、责任心强,有关潜水器的大事小情都装在心上,说出话来让人心服口服,颇有“司令”风范,大家爱称他“胡司令”。他有空就围着潜水器转,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不管哪个部门工作,他都精心地关注着、参与着。
那是在50米A1海区,有一天潜水器进行保养,两个技术人员钻进舱内工作,胡震在外面指挥。南海的天风云突变,一阵海风吹来,乌云滚滚,轰的一个炸雷,铜钱大的雨点砸了下来。关闭舱盖来不及了,眼看舱内设备要挨雨淋,胡震大喊一声:“快拿篷布!”飞身冲上舱顶,扑在舱口上挡住疾风骤雨,充当了一次人肉舱盖。
胡震是无锡江阴人,生于1967年10月,1985年考入中南工业大学计算机与控制系,后又考上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研究生,学了三年的自动化控制。1991年硕士毕业,选择了离家乡近的无锡702研究所工作。一来就在技术开发部,跟着徐芑南等人搞无人潜水器。
20世纪90年代末期,702所由于任务不足,经济紧张,发放工资都成了问题。胡震的一个亲戚是当地大企业集团的总经理,看中了他的人品和技术,高薪聘请他去当部门经理,承诺五年后送他一个公司。刚过而立之年的胡震心动了,就想去试一试。他请假去上了一个星期的班,坐在公司高档老板椅上,却总感到不舒服:本来想科研报国,难道遇到困难就放弃了?
后来,发生了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事件,举国群情激昂,胡震再也坐不住了。他毅然谢绝了亲戚的好意,也谢绝了年薪百万的职位,又回到702所继续从事国家的科研事业。当7000米载人潜水器项目启动时,他理所当然地全身心投入进去,贡献出自己所有的聪明才智和热血激情。
接到第二天早8点下潜通知时,夜幕已经降临了。胡震立即安排做好潜水器各项准备,最关键的是更换蓄电池。“向九”船老轨(轮机长)刘军带着水手调整好灯光,后甲板亮如白昼,有关人员各负其责。试验部主任马波操作折臂吊,几位工人拆卸旧电池,叶聪负责压载核算,马岭负责采样篮设备的准备与安装,701所人员协助。配电组许广清、程斐等人,加上两位潜航员傅文韬和唐嘉陵,准备新电池。一项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了。
在摇晃不定的船上起吊蓄电池箱,难度是相当大的。移位路径上遍布着各种设备,电缆绳索,还挡着吊车操作者视线,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碰撞事故。只见马波主任站在高高的吊车操作台上,702所顾秋亮技师爬到脚手架顶端中转口令,张贵宝技师在甲板上观察,一个三位一体的指挥操作体系形成了。蓄电池箱下伸出四根绳索,胡震指挥十几个人拉着,一齐喊着号子共同使劲,电池箱被一点一点地吊起来,按照顾、张师傅的口令,马波精细操作,时高时低,时左时右,最后稳稳当当地落在升降小车上。
晚上11点多,电力组开始给新装的铅酸电池充电,抽气,充油,每一步工作都是那样的仔细、认真。组长许广清已经68岁了,也是超期服役的教授级专家。他早年毕业于哈军工,具有军人的作风,高个子,腰板挺得很直,干起工作来更是要求严格,实打实。他前年刚做了大手术,身体不是很好,这次儿女们都不同意他上船海试。可他坚决要求前来,而且谢绝照顾,主动与本组的年轻人一起住大舱,每天像普通技师一样忙忙碌碌。
为了不耽误第二天的海试,他们必须在天亮之前确保电池供电。许广清指挥全组上阵了。年轻的杨申申和程斐趴在电池箱前,不时测量反映析气量的电池箱皮囊高度。潜航员傅文韬、唐嘉陵一直跟在旁边帮忙——这是从组装潜器以来就形成的习惯,凡是与潜水器维修保养有关的事情,都会看到他俩的身影,就像是702所的一名成员了。这时,临时党委书记刘心成和专家组长于教授来到了后甲板,了解试验准备情况:“怎么样,许老,今晚能弄完吗?”
“没问题,请司令放心,我们绝不会耽误海试的。”大家还是喜欢称刘心成司令,因为他确有带兵打仗的魄力和风度。
“好,不过要注意劳逸结合,别太累了。餐厅准备好了夜宵,你们可以轮流休息一下,补充点能量。”
于教授则从技术角度提醒大家,一是要随时检测数据,二是要注意安全。两位负责人关切地看着,直到过了零点才回去。
蓦然,杨申申从测量表上发现析气量明显增加,而且速度很快。许广清过来一看,根据上船前铅酸电池的状态和以往的经验,决定暂停充电,先把两个蓄电池箱的油补满,抽掉析出来的氢气。两个小时后再充电,果然电池恢复了正常。这时人们都已困得不行了,几个年轻人刚才还靠着门框说话,转眼间偏头就睡着了。“小傅,小杨,快回去休息吧,这里有我呢!”许广清心疼地说。“没事,只是打了个盹儿。”“快走吧,我年纪大了,觉少,你们年轻人可不行,明天还有工作呢!”
直到早上5点多钟,充电、充油才全部完成,测试后一切正常。守在最后的许广清、程斐拖着疲惫的身躯,蹒跚走回舱室。一个不眠夜就这样过去了。在整个7000米载人潜水器海试期间,“向九”船上有多少这样的不眠夜啊!
再过三个小时,新的太阳将照耀在海面,“和谐”号新的一轮下潜试验即将开始,这些不知疲倦的人又会精神抖擞地出现在自己的岗位上……
五、拳拳赤子心
2009年9月1日下午5点30分左右,正是在南海B1区实施300米海试的“向阳红09”船开晚饭的时间,船上广播喇叭里传来了窦永林船长的声音:“请于教授、指挥部成员现在到干实验室。请于教授、指挥部成员到干实验室……”
“什么事呢?看来事情紧急,要不都快吃饭了,还要先开会,快走。”
“是啊,还特别点出于教授来。他是总指挥顾问,以往开会并没有特别点名啊!这里边有情况。”有关的几位成员一边议论着,一边放下手中的碗筷,向船头二层的干实验室走去。
在整个海试阶段,人们对这样的临时广播通知已经习以为常了,因为有些难以预料的突发问题,需要决策者们及时会商。
不一会儿,临时党委书记刘心成、总指挥刘峰、船长窦永林先来了,紧接着,指挥部成员崔维成、陆会胜、张艾群、李向阳、朱敏等人陆续到场。嗬,大家眼前一亮:原先的实验室变了一个模样,工作台布置成一个铺着台布的大餐桌,上面摆着丰盛的菜肴和红葡萄酒、青岛啤酒,中间是一个刚刚烤制的新鲜蛋糕,上面插着五根红红的蜡烛。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一天是随船海试并做出重大贡献的于杭教授53岁生日。他自己早已忙忘了,是窦永林船长在整理登船人资料时发现的。窦船长连忙提醒刘心成书记。刘心成一直对这位心系祖国深海科研事业的学者崇敬有加,立即找到刘峰总指挥,商定以现场指挥部名义,集体给于教授过一个海上生日,而且先不要提前告知,给他一个惊喜。
恰巧当时于杭有事,晚去了一会儿,当他移动着高大的身躯,最后一个走进干实验室大门时,迎面而来的是大家热情的笑脸和一阵响亮的掌声。啊?他愣了一下,继而明白了原委,十分感动,近视眼镜后面闪着晶莹的光,走上前与每个人一一握手,一连声说着:“谢谢、谢谢……”
于杭教授,祖籍江苏泰兴人,一米八几的大个子,一头浓密的头发,显得是那样的精神、可亲,长方脸庞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讲话温文尔雅,一派学者风度。他的父母都是卓有成就的高级知识分子,药物学领域的学术权威。“文革”期间受到冲击,可热爱祖国痴心不改。这深深影响着他们的子女。
1975年,于杭高中毕业,毅然报名上山下乡去了北大荒,作为知青被分配到嫩江县一个生产队(那时叫连队)距离县城有300多公里,当地领导看到他有文化有能力,叫他当了那个连的指导员兼基建排长,整天带领大家打井、修渠、修路、栽树、建房子。他用国家补助的经费购买了四台 “东方红”牌拖拉机,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硬是把3万亩荒地建成了良田。他被县里评为“社会主义劳动标兵”。
转眼来到了1978年春,神州大地扫除了“文革”极“左”阴云,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于杭找到公社党委书记,说明了参加高考的想法。书记同意,但有一个条件,必须在芒种前把3万亩地种上去。他答应了,亲自担任机播最苦的“播种手”。黑龙江边境地区的5月,寒风依然刺骨,“播种手”的位置在拖拉机后部,露天作业,巨大的扬尘使人睁不开眼,一天下来,浑身是土,连地道的农民都受不了,可他坚持住了,按时完成了播种任务。一有空他就在仓库一角苦读。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年他一举考上了重点大学,毕业后又考入中国科学院攻读了硕士、博士学位,并常年前往国外做访问学者和客座教授。
如今,他已经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了,在欧洲生活也有20多年,仍然坚定地持有中国护照。尽管生活工作有些不便,可对送上门来定居国外的机会他一概婉拒。这是为什么呢?他说:“总有人问我,遭遇这么多麻烦,为何还要拿着这本中国护照呢,为何还要一次次地出现在世界的那些地方?我也讲不清,我只知道,我是以这样的身份来到这个世上,我又揣着它离开我的父母、离开我的老师的。在我眼里,那里有我的家,而这世上每一个有山、有水、有树、有人的地方都有着我的向往。”
什么是爱国主义,什么是报国情怀?从于杭教授的言行里,我们可以看到一颗水晶般透明的心、一颗朝阳般火热的心。正像一首歌里唱的那样:“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他在欧洲研究的是海洋地质学,时刻关心着国内的海洋科技事业,利用一切机会为祖国效力。这些年来,他不断回国讲学、推荐国内学者参加国际会议,被聘请为科技部的特别顾问。尤其是在我们的7000米载人深潜器研发中,他倾注了满腔心血和全部热情,极力推进,给予了巨大的无私帮助。
早在立项之初,有关部门在争论是搞大深度无人潜水器,还是一步到位搞载人潜水器时,于教授就根据自己多年来的体会和经验,积极说明在水下“有人”比“无人”的优越性,力荐上马载人潜水器。当得知702所负责研制潜水器本体时,他主动来到无锡介绍国外的潜水器情况。时任副所长和副总设计师的崔维成回忆说:
“这对我们来说真是雪中送炭啊。尽管从国家层面上来说,我们觉得应该搞大深度载人潜水器,但一旦项目真的下来了,还是没有头绪。国内的基础只有600米,现在要一步跨到世界的最前沿,对我们设计人员来讲,挑战是非常大的。通过于博士的讲座和答疑,我们研制人员有了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的基本概念,使设计工作能够顺利进行。通过这一次交往,我不但佩服他的学识渊博,更钦佩于他对国家对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因此,每当我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第一个要求助的人就是他,而他也总是不遗余力地提供帮助……”
2008年初,7000米载人潜水器完成了总装集成,陆上联调和水池试验,通过了由国家海洋局组织的“出所检测确认”,准备进行海上试验的时候,突然遭遇紧急“刹车”。各方面非常着急,不知这一停何时能够解冻。于杭教授了解到此情况后,首先给科技部领导写了一封长信,而后又利用回国讲学机会,找到有关部门面陈力荐,说明我国研制的潜水器安全可靠,海试是可行的。
在各方人士的不懈努力下,海试终于在2009年启动了。于杭又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帮助做准备抓细节。他亲自下水池看试航员操作,告诫注意事项。水面支持系统是海试安全的重要保障,他又不辞劳苦地跑青岛、去武汉察看,提出不少整改意见。在崔维成陪同他乘车去青岛时,他忽然问道:“崔所,接地检测是如何做的?”当得知了做法后,他沉吟了一下说:“不对!检测目的是要检查水密接插件是否漏水。这是个难点,根据我的经验,出故障最多的就是这一块。”
电话马上打到702所,有关技术人员明白了问题所在,苦思冥想一夜,拿出了补救措施,向于教授汇报,认为可行。他们立即做了改进,在潜水器出海前安装调试好了。后来的实践证明:这台接地检测仪发挥了重大作用,多次避免了严重故障的发生。
不过,对于中国海洋人来说:载人潜水器海上试验是破天荒的事情,从总指挥到各部门长、潜航员,都难免心里没底。不知道前面会发生什么风险、事故和波折。浩瀚的大海、幽深的海底神秘莫测,紧张和恐慌笼罩在心头。科技部、海洋局,还有许多合作过的科技人员们,都希望有过深潜体验的于教授来当顾问。“好!我跟大家一起参加海试!”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2009年6月8日,他应聘参加了科技部组织的“载人潜水器1000米海上试验研究”项目技术咨询专家组,并担任组长,负责对该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大技术问题进行咨询,协助国家海洋局和项目承担单位开展载人潜水器海上试验工作。在7名专家成员中,只有于教授暂停了国外的科研工作,告别了家人,以专家组长和总指挥顾问的名义,随着初出茅庐的“和谐”号登上了驶向南海的“向九”船。
从开始起航,到50米海区、再到300米海区,于教授一刻不停地严要求、抓细节,无论是技术方面还是安全方面,他都发现了不少问题,迅疾采取措施消除隐患,成为现场指挥部和各部门不可或缺的“海神”。特别是刚到海试场,试航员有畏惧心理——这无可厚非,第一次下潜深海总会担心的。于教授及时站出来,亲自带头下潜,以身示范,极大地鼓舞了年轻的试航员。
这就是一个生活在海外、始终心向祖国的科学家的情怀!他以他的全部的智慧、勇气和奉献精神,与整个海试团队一起,谱写着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中的最宝贵最轰轰烈烈的篇章之一。
他使我们想起了已故著名科学家邓稼先、钱学森……
生日宴会如约举行。
刘心成书记首先致辞:“今天是于杭教授53岁生日,我们在祖国的南海上,在载人潜水器海试的现场,向他表示衷心的祝贺!这些天来,我感觉于教授是我们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海试有了你,我们心里就有了底;生活有了你,我们就充满了友情和欢乐!”
“是啊!作为总指挥,我也说两句。”刘峰接上说:“于教授对我们的帮助太大了,简直就是海试的定海神针!每当遇到困难和问题,你总会给我们走下去的信心和勇气。在你生日之际,我要献上最真诚的祝福!祝你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副总设计师崔维成感慨万千:“大家知道,我是喜欢研究佛教的。对于于教授的功德来说 ,我无法用语言表达我的尊敬与感激之情。从我有限的佛学知识找菩萨的定义看,我认为,他就是我心中的‘菩萨’。”
每当有人表示了自己心意后,总会引来一阵热烈的鼓掌赞同声。但大家也知道,所有这些赞美之词,都无法表达对于教授那独特人格魅力的敬慕。于杭从最初的激动,到深深的久久的感动,此时也情不自禁地发表感言:“感谢朋友们,感谢临时党委、指挥部,使我在远离家庭远离亲人的大海上,度过了这样一个有意义的生日。我原本是一个对生日没有热情和兴趣的人,因为在我记事后最初的很多岁月里,这一天意味着面对无数枯燥的习题和作业。但无论怎样,我还是和这世界上许许多多的人们一样,度过了很多个生日……
我知道,这世上没有人能够选择自己的生日,但可以为自己选择度过生日的方式。在2009年的今天,我为自己作了这样的选择。我选择了辽阔的南海,选择了‘向九’船,选择了‘和谐’号,选择了让我动情让我落泪的前辈、兄长,还有许多幼于我的朋友。原本按计划,我会在结束了A1区的工作后回到地球的那一边,去寻求一个平静而快乐的生日。可是,在A1区度过的那些难忘的日子使我离不开‘向九’,离不开‘和谐’,使我舍不下正遇到困难、将面临B1区风浪的人们。
是人,就会有人生的情感,就会懂得如何从情感中得到快乐。当这种情感和快乐活生生地存在于你的心中你的身边,你就应当毫不犹豫地拥抱她。我是一个见过海有多深的人,我懂得何为情深似海,我懂得如何追求大海给我的快乐。是人,也该懂得生命的尊严和荣誉。当我在几千米深的海底历经磨炼后,我知道了如何在压力下站立起来,如何在危难中挺身而出。在我的意识中,这就是人生可以护卫的尊严,可以追求的荣誉。朋友们,兄弟们,我不走了,我要跟你们一起完成全部海试!”
好啊!大家欢呼起来,刘心成书记大喊一声:“干杯!”
十几个人一齐站起来,十几个杯子碰在一起——“啪”!一仰而尽。刘峰总指挥郑重地把生日聚会推向另一个高潮:“来来,请寿星佬吹蜡烛,许个愿,切蛋糕!”
电灯灭了,红红的蜡烛摇曳着,不知谁先唱起歌来:“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大家立时拍着手掌合上来:“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
歌声中,烛光里,身材高大的于杭教授像孩子似地闭上了眼,双手合十,喃喃低语。周围众人一边深情地唱着,一边无限崇敬地看着已经鬓生白发的于教授,眼睛里分明闪着晶莹的泪光……
六、国庆60年:深海的献礼
公元2009年的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将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和阅兵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检阅三军并发表重要讲话。而在辽阔南海那片蓝色的国土上,正在实施中国载人深潜试验的海试队临时党委和现场指挥部决定:举行一次特别意义的升旗仪式,庆祝我们可爱的新中国60华诞,激励队员们再接再厉,不屈不挠,冲击1000米深度大关,用实际行动献给国庆一份厚礼!
早上7点30分,细雨霏霏,“向阳红09”船上挂了满旗,一派隆重热烈的节日气氛。全体人员集结在前甲板上,试验母船的船员们穿上了海员服装,头戴威严的大盖帽,海试队员穿上了统一的缀有深潜标志的蓝色半袖衫,喜悦和激动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8时整,刘心成书记庄严宣布:“升旗仪式开始!”在雄壮嘹亮的《义勇军进行曲》歌声中,窦永林船长亲自将一面崭新的五星红旗,徐徐升至主桅顶。
此时,风雨交加,队员们身上衣服全都湿透了,可是没有一个人动一动,向着国旗一边放声高唱,一边行注目礼,而海监船员们则将手举在帽沿边,行举手礼,心中都充满了火热的激情和神圣的使命感……
刘峰总指挥走到队列前边,代表指挥部和临时党委讲话,声音略带沙哑却充满了激情:“在祖国母亲生日这一天,在祖国的南海,有我们这样一支特殊的队伍,以开展载人潜水器海上试验这一特殊的方式,向祖国母亲祝福。我们知道肩负的责任,我们为有机会完成这一重要的使命而感到无上荣光、无比自豪!载人潜水器的试验成功对于争取海洋权益、开发海洋资源、提高深海科技实力具有重要意义。这将是继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之后,打破少数发达国家深海技术垄断地位的又一技术突破,是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途上迈出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
“同志们,我们正在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让我们发扬‘团结协作、严谨求实、拼搏奉献、和谐共进’的载人深潜精神,坚定必胜信心,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重托,夺取1000米海试的全面胜利,以实际行动向祖国母亲的60华诞献礼!”
仪式结束,大家又来到会议室,在一面鲜红的国旗上,纷纷签下了自己名字,以表明参试人员对祖国、对海洋事业的忠诚,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紧紧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对党、对国家的承诺,体现了对载人潜水器1000米海试的承诺。而后,一起观赏了电视转播的北京国庆60年庆典和威武的阅兵式。
当晚,“向九”船餐厅里举行了简朴但十分热烈的国庆宴会。专程从北京赶来的科技部海洋领域办孙清处长,被海试团队的气氛深深感动着,她以女性的温柔和细心,认定这是一群真正的男子汉。晚宴开始前,她站出来起头合唱《歌唱祖国》,而经过部队拉歌锻炼的刘心成则打着拍子指挥:“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激昂的歌声穿透舷窗,在浩渺的南中国海的上空久久回荡……
如此满怀豪情的海试团队,怎能不一往无前呢?
2009年10月3日,恰巧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参加我国载人潜水器海试的队员们,怀着对祖国母亲的热爱,带着国庆中秋双节的喜悦,一大早就迎着朝霞,披着晨露,奋战在南海1000米等深线附近的“C2”海区里,进行“和谐”号1000米水深第一次下潜试验。
大家的心情都很激动。根据国际惯例,1000米海水以下叫深海,5000米海水以下叫深渊。下潜超过1000米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深潜,目前世界上只有美、法、俄、日四个国家有此能力。我们如果能够成功,就是创造了一项共和国的新纪录,也是一跃成为国际深海俱乐部一员了。
浩瀚的南海,没有了昔日“凯萨那”强台风带来的狰狞,蔚蓝的海面微波荡漾,温柔得似一只小绵羊,热情地迎接这些耕涛牧海的人们。当天计划进行8项试验:无动力下潜上浮、1000米深度潜水器姿态调整、航行功能验证、测深测扫声呐、6971应急通信、布放纪念物、高速水声通信等。执行下潜任务的是突破300米的原班人马——于教授、叶聪和杨波。
早晨7时,现场指挥部发布“各就各位”指令,在后甲板上举行了简短的出征仪式。三位试航员穿着蓝色的专用连体服装,胸前印有鲜红的国旗图案,英姿飒爽地站成一排。
现场总指挥刘峰有力地一挥手,发出命令:“载人潜水器1000米试验现在开始,试航员进舱!”
“是!”试航员们健步登上潜水器平台,依次入舱,在进舱的瞬间,每人都回首向欢送的人们招手,那是表达对完成任务的坚定决心和必胜信念。
远处波涛里,担负警戒任务的中国海监72、76、77船部署在“向九”船周围半径5海里范围内,各船雷达开机,警惕搜索着海面,护卫着“向九”母船和已经在水下的“和谐”号。
很快,一连串的喜讯通过水声通信系统不断传来:“‘向九向九’,‘和谐’报告:潜深200米、500米、600米、800米、900米……”每次报告都引起母船上阵阵掌声。
9时17分,主驾驶叶聪响亮的声音再次传来:“我们到达1109米深度,身体状态良好,潜水器一切正常!”
“好啊!我们成功了!”母船上现场指挥部、潜器控制室、潜器准备室、值勤甲板上,甚而包括驾驶台、实验室、厨房等各个部位都一片沸腾。欢呼声、鼓掌声,冲天而起,久久不息。此时,鬓发染霜的徐芑南总师走进现场指挥部,所有人员起立鼓掌,向这位7000米载人潜水器总体设计制造的领军人致敬!刘心成、刘峰等人情不自禁地迎上前去,与徐老紧紧拥抱在一起……
11时20分,潜水器顺利回收到甲板,试航员们依次出舱,共同展示出一面五星红旗,随船记者饶爱杰、郭锐,还有许多摄影爱好者纷纷举起相机、手机“啪啪”地拍照。当他们走下平台时,海试队员们欢呼着涌向后甲板,夹道欢迎勇士们归来。大家激动地高呼“向试航员致敬!”“祖国万岁!”
试航员叶聪向总指挥报告:“我们完成预定试验计划,安全、顺利归来了!”
刘峰总指挥说:“祝贺你们!感谢你们!现在我宣布:我国载人潜水器于2009年10月3日上午9时17分,在中国南海北纬17度27分,东经110度25分,成功下潜到1109米!”
鼓掌声、欢呼声再次响起来。随船参试的科技部海洋办女处长孙清,手捧花束走上前来向试航员献花。紧接着,三位试航员每人开启了一瓶香槟酒,晃动着喷向人群,只见酒花四溅,欢声雷动,把欢乐的气氛推到高潮……
这是神州儿女向国庆60年献上的一份厚礼!这预示着从此打开了进军深海的大门,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日本和法国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载人深潜能力的国家。我们可以骄傲地宣告:深海领域,中国人来了!
当天,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金建才主任签发的贺电便飞到了“向九”船上。因为此时我们的载人深潜海试还没有公开报道,社会上并不知晓这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也就没有国家有关领导部门的评价。这份贺电是一份最高嘉奖:
贺 电
海上试验现场指挥部、临时党委并全体参试人员:
在举国同庆伟大祖国60华诞之际,喜闻载人潜水器今日成功下潜到1109米的水下深度并顺利回收。你们取得的这一优异成绩,是海洋人为庆祝祖国生日献上的最好礼物,是我国挺进大洋、走向深海的历史突破。值此中秋佳节之际,对你们取得的圆满佳绩致以衷心祝贺!向做出这一深度突破的下潜勇士致敬!
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
2009年10月3日
七、“中国载人深潜精神”
历尽艰辛,百折不挠,中国载人深潜器终于取得了1000级海试的成功。
2009年10月10日上午,全国政协常委、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一行来到三亚码头,登上了刚刚胜利返航的“向阳红09”船,亲切慰问参加载人潜水器1000米海上试验的全体队员和船员。
从2002年开始,一晃八个春秋过去了,当初正是这位徐部长主持科技部工作时,综合分析各方面的情况,并且得到了国务委员、老科委主任宋健同志的大力支持,上报国务院批准,一举确定了“7000米载人潜水器”立项事宜,从而使我国深潜事业走上了科学规范的快车道。即使卸任科技部长了,他仍然一如既往地关注着、支持着。当得知海试成功突破了1000米大关,就此打开国际深海之门,徐冠华十分高兴,立即动身前来看望。
在码头举行的慰问仪式上,刘心成书记代表临时党委和指挥部向徐冠华部长表示了欢迎,并做了简要汇报。
徐冠华即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今天我是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这里看望大家,向参加这次试验的试航员、参加研制和试验的科学家与工程技术人员、向我们指挥部的领导者们、向我们船舶的保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你们的这次试验的意义已经超过了试验的本身,衷心希望各位同志能够继续努力,争取在新的深度取得更大的进展!”
随后,徐冠华一行来到后甲板,在702所副所长、潜水器本体第一副总设计师崔维成介绍下,参观了征战深海凯旋的潜水器,继而来到会议室,也是海试的指挥室,召开了一个座谈会。参试人员从不同角度,详细而生动地汇报了此次征战南海的情况,其中有出航的豪迈、首潜的失利、水声通信的攻关和突破50米、300米、直到1109米的喜悦……
徐冠华部长边听边记,不时地掏出手帕,擦擦湿润的眼角,最后激动地说:“通过到船上参观,听汇报,我有了更新的、更深的感受。感受到你们这支海试队伍对祖国的忠诚和对科学的追求。这次试验创造了一种新的科技攻关模式,带出了一支队伍,形成了一种很好的合作氛围,保持了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简言之一句话:从你们身上,我又看到了久违的‘两弹一星精神’!”
这是一位老科技部长的肺腑之言啊!这是最实在最崇高的评价!
人是需要一种精神的!
中国载人深海潜水器从立项、研发到海试阶段,每一步都有许多坎坷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值得好好总结、提炼、固化和发扬。组织指挥者从实践中深切地意识到,由此而形成的一种精神是最宝贵的财富,是中华民族唱响在大洋深处的一曲传承与创新的时代壮歌。
这就是“中国载人深潜精神”!可以说,它产生于1000米海试之初,完善于1000米海试期间,定型于1000米海试总结阶段。它是全体研发、海试团队共同的拼搏成果和智慧结晶。
当7000米载人潜水器经过一番番风雨波折,终于在全国50多家科研院所、工厂企业精诚合作、协力攻关下,从最初的图纸、模型到一步步凤凰涅槃,变成真正的成型机器、酝酿准备下海试验时,目睹它成长的总体组刘峰、徐芑南、崔维成、吴崇建、张艾群等人感慨万千,不断寻找其中的“魂魄”,既是总结前段的工作,又是指导今后海试的思想武器。
2007年2月,组长刘峰在一次会议上,代表总体组首次提出了“团结协作,严谨求实,知难而上,和谐共进”的载人深潜精神,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凝练培树这一精神,它不仅是自身工作作风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自我要求、自我激励。从此,一系列研发、海试工作都按这种精神展开。
2009年8月5日,在1000米级海试领导小组会议上,刘峰又从7000米载人潜水器研发的经历,提出把这一精神概括调整为“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知难而上、拼搏奉献、和谐共进”的载人深潜精神,将“团结协作,严谨求实”调换了一下位置,突显其中的科学性质。“拼搏奉献”正是研发人员忘我精神的真实体现。他说:“我们是我国载人潜水器首次海试的参与者、见证人,对创立深潜精神最有发言权,希望大家积极广泛地参与讨论,踊跃发表意见。”
9月中旬,海试临时党委在“向九”船上专门召开了载人深潜精神研讨会,来自各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参加。刘心成书记主持会议。大家畅所欲言,意见精彩纷呈。尤其感到“知难而上、拼搏奉献”有雷同之意,就合称“拼搏奉献”了,这样更简练。最后,刘书记说:“总结提炼载人深潜精神有三方面的意义,对社会公众而言,是一种宣传;对关心和关注海洋工作的人们,是一个启迪;对从事深潜事业的人来说,是一种振奋和鼓舞。这将是我们这次载人深潜海试的又一个重大收获。”
10月20日,海试领导小组在江苏江阴市召开第四次会议,国家海洋局副局长、海试领导小组组长王飞主持,分别听取现场总指挥刘峰代表现场指挥部、刘心成代表临时党委和清华大学教授贾培发代表技术咨询专家组做的报告。
其中,刘心成汇报到团队几次面临“打道回府”的危险,硬是紧紧依靠大家的智慧和拼搏奉献使海试峰回路转、起死回生;当讲到船员李永玉面对母亲去世表现的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时,他情不自禁,数次哽咽。
出席会议的科技部社发司副巡视员闫金(副司长级,大家习惯地尊称为闫司长)提议:“为我们的海试团队鼓掌!”全场立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进而,闫司长说:“听了汇报,我感到激动和自豪,欢送时还多少有些担心,两个多月时间千难万险走过来,了不起。徐部长讲‘久违了’,是什么意思呢,我认真考虑是讲‘两弹一星精神’,这种精神在海试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对出现的问题一项一项解决,比如通信问题、液压系统爆管和蓄电池问题。我们有一支很好的队伍,要做到队伍不散,精神不散,3000米海试坚定决心一定要做,要主动围绕3000米做好准备工作。”
“说得好!”王飞副局长指出:“我们都有这个同感。对1000米海试要充分肯定;要召开总结会,各参试单位、现场指挥部、临时党委成员都要参加。下一步要开始3000米海试准备,责成大洋协会办公室牵头,把潜水器存在的技术问题梳理分类,组织技术人员一个一个攻关解决;目前称‘潜器’‘深潜器’‘潜水器’等提法不准确,今后统一叫‘载人潜水器’。”
闫金又想起了什么,接着说:“刚才总指挥刘峰和临时党委书记刘心成都说到了,通过海试实践,进一步凝练形成了以‘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和谐共进’载人深潜精神,我觉得其中的‘和谐共进’太平淡,语气上也不太有力,可以考虑改为‘勇攀高峰’,好吧!”
“闫司长这个建议有道理,说起来也感到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大家以为如何?”一阵议论过后,赞同者居多。至此,中国载人深潜精神正式提法确定为:“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
载人深潜精神是全体海试队员的真实写照,也是共同智慧的结晶。茫茫大洋上的海试现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和功名利禄之想,因为大洋的宽阔与磅礴、海试的光荣与高尚,早已使那些蝇头小利变得渺小而被唾弃。海试现场是一所大学校、一个大熔炉。在这里年长者变得年轻,青年人迅速成长;在这里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在这里可以尽情地干事创业、大写人生。
中国载人深潜精神内涵丰富,每一句话都是从实践中一点点总结提炼出来的,其背后都深藏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科学规范简练确切。后来,总指挥刘峰在国家海洋局“弘扬深潜精神报告会”上,专门做了这样的阐述:
“严谨求实,传承了我们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涵和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是指导海试实践的思想基础和客观要求;团结协作,传承了集体主义精神,体现了友爱互助、和谐共进、创新发展的时代特色,是完成海试任务的根本保障和坚强基石;拼搏奉献,传承了艰苦奋斗和革命英雄主义优良传统,体现了胸怀祖国、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豪迈气概和忠于职守、攻坚克难、敢于担当的奋斗精神,是完成海试任务的精神力量和内在支撑;勇攀高峰,传承了永不满足、奋发图强的进取意识,体现了与时俱进、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创新思维,是夺取海试胜利的执着追求和强大动力。”
载人深潜精神是中华民族奋斗精神的一个崭新缩影,是中华民族文明进步道路上的一个强劲音符,其深邃的实质在于鲜明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这两种精神的完美结合,彰显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魅力,展示出当代中国海洋工作者宽广的战略眼光和敏锐的时代意识,展现出我国深海事业快速发展的高度自信,折射了中华民族精神在海洋高技术领域的焕发、延伸和升华……
一声汽笛长鸣,“向阳红09”船从海南三亚凤凰港起航,搭载着胜利完成了1000米海试所有任务的潜水器和团队,暂别南海,胜利返航了。它首先要把潜水器送到江苏江阴码头,卸载乘汽车回到家乡——无锡702所,而后再返回到自己的母亲港——青岛。
这时,朝夕相处了两个多月、亲如师友和兄弟的于杭教授要提前告别,前去看望年迈的父母双亲。他从国外回来一门心思扑在载人潜水器首次海试上,只有到现在才抽出属于自己的一点空闲时间。中午吃饭时,想到分别在即,大家有些不舍和伤感,于教授也是同样心情。他站起来,动情地说:
“等一会儿你们开船我下船,我在码头为大家送行。我在海上很多年,第一次上中国的船,第一次有了中国船长,有了中国船上的朋友,我也第一次在中国的海上进行作业,是我终生难忘的事情。我感谢在座的大家,没有在座每一个人的努力,奇迹不会发生。在国际深潜界都找不出超过三十年船龄的深潜器母船,‘向九’船做到了,这是个奇迹啊!”
说到这儿,于教授停了停,清了清有些哽咽的嗓子:“这来之不易的1000米,使中国加入了世界深潜俱乐部,有了话语权。我们几次被打倒,又站了起来,创造这个奇迹的是在座的每一个人,是你们燃烧了自己的激情,1000米海试没有这个精神是不可能成功的……”
哗——他的话激起了一片掌声。大家眼里含着泪花,拼命地拍着巴掌,手拍红了、拍疼了都不觉得。
分别时刻还是来临了。午饭后,刘心成、刘峰、李向阳、陆会胜、窦永林等,以及所有可以来到甲板上的人,都与码头上拖着行李箱的于杭教授告别。看得出,他也是真的不愿意离开大家。船离开码头了,大家惊奇地发现,原来为“向九”船送行的只有于教授一个人。
一个人送一艘大船,堪称世间送别的奇迹!
“向九”船上的人们站在船舷边,不断调整自己的位置,想让于教授多看几眼,以抚慰他的孤单和忧伤,并不断示意叫他快去赶飞机吧。可他一个人就是那么静静地站着不肯离去,船上船下都在不停地招手、挥手。船与码头越来越远,直到从视野中完全消失。但,于杭教授那高大的身躯、谦和的面容、渊博的知识、勇敢的精神、求实的作风,永远留在海试队员的心里……
刘心成突然想起趁手机还有信号,发个信息给他,但是打开机盖,一时又不知道该写什么,想想写什么都不足以表达心情,干脆就写大实话:“祝于教授返程一路平安,我们大家都会想你,记住你。”
几分钟后,手机一响,收到了他的回信:“司令,我实在舍不下大家。请记住,我永远都是你的兵!”
(全文完)
本栏责编 李春风
邮箱:sdwxlcf@163.com
上一篇:许晨《第四极》
下一篇:李朝全《美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