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民族固有道德
邹韬奋
以前说过了“忠”,现在再说“孝”。中山先生提倡忠孝,自然并不是指愚忠愚孝,而是指广义的忠和广义的孝。什么才是广义的孝呢·中山先生说民族主义就是家族主义,他的意思是说中华民族就是一大家族。所以所谓孝是要尽力谋中华民族的发扬光大,至少要能保全我们的祖产,继承我们的祖业。我们的民族祖先,遗留给我们一个广大富庶的国土,和一个足以夸耀世界的民族文化。我们要保全这国土的独立完整,要发扬我们的民族文化,和世界的新文化汇为一流,这样我们才算对得起我们的民族祖先,我们才算是孝子仁孙。但是现在我们怎样·民族敌人一步步进迫,我们一步步退让屈服。眼见得国土快要断送完了,主权快要丧失干净了,而我们还是不抵抗。出了这不争气的败家子,真把我们民族祖先的颜面都丢净。不仅如此。我们对外敌只知道打躬作揖,但是遇见自家兄弟,却毫不留情,天天在自相残杀,自相倾轧。我们从外国买来了飞机大炮,以及一切新式武器,却只是供内战之用。我们对外可以屈服让步,而对内却必须保持威信。我们相信所谓孝道,断然不是如此的。近几年来,我们每年举行一次“民族扫墓”的典礼。我们的党国要人,并不想牺牲一切,抗敌救亡,争民族光荣,保国家领土,却单从表面形式上做工夫。假如我们的民族祖先有灵,也一定不会高兴。在我们乡间,有一个土豪,待他的父亲非常凶暴。他父亲因几天没饭吃饿死了。但是这位土豪却遍发讣文,开吊举殡,排场十二分阔绰。一方面表示他是孝子,一方面又借此可收得大批的奠仪。我们又记得前二三年在广州也曾经举行过耆老会,表示当局敬老的用意。但是事实上,我们的年老的同胞因饥寒失业而死的,却到处皆是。用这种方式提倡孝道,和我们乡间那一位,正是半斤八两。以孝治天下,在二十世纪,是不是还行得通,是另一个问题。但是当局既然在提倡民族固有道德,卑之无甚高论,我们也就希望当局要切实的做去。惟有停止一切内哄,养老扶幼,团结民族力量,实行抗敌救亡,这样才是真正的孝道。原载1936年7月21日香港《生活日报》第45号
〔鉴赏〕 道德是人们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一。道德的产生和演变受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的制约,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能动的反作用,通过习俗、社会舆论等来指导、调节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评价人们的行为方式,对社会生活起着约束作用。民族的固有道德,是指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所形成的那套道德体系,譬如说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道德具有历史继承性,根据时代进步的需要,一些传统美德在增添新的内容和重新作出解释之后,往往仍然能延续其生命力并继续发挥作用。忠与孝无疑是我们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儒家文化所大力倡导的。《论语·八佾》:“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孝经》:“夫孝,始于事亲,终于立身。”孝的初始含义是子女在家庭中必须履行责任和义务,孝敬父母,推而广之,则是每个社会成员对于社会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有不少统治者曾大力宣扬“以孝治天下”,在他们看来,忠臣必出于孝子之门,能够尽孝的人,也一定能够尽忠,整个国家就是一个大家庭。不管尽忠,还是尽孝,都是以顺从、不犯上作乱和牺牲个人利益为标志的。本文再论民族的固有道德,主要是针对国民党政府所提倡的“孝”作出剖析和批判。首先指出,同样是提倡忠孝,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和孙中山先生所说的却大相径庭。尽管没有明确提到蒋介石的名字,但根据文章发表的时间(1936年)和所谈到的事实,人们不难作出判断。孙中山先生提倡的“孝”,是同爱国主义,是同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振兴中华民族紧密联系的。国民党政府尽管一贯标榜“忠孝仁义信爱和平”,奉行的却是不抵抗政策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1934年,在对中国工农红军连续发动军事围剿和在国民党统治区实行文化围剿的同时,又在江西南昌发起所谓重整道德、改变社会风气的新生活运动。目的就在于用封建的伦理纲常来控制人民的思想和言行,用生活细节来转移人民对政治、社会问题的不满,以消除共产党的影响,维护国民党统治。全文分四层意思,驳斥了国民党政府所提倡和标榜的所谓孝道。第一,在日本帝国主义一步步的进逼面前,国民党政府只是一步步的退让屈服。眼看祖宗留给我们的广大富庶的国土快要断送完了,主权快要丧失尽了,可还是不抵抗,就像一个不争气的败家子,简直把祖先的脸都丢尽了,这难道也算是尽孝·第二,对敌人一味地打躬作揖,对自己的同胞和兄弟却毫不留情,痛下杀手,从国外买来的新式武器,全用在了内战上。对外屈服让步,对内却进行屠杀,实行高压政策和白色恐怖,以保持威信和统治。大敌当前,行动依然如此悖谬。“我们相信所谓孝道,断然不是如此的。”第三,近几年来,每年举行一次“民族扫墓”典礼。这是指国民党中央从1935年起每年派代表至陕西谒黄帝陵举行所谓的“民族扫墓”典礼活动。尽做些表面文章,不想抗敌救亡,保卫国家领土,争取民族光荣。这样的孝,“假如我们的民族祖先有灵,也一定不会高兴”。第四,列举两个事例来作进一步的论证。一个是切近的发生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一位乡下土豪对他的父亲的所谓的“孝”。另一个事例是二三年前在广州国民党当局举行的耆老会,把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请来吃顿饭,说上几句祝福的话,还发给一些小礼品,表示对老年人的敬重。然而当时老年人因饥寒失业而死亡的事不断发生,到处皆是。这两个事例很有说服力。在父母生前不尽孝道,不尽赡养义务,在父母死后却大搞形式主义的吊唁活动。眼看着大批老年同胞因饥寒失业而死亡,不去积极地想办法救助他们,却搞什么耆老会,做表面文章。政府行为跟个人行为在性质上是一致的,两者完全是半斤八两,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可见国民党政府所提倡和标榜的孝道是多么的虚伪。最后,文章对在20世纪提倡孝道,提倡以孝治天下,是不是还行得通表示了怀疑,但是既然当局在提倡继承和发扬民族固有道德,那就应该切实地拿出行动来。唯有停止一切内哄,养老扶幼,团结所有的民族力量,实行抗敌救亡,这样才是真正地实行了孝道。全文开门见山,结构严密,层次分明,文字简洁,立论清楚,紧扣主题和事实,驳斥有力,不失为一篇优秀的议论文章。
上一篇: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
下一篇:原强(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