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童年,眉山最早是以一种传说出现的。
我出生的青神县,与眉山和峨眉山都很近。小时候,经常听大人们提起这两个地方。开始时有点蒙,就问大人们,究竟是眉山还是峨眉山?大人们呵呵笑道:眉山和峨眉山是两个地方,一个在青神之北,一个在青神西南。
长大后,初次到眉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几位在青神县工作的热血青年,一时心血来潮,在一个周末说走就走,骑上自行车直奔眉山。一路上,虽是柏油马路,但弯弯曲曲、起起伏伏,不到三十公里的路,早上八点出发,折腾了四个多小时,才到达眉山县城。
那时的眉山县和青神县,都属于乐山市代管。眉山城很小,只有两纵三横五条街。东街尽头是眉山古城门;西街快到头处是旧时眉山县衙。
我们主要去看了三苏祠和大北街。三苏祠位于眉山城区的纱縠行南街,占地百余亩,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世称“三苏”)的故居。当时的三苏祠,萧瑟寂寥。惟进门处两棵宋代银杏傲然而立,让人见之精神为之一振。祠内的建筑大都是晚清重建,斑斑驳驳;祠内文物不多,更少珍迹。那次,我在祠内的一间书屋买了一本《苏轼传》,这本书至今还存放在家里书架上。
从三苏祠出来,我们穿过纱縠行,跨过小北街,再经百来米,就到了大北街。从南头入大北街,骑自行车约莫五分钟就到了北头,整条街估摸近两公里。
那时的眉山城,是典型的川西南县城风格,街两旁的房子大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建筑,砖混结构,方方正正。也有更早年代的建筑,木屋木门,居民们在门面上做些小生意。小北街与大北街这一带,是眉山的传统商贸区。
1997年5月,国务院批准调整乐山市行政区划,乐山北部六县从乐山分离出来,设立眉山地区,地区行署设在眉山县城。我作为眉山新区筹备组成员,开始在眉山工作和生活。一晃就是二十三年。从此,眉山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最早的眉山新区筹备组,临时租住在眉山宾馆,其与三苏祠北侧围墙紧挨着。每天早晨,我常常被三苏祠内早起的鸟儿从梦中唤醒。行署租用的临时办公楼,在眉山县城最南端,往外就是农田。临时办公楼北面,则与三苏祠的南大门对门。新区初创,琐事繁多,每天上下班,行色匆匆。但是,每当经过三苏祠门口时,我的心情都会立刻被一种无形的风雅所俘获。进而想到,对于眉山,过去我是过客,而今变成主人,肩负起了建设这座城的重任。想到这里,脚下的步履不由地变得更有力了,心里也很是欣慰和踏实。
筹备结束,行署挂牌,各部门设立。我也从眉山城南端搬到了北端,中间,由长长的大北街连接。
那时候的条件还比较简陋,行署给的政策是,每个部门补贴五万元,各自找地方办公。我们单位找来找去,找到城郊一栋刚修建的农房,终于有了个安身之处。住进去一问,才发现这处地方还没有名字。这里地处城郊,不多远就是刚收了稻谷的农田,夜来萤虫飞舞、蛙声片片。一条直直的、窄窄的小巷,枕在县城与稻田之间,环城路从巷头绕过。我与几位同事一合计,干脆就叫“新环巷”吧。于是,“新环巷”就成了我在眉山新区工作生活的第一站。
为尽快熟悉眉山,除了工作中注意看、用心记之外,我还利用周末和下班之后的时间,独自骑上自行车或约三两好友,到眉山城里溜达。为的就是了解这里的每一条街、每一道巷、每一处景,以及历史地理、人文风情、民风民俗,争取尽早融入这座城。走累了,就在远景楼、苏辙公园或东坡湖公园边,随便找一个茶楼歇歇脚,喝一杯瓦屋山的道泉茶,或峨眉山的竹叶青,顿时一身神清气爽。饿了,就在随处可见的眉山特色餐馆点上几道特色菜,比如东坡肘子、东坡肉、黑龙滩鱼头、马旺子、妈妈菜、外婆菜、钵钵鸡、藤椒鸡、甜皮鸭、眉山泡菜等,尽情地领略地地道道的“眉山味道”。
就这样,一天天地走、一次次地逛,不知不觉中,当年的小城,已变成了如今的现代生态宜居城。
这么多年中,去得最多的,仍是三苏祠。
去三苏祠多半是朋友聚会,品茶,聊天。现在的三苏祠已彻底翻修,面貌一新,还收集陈列有不少明清以来书画名家的作品,包括撰写的匾联、书画、石刻碑林等。祠内有一副对联很是显眼——“此地能开眼界,何人可配眉山。”此联原为海南苏公祠对联。晚年时苏轼谪居海南,讲学明道,教化日兴。当地人为纪念他而修了苏公祠。作为眉山人,到了三苏祠,每每见到这对联,总是感到由衷的自豪。
宋城和三苏博物馆则是新建的。宋城在三苏祠南门,建筑物多为两三层,都是仿宋风格。三苏博物馆里收藏了大量与“三苏”有关的历史文化典籍和文物。
现在的眉山城已是今非昔比。城中,大街小巷无数。在城里闲逛,我也有了更多自由的选择:如果说去三苏祠多半是因为朋友聚会,那么去东坡湖畔是为了赏景,到湿地公园是为了休闲……
我与眉山,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缘。
上一篇:韩光《托起月亮过中秋》
下一篇:李培禹《花开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