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龙
秋夜的雨在一个劲地下,像是一位絮絮叨叨的老人,反复地敲打着我、提醒着我。金秋这个词,在脑海里滚来滚去,把对阳光的思念,凝聚在那盏不太明亮的路灯上。
很想睡,但是翻来覆去睡不着,不是因为外面闹杂,而是因为外面实在太安静。这种久违的安静似乎在把我拉回童年,拉回母亲身边,拉回到人之初的位置。“书楼”这两个字一直在心中打转转,拆开又合拢,合拢又拆开,理不清头绪。
雨在屋檐上跳舞,在青石板上奔跑,在檐沟中追逐。雨丝被风送过来,舔着我的脸颊,挂在睫毛上不想走,任性地扩大着自己的领地,悄悄地告诉我冬天前行的消息。
第一次到屏山书楼镇,住在驿家客栈三楼“红梅轩”。 红梅轩巨大的落地玻璃墙,正好对着马湖府古城。屏山县42处省市文物古迹,被集中搬迁出来,复建在这里,形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马湖府古城有多少间房屋,我没有仔细数过,仅仅是凌家大院一处,占地4350平方米的老宅,数不清的单间,就已经令我眼花缭乱,似乎是步入了北京城的故宫。薛二小姐的丹桂湾,2000多平方米的四合院,那个太高的门槛,印象深刻,作为李鸿章的侄孙女、作为总理衙门大臣薛焕的后人,当年的辉煌可见一斑。
马湖府古城面对着咆哮的金沙江,由于向家坝电站的建立,眼前的大江已经变成一片宁静的湖泊,当地人为称金沙海。古城核心区占地120亩,是全国最大的原建筑迁复建古城,古街、庙宇、牌坊、民居、府衙应有尽有,四座城门矗立,孝节牌坊巍峨,游人瞬间穿越历史,在明清的时光中,欣赏远去的风景。
惊叹这样巨大复杂的抢救性搬迁,把历史文物从即将淹没的水中打捞出来,把分散在各地淹没区的古建筑,一砖一瓦地拆下来,一梁一柱地在这里复原,工程何其浩大,运输百倍艰辛,屏山人的付出是难以想象的!修旧如旧、还原历史,无疑是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花巨资打造的马湖府古城,是探索文物保护的一个有益的尝试。如何利用好这个古城的开发价值,又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整个系统多元的运转,短期与长期、开发与保护、教化与休闲、科研与娱乐,都值得我们去思考与实践。毫无疑问,新生的马湖府古城,已经呱呱坠地,等待接受亲朋好友热情的祝福。
忘不了那些金丝楠立柱,顶起了一个家族的企望,鬼斧神工的巨型石柱,藏着数不清的故事,斗拱飞檐见证了兴衰起落的风景,失去晨钟暮鼓的庙宇,法相依然威严。
书楼坝的过去承载着太多的苦难,书楼坝的明天展现出无限的辉煌。我敬畏马湖府古城的每一块砖瓦、每一根梁柱,我更敬佩聪明智慧的屏山人,延续历史文化、古为今用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
站在驿家客栈的窗前,我摸得到秦砖汉瓦的温度,翘首张望的小南门,会告诉脚下的大江,谜一样的马湖府古城建筑群,距离开门迎客的时间,已经不远了。
如果说长江是中华民族母亲河的话,那么,这里就是你留下的一个孩子。
我隔着厚重的玻璃在张望历史,希望能够找到多彩屏山的最佳视觉。
上一篇:张京会《盲区》
下一篇:王族《羊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