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詹姆斯
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1843—1916) 美国小说家、文艺理论家,美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生在一个富有教养的家庭中,崇尚古老的欧洲文明, 自幼往返于欧美之间,1876年起定居伦敦,1915年加入英国国籍,1916年英国政府授予他最高文职勋章。詹姆斯勤于写作,著作浩繁。主要作品是小说,其中《美国人》、 《苔茜·密勒》、 《一个贵妇人的画像》、 《波士顿的收获》等较为著名。他的小说多以欧洲贵族、资产阶级社会为背景,追求形式,注重心理描写。西方评论家有时称詹姆斯为心理分析小说家,但他没有陶醉在人物心理和潜意识之中,他所感兴趣并给予表达的是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情操。他的创作有力地促进了美国文学中现实主义的形式。当然,他的小说包括各种艺术问题,也不乏形式主义和唯美观点。
詹姆斯还写过许多有见的、有价值的文学评论文章,主要有《法国诗人与小说家》、 《小说的艺术》、 《霍桑论》和他为自己的小说集写的受西方评论界高度重视的十八篇序言。
詹姆斯是“心理现实主义”的“文学大师”,他的文艺美学观点是应该给予正确认识的。一、他同屠格涅夫、莫泊桑等作家交往较密,又受实用主义影响较深,因而把感觉经验当作人生全部内容,而认为创作就是再现人生,小说家对人生应有尽可能完整的感觉、印象和经验,而且要“真实”地再现这种非个人的人生经验,而不应该过多地考虑悲观主义或乐观主义的道德结论,否则,创作出的小说就会失去“人生本来色彩”。作家只有把描写心理经验、发挥心理功能作为主要课题,才能取得创作的成功。二、詹姆斯以技巧、结构、风格来否定其他一切,认为作品的内容寓于形式之中,好的形式能克服由于片面追求内容而产生的弊端,因而应精心探索体现自己心灵的最佳艺术形式,这种形式是艺术作品吸引力的万无一失的“城堡”和“神堂”。詹姆斯并且为探寻好的艺术形式提供了途径。在欧美文学创作和批评中影响很大的“角度论”便是其中之一,他认为创作时抓住主要人物,从这个主要人物的角度展开对某个特定环境中人和事的心理描写,是小说技巧的关键所在,他的创作总是从产生某人或某几个人的视觉形象开始的,而且应该把人看成是随各种条件、随生存的复杂情况而变化的有着复杂关系的;他的“描绘场景的方法”,即让故事象戏剧一样逐幕展开,通过想象、创造、选择,组织对所创造的人物本身的感觉最为有用、最为有利的场面的方法,为现代小说开辟了一个重要途径;他还认为作者不急于接近主题、使自己的观点隐蔽一些,用间接手法迂迴曲折地开掘主题对于形成好的艺术形式很重要。三、詹姆斯认为读者的感受来源于作品中人物的感受,作品中人物的感受来自作者的感受能力——这是创作和欣赏的要点。作者的感受意味着对周围一切事物的“恳求”与“呼吁”有所感知,具有敏锐的意识,这种意识越强烈,在作品中表现得越忠实,作品中人物自身的意识和感受就越深,对读者越有益。
詹姆斯的小说理论对艺术创作的形象思维过程的认识和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但他过分强调技巧也有导致忽视社会内容的形式主义之嫌。詹姆斯还受爱默生超验主义的熏染,认为上帝赐予的“品德”标志,神所启示的“善”是“美”的最高境界。这无疑是中世纪托马斯·阿奎那美的神学观的回复。
上一篇: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袁枚
下一篇:文艺美学研究·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