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美学基本理论·喜剧
重要的美学范畴之一。喜剧是人类在历史实践进程中,用胜利的笑声告别过去历史的一种审美形式。它通过美对丑的直接嘲弄、否定和揭露,揭示出新事物、新力量终于战胜并淘汰旧事物、旧力量的历史必然规律。喜剧狭义概念是指作为戏剧种类的喜剧。
在美学史上,许多美学家对喜剧问题都进行过有益的探讨。他们从各自不同的哲学基本观点出发,对喜剧的本质及审美效果等做了不同的阐释。康德从主体心理感受出发,认为喜剧冲突是理性对对象的自由戏弄,喜剧感则产生于“一种紧张的期望突然归于消灭。”谢林从悲剧与喜剧的对比中研究喜剧,认为喜剧是悲剧的颠倒。黑格尔从绝对精神的发展过程阐发他的喜剧观,他指出,喜剧冲突的产生是绝对精神在发展中感性形式压倒了观念,表现为理念内容的空虚。柏格森则认为喜剧冲突的构成存在于事物的机械性与生命的流动变化之间的矛盾。在他看来,生命是一个不断的创造过程,一旦生命出现了物质化的现象,变成机械,变成无弹性的物件,就会失去生命的特征,显得呆板、笨拙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这种状态使人看了感到可笑,是喜剧感产生的根源。
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历史实践的角度来考察喜剧的本质,认为喜剧冲突根源于社会矛盾冲突之中,是新与旧两种社会力量的矛盾产物,是新事物在取得胜利之后对旧事物的嘲笑和否定。马克思说:“历史不断前进,经过许多阶段才把陈旧的生活形式送进坟墓。世界历史形式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喜剧。”马克思的论述科学地解释了喜剧的本质,提供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根据。
人的社会实践不断取得胜利,历史不断前进,不断抛弃旧时代的残余,当旧的事物、旧的力量同新的事物、新的力量发生矛盾并随着实践的进展,被历史所抛弃时,它就成了被嘲笑和被否定的对象。因为作为旧事物的残余在实践上已经暴露出内在的虚弱和丑陋,它已无力量和新时代相抗衡,必然为历史的前进所淘汰,这时,它只能成为人们在审美上嘲笑的对象。对于悲剧来说,美尚处萌生阶段,属于未来的理想境界,它的实现尚须艰难的历史实践过程,尚须付出巨大的历史代价;而对于喜剧来说,美已经是现实的胜利或即将胜利的现实,因而喜剧表现着美对丑的直接否定和揭露。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 “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喜剧的审美效果——笑,主要是对于丑陋、虚假、陈旧的事物的嘲笑和讽刺。在这种笑中,包含着善恶美丑的价值判断。喜剧的价值判断依赖于人的理智结构,因而,喜剧的笑又可以说是充满智慧的笑,没有机智敏感的理性,人就不会懂得什么是喜剧的笑。喜剧的笑不能等同于一般的生理学意义上的笑。喜剧的审美意义正在于它能让人们在笑声中看到旧世界、旧事物的内在空虚和无价值,使“人类能够愉快地和自己的过去诀别”,在笑声中,人类充分体验美取得胜利所获得的喜悦,进而鼓舞自己向更高的审美历史阶段迈进。
喜剧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类型的表现形态。有人将喜剧分为:滑稽喜剧、讽刺喜剧、幽默喜剧;也有人将其分为肯定性喜剧和否定性喜剧。
上一篇: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叶燮
下一篇:文艺美学基本理论·喜剧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