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性恶说
为荀子所倡导。所谓“性恶”,就是说人的本性生来就是恶的,善则是后天教育的结果。荀子说: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由于人的本性恶,所以不能顺人之性,“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这样就要加强后天的教育,使人性达到善: “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而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性恶说”是荀子美学思想的基石。荀子认为追求声色之娱乃人之天然本性。 “夫人之情, 目欲綦色,耳欲綦声,口欲綦味,鼻欲綦臭,心欲綦佚,此五綦者,人情之所必不免也。”这种本性“感而自然,不待事后生之者也”。而“目辨黑白美恶,耳辨声音清浊”的审美能力,也是无待而然的。荀子认为审美追求是人情之常,具有合理性,禁止是不对也是不可能的。从这点出发,荀子批判了墨子的“非乐”论。但这决不意味着纵欲,而是必须使之合于“礼”,与社会性的伦理规范相一致。 “故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所以“乐”必须体现“道”, “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而这也就是荀子所认识的文艺的社会作用。从一定的意义上说,荀子的这种思想看到了美是个体的感性情感与社会的理性规范的统一,但对后者(在荀子就是封建道德)的强调是更为主要的。
从“性恶说”出发,荀子还提出了“美”和“伪”的问题。性本恶故不能自美,要达到美,必须加之以“伪”,“伪”就是人为,即经过后天的礼义、教育,人的本性合于规范,也就美了。 “君子之学, 以美其身。” “性者,本始初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荀子一方面认识到人性之美的感性内容,另一方面又认为美的人性须经后天的教育,这一思想在当时是很深刻的。
上一篇: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性善说
下一篇:文艺美学研究·性格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