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流派·象征主义
西方现代主义文艺中出现最早的一个流派。一般将十九世纪中期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称为前象征主义,此后至本世纪四十年代为后期象征主义。由于它持续时间最长,故而影响也甚为深广。
该派最初兴起于十九世纪中期的法国文坛。1852年波德莱尔出版诗集《恶之花》,标志着象征主义文学的兴起。1866年,诗人让·莫拉著文正式树起象征主义旗帜,他提出“象征主义的诗赋予观念以感性的外衣”,主张诗中的思想感情只能通过象征才能表达出来。当时的韩波、魏尔伦、马拉美等诗人也都投身于该派的创作。后于十九世纪末开始传布欧洲,并在文学艺术各个部门都有实践反响,表现形式多样。
象征主义的美学思想基础是对康德、叔本华、尼采等人关于现象世界不可知论、唯意志论及非理性主义、神秘主义哲学的揉合。他们对于当时文艺上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自然主义等创作方法均加以否定,力图使文艺变成脱离丑恶的、病态的现实而变成得以寄托精神之所在,想凭借艺术来构筑“人工天堂”。他们认为现实事物和现象的真正实质是隐藏在科学、理性所无法把握的“彼岸世界”,只是在那里才存在着“真”和“美”。诗的目的就在于用象征的方法来暗示这种虚无的存在,暗示作品的主题和事物的发展,传达作者隐蔽的思绪和感受。在文学创作上,他们强调注重个人心理、感受和意象,要求用晦涩难解的语言来刺激感官,激发人恍惚迷离的神秘联想,进而形成某种意象来达到沟通两个世界的效应。为了细致而精确地表达人的思绪和意象,他们主张通过“对应物”去表现感觉的相互感应,传达“感觉移借”,使对“通感”的表现、追求,成为一些象征主义文学的风格标志。他们重主观幻觉、重想象和暗示,轻客观对象、轻写实、轻条理化,所以塑造的形象往往扑朔迷离,平庸琐碎。但也有些诗歌作品形象鲜明,富有音乐性;有些含蓄巧妙,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在戏剧和造型艺术领域的象征主义,一般注重虚拟、象征和幻想的神秘效果,具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和拼凑性,形式主义倾向明显,如比利时的梅特林克、 法国的沙旺、杰尼、莱东,法国的施图克等人的创作。后期象征主义在文学上的代表主要有叶芝、 庞德、艾略特、里尔克、蒙塔莱等。以反传统的面目出现的象征主义,在题材范围、表现手法、艺术技巧等方面所体现的一定的开拓意义,还是应该予以肯定的。
上一篇:文艺美学研究·象征
下一篇:外国文艺美学要略·流派·象牙之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