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语出唐代张璪《历代名画记》。 “初,毕庶子宏擅名于代,一见惊叹之,异其唯有秃毫,或以手摸绢素,因问璪所受。’璪曰: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毕宏于是阁笔。”由于张璪的《绘境》已失传,因而增加了后人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八个字的理解。
在张璪之前,南朝画家顾恺之曾提出“以形写神”之说,南朝画论家姚最提出于“立万象于胸怀,传千祀于毫翰,”初唐李嗣真则有“得之心,应之手”的见解。张璪的观点可谓是集前人之所见。它既是六朝以来绘画创作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又是对绘画创作中主客体关系的精炼概括。 “外师造化”就是指艺术家应该向自然学习,使万物形象进入胸怀。但是,万物的本体和生命不在耳目所见的外在表象,而在于这样表象之后的“道”。因此,绘画创怍就不能仅仅满足于万物表象的形似,否则就是失其精华,得其糟粕。那么,应该怎么办呢?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要把握万象之“道”。为此,要澄怀味象,意冥玄化。换言之,万物进入胸中之后,还要经过心灵的陶铸,化为胸中的意象。这就是所谓“中得心源”。这样创造出来的意象,已不同于自然形态的物象,而是主客体相互作用、融为一体的产物。白居易在《论画》一文中也表达了与张璪类似的思想,提出“以真为师”“得之天和”与“自心术得”的看法。可见,白居易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审美规律也有深刻的理解。
“外师造化”与“中得心源”不能割裂开来,而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是在审美观点基础上“意”与“象”相契合而升华,从而产生审美意象的统一过程。它虽然只有短短的八个字,却深刻地揭示了审美意象创造中主客体关系的奥秘,在中国画论史和美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后人苏轼的“胸有成竹”等见解就受到其影响。
上一篇:文艺美学基本理论·声音美
下一篇:外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天才说